带下病
什么是带下病? 生理情况下,带下是由阴道黏膜渗出物、宫颈腺体及部分来自子宫内膜的分泌物混合而成的,是用以润泽阴户的一种无色、质黏、无臭的液体。妇女生理发育成熟,经期前后或妊娠前期,阴道可排出少量白带。白带的量和性状与雌激素水平高低、生殖器官是否充血有关,有阴道自净等作用。病理性带下,指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并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者。《素问·骨空论》云:“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粢。”任脉不能担任,带脉不能约束,致成带下症状。根据带下的颜色,《诸病源候论》即有青,黑、赤、自、黄五色带下记载,但在临床上以自带、黄带。赤白带为多见,青带、黑带和纯血性的赤带较为少见。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症状 带下病的辨证有虚实之分。临床以实证较多,尤其合并阴痒者更为多见。一般带下量多、色白,质清无臭者,属虚;带下量多,色、质异常有臭者,属实。 (一)脾虚白带 1,临床表现:带下色白或淡黄,量多,质黏稠,如涕如唾,绵绵不断,无臭味。面色无华,四肢不温,神疲乏力,纳少便搪,或两足浮肿,或腰如绳束。舌质正常或淡,苔白润或薄白腻,脉缓、濡。 2,病因病机:脾虚不能化水谷而输精微,水湿浊阴之邪下陷而为带。 (二)湿热黄带 1,临床表现: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白相兼,有臭味;或如米泔,多泡沫;或清稀如水,呈黄水状;或如豆渣样,或如脓状,质黏稠。外阴、阴道瘙痒,小腹胀痛,小便短黄,口苦口干,心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2,病因病机:澎热蕴结,下注成带,热甚者则色黄或黄白相兼。或如脓状,质黏稠有臭味;湿甚者清稀如水,呈黄水状。 (三)血热赤带 1、临床表现:带下色赤,或赤白相兼,似血非血,其气臭味,淋璃不断。多发生于经净后。心烦易怒,手足心热,胸胁不舒,口苦咽干,面红,时有烘热汗出。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脉细数或滑数。 2,病因病机:忧思郁怒,五志化火。心肝火旺,血热内盛,下注成赤带。 (四)寒湿白带 1,临床表现:带下色白或淡黄,质清稀如水,或如糊状。神疲乏力,四肢不温。小腹隐痛或冷痛,腰骶酸痛,劳累、性交、排便前及月经前后加剧。月经后期、量少,小腹有包块(附件炎),时有不孕。舌淡,苔白润,脉沉弦。 2,病因病机:寒湿内凝,胞官经脉受阻,湿邪下注,任脉不固而为带下。 (五)肾阳虚衰 l,临床表现:带下清冷。量多质稀,淋漓不断,滑脱不禁。面色晦黯,腰部冷痛。小腹冷,四肢不温,夜尿频多,神疲乏力,性功能减退,月经量少、后期或用经。舌质淡溜。苔白,脉沉迟或虚细。 2,病因病机:素体肾虚,下元亏损,或经产损伤,或房事不节,或久病及肾,肾气不固,阳虚生寒,任脉不固,带脉失约而成。 (穴)肾阴虚热 1,临床表现:带下量不多,色赤白相兼,外阴干涩灼热,痒痛难忍。头晕目眩,面部烘热,授酸腿软,心悸虚烦,口干舌燥。舌质红苔少,脉细散。 2,病因病机:多见于中老年妇女,肾阴不足,阴血亏损,内热扰动冲任,而为赤白带下。
疾病检查:
