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荣
什么是失荣?
失荣是发生于颈部及耳之前后的岩肿,因本病发展至后期导致气血亏乏,面容憔悴,形体消瘦,状如树木之失去活力,枝枯皮焦,故名失荣。本病有原发的和其他器官或脏腑的岩症转移而发生的,故其病情较复杂,本病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临床特点有颈部肿物,坚硬如石,推之不移,皮色不变,溃后疮口凹凸不平,但流血水而无脓,疼痛彻心,身体逐渐消瘦。本病相当于西医的颈部原发性恶性肿瘤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癌。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早期常表现涕血,尤以晨起时多见。常出现鼻腔分泌物增多、耳鸣、听力减退及耳内闷塞感。70%患者有头痛,多表现为以一侧为重的偏头痛,少数为颅顶枕后或颈项痛。 中晚期:颈部肿块一般无疼痛,但合并感染时可有压痛。癌肿溃破时肿痛可波及面部、胸部、肩背部。肿瘤侵及脑神经则出现不同范围的麻痹。如面部蚁行感或麻木,张口困难,肿瘤侵至眶内或侵及颅底、眶尖眼外肌支配神经还可导致复视。
疾病检查:
1.辨病思维 (1)诊断依据 体征:早期颈部两侧生一肿核,顶突根深,坚硬如石,推之不移,皮色不变。 中晚期;肿块体积增大。数量增多,融合成团块或联结成串,表面不平,固定不移。日久癌肿溃破,疮面渗流血水,高低不平,形似翻花状。形体逐渐消瘦,渐渐不支,终至气血衰竭而至不救。由他处岩肿蔓延而来者,可兼见原发疾病之症状。 辅助检查:鼻咽镜检查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对诊断鼻咽癌极为重要。凡疑为鼻咽癌的患者,都必须用鼻咽镜反复仔细检查鼻咽都可疑之处。如见鼻咽部黏膜充血、轻度糜烂、溃疡、黏膜粗糙、变色、水肿、鼻咽壁塌陷、双侧不对称等异常情况,均应做进一步检查。 脱落细胞学检查:有直接涂抹法和负压吸引法等,简便易行。用棉签擦拭、刮匙及尼龙刷采集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88%、92%及92.4%,可补充活检的不足,特别是对病灶小,采取组织较困难者,较易获阳性结果。 鼻咽部活检;经鼻腔或经口腔径路取活检。如一次活检阴性,不能轻率排除鼻咽癌。临床可疑时须再活检,部分患者经多次活检后始能确诊。 X线检查:常规采用鼻咽侧位片与颅底片,可见软组织肿块突入鼻腔或呈弥漫性增厚,鼻咽腔有不同程度狭窄以及颅底骨质被破坏的情况。 CT检查:CT可显示鼻咽局部小的软组织隆起,能帮助确定活检方向和位置,有利于早期诊断。CT可发现鼻咽癌因上述改变造成的早期占位征象如肌肉增厚,咽隐窝闭塞或消失、咽鼓管咽口后唇隆起变厚,堵塞。此外,CT还可发现颅底片或鼻咽侧位片不能察觉的癌肿侵犯咽旁间隙所造成的软组织密度块影、咽旁各组肌肉间脂肪层及脂肪间隙消失等征象。 咽荧光素染色检查:利用鼻咽癌吸收荧光素比正常组织多的特点,口服10%荧光素10ml,服后1~3小时检查;或静脉注射10%荧光素钠。注入5~10分钟后观察。将紫外线照射鼻咽部,在暗室内进行检查。正常黏膜呈紫蓝色,癌肿则呈深黄色或淡黄色。 病毒血清学检测:目前普遍应用的是以免疫酶法检测EB病毒的IgA/VCA和IgA/EA抗体滴度。