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虫病
什么是丝虫病?
班氏丝虫病是由班氏丝虫(班氏吴策线虫,Wuchereria bancroftD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所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由蚊虫传播。在我国流行的丝虫有斑氏丝虫与马来丝虫,但引起泌尿生殖系统的丝虫主要为斑氏丝虫,因斑氏丝虫除浅表淋巴结外,多寄生于深部淋巴系统,而马来丝虫则寄生于浅淋巴系统。早期临床特征主要为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晚期因淋巴管发生阻塞常形成象皮肿。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丝虫病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4个月至1年不等。感染后半数不出现症状而血中有微丝蚴者,称为“无症状感染者”。 (一)早期(淋巴组织炎性病变期) 1.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多发生于下肢,常见有腹股沟、腹部淋巴结肿痛,继之出现大腿内侧淋巴管炎由上向下蔓延,称“逆行性淋巴管炎”,当炎症波及皮内毛细淋巴管时,局部出现红肿与压痛,俗称“流火”。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常呈周期性发作,多发生于劳累之后,以夏秋多见,发作时伴高热(38~39℃)。此外,尚有乏力、食欲不振、肌肉关节酸痛、肢痛及头痛等全身症状。 2.丝虫热周期性突然发生寒战、高热,2~3d后自退。局部症状不明显。丝虫热可能为深部淋巴结炎或淋巴管炎所致。班氏丝虫病流行区多见丝虫热发作。 3.精囊炎、附睾炎和睾丸炎表现为发热及一侧自腹股沟向下蔓延的阴囊疼痛,并放射至大腿内侧,局部检查可见睾丸和附睾肿大,有压痛,精囊上有一个或多个结节性肿块,压痛明显,持续数天后可自行消退,肿块变小而较硬,反复发作可致肿块逐渐增大。 4.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综合征 又称“丝虫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表现为畏寒、发热、咳嗽、哮喘及淋巴结肿大。肺部有游走性浸润,X线胸片可见支气管血管纹理增和广泛粟粒样斑点状阴影,痰中可找到嗜酸粒细胞和夏一雷结晶。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增多,占白细胞总数20%~80%不等。血中常找到微丝蚴。 (二)晚期(淋巴阻塞性病变期) 系淋巴系统增生、阻塞所引起的表现,但炎症仍反复出现,故多数病例炎性和阻塞性病变交叉重叠出现。 1.淋巴结肿大和淋巴管曲张反复发作的淋巴结炎和淋巴结内淋巴窦的曲张为导致淋巴肿大的因素。肿大的淋巴结和其周围向心性淋巴管曲张形成肿块,触诊似海绵状包囊,中有硬核感觉,穿刺可得淋巴液,有时可找见微丝蚴。淋巴结肿大多见于腹股沟。淋巴管曲张常见于腹股沟、精索、阴囊及大腿内侧。精索淋巴管曲张常相互粘连而成索状,不易与精索静脉曲张相鉴别,且二者可并存。 2.鞘膜积液多见,轻者常无症状,积液较多者阴囊体积增大,皱褶消失,有下坠感而无疼痛,透光试验阳性,积液可为草黄色淋巴液或乳白色的乳糜液,积液沉淀中可找到微丝蚴。 3.乳糜尿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淋巴管阻塞造成肠干淋巴管内淋巴液返流,进入泌尿道内形成乳糜尿,淋巴瘘处伴出血,混入尿内称为乳糜血尿。常骤然出现,发作前可无症状,亦可有畏寒、发热,腰部、盆腔及腹股沟等处疼痛,继之出现乳糜尿。一般发病后持续数日或数周而自行停止,但劳累或进食油腻后可再诱发。尿呈乳白色,若混有血液则呈粉红色,静置后分三层:上层为脂肪,中层较清,下层为粉红色沉淀,内含红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有时可找到微丝蚴。 4.象皮肿与淋巴水肿两者在临床上常难区别,且常同时并存。淋巴水肿为可逆性水肿,淋巴液回流改善后可自行消退,若淋巴回流不能恢复,日久发展为象皮肿,此时有或无凹陷性水肿,皮肤肥厚、变硬、不出汗、干燥,后期为过剩的纤维化,皮肤粗糙,出现褶沟、疣状结节。由于局部循环障碍,抵抗力降低,易招致链球菌或其他化脓菌感染,形成慢性溃疡。象皮肿绝大多数发生于下肢,可波及全腿,发展快而严重,亦会引起阴囊象皮肿。