诊断 妇女阴道内流出的带下量多绵绵不断,或色、质、气味异常,或伴有全身症状者,可诊断为该病。 赤带与经间期出血,经漏;脓浊带下与阴疮排出的脓液,可通过妇科检查而鉴别。如带下五色夹杂,如脓似血,奇臭难闻,当警惕癌变,应结合必要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疾病治疗:
【证治方药】 (一)脾虚白带 治法:健脾除湿。 方剂:完带汤(《傅青主女科》)加减。 药物:白木30g,山药30g,党参6~10g,白芍15g,车前子10g(包),苍术10g,甘草6g,陈皮6g,炒黑剂芥穗3g,柴胡3~6辨。 方义:白术、苍术健脾燥湿,白芍、柴胡疏肝解郁;山药健脾补肾,且有固摄任带脉气的作用;党参、甘草、陈皮健脾和胃,车前于利水渗湿,荆芥穗祛风胜湿。傅青主云:“此方脾、胃、肝三经同治之法,寓补于散之中,寄消于升之内。”(《傅青主女科》)本方以山药、白术、白芍为主,用量大;辅以党参、苍术、车前子,用量中等{而用陈皮、甘草、柴胡、荆芥为佐使。配伍比例得当,洵为中_正之方。 加减:小腹坠痛而有气虚下陷表现者。加生黄芪益气升阳;腹部冷痛者,加艾叶、香附温宫散寒;肾虚腰痛者加杜仲、菟丝子补肾;滑脱不同者。加乌贼骨、龙骨、牡蛎固涩;纳少便溏者,加薏苡仁、扁豆健脾利湿。 变通法:脾虚中气下陷,小腹下坠,气短乏力,白带清稀如水者,用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山药、白果、芡实、苍术。或用升阳益胃汤(《脾胃论》),即用六君子汤健脾和胃,羌活、独活、柴胡、防风祛风除湿升阳,黄芪益气举陷,白芍疏肝和血,黄连清热,泽污渗湿,是健脾益气以升阳、疏肝泄肝而木部条达之剂。若以湿盛为主,仅见白带量多,舌苔白腻,而无脾虚表现者,也可用胃莓汤(《证治准绳》)去桂枝,加椿根皮,黄柏。 (二)湿热黄带 治法:清热燥湿。 方剂: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合侧柏椿皮丸(《医学入门》)加减。 药物:龙胆草5~10g,炒山栀6~10g,车前子10g(包),木通10g,白芍10g,生地10g,白术15~20g,黄柏6~10g,椿根皮15~30g,侧柏叶10~15g。 方义:龙胆草、山栀、黄柏、椿报皮清热,苍术、白术、车前子、木通燥湿渗湿,当归、生地、白芍、侧柏叶和血凉廊。 加减:若带下夹有血液者,加丹皮、赤芍凉血,去当归;若小腹胀痛者,加川楝子、延胡索、柴胡理气,若带下如脓、量多臭味,兼发热、腹痛者,合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清热解毒。若大便秘结,小腹痛,黄带量多者,加制大黄、丹皮、桃仁、赤芍、苡仁,凉血化瘀,即台用大黄牡丹皮汤(《金匮要略》);阴痒者,加白鲜皮、苦参、蛇床子,清热利湿止痒。 变通法:若病症仅见黄带量多,有纳呆便溏、腰酸乏力等脾肾不足而兼湿热不甚者-可用易黄汤(《傅青主女科》)加味,药用山药、芡实、黄柏、车前子、白果、椿根皮、茵陈蒿、苍白术、苡仁,以清热利湿、健脾固肾并举。 (三)血热赤带 治法:凉血清热。 方剂:清肝止淋汤(《傅青主女科》)加减。 药物:白芍30g,当归30g,生地15g,阿胶10g(另烊冲),丹皮10g,黄柏6g,牛膝10g,黑豆30g,红枣10枚,香附6~10g。 方义:生地、白芍、丹皮,黄柏凉血清热,阿胶养血止血,当归和血,香驸理气,牛臃补肝肾、固带脉,黑豆、红枣补养心肾。 加减:若心烦、小便黄而短少者,加竹叶、木通、甘草,即台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用以清心;烘热汗出,月经先期而量多者,加地骨皮、青蒿,即合清经散(《博青主女科》)用以凉血;赤白带量多时,可加侧柏叶、椿根皮,清热凉血。 