前者敏感性高,特异性较低;而后者恰与之相反。故对疑及鼻咽癌者宜同时进行两种抗体的用于临床病情的监测。 (2)鉴别诊断;本病需与腺样体增殖、鼻咽部良性肿瘤相鉴别。 2.辩证思维 颈部肿物,坚硬如石,推之不移,皮色不变,溃后疮口凹凸不平,形似翻花状,但流血水而无脓,疼痛彻心,身体逐渐消瘦,终至气血衰竭而至不救。中晚期肿块体积增大,数量增多,融合成团块或联结成串,表面不平,固定不移。由他处岩肿蔓延而来者,可兼见原发疾病之症状。 本病重点掌握的症状为:颈部肿物,溃后疮口凹凸不平,形似翻花状,但流血水而无脓,疼痛彻心,身体逐渐消瘦,终至气血衰竭而至不救。 局部体征为颈部肿物,坚硬如石,推之不移,皮色不变,溃后疮口凹凸不平,形似翻花状,但流血水而无脓,身体逐渐消瘦。 失荣的主要病机是肝气郁结、痰毒瘀血互结、气血亏损。临床上应根据病程的长短、局部是否发红溃破、形体瘦弱的情况来进行辨证。病程较短、病常因痰结、气郁而发,多见实证。如患部皮色暗红微热,伴胸闷胁痛、心烦口苦等症属气郁痰结证,若颈部肿块坚硬,不痛不胀,尚可推动,患部初起皮色如常,以后可呈橘皮样变;伴畏寒肢冷,纳呆便溏者属阴毒结聚证;若颈部肿块迅速增大,中央变软,周围坚硬,溃破后渗流血水,状如翻花,伴疼痛,发热,消瘦者属瘀毒化热证。病程长、长期渗流脓血,不能愈合,疮面苍白水肿,肉芽高低不平,胬肉翻花;伴低热、乏力、消瘦等,多因痰瘀互结、损伤气血而见,应属气血两亏证。
疾病治疗:
本病以放疗、化疗或手术治疗为主,配合中医辨证论治。益气和营,解毒化痰散结为中医治疗失荣的基本方法。 辨证论治 1.气都痰结 【证候】颈部或耳前、耳后有坚硬之肿块,肿块较大,聚结成团,与周围组织粘连而固定,有轻度刺痛或胀痛,颈项有牵扯感,活动转侧不利.患部皮色暗红微热;伴胸闷胁痛、心烦口苦等症;舌质红,苔微黄,脉弦滑。 【辨证】肝气郁结,痰浊凝聚,阻塞经络,故颈部结块坚硬如石,推之不移,两胁为肝经循行部位,肝气不舒,故胸闷、两胁痛、心烦;舌质红,苔微黄,脉弦滑为气郁痰结之象。 【治则】理气解郁,化痰散结。 【主方】化痰开郁方(经验方)。 【处方】玄参10g,牡蛎20g,夏枯草10g,天竺黄10g,川贝母10g,胆南星10g,柴胡9g。青皮10g,荔枝核10g,橘核10g,鹿衔草10g,半枝莲20g,射干5g。水煎服,每日1~2剂。 2.阴毒结聚 【证候】颈部肿块坚硬,不痛不胀,尚可推动,患部初起皮色如常,以后可呈橘皮样变;伴畏寒肢冷,纳呆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或弦细。 【辨证】阴毒凝结不散,阻隔经络,故颈部肿块坚硬;痰阻气机,阳气不能外达肌肤,故见畏寒肢冷;阴盛则阳病,脾阳受损故见纳呆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细为阴毒结聚之象。 【治则】温阳散寒,化痰散结。 【治法】阳和汤加减。 【处方】麻黄5g,熟地黄15g。白芥子5g,炮姜炭5g,甘草5g,肉桂10g,鹿角胶(烊化)10g,天南星10g,夏枯草10g,皂角刺10g。水煎服.每日1~2剂。 3.瘀毒化热 【证候】颈部岩肿迁延日久,肿块迅速增大,中央变软.周围坚硬,溃破后渗流血水,状如翻花,并向四周漫肿,范围可波及面部、胸部、肩背等处;伴疼痛,发热,消瘦,头颈活动受限}舌质红,苔黄,脉数。 【辨证】痰凝血瘀日久,郁而化热,故见发热;热甚则肉腐,故岩肿溃破渗流血水。