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经(中医)
什么是闭经(中医)
?
闭经,是指女子年满18周岁月经尚未初潮,或月经周期建立后停经三十月以上者(已除外早孕)。前者称原发性闭经。后者称继发性闭经。生理性闭经,多见于青春期前、妊娠、哺乳及绝经后期,以及少见的居经、避年及暗经等,均不属闭经的范畴。至于如“石女”或“五不女”之属于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或后天器质性损伤而无月经者,(如先天性无子宫、无卵巢,或卵巢后天损坏。或垂体肿瘤,或子宫颈、阴道及处女膜等处先天性缺陷或后天性损...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鉴别】 常见证候 肾气亏虚闭经:月经超期未至,或初潮较迟,量少,色红或褐,渐至闭经,一般无白带,无腹胀痛,腰背痉痛,四肢不温。头晕耳鸣,面色黯淡或有韫斑,舌质正常或稍淡,脉沉细无力。 气血虚弱闭经:月经大多后期而至,量少而渐至闭经,无腹痛,头晕心悸,或食献不振,神疲乏力,面色委黄,舌正常或淡,脉细弱无力。但也有少数患者,除闭经主症外,并不伴有其它见症。 气滞血瘀闭经:月经数月不通,小腹胀痛或拒接,精神抑郁,胸闷胁痛,性急易怒,舌边紫黯或有瘀点,脉沉弦。 痰湿阻潍闭经:经水逐渐减少以至闭经,形体日见肥胖,腰痠浮肿,带下较多,胸闷恶心,心悸气短,纳谷少馨,乏力倦怠,面色咣白,舌淡胖或舌苔白腻,脉沉濡或细滑。 阴虚血燥闭经:经血由少而渐至闭经,兼见五心烦热,两颧潮红,交睫盗汗,或骨蒸劳热,或咳嗽唾血,舌红苔少,脉细数。 鉴别分析 肾气亏虚闭经与气血虚弱闭经:二者的鉴别要点是:肾气亏虚闭经。表现为月经超龄未至,或初潮年龄较迟,或有产后大出血的病史,常伴腰背痠痛,头晕耳鸣,面色黯淡,脉沉细等肾阳虚弱,精血不足的兼证。气血虚弱闭经,则多由月经后错、月经量少逐渐演变而成,与肾气亏虚的病史不同,临床不难区分。肾气亏虚闭经,治宜温补肾阳。调理冲任,方用温肾通经汤;如月经行后,可用补肾养血汤继续治疗,以巩固疗效。气血虚弱闭经,治宜益气养血通经,方用养血通经汤。待月经来潮后,续用滋血汤调之。 气滞血瘀闭经:症见经闭不行,小腹胀痛或拒按,据此可与肾气亏虚闭经、气血虚弱闭经的无腹痛作鉴别。治宜舒肝理气,活血通经,方用四逆散加丹参、茺蔚子、月季花。俟月经来潮后,再用人参养兼丸、八珍益母丸补益气血以善其后。 痰湿阻滞闭经:临床特点是;患者闭经后,形体日见肥胖,与肾气亏虚、气血虚弱、气滞血瘀之闭经患者的体形不问。且有浮肿,乏力,胸闷纳呆,带下量多,苔白腻等痰湿内盛之证。治宜温肾补脾,祛痰利湿。行气通经,方用鹿角霜饮重剂服之。 阴虚血燥闭经:临床上兼见五心烦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等阴虚症状。治以养阴清热调经,方选瓜石汤。 总之,闭经在临床上虽有虚、实之分。但病因多端,机理复杂,故在诊断上须埴过有关检查,排除生理性闭经,找出引起闭经的原因。若因它病或器质性原因引起的闭经,则又当先治它病或在判断病势的基础上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切不可不分情况以通为快。补不可滋滞,泻不可峻攻,须在谓理气血中寓以补泻,或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因势利导。
疾病治疗:
【证治方药】 (一)脾胃虚弱 l,临床表现:月经后期、量少、稀发甚而团经,无腹痛。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疲乏无力,气短懒言,心悸怔忡,大便溏。舌质淡。脉虚弱或濡细。亦有无其他兼症者。 2,病因病机:脾气失健,胃气不和,气血生化无权,冲任血海不盈,经血不至, 3,治法:健脾和胃,养血生血。 4,方剂: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加减。 药物:党参10~15g,白术10~10g,茯苓10~15g,陈皮5~10g,炙甘草5~10g,当归10~15g,自芍10~15g。 方义:党参、白术健脾益气,陈皮、甘草和霄,茯苓健脾宁心,当归、白芍养血。 加减:大便溏,下肢肿者加山药、扁豆、苡仁、车前子、砂仁,去归、芍,即用参苓白术散(《局方》),健脾益气利湿;胸闷胁胀、情志不畅者,加柴胡、香附,即用逍遥散(《局方≥),疏肝解郁、理气和血。 5,变通法:若心悸怔忡、头晕气短,心脾两虚,用归脾汤(《济生方》)补益心脾。 (二)气血虚亏 1,临床表现:月经闭止不通,无腹痛。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头晕目眩,心悸怔忡,四肢不温,毛发不荣,易烘热、自汗。脉虚大无力、沉细,舌质淡。 2,病因病机:产后大出血,早产、多产、流产及久病等,阴血亏耗,血虚及气,气血不足,冲任血海失充。 3、治法:益气生血。 4,方剂;十全大补汤(《医学发明》)加减。 药物:黄芪15~20g,党参10g,白术10~15g,茯莓15g,炙甘草5~10g,五味子5~10g,熟地10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5~10g,肉桂3g。 方义;黄芪、党参、白术、甘草健脾益气,熟地,当归、白芍养血调经,五味子、茯苓养心安神,肉桂温通,川芎活血。 加减:经期长期不至,加泽兰、益母草、牛膝活血;兼气滞者,加香附、木香理气;兼阴虚者,去川芎、肉桂,加麦门冬、生地黄、玄参养阴;兼阳虚者,加巴戟天、川续断补阳。 5,变通法:人参养荣汤(《局方》)加减,益气养血。 (三)肝肾虚亏 1,临床表现:月经超期未至(室女经闭),或韧潮较迟,经量少,月经后期、稀发,继而闭经。无白带,无腹痛。已婚者性冷淡,未育者不孕。腰酸头晕,形体不温,面色无华、黯淡,肢软乏力。舌质淡,脉沉细。 2,病因病机: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不充;或后天久病失养,血海空虚;或产后大出血等,冲任不充。肾藏精,肝藏血,精血元源而经不以时而下。 3,治法:补肾益精,养血和肝。 4,方剂:小营煎(景岳全书)加减。 药物:熟地10~15g,当归10~15g,白芍10g,山药15g,枸杞子10g,甘草10g。 方义:熟地、山药、枸杞子补肾,当归、白芍养血和肝,甘草和中。 加减:月经久不至,或室女经闭者,加泽兰、牛膝、卷柏、川续断活血补肾。即台帕子仁丸(《妇人大全良方》);肾虚精亏者。加五味子、菟丝子、覆盆子、车前子补肾,即合五子衍宗丸(《丹溪心法≥);血虚亏损者,加山萸肉、阿胶、黄芪、党参补气养血。 5,变通法:若阴虚血枯,面部烘热,盗汗,舌红,脉细数者,用补肾地黄丸(《棠誓医要》)补养阴血,即用知柏地黄汤(《医宗金鉴》)加玄参、麦冬、枣仁、远志、龟甲等。若肾阴阳不足,形寒怯冷,性冷淡,四肢不温,亦可用右归饮(《景岳全书》)补肾温阳。 (四)阴虚血燥 1,临床表现:月经量少、稀发,渐至闭经。