变通法;可用清白散(《医宗金鉴》)加减,即四物汤加黄柏、椿根皮,尚可加丹皮、山栀,或用丹栀遣遥散(《内科摘要》)加减。 (四)寒湿白带 治法:温经散寒。 方剂:温经汤(《金匮要略》)加减。 药物:吴萸5~10g,白芍10~15g,肉桂3~6g,党参10g,当归10g,川芎6~10g。阿胶10g(另烊冲)。法半夏10g,丹皮3g,麦冬6~10g,甘草6g,生姜3~6g。 方义:吴萸、肉桂、生姜温经散寒,当归、川芎、白芍、阿胶和血养血,党参健脾益气,半夏和胃,甘草调中,丹皮、麦冬反佐温药有清热作用。 加减:小腹痛剧者,加茴香、干姜、延胡索,去丹皮、麦冬,散寒止痛;小腹包块者,加五灵脂、没药,化癍散瘀;月经后期量少、腰骶痛、不孕者,见肾虚证,加鹿角霜、菟丝子、川断、山药补肾,去丹皮、麦冬。 变通法:若体厦强壮,小腹冷痛而白带如水样,有经期受寒史者,属实寒证。可用吴茱萸汤(《千金要方》),药用吴萸、肉桂、防风、藁本、干姜、木香、当归、丹皮,麦冬、半夏、茯苓、甘草,较上方加强祛风散寒之力,而益气养血作用较逊。 (五)肾阳虚衰 治法:温肾固精止涩。 方剂;固精丸(《古方选注》)合玄菟丹(《局方》)加减。 药物:山药30g,莲子肉15g。茯苓15g,五味子10g,菟丝子10g,龙骨15g,牡蛎15g,韭子6g(炒),桑螵蛸10g,赤石脂15g,鹿角霜10g,巴戟天10g,龟甲30g,肉苁蓉10g。 方义:鹿角霜、巴戟天、肉苁蓉、菟丝子。韭子温肾壮阳,桑螵蛸、龙骨、牡蛎、五味子、赤石脂固精止带,山药补脾肾而护任脉,莲子肉、茯苓补心脾又能约束带脉。 加减;小腹冷、四肢温者,加肉桂、淡附子温宫;性功能i竟退者,加蛇床子、女贞子、川续断助阳。 变通法:肾阳虚衰者,亦可用内补丸(《女科切要》)加减,药用黄芪、鹿茸、肉桂、附子、白蒺藜、紫菀茸、菟丝子、桑螵蛸、沙苑蒺藜、肉苁蓉,温补功用较上方为强,而固涩之力较逊。若白带滑脱不禁。称为白淫者,药用桑螵蛸、莲子肉、芡实、茯苓、茯神、金樱子、覆盆子、远志肉(引自《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作丸巩固疗效。 (穴)肾阴虚热 治法;滋明清热凉血。 方剂:知柏地黄汤(《医宗金鉴》)加减, 药物:知母10g,黄柏6~10g,生地15g,熟地10g。山萸肉10g,山药15~30g,丹皮6~10g,茯苓10~15g,泽泻10g。 方义:知母、黄柏、丹皮、生地清热凉血,熟地、山萸肉,山药补肾,泽泻、茯苓利水渗湿。 加减:带下夹有血液者,如侧柏叶、椿根应、茜草。凉血清热;外阴干涩痒痛者,加白蒺藜、白鲜皮、制首乌,止痒祛风;带下不止者,加芡实、金樱子、五味子,固涩止带。 变通法:可用大补阴丸(《丹溪心法》)加减。 【医家经验】 (一)程门雪带下证治 任脉不能扫任,带脉不能约束,则为带下,必有腰酸下坠兼症。带下症分五色,其实皆缘湿热,不必拘泥。治带大法先分虚、实,再分寒、热。湿热有余之证,带下宛如浓茶汁,其气腥秽而为黄带,宜通不宜止,可用黄莲、黄柏、黄芩等苦寒坚阴,苍白术、厚朴、陈皮燥湿,茯苓、泽泻、猪苓、苡仁、滑石淡渗。温燥、苦坚、淡渗乃治湿热大法,方用平胃、四苓加椿报应、黄柏,脾虚湿热用傅青主易黄汤,肾虚湿热用清白散(《医宗金鉴》)或六味丸加黄柏。寒湿带下,白带清稀、小腹痛,可用古法吴茱萸汤,辛温祛寒,苦温澡湿。若脾虚下陷而见寒湿带下,则用东垣升阳益胃汤。肾虚火衰而寒湿甚,可用附桂八味丸。治带宜健脾化湿为本,初用平胃、四苓,久用六君子、舁功散。带下久不愈者为肾不摄精、任脉宅虚不固,与男子遗泄同类,宜用摄纳封固之法。