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中医)
什么是偏头痛(中医)
?
偏于一侧的局部头痛,谓之偏头痛。(济生方)的“偏头风”、(儒门事亲)的“额角上痛”、(兰室秘藏)的“头半边痛”、(名医类案)的“头角痛”皆指偏头痛而言。偏头痛往往比较顽固,不易速愈,但与一般头痛在临床上不能截然分开,鉴别时宜与“头痛”条互参。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常见证候 肝阳上扰偏头痛:胀痛而眩晕,目涩耳鸣,心烦易怒,夜寐不宁,或有胁痛,口干面赤,舌红少苔,脉弦或细数。 瘀血犯头偏头痛:病程较长,痛有定处,其痛如针刺,健忘心悸,妇女有月经失调,舌质紫暗,或有紫癍,脉弦或沉涩。 寒饮内停偏头痛:昏沉而痛,胸脘满闷,呕恶吐涎,或胃痛喜温,四肢逆冷,食欲不振,舌苔白腻,脉象弦滑。 鉴别分析 肝阳上扰偏头痛;多因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日久伤阴;或因平素肝肾阴虑,肝阳独亢,上扰清窍,则作偏头痛,常随情志波动而加剧。其辨证要点为:头痛眩晕,心埙少寐,急躁易怒,胁肋胀满等。治宜养阴平肝。方用滋阴潜阳方。 瘀血犯头偏头痛与寒饮内停偏头痛:二者皆由邪阻清窍,一则为瘀血阻络。一则为痰饮停聚。瘀血犯头偏头痛,多由气郁而致血瘀;或病程较长,则久病入络,瘀阻脉络。其辨证要点为;痛处固定,痛如针刺,舌质紫黯。治宜活血通络,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减。寒饮内停偏头痛多由于脾阳索虚,运化无力,永湿内停而为痰饮。寒饮阻塞经络,清阳不得上升。则头部昏沉而痛;痰饮阻于胸脘。则胸闷脘满,胃痛喜暖,食欲不振,恶心吐涎;脾主四肢,脾阳不振不能温达四末,则四肢逆冷。其辨证要点为:头痛昏沉,呕恶吐涎,四肢逆冷。治宜温中降逆,方用吴茱萸汤加减。
疾病治疗:
【证治方药】 (一)肝寒血凝 1,临床表现:单侧或双侧头痛,遇阴冷气候或下雨天而发作,伴有搏动感。面色苍白或无华,四肢不温或逆冷,发怍前则伴有恶心呕吐、吐出清涎。舌质淡润,苔薄白,脉沉弦或微细。 2,病因病机:寒性收引,肝脉凝滞。气血闭阻,络脉不通。 3,治法:温通肝经,散寒止痛。 4,方剂:当归四逆汤(《伤寒论》)加减。 药物:全当归10~30g,桂枝10g。白芍15~30g,细辛3~5g。通草10g,生姜6~10g,大枣5~10枚,炙甘草5~10g。 方义:当归、白芍和血调营,桂枝、细辛温通散寒,生姜、大枣和胃,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加减:恶心呕吐,吐清诞,头痛引段头顶部者,加吴茱萸,法半夏温肝降气。即合吴茱萸汤(《伤寒论》)用;若呕吐酸苦水,口苦心烦者,加吴茱萸、黄连温肝清胃,即合左金丸(《丹溪心法》)用。寒则痛甚,剧痛不止,四肢冷者加淡附子、干姜温阳散寒,即合四逆汤(《伤寒论》)用。 5,变通法:若见头痛以巅顶为明显,呕吐涎沫,舌淡,脉弦者,可直接用吴莱萸汤(《伤寒论》)合小半夏汤(《金匮要略》)。用上述主方效验后,宜续于主方加川芎、地黄等养血药,即当归四逆汤合四物汤(《和剂局方》),以巩固疗效。 (二)肝火上炎 1,临床表现;头痛如裂,伴头胀头晕,视物不清,两目闪光。面红目赤,口苦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胸胁乳房胀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2、病因病机:情志不遂,饮食偏嗜辛辣燥热或酒、茶、咖啡等,肝气失于疏泄条达,素体偏于火热内盛,郁而化热,肝火上炎,上扰清空。 3,治法:清泄肝火,兼以缓肝止痛。 4,方剂;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加减。 药物:龙胆草6~10g,栀子1垤,黄芩l0g,柴胡5~10g,当归10~15g,生地黄l0~15g,泽泻10~15g,车前子10~15g,生甘草10g。 