心胸烦热,急躁易怒,手足心热。舌质红,脉数或兼弦、滑, 2,病因病机:平紊阳明热盛,肝热上逆,热盛伤及阴血,律血无以充盈血海。月经不至。 3、治法:滋阴清热,通经凉血。 4,方剂:一阴煎(《景岳全书》)加减。 药物:生地黄15~30g,麦冬10~15g,白芍10~15g,熟地10g,丹参15g,牛膝10~15g,甘草5~10g。 方义:生地、麦冬养阴清热,白芍、熟地补肾养肝,丹参、牛膝凉血通经,甘草调中。 加减:心胸烦热,手足心热者,加玄参、地骨皮、丹皮凉血{经期久不至者,加益母草、泽兰调经;便干者,加全瓜萎、元明粉通便。 5,变通法:可用瓜石汤(《刘本五妇科经验》)加减。药用瓜蒌,生地,瞿麦、益母草、牛膝、石斛、玄参、麦冬、车前子、马尾连,滋阴清热、通经凉血。 (五)气滞血瘀 1,临床表现:月经量少、后期、稀发,经色黯有血块,渐至闭经。面色黯灰,目下黯,小腹痛,或有瘴积,或乳胀胁痛,皮肤甲错,性情烦躁,口满不欲饮。舌黯紫有瘀点(斑),脉沉、弦、涩。 2,病因病机:因精神刺激或环境改变,肝气郁结,气滞久而血瘀;或经行、产后余血不尽;或流产、人流、手术后瘀血束下。均可致瘀血内闭胞宫,经水不下。 3,治法:活血化瘀,行气通经。 4,方剂: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药物: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蒲黄10g,五灵脂6~10g,肉桂3~5g,玄胡10g,干姜3~5g,茴香3g,没药3g(研) 方义:茴香、肉桂、干姜散寒行气,没药,蒲黄、玄胡、五灵脂化瘀通经,当归、川芎、赤芍和血活血。 加减:气滞者加香附、乌药、青皮理气;有热者去茴香、肉桂、干姜,加丹皮、丹参凉血化瘀;大便千结者,合大黄唐虫丸(《金匮要略》)吞服l0g,日2次。 5,变通法:可用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活血化瘀。 (六)寒凝血滞 1,临床表现:月经量少、稀发新至闭经,小腹冷痛,得热痛减,四肢不温,白带清稀量多。舌质黯淡,脉沉。 2、病因病机:平素喜食生冷,或久服寒凉药,或经、产期受寒湿之邪,寒居胞宫,血脉不通,经血闭止。 3,治法:温经散寒通经。 4,方剂:温经汤(《金匮要略3)加减。 药物:当归10~15g,白芍10~15g,川芎5~10g,党参10g,桂技5~10g,麦冬10g,法半夏10~15g,吴萸3~5g,阿胶l0g(另烊冲),丹皮5g,生姜5g,甘草5g。 方义:当归、白芍、川芎和血通经,挂枝、吴萸、生姜散寒温经;党参益气,麦冬养阴,半夏和胃,丹皮清热,阿胶养血,甘草和中。 加减:小腹冷痛甚者,生姜改成炮姜,加肉桂温经散寒;经血久不至者,加益母草、泽兰、牛膝调经。 5,变通法:用《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加减,也是温经散寒之剂。 (七)痰湿内阻 1,临床表现:月经浙次减少,直至闭经。形体肥胖,面色虚胖萎黄,胸脘痞闷,泛恶纳差,腹胀,嗜卧多寐。头重身困,带下量多色白。舌质淡胖,舌苔白腻,脉滑、濡。 2,病因病机:痰浊内阻,壅阻胞宫,胞脉不通,经事不下。 3,治法;燥湿化痰,通经启宫。 4,方剂;苍附导痰汤(《叶天士女科》)加减, 药物:苍术l0g,香附l0g,茯苓15g,法半夏10g,陈皮l0g,甘草5g,胆南星5~l0g,枳壳5g,神曲l0g, 方义:苍术燥湿健脾,香附理气解郁,神曲消导通闭,若加川芎为越鞠丸的主要组成部分,有解湿、食、血、痰、气郁滞的作用。