若任督虚亏,肩痛腰酸尻坠胀,用大补阴丸加鹿角、苁蓉、川断、巴戟、狗脊,温通奇经,育阴温阳。(程门雪,女科撮要,未刻本) (二)张又良治带经验 1,祛湿除带:对带下色或白、或黄、或赤白相杂,伴有肢重体楚,头胀,舌苔白腻或微黄而腻等,均可用祛湿除带法,并据证加减应用。主药为羌活、防风、白芷、僵蚕、薏苡仁、蛤壳、茯苓、陈皮等。如夹风,带下色白或微黄,伴有遍体游走酸楚,关节酸重,头胀较甚者,上法重用羌活、防风,加独活等,以祛风化湿。夹痰,带下色白质稠,头胀,胸闷作呕,咳嗽有痰,舌苔白腻或薄白或薄黄腻,脉弦滑者,上法中减去防风,加制南星、姜半夏、象贝、前胡,以燥湿化痰。夹瘀,如经期感受风湿之邪,而致带下赤白,腹痛腹胀,四肢酸楚,微恶风寒,头重头胀,舌苔薄腻而白,脉浮濡者,予祛湿除带法去蛤壳、茯苓,加红花、当归,赤芍、泽兰、木香等,以祛瘀化湿而除带。 湿从寒化,上法减防风、白芷、僵蚕,加制附子、干姜、桂枝、焦冬术、茵陈等,以温阳化湿。湿从热化,上法减防风、陈皮、僵蚕,加焦山栀、黄芩、车前子、黄柏等以清热化湿。如带下色黄者加菌陈,带下腥秽甚者加鱼腥草。如偏于肝火盛者,加柴胡、龙胆草以清肝泻火化湿;如心肝之火与脾湿交合,津血相合而下,带赤不断,心烦面红,头痛者,则去白芷、黄芩,加贯众炭,地榆炭、炒荆芥、生地、川连等以泻心肝之火,清湿热而止赤带,总之,不管白带、黄带、或赤白带等,祛湿除带法均可加减应用,临床疗效颇佳。 2,补益固带 (1)脾虚:主证为带下连绵,色白量多,四肢倦怠,乏力懒动,食少消瘦,或见浮肿,舌淡苔自或薄腻,脉细等。治法健脾止带。主药为党参、焦冬术、茯苓、薏苡仁、扁豆、山药、芡实,白芷等。如脾虚之狂外,见有头晕目眩,脉弦细,经乱带多,似血非血,而为肝脾两虚、血失统藏之赤带者,上法减薏苡仁、扁豆、芡实、白芷,加萸肉、杞子、白芍之养肝补肝,熟地、阿胶之补血,合参、术、苓、山药健脾益气。 (2)肾虚:主证带下量多,质清稀,怯冷腰酸,面少华色,乏力,头晕耳鸣,小溲清长,或见频频尿意。脉弱或况迟,舌质淡白等。治法益肾固带。主药为制附子、肉桂、金樱子、鹿角霜、熟地、菟丝子、党参,龙骨等。如偏于肾阳虚者,重用附、桂、鹿角霜,或加巴戟肉等,以温补肾阳;如偏于肾阴虚者,则击附、桂,重用熟地,加杞子、何首乌、女贞子等,以滋补肾阴。[季明昌,等,张又良治带经验,中医杂志;1981,22(11):814~816] (三)章文赓治疗带下病经验 1,调和营卫,摄护二维:妇入暴崩或漏下日久,带如漏卮,是营卫不和、二维失护之故。临床症见带下色白或赤白相兼,脘胁胀痛,腹中痞块,心悸寒热,脉虚弦,舌淡苔薄。此因崩漏以后,血液脂膏耗损,累及奇经。常用归脾、补中益气、六君子、逍遥散等方化藏,药如黄芪、党参、茯苓神、熟地、沙苑子、菟丝子、酸枣仁、白薇、当归、自芍之类。其中当归、白芍调阳维,熟地、菟丝子、白薇等调阴维。黄芪、四君补脾胃、化营卫,少佐香附、陈皮等理气。若患者年高体赢,久病大虚,八脉俱亏,百骸皆损,用药当以大剂,浓煎收膏,开水冲服。 2、滋阴温阳,固任壮督:带下与任督有关。“带脉通于任督,任督病而带脉始病。”(《傅青主女科·产后编》)故任脉病带,责之于阴;督脉病带,责之于阳。治拟滋养肾阴,温补肾阳。若君火偏炽,暗耗肾水致心肾不交而兼见心悸失眠、头晕腰酸者,治宜清心滋肾,方以黄连阿胶汤出入;若相火偏亢,下灼真阴,致肝肾失济而兼见胸胁隐痛、颧红目赤腰酸者,治宜清肝滋肾,六味丸合二至丸加栀、归、芍;若脾胃阴虚,肾精乏源,任脉滑脱而兼见胃脘隐痛、嘈杂纳差、口干不欲多饮者,治宜养脾益胃,滋阴固任,方以清带汤或益胃汤增损。对于胃阴不足,带下经年、清稀色白、形寒肢冷、腰酸背疼、面白少华、舌淡瞢薄者,在温养肾阳、峻补奇经的同时,每脾肾双调。