方义:龙胆草、栀子、黄芩清肝泄火,当归、生地养血和营;泽泻、车前子利小便,使热由下泄;柴胡疏肝,甘草缓急。 加减: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或全瓜蒌、草决明通便泄火;小便黄、舌红者加木通、竹叶清利,即合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用。视物不清、闪光者,加石决明、草决明、菊花平肝明目;心烦失眠者,加黄连、知母清热安神。 5,变通法;若伴见肝风内动,眩晕耳鸣,步态不稳,或同时伴有高血压者,可改用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或镇肝息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酌加清泄肝火之药物,清肝息风。 (三)气滞血瘀 l,临床表现:偏头痛反复发作若干年,常有家族史或从青春期即发作呈周期性,发作时常呈持续性,停止后间隔若干月之后再出现。头痛剧烈,呈搏动性、剧烈性,甚则可有锥刺样头痛发生,疼痛或可固定不移,但也有转移、弥漫的,大多发生于单侧。妇女可见月经不调:经色黯紫有血块,或痛经。舌质黯、紫、或有瘀点(斑),舌下静脉青紫,脉沉、涩、弦、结代不一。 2,病因病机:久痛人络,气病及血。气滞血瘀,不通则痛。 3,治法:理气活血。化瘀止痛。 4,方剂:血府莲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药物:桃仁10~15g,红花6~10g,当归15~20g,赤白芍各10~15g,川芎10g,生地10~15g,柴胡6~10g,枳壳6~10g,生甘草10g,牛膝10~15g,桔梗5~10g。 方义:桃仁、红花、当归、赤白芍、川芎,即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柴胡、枳壳、甘草、芍药即四逆散,疏肝理气;牛膝、桔梗一降一升,调和气机升降, 加减:若伴口苦、呕吐苦水,舌红者,加黄连、吴萸清胃,即合左金丸(《丹溪心法》)用;见面红胁胀,加连翘、丹皮清肝泻火;见四肢不温、舌淡者,加昊萸、肉桂,或加桂枝、细辛温通散寒。 5,变通法:本方亦可用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更替。若呈气虚血瘀者,可用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四)寒热错杂 1,临床表现:头痛反复发作,恶心欲吐,时吐涎沫,时吐酸苦,面色潮红,口干烦渴,脘腹胀满,肢冷或不温,肠鸣便溏。舌质淡,脉沉弦或弦细。 2,病因病机:厥阴经气逆乱,浊气上逆,扰于清空而头痛、呕恶。寒热错杂,上热下寒为病,上热则吐酸、烦渴、面红,下寒则肢冷、肠鸣、便溏, 3,治法:清上温下,缓肝止痛。 4,方剂:乌梅丸(《伤寒沧》)加减。 药物;乌梅15~30g,桂枝10g,细辛3g,川椒5g,淡附子5~10g(先前15~20分钟),全当归10~15g,党参10g,黄连5~10g,黄柏5~10g。 方义:用乌梅酸敛缓肝为主药,桂枝、附子、川椒、细辛温通,黄连、黄柏清泄,党参、当归益气养血。 加减:若见腹痛者加白芍、甘草缓急止痛,即台芍药甘草汤(《伤寒论》)用;若呕吐甚者,合吴茱萸汤(《伤寒论》)温肝和胃。 5、变通法:如头痛差后,可用半夏泻心汤或黄连汤(《伤寒论》)加减,清胃温中调理,药用党参、半夏、干姜、桂枝、黄连、黄芩等。 (五)阴虚阳亢 1,临床表现:头部胀痛,时剧时缓,或左或右,寐则痛止,寤则痈发。伴目眩闪光,视物不清,口干咽燥,心烦易怒,耳鸡胁痛,腰朦酸软,疲乏无力。脉弦细或细数,舌质红。 2,病因病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阴阳不调,气血不和。 3,治法:滋阴潜阳。 4,方剂:滋阴潜阳方(张梦依《临证会要》)。 药物:制首乌10~15g,女贞子10~15g,杭白芍15g,杭菊花10g,川石斛10g,苦丁茶10g,制龟甲30g,制鳖甲30g,磁石。