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断复行
什么是经断复行
?
经断复行,是指老年妇女月经已断绝一年以上,忽然又再行经的症状,俗称“倒开花”。(医宗金鉴)称“经断复来”,(傅青主女科)谓“年老经水复行”。临证时应当注意肿瘤引起的出血,结合现代医学的检测手段进行鉴别。本症最早见于(妇人大全良方),此后各家对此均有详细的论谜。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鉴别】 常见证候 肝肾阴虚经断复行:断经数年,忽然经血来潮,量少,色鲜红,面颊时有烘热或潮红,眩晕耳鸣,或手足心热,心烦失眠,唇红口燥,舌嫩红,脉细数。 肝郁化火经断复行:经血忽来。量较多。色紫红或紫黑,质浓稠或夹有血块,心烦易怒。乳房胀痛,寐少梦多,舌红,苔薄白或徽黄,脉弦数。 脾气虚弱经断复行:经血色淡,量少,面色咣白,肢体困倦,口淡无味,食少,或见浮肿,舌胖淡,脉沉弱。 湿毒下注经断复行:经血忽来,色暗红而浓。甚至五色杂见,奇臭难闻,口苦而粘。溲赤便秘,苔黄腻,脉弦细而滑。 鉴别分析 经断复行一症,临床因虚、因火者多,且多属虚火。然因实、因寒者也有所见。辨证的关键在于出血的色、质,并结合兼症综合分析。才不致有误。特别是部分宫颈癌肿患者,常有经断复行之症,应注意及时行妇科检查,以明确诊断。
疾病治疗:
【证治方药】 (一)阴虚血热 1,临床表现:绝经数年,忽然阴道出血,量多,色红,时夹浓稠血块。心烦热,手足心热,腰酸乏力,小腹坠胀,头晕耳鸣,出血前或有乳房胀痛、鼻衄,口苦。舌质红、黯红,脉弦、滑、数。 2,病因病机:肾阴虚亏,阴虚内热,迫血妄行见腰酸乏力。头晕耳鸣,烘热盗汗等;或郁怒伤肝,气郁化火,血热妄行见心烦易怒,手足心热,乳胀鼻衄等。 3,治法:滋肾清热,凉血固冲。 4,方剂 (1)以阴血虚亏为主者,可用益阴煎加减(《医宗金鉴》)滋肾清热。 药物:龟甲15~30g(先煎),生地20~30g,知母10g,黄柏3~5g,砂仁3g,炙甘草3g。 方义:方中用龟甲滋肾固冲任。生地、知母、黄柏清热凉血泻火,砂仁、黄柏、甘草三味为封髓丹,可治肝肾相火旺者,用于肾阴虚、相火旺,老年经断复行而见于房事过频后更宜。 加减:经血过多者,加丹皮、地骨皮,或加阿胶、黄芩凉血固冲;头晕耳鸣者,加旱莲草、女贞子养血;腰酸乏力者,加山萸肉、川断补肾;五心烦热者,加芩、连清热。 (2)以血热妄行为主者,用清经散(《傅青主女科》)加减凉血固冲。 药物:丹皮10g,地骨皮15g,生熟地各15~30g,白芍15g,青蒿5g,黄柏3g,茯苓10g。 方义:丹皮、地骨皮清热凉血,生地、熟地、白芍和血滋肾固冲,青蒿退虚热而有疏肝作用,黄柏泻相火,茯莓健脾利湿。 加减;经血量多者加黄芩、阿胶固冲,乳房胀痛者加香附、川楝子理气,鼻衄者加茅根,旱莲草,热甚者加黄芩、黄连清热。 5,变通法 (1)用知柏地黄汤(《医宗金鉴》)或大补阴丸(《丹溪心法》)加减。 (2)用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或平肝开郁止血汤(《傅青主女科》)加减。 (二)冲任不固 1,临床表现:老年绝经多年,经水复行,量多或少,或下紫血块。面色苍白,肢体困倦。食少纳呆,头晕心悸。脉虚细,舌质淡。 2,病因病机:肾气虚亏,冲任不固,脾不统血,肝不藏血。 3、治法:补肾固冲,益气养血。 4,方剂:安老汤(《傅青主女科》)加减。 药物:黄芪30g,党参15g,熟地30g,白术15g,当归15g,山萸肉15g,阿胶10g(另烊冲),黑芥穗5g,香附3g,甘草3g,术耳炭3g。 方义: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健脾,使脾气健而能统血;熟地、山萸肉补肾阴而固冲任;当归,阿胶养血和肝,肝气和而能藏血;黑芥穗、木耳炭小量收敛止血,香附理气和血,甘草和中。“此方补益肝脾之气,气足自能生血摄血,尤妙大补肾水,水足而肝气白舒,肝舒而脾自得养。”(《傅青主女科》) 加减:经血量多者,加贯众炭、侧柏叶、黑升麻固冲。 