常用方有理中汤、内补丸、白蔹丸、金匮肾气丸等。 3,高原导水,宁洁胞宫:调节肺气,从高原导水,使不浸溃带脉,宁洁胞宫,为冶带独到之处。患者多有经常感冒或咳喘病史,如见带下兼少气懒言、面咣易汗、舌淡苔薄白、脉虚缓者,属肺脾气虚,用六君子汤加黄芪或参苓白术散出人。每喜加紫菀、桔梗宣中寓补,或佐少量羌活,在犬荆朴益肺脾药中有舒展气机、祛风燥湿之功;若肝升不及,肺降太过,水湿奔追下注。在宣开肺气的同时,加枳壳、桔梗等;若湿热明显,可在清肝止淋汤、易黄汤的基础上,加桑白皮、杏仁、贝母、银花、车前子等清气化湿。俟肺气升降有序。水源清则流自洁,气化复则湿自除。 4,宣导湿热,同气相求:对于外感热病余热移注下元,或肝胆湿热下移、脾胃湿热、任脉积湿之带下者,诸经湿热侵淫,皆可使带脉无权。其证见六脉有力,带浊浓稠,腥臭灼热,下腹胀痛,小便量少或有涩痛,阴部潮湿瘙痒,口苦咽干或有低热,舌红苔黄或黄腻而燥。治疗可予渗湿、解毒、化瘀诸法。药如忍冬藤、鸡冠花、苡仁、焦山栀、龙胆草、熟军,黄芩、黄柏、紫地丁、六一散、白花蛇舌草、车前草之类。《温病条辨》云:“下焦丧失,皆腥臭脂膏,即以腥臭脂膏补之。”卫常用土茯苓、臭椿皮、墓头同、败酱草、鱼腥草等腥臭之品,直达下焦,同气相求,藉以除带脉湿热,清下焦瘀滞。惟大剂苦寒,恐伤脾阳,故可少佐砂仁、蔻仁、陈皮等。颇获效验。[姜润林,章文赓治疗带下病的经验,中医杂志,1987,28(10);737~739] 针灸疗法 (一)毫针法 取穴:带脉、气海、足三里、三明交。脾虚湿盛加阴陵泉,公孙,湿热下注加阴廉、地机,血热内蕴加太冲、血海,寒湿白带加关元、阴陵泉。肾阳虚加肾俞、关元,肾阴虚加太溪、然谷。 方法:毫针常规刺法,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寒证加用灸法(肾阳虚、寒湿证、脾虚湿盛),留针20~30分钟。 疗程:隔日1次,7~10次为l疗程。 (二)灸法 取穴:隐白、三阴交、气海、关元。配足三里、中极、命门、子宫。 方法:用艾条温和灸,每次每穴5分钟。 疗程:隔日1次,7~10次为1疗程。适于带下色白、质稀者。 (三)耳针法 取穴:子宫、内分泌、肾、脾。配三焦、神门、肝、肾上腺、外生殖器。 方法:用5分毫针直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次单删耳穴,左右交替。或用王不留行于按压敷贴,嘱每日按压2~3次。 疗程:耳针法日1次,压丸法2~3日1次,均7~l0次为1疗程。 (四)穴位注射法 取穴:带脉、三阴交。 方法;3%~5%当归注射液,每次每穴注入0,5ml。 疗程:每周2次,10次为l疗程。 (五》穴位敷贴法 取穴:神阙, 方法:用炒白术、茯苓、红花、白鸡冠花(醋炒)、荷叶炭各3g,净黄土30g,白酒适量。先将净黄土人锅内炒成黑褐色,次将前5种药研成细末,倒入,同炒片刻,以白酒适量倒入烹之。待半于时,取出作药饼1个备用。将药饼温敷脐孔,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疗程:每日1次,5~7日为1疗程。 【评述】 《傅青主女科》云:“带下俱是湿证。而以带名之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成病……况加以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侵,热气之追,安得不成带下之病。”故一般用燥湿、渗下、健牌之法,间亦有以疏肝、固肾者,而温散、祛风、清热、解毒之品则当据证而施。在必要时还需配合外治熏洗、栓药、热熨及针灸诸法。中医所谓的带下病症,可由各种疾病引起。其中,主要是炎症性带下和肿瘤性带下。对各类阴道炎和宫颈糜烂,除内服汤药之外,还必须同时用外治方法。有关内容可参考“女阴瘙痒”。子宫颈癌需中医、西医结合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将在妇女癃瘕中予以论述。