30g,珍珠母30g,桑椹子10g。 方义:首乌、女贞子、桑椹子补肝肾,鳖甲、龟甲、磁石、珍珠母平肝阳,白芍、菊花,苦丁茶、石斛敛阴增液、柔肝息风+ 加减:头痛偏右兼气虚者加玉竹、沙参、黄芪、甘草补气养阴;偏左兼血虚者加生地、当归、阿胶养血通络, 5,变通法:若以肝阳上亢为甚者,可用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合三甲复脉汤(《温病条辨》),以肝肾阴虚为主者亦可用之,但必须加用养血缓肝止痈药,如川芎、当归等。 【医家经验】 (一)朱良春经验 偏头痛之病因虽多,但均与肝阳偏亢、肝风上扰有关。每因情志波动或气交之变,疲劳过度而引发。部分病例极为顽固,一般常药很难收效,故创订蝎麻散,不仅可以缓痛,且可以根治。方用全蝎20g,天麻、紫河车各15g,共研细末,分作20包,每服l包,一日2次。一般服1~2次后即可奏效。痛定后每日或间日服1包,以巩固疗效。方中用全蝎息风平肝,解痉定痛;天麻定风补虚,紫河车补气血、益肝肾,标本兼顾。有时单用全蝎末少许置痛侧太阳穴,以胶布贴之,亦可止痛。此法对肿瘤转移者的头痛亦有缓痛效果。(朱步先,等。朱良眷用药经验,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9,116) (二)茹十眉经验 本病多由寒邪外受,脉络瘀阻,或夹痰、化热而致。治治以疏散风寒、活血化瘀为主,佐以化痰通络,清热舒郁。主方用丹参15g、川芎9g、白芷9g、地龙干12g、天麻10g、蜈蚣9g、垒蝎9g(后2味研细末,分3次一日吞服)。寒盛加细辛3g、羌活9g,化火加菊花10g、生石膏30g,化痰加陈胆星、陈皮各9g,瘀滞加桃仁、红花各10g,血虚加当归10g。白芍12g等。(茹十眉,袖珍中医处方,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87,364) 【简易方药】 1,散偏汤:川芎30g,白芷10g,白芍15g,白芥子9g,香附6g,柴胡3g。郁李仁3g,甘草3g,每日l剂,水煎服。可用予本症典型发作时。 2,全蝎、地龙、僵蚕各30g,研细末,每次3~5g,日服2次。可用于本症剧烈疼痛,或配合辨证汤药应用。 3,正天丸,日服2~3次,每次l~2丸。用于本症任何类型。 【针灸治疗】 (一)毫针法 1,取穴:可根据疼痛发生部位,结台循经取穴施治处方。 (1)痛偏两侧主以少阳经。阳明经。取太阳、率谷、头维,配用中渚、侠溪。 (2)痛偏前额主以阳明、少阳经,取阳白、攒竹、头维、印堂。配用合谷、内庭。 (3)痛偏枕项主以太阳经,取风池、脑空、大杼、后顶,配用后溪、束骨、昆仑。 (4)根据病证性质,酌情配用太冲、行间、足临泣、丘墟,以平肝息风、清泄肝胆。如有呕吐恶心,加用内关、头临泣。 方法:用常规针刺,捻转泻法,留针30分钟,其间行针2~3次。留针时间亦可以治疗过程中能即刻止痛为度。 疗程:日1次。5~7次为1疗程。 2,取穴:可根据患者体质类型,结合证候施治处方。 (1)体质强健,病证属实,宜从肝、胆施治,取太冲、光明、足临泣、阳陵泉、丘墟、曲泉、膈俞、肝俞、胆俞; (2)体质虚弱,病证属虚,宜从脾、肾、胃施治,取
预防预后:
根据中医病机分析,偏头痛的发作多与足厥阴肝经气血逆乱有荧。究其病因,有浊阴内侵、血虚感寒、郁怒伤肝、五志化火等数种。病证可据气、血、寒、热、虚、实等纲分为若干类型,如肝寒血凝,肝火上炎等。若病程迁延,久病不已,反复发作,又常呈气滞血瘀、寒热错杂等,或呈阴虚阳亢者,但总与肝经风木之脏功能紊乱有关。 (兰室秘藏 头痛门):“头半边痛者,先取手少阳阳明,后取足少阳阳明,此偏头痛也。” (名医类案 首风):“偏头痛,五七年,大溲燥结,双目赤肿,眩晕。……诊之急数而有力,风热之甚也。此头角痛,是三焦相火之经,乃阳燥金胜也。” (临证指南医案 头风):“右偏头痛,鼻窍流涕,仍不通爽,咽喉疳腐,寤醒肢冷汗出。外邪头风,已留数日,其邪混处,精华气血成为蒙闭。岂是发散清寒可解!头巅药饵,务宣清扬,当剌风池风府,投药仍以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