5,变通法:年老血崩者,亦可用加减四物汤(《傅青主女科》)加味,即黄芪30g、当归30g、三七末l0g、桑叶l0g、热地30g、山药12g、麦冬10g、五味子3g。经血止后,可选用归脾汤(《济生方》)、八珍汤(《正体类要》)、十全大补汤(《医学发明》)调理。 【医家经验】 刘本五经验 绝经后阴道出血在排除肿瘤的情况下,多属阴血虚亏,血不养肝,肝阳偏亢,或因情志不遂,肝郁气滞,气郁化热,热迫血行而致。可用黄芩、黄连、生地、白芍,阿胶、女贞子,旱莲草、丹皮、牡蛎等,热甚迫血加侧柏炭、丹皮,肝阳亢加珍珠母,肝火加菊花,肾虚加川断、菟丝子等。又喜用丹溪芩心丸凉血清热,以巩固疗效,帮助断经。此方对绝经期月经将绝不绝,或绝经后复来,效果良好。(北京中医医院,等,刘本五妇科经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50~151) 【简易方药】 l、芩心丸:黄芩心枝条者,90g,米泔浸7日,炙干,又浸。卫炙,如此7次。为束,醋丸如梧子大,每服70丸,空心温酒送下,日进二服。(《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 2、加减当归补血汤:黄芪30g,当归30g,三七末l0g,桑叶14片(《傅青主女科》)。每日1剂,水煎服。 3,十全大补丸,每次10g,每日2次,用于血止后调理。 4、丹栀逍遥丸、归脾丸,日各服1次,每次l0g,用于血止后调理。 5、贯众60g,生黄芪30g,桑叶10g。每日1剂,水煎服。脾胃不足加砂仁、炮姜炭各6g;大便艰涩加生大黄6g、虎杖30g,血色偏黯或夹有瘀块,加海螵蛸、茜草炭各30g;少腹胀痛加乌药10g、红藤30g;胸胁胀满,加柴胡、沙罗子各10g。血止后续服3剂以资巩固。对绝经1年后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在排除肿瘤因素后用。 【评述】 绝经后老年经水复来,成为崩中漏下者,以肾阴虚、肝火旺、血热妄行论治。阴虚与血热互为因果,合而为阴虚血热之证述之。阴虚者以滋阴为主,清热为辅;血热者以凉血为主,滋肾为辅,各有侧重。著冲任不固,经水复行,量多若崩,淋漓如漏,而有脾不统血、肝不藏血病机存在者。宣先用博青主安老汤滋肾养血、健脾益气、固摄经血,后再用益气养血之缓剂调治。
预防预后:
肝肾阴虚经断复行与肝郁化火经断复行:二者虽都是火迫血溢,但一虚一实,迥然有别。肝肾阴虚经断复行多因寒禀阴虚,或房劳过度。阴不制阳,肝失所藏;或年高体衰,肝肾阴精本亏,复因纵欲伤精,引动相火内发,火迫血行所致。本证常见于性交之后。特点是;经血忽来,量或多或少,色红质粘,并见头晕耳鸣,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等症,其脉必数而无力。治以滋补肝肾,凉血固经为主,方用益阴煎,或知柏地黄汤加龟板、女贞子、旱莲草之类;肝郁化火经断复行则由于郁怒伤肝,气郁化火,迫血妄行所致。多见于平素性情暴躁的妇女,特点是:经血量较多,色紫红而稠,夹有血块,兼见胸乳胀痛,烦躁易怒,口苦,舌红苔黄,脉必数而有力。治以疏肝解郁,清热凉血,丹栀逍遥散化裁。 脾气虚弱经断复行:由于脾气素虚,或饮食不节,或忧思过度等原因损伤脾气,以致脾虚气陷,不能统摄营血而成。临床特点为:出血色淡而稀,肢倦神疲,食少腹胀。足胫浮肿。舌淡。治当健脾益气摄血,可用归脾汤加伏龙肝。 湿毒下注经断复行:多因多产胞室虚弱,或经行感受湿热之邪,或洗浴不洁。湿毒秽浊之气乘虚侵入,以致湿毒内蕴,流注下焦,冲任受灼,迫血妄行而致。特点是;血色暗红而污浊,且往往五色杂下,臭不可闻。 (傅青主女科·调经);“妇人有年五十外或六七十岁忽然行经者,或下紫血块,或如红血淋,人谓老妇行经,是还少之象,谁知是血崩之渐乎!夫妇人至七七之外,天癸已竭,又不服济阴补阳之药,如何能精满化经,一如少妇。然经不宜行而行者,乃肝不藏脾不统之故也,非精过泄而动命门之火,即气郁甚而发龙雷之炎,二火交发,而血乃奔矣,有似行经而实非经也。此等之症,非大补肝脾之气与血,而血安能骤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