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干骨折
什么是股骨干骨折?
股骨是人体中最长的管状骨。股骨干包括粗隆下2~5cm至股骨髁上2~5cm的骨干。股骨干为三组肌肉所包围,其中伸肌群最大,由股神经支配;屈肌群次之,由坐骨神经支配;内收肌群最小,由闭孔神经支配。由于大腿的肌肉发达,骨折后多有错位及重叠。骨折由强大的直接或间接暴力导致。由于股骨部肌肉发达,血供丰富,对骨折后的愈合有利,但同时骨折也常伴随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及出血。又由于股部肌肉对骨折端的牵引力大,因此对骨折移位的复位及维持影响较大。股骨干周围的外展肌群,与其他肌群相比其肌力稍弱,外展肌群位于臀部附着在大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股骨干骨折的临床表现: 1、多数股骨干骨折伤者均有较严重的外伤史,伤后肢体剧痛,活动障碍,局部肿胀压痛 ,有异常活动,患肢短缩。合并多处伤或内脏伤及休克者较常见。 2、股骨干骨折的症状为骨折部疼痛比较剧烈、 压痛、胀肿、畸形和骨摩擦音和肢体短缩功能障碍非常显著,有的局部可出现大血肿,皮肤剥脱和开放伤及出血。 3、患者可伴有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等出血性休克的表现;如合并其他部位脏器的损伤,休克的表现可能更明显。
疾病检查:
股骨干骨折的诊断检查: (一)临床表现 一般有受伤史,伤后肢体剧痛,活动障碍,局部肿胀压痛,有异常活动,患肢短缩,远端肢体常外旋。 (二)辅助检查 1.体格检查 股骨干骨折多因强暴力所致,因此应注意全身情况及相邻部位的损伤。 (1)全身表现:股骨干骨折多由于严重的外伤引起,出血量可达1 000-1500 ml。如系开放性或粉碎性骨折,出血量可能更大,患者可伴有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等出血性休克的表现;如合并其他部位脏器的损伤,休克的表现可能更明显。因此,对于此类情况,应首先测量血压并严密动态观察,并注意末梢血液循环。 (2)局部表现:可具有一般骨折的共性症状,包括疼痛、局部肿胀、成角畸形、异常活动、肢体功能受限及纵向叩击痛或骨擦音。除此而外,应根据肢体的外部畸形情况初步判断骨折的部位,特别是下肢远端外旋位时,注意勿与粗隆间骨折等髋部损伤的表现相混淆,有时可能是两种损伤同时存在。严重移位的股骨下1/3骨折,在胭窝部有巨大的血肿小腿感觉和运动障碍,足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末梢血循环障碍,应考虑有血管、神经的损伤。 2.必需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电解质检查、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 2.胸部X光片、心电图; 3.骨科X线检查,必要时行CT检查; x线表现,一般于正、侧位x线片上能够显示骨折的类型、特点及骨折移位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导致骨折的力量不是十分剧烈而骨折情况严重,应注意骨质有无病理改变的x线征象。 4.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 5.根据具体情况,使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药物(术前24-48小时停止用药)。
疾病治疗:
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概要: 股骨干骨折需长期卧床,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多。用持续皮肤牵引或骨牵引,防止过度牵引,以达到维持骨折良好的对位对线的目的。维持复位后的良好位置。不扩髓尽量采用髓内固定。 股骨干骨折的详细治疗: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适应证 股骨干骨折非手术治疗——骨牵引疗法,由于需长期卧床,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多,目前已逐渐少用,主要用于儿童骨折。 2.治疗方法 持续牵引:采用持续皮肤牵引或骨牵引,维持复位后的良好位置。皮肤牵引适用于儿童和年老、体弱的成年人;骨骼牵引适用于下肢肌肉比较发达的青壮年或较大年龄的儿童。儿童牵引重量约l/6体重,时间为3~4周;成人牵引重量约l/7体重,时间为8~10周。1周后床边X线摄片复查,如骨折对位良好,即可将牵引的重量逐渐减轻至维持重量,一般成人为5 kg左右,儿童为3 kg左右。在维持牵引的过程中,应注意调整牵引的重量和方向,检查牵引装置,保持牵引效能,防止过度牵引,以达到维持骨折良好的对位对线的目的。 (二)手术治疗 根据《临床医疗护理常规外科诊疗常规》(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 年龄在16岁以上; 2. 