茯苓、半夏、陈皮、胆南星、枳壳即导痰汤,是启宫化痰之方。 加减:脾虚为主者,加党参、白术,即合六君子汤(《医学正传》)健脾益气;经事久不下者,加川芎、当归、牛膝、泽兰化瘀;兼肾阳虚者。加山萸肉、熟地、附子、肉桂等,即合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温补肾阳。 5,变通法:可用越鞠丸(《丹溪心法》)合二陈汤(《局方》),燥湿化痰,通经启宫。 【医家经验】 (一)刘本五经验 1,阴虚胃热所引起的月经稀笈、后错或血涸经闭:虽有经闭但无气血两虚之象。自觉口干舌燥,心胸烦闷,急躁多梦,甚者胸中发热,五心烦热,脉弦滑(沉取无力)或滑数。主张用瓜石汤滋阴清热、宽胸和胃,而达到活血通经。方中用瓜萎15g,生地、瞿麦、益母草、牛膝、石斛各12g,玄参、麦冬、车前子各10g,马尾连6g。药性平和可长期服用。如大便燥结可先用三合汤(四物汤、调胃承气汤、凉膈散复合而成):待阳明燥实已解,仍可改用瓜石汤治疗。 2,血虚肾亏之闭经或席汉综合征:精神疲惫,腋毛、阴毛脱落,闭经,性欲减退,生殖器官萎缩,阴道分泌物减少,乳房萎缩。属精血亏损,可用四二五合方,药用四物汤、五于衍宗丸合方,加仙茅、仙灵脾、牛膝,用之补肾养血,若产后气血虚弱可加人参、黄芪。(北京中医医院,等,刘本五妇科经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80~282) (二)曹冷仙经验 多囊卵巢综合征之闭经,主要涉及肾虚及痰湿砥方面。见肾虚痰湿者,可用金匮肾气丸合启宫丸,药如熟地、山萸肉、当归、川芎、川断、菟丝子、仙茅、巴戟天、香附、青礞石、石菖蒲,温补脾肾、涤痰调经。见痰湿阻滞者,用苍附导痰汤合四君子汤,药如党参
预防预后:
在临床上,闭经以虚证为多,而实证偏少,又有虚实互兼者。虚证主要有脾胃虚弱、气血虚损、肝肾不足,实证又分气滞血瘀、寒凝、痰阻者,而阴虚血燥又每多虚中夹实之象。 肾气亏虚闭经与气血虚弱闭经:皆为虚证,但病因、病机不同。肾气亏虚闭经,多由先天肾气不足,冲任空虚;或产后出血过多,致精血亏损,经闭不行。病情较为深重。而气血虚弱闭经,则多由脾虚、失血、虫积,营血内亏,或严重营养不良而引起。病情较轻。 气滞血瘀闭经:多由精神刺激,或生活改变,导致肝气郁结,冲任气血失于畅通。 痰湿阻滞闭经:多固脾肾阳虚,痰湿阻滞于冲任,阻遏血脉流逋,而致月经不行。 阴虚血燥闭经:多固素体阴虚,或失血阴亏,或久病营血亏耗,或劳瘵骨蒸,或辛燥伤阴,阴虚生热,燥灼营阴,血梅干涸,发为闭经。 (兰室秘藏·妇人门):“妇人脾胃久虚,或形赢气血俱虚,而致经水断绝不行。或病中消胃热,善食渐瘦,津液不生。夫经者血脉津液所化,律液既绝,为热所灼,肌肉消瘦,时见渴燥,血海枯竭,病名日血枯经绝。宜泻胃之燥热,补益气血,经自行矣。…或因劳心,心火上行,月事不来,安心和血泻火,经自行矣。故(内经)云: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争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 (济阴纲目 经闭门)引朱丹溪云:“经不通,或因堕胎及多产伤血,或因久患潮热销血,或因久发盗汗耗血,或因脾胃不和饮食少进而不生血,或因痢疾失血。治宜生血行血,除热调和之剂,随证用之。或因七情伤心,心气停结。故血闭而不行,宜调心气,通心经,使血生而经自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