预防预后:
正常女子自青春期开始,肾气充盛,脾气健运,任脉通调,带脉健固,阴道内即有少量白色或无色透明无臭的粘性液体,特别是在经期前后、月经中期及妊娠期量增多,以润泽阴户,防御外邪,此为生理性带下。如《沈氏女科辑要》引王孟英说:“带下,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润,本非病也。”若带下量明显增多,或色、质、气味异常,即为带下病。《女科证治约旨》说:“若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酝酿成病,致带脉纵弛,不能约束诸脉经,于是阴中有物,淋漓下降,绵绵不断,即所谓带下也。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妇科学》中的“带下病”条是这样定义的:“带下绵绵不断,量多腥臭,色泽异常,并伴有全身症状者,称‘带下病’”。而《中医大辞典·妇科儿科分册》和《简明中医辞典》之中均没有“带下”病辞条。《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妇科学》中说:“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臭气异常,或伴全身、或局部症状者,称带下病。”《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妇科学》中云:“带下病是指带下的量明显增多,色、质发生异常,或有臭气,或伴有其它症状者”。从以上定义中,可以就带下病综合如下几个要点:①带下量明显增多;②带下色、质、气味异常;③伴有局部或全身症状。从这些要点中,有理由说它只是带下病中的一个方面──“带下过多”证。而生理性带下减少或缺无,少到无法维持正常润泽阴户的功能,而在临床上出现诸如“阴道涸干吊痛”、“交合涩痛”等症的现象,临床中并不少见,妇科临床工作者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过治疗过此类病例。而这部分病症,我们把它归纳为带下证的另一个方面──“带下缺少”证。再者就是,带下病中有些特殊的证型,如“白崩”、“白漏”、“痛带”等证。症见突然阴道流出大量白色液体,质稀如水,或如粘液等,称为“白崩”,亦称“阴崩”。症见从阴道流出白色液体,或经血漏下挟有白色液体,淋沥不断,质稀如水者,称之为“白漏”,亦称“阴漏”。症见白带日久不止,量多质清稀,脐腹冷痛者,称之“痛带”,亦称“白带腹痛”。 综合上述,李积敏认为由于历史原因,古代医家对“带下缺少”证未有足够的认识,加之对此证及“白崩”、“白漏”、“痛带”等记载甚少,以至于一贯以来都将“带下过多”一证误认为是“带下病”的全部内容。现就带下病,李积敏认为应给予一个科学的定义:“带下病是指带下的期、量、色、质、气味发生异常,并伴有局部或全身症状为特征的疾病”。(《李积敏医学文集》)其中带期正常情况应是,女子生而即有,在绝经期后则逐渐减少,只至干涸无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