正气日虚,故形体逐日消瘦。舌质红,苔黄,脉数为瘀毒化热之象。 【治则】清热解毒,化痰散瘀。 【主方】五味消毒饮合化坚二陈丸加减。 【处方】金银花20g,野菊花20g,紫花地丁15g,天葵15g,蒲公英15g,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5g,甘草5g,黄连5g,僵蚕5g。水煎服,每日1~2剂。 4.气血两亏 【证候】颈部肿块溃破后,长期渗流脓血,不能愈合,疮面苍白水肿,肉芽高低不平,胬肉翻花;伴低热、乏力、消瘦等,舌质淡,苔白或无苔,脉沉细。 【辨证】失荣病久,正虚邪恋,毒聚反甚.故溃疡不能愈合;气血不足故疮面苍白水肿,乏力;形体失养故消瘦。舌质淡,苔白或无苔,脉沉细为气血两亏之象。 【治则】补益气血,解毒化瘀。 【主方】八珍汤合四妙勇安汤加减。 【处方】 人参10g,白术15g,茯苓15g,甘草5g,熟地黄15g,当归10g,川芎10g,芍药10g,玄参10g,金银花15g。水煎服,每日1~2剂。 病程观察 1.初期 口干、咽燥者加沙参、麦冬、天花粉养阴生津;肿块放疗后红、肿、热、痛者加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胃脘不舒者加砂仁、石斛益气和中}头晕、乏力者加红参以大补元气。 2.中期 阴虚口干者加沙参、玄参、麦冬、石斛养阴生津;气血不足者加党参、当归、熟地黄、鸡血藤益气养血;出现鼻衄者加三七粉、血余炭、茜草炭收敛止血;头痛、视物模糊或复视者加僵蚕、蜈蚣、全竭、钩藤。 3.后期脾胃虚寒者加大枣、黄芪、砂仁益气和胃,酌减白茅根、玄参、麦冬、天冬、生地黄;气血两虚、白细胞降低者加枸杞子、生黄芪、鸡血藤养血活血,酌减白茅根、玄参、麦冬、天冬;头痛者加川芎、独活、防风、白芷活血止痛,酌减白花蛇舌草、白茅根、玄参;发热者加黄芩、青蒿,连翘以退热;便秘者加干瓜蒌、麻仁、大黄润肠通便;食欲不振者加麦芽、山楂、五味子和胃消食。 预后转归 如发现颈部肿块,及时明确诊断,适时适度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能延缓病变进展。但因本病属岩之晚期,系传统的四大绝症之一,故大多预后不良。《医宗金鉴》论曰:“终属败证,但不可弃而不治……然亦不过苟延岁月而已”;《马培之外科医案》论曰:“已入沉疴,势难挽救,姑念远来,拟方延岁月而已”;《张氏医通》论曰:“乃百死一生之证,是以不立方论,良有以也。”古代医家对失荣预后的认识已与现代认识完全一致。
预防预后:
1.正气亏虚是失荣发生的根本原因。《外科正宗》认为是“损伤中气”;《疡科心得集》认为是“营亏络枯”;《张氏医通》认为是“营气内夺……病由内生”。多数医家认识到失荣发生的原因是正气亏虚,这和中医肿瘤学总结之基本理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一致的。 2.肝气郁结《医宗金鉴》和《外科真诠》均认为是“由忧思、奎怒、气部、血逆与火凝结而成”;《马培之外科医案》谓其成因是“抑郁伤肝……经气郁结”。鼻咽又称顽颗,颈项与顽颗均为肝经循行之处。如优思郁怒,则肝失条达,气机不舒,气滞则血瘀,经道阻滞.从而致颈项肿块出现。 3.脾虚痰凝若脾虚运化失司,水湿津液凝聚为痰,痰瘀脏毒凝结于少阳、阳明之络而发为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