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 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 首选髓内针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固定方式。 标准住院日为≤16 天。 手术日为入院第 0-7 天: 1. 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或全麻 2. 手术方式: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 髓内针固定为轴心固定,其生物力学较骨外钢板偏心同定为优越。因此生物学接骨术的涵义应当包括不剥离或尽少剥离骨外膜,不扩髓尽量采用髓内固定,以容许骨折上下关节早日活动,提高骨折愈合率。 (1)钢板螺丝钉固定:对股骨干骨折采用解剖复位骨折块间加压及钢板螺丝钉固定治疗方法。 适应证:儿童骨折因为钢板固定不需通过骨骺线,不会影响生长发育;无髓内针固定装置及不适宜髓内固定患者均可使用钢板螺丝钉固定。 术后4周足趾着地,部分负重,每周增加4.5~6 kg,直至完全负重,钢板不应在18个月以前取出,取出钢板后3~4个月避免过度负重,4~6个月不参加体育活动。 (2)髓内钉固定:其周定作用来自髓内钉与髓内腔壁紧相嵌所产生摩擦力,从而控制骨折端旋转和剪力,因此对于髓腔峡部的横形、短斜形或短螺旋形骨折最为适合,而峡部的粉碎性、长斜形、长螺旋形骨折以及髓腔较宽远l/3骨折,则非其性能所胜任的。 (3)锁式髓内钉:髓内钉具有一定弧度以适应股骨干前弓结构,另外其髓内钉近端有一斜向带螺纹孔,螺丝钉穿过孔固定于粗隆部,螺丝钉与髓内钉成150°角,在距髓内钉远端4~8 cm处有2个无螺纹的水平孔以行远端交锁,配套器械为打入器及锁钉导向器,可用于髓内钉打入后使斜向螺丝钉准确穿过螺孔到达小粗隆,引导远端锁钉横向交锁。 术后第1日即应行股四头肌锻炼,尽早开始连续被动活动器做被动活动,拆线后可扶双拐部分负重行走站立。术后6~8周根据骨痂情况再完全负重,稳定骨折做动力髓内钉固定者,可早期完全负重,如果新鲜骨折患者3个月仅有少量骨痂,陈旧骨折6个月仅有少量骨痂,建议将静态固定改为动力固定。 (4)股骨髓内扩张自锁钉:内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已广泛用于临床,其治疗效果也比较满意。但仍存在应力集中,近4%患者发生锁钉或髓钉断裂,另外术中需要C形臂等必要设备,为克服以上不足,髓内扩张自锁钉使股骨骨折治疗变坚强,内固定为生物学固定,简化治疗。此方法优点:骨外膜损伤小,闭合穿钉则不切骨外膜或开放复位少破坏骨外膜;不扩髓;骨髓腔有较长范围的接触固定;尢骨端锁钉,应力不集中;内外钉之间有一定弹性,抗折弯,抗扭转应力大;有中等抗短缩能力,还符合骨折端的生理压力,比较符合生物学固定。 3.内固定方式选择:股骨骨折内固定选择,取决于骨折部位及类型,一般说如为狭窄部横形或短斜面稳定性骨折,可首选梅花髓内针内崮定;狭窄粉碎,多段骨折或股骨卜1/3及中下l/3的不稳定骨折应首选交锁钉及髓内扩张自锁钉固定;对于大面积荇染的骨折,亦可首选外固定器固定,待伤口覆盖后(2 周)将外固定变成髓内钉固定。 4. 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 5. 输血:根据出血情况。 术后住院恢复6—9 天: 1. 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凝血功能、X光检查; 2. 必要时复查的项目:电解质、肝肾功能、CT; 3. 术后用药: (1)抗菌药物: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2)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药物; (3)其他对症药物:消肿、止痛等。 4. 保护下功能锻炼。 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1. 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无明显异常; 2. X光片证实复位固定符合标准; 3. 切口无异常; 4. 无与本病相关的其他并发症。
预防预后:
病因学: 多数骨折由强大的直接暴力所致,一部分骨折由间接暴力所致。前者多引起横断或粉碎性骨折,而后者多引起斜行或螺旋形骨折。儿童的股骨干骨折可能为不全或青枝骨折;成人股骨干骨折后,内出血可达500~l000ml。 1.股骨干上1/3骨折时,近骨折段因受髂腰肌,臀中、小肌及外旋肌的作用,而产生屈曲、外展及外旋移位;远骨折段则向后上、内移位。 2.股骨干中1/3骨折时,骨折端移位,无一定规律性,视暴力方向而异,若骨折端尚有接触而无重叠时,由于内收肌的作用,骨折向外成角。 3.股骨干下1/3骨折时,由于膝后方关节囊及腓肠肌的牵拉,骨折远端多向后倾斜,有压迫或损伤腘动、静脉的危险,而骨折近端内收向前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