疾病检查:
丝虫病的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有流行区旅居史。 2.临床表现 有反复发作的淋巴结炎与逆行性淋巴管炎、乳糜尿、象皮肿、精索炎等临床表现者,即应考虑丝虫病的可能。 3.实验室检查 (1)微丝蚴检查是诊断丝虫病的最可靠的方法。根据微丝蚴夜间出现的周期性,干晚9时一次日凌晨2时采血阳性率最高。有:①鲜血涂片法。②厚血膜染色法。③浓集法。④薄膜过滤法等方法。 (2)成虫检查于肿大的淋巴结抽取淋巴液或切除活检,检查丝虫成虫。 (3)免疫学检查有皮内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由于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待提高,故尚未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可靠的特异性抗原检测对丝虫病有明确诊断意义。 4.诊断 结合流行病学史及周期性发热、反复发作的淋巴结炎与逆行性淋巴管炎、象皮肿、乳糜尿等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1.微丝蚴血症:①流行季节流行区居住史。②夜间(21:00~2:00)采血检查微丝蚴阳性。 2.急性丝虫病:①流行季节流行区居住史。②急性丝虫病临床表现。③血检微丝蚴阳性或丝虫病免疫诊断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体或快速免疫色谱技术检测抗原)阳性。 3.慢性丝虫病:①较长期流行区居住史。②慢性丝虫病临床表现。③血检微丝蚴或丝虫病免度诊断试验可能阳性。④病理组织检查可能发现丝虫断面。 鉴别诊断: 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丝虫病有以下几种类型; 1.阴囊内丝虫病 丝虫多寄生于精索下段、附睾及睾丸邻近的淋巴管内,产生硬结。急性发作时可引起局部疼痛并向下腹部放散,与附睾炎、阑尾炎相混淆。少数可形成无菌性脓肿,脓内含有大量的嗜酸性细胞及多核细胞,并偶可找到成虫。体检精索粗,急性期有水肿、压痛,慢性期则可于精索附睾处扪及硬结,这些硬结位于输精管之外,患者如居住在丝虫病流行地区,并有反复发作的历史血液嗜酸细胞增多,血内找到微丝蚴,则诊断可确定。反复发作精索炎者可引起静脉血栓,最终引起精索静脉曲张。 阴囊内淋巴管发生梗阻曲张时,淋巴可破人鞘膜,引起鞘膜乳糜囊肿,乳糜对鞘膜长期的刺激可致鞘膜增厚,甚至钙化,一般的鞘膜积液则无类似病变。重者可将硬结及鞘膜切除。 2.阴茎及阴囊内象皮肿 由于淋巴管梗阻破裂淋巴液外溢刺激纤维组织增生,使皮肤及皮下组织增厚形成象皮肿,阴茎及阴囊象皮肿同时发生,并常继发链球菌感染使病变进一步加重,阴囊象皮肿有时可有儿头大小。使阴茎内缩,性交困难,治疗需切除增厚的皮层行植皮整形手术。 3.乳糜尿 乳糜尿为斑氏丝虫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发病率占丝虫病的2%~10%,乃因淋巴经破裂的淋巴管流至肾盏、肾盂及输尿管下段所致,乳糜尿患者行淋巴管造影,发现腹膜后的淋巴管扩张,淋巴液有广泛返流,并可见造影剂漏入尿路,大多数患者的胸导管显影,通畅无阻。膀胱镜检查时,可见输尿管口喷出乳糜尿,逆行肾盂造影可见淋巴管回流。本症应与非寄生虫性乳糜尿、脓尿及结晶尿相鉴别。乳麋尿多间歇发作,于劳累或食脂肪食物后加重,限制脂肪饮食或卧床休息后使淋巴管压力降低时,可使乳糜尿减轻。出现乳糜尿对同时亦有血尿,乳糜凝块可引起输尿管绞痛,甚至排尿困难。严重的乳糜尿可使患者丢失大量的蛋白、脂肪,造成患者营养不良,治疗可局部应用1%~2%硝酸银或12.5%碘化钠冲洗肾盂,重者可采用肾蒂淋巴管结扎及淋巴静脉分流术.将腰干淋巴管与精索静脉或精索淋巴管与精索静脉相吻合。术前最好作淋巴造影,了解淋巴管与尿路相通的部位。
疾病治疗:
丝虫病的治疗概要: 丝虫病本病的首选药物为乙胺嗪。可采用乙胺嗪掺拌人食盐中,供流行区居民连续服用,以达到普治的目的。呋喃嘧酮可作为乙胺嗪的补充药物使用。淋巴管炎与淋巴结炎可口服解热镇痛剂或泼尼松等要根据不同的症状来治疗。 丝虫病的详细治疗: 丝虫病的预防: 反复普查、普治及防蚊、灭蚊是主要措施,同时开展防治丝虫病的卫生宣教也很重要。普查、普治主要是做到早发现患者和带虫者,早期治愈,既保障了人们的健康,又减少和消灭了传染源。在中、高度流行区可采用乙胺嗪全民服药或乙胺嗪药盐防治。 丝虫病的治疗: (一)抗丝虫治疗 1.乙胺嗪(海群生) 该药为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口服吸收快,3~4小时后血中浓度达高峰。乙胺嗪能使血中微丝蚴集中到肝脏微血管中,而被吞噬细胞消灭;大剂量时可杀死部分成虫。乙胺嗪对于马来丝虫病的疗效高于斑氏丝虫病。国内在丝虫病防治工作中肯定了短程疗法的疗效。常用者有3日疗法,每次0.5g,每日2次,连服3日。在流行区大规模普治可用1日疗法,即第1次lg,第2次0.5g,总最l.5g。也可采用间歇疗法。口服乙胺嗪后的反应一般不重,可有头痛、肌肉痛、关节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用药后由于大量微丝蚴及成虫被杀灭,可引起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淋巴管炎、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等过敏反应。这些症状轻者可自行消退,重者可用抗组胺药或糖皮质激素以减轻反应。患者如同时有严重的蛔虫感染,宜在服乙胺嗪前驱除蛔虫,以免乙胺嗪刺激蛔虫在肠内造成梗阻。有活动性肺结核、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妊娠或有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列为禁忌。 使用乙胺嗪防治丝虫病时,因服药后血中微丝蚴大量死亡而引起过敏反应,在大规模普治工作中不易被群众接受,可采用乙胺嗪掺拌人食盐中,供流行区居民连续服用,以达到普治的目的。方法为按2‰一3‰比例将乙胺嗪原粉均匀拌入食盐中或溶于水内用压缩喷雾器喷入盐中并和匀,连续食6个月。流行区居民食用乙胺嗪拌食盐后,微丝蚴阳性率明显下降,反应轻微而安全。对孕妇和婴幼儿均无不良影响,有心脏病、肝炎、肾炎、肺结核等夹杂症患者多数可耐受。但对于成虫作用不及短程疗法完全,故不能完全代替治疗。 2.呋喃嘧酮 1978年我国合成的抗丝虫病药品,对斑氏丝虫和马来丝虫的成虫与微丝蚴均有杀灭作用,可作为乙胺嗪的补充药物使用。本品为肠溶片,每日20mg/kg,分2~3次服用,连服7日为一疗程。副作用与乙胺嗪相仿。 3.左旋咪唑 对丝虫的微丝坳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剂量为每日4—5mg/kg,分2次口服,共服5日。微丝蚴即时阴转率可达90%以上,但复发率高。与乙胺嗪合用可提高疗效。 (二)对症治疗 1.淋巴管炎与淋巴结炎可口服解热镇痛剂或泼尼松,有继发细菌感染者加用抗菌药物。 2.乳糜尿 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少食脂肪,多饮水,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久治不愈者可试用20%碘化钠或1%~2%硝酸银6—10ml作肾孟内冲洗,有一定效果。顽固性乳糜尿患者行肾蒂淋巴管结扎剥脱术或淋巴转流术可能有较满意效果。 3.象皮肿①桑绑疗法。采用25%桑叶注射液,每次2~4ml,肌内注射,每日1~2次,30d为1疗程,1年内可间歇治疗2~3个疗程,同时坚持采用绷带绑扎患肢。②热烘绑疗法。包括热烘炉烘烤加绑扎疗法、微波疗法及电子绷带疗法。③手术疗法。行淋巴静脉吻合术。
预防预后:
丝虫病病因概要: 丝虫病的病因主要分为3大方面:免疫机制是产生病理改变的主要原因;班氏和马来丝虫的成虫在终宿主人体内的发育、繁殖和幼虫在中间宿主蚊体内的发育和生殖;传染源主要为血中含有微丝蚴的人,蚊类是传播班氏和马来丝虫的媒介,人群对丝虫普遍易感,流行区的男女老少均可感染。 丝虫病详细解析: 丝虫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丝虫病的发病与病变主要由成虫引起,感染期幼虫亦起一定作用,与血中微丝蚴关系不大。病变的发生发展取决于丝虫种类、机体免疫反应、感染频度、感染期幼虫进入人体数量、成虫寄生部位以及是否合并继发感染等因素。在幼虫进入机体发育为成虫过程中,幼虫与成虫的代谢产物、幼虫蜕皮液、虫体子宫内排泄物以及死虫的裂解物均可引起局部淋巴系统的组织反应及全身过敏反应,表现为周期性发作的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及丝虫热等。晚期表现则为淋巴组织病理改变及继发细菌感染的结果。 目前认为,免疫机制是产生病理改变的主要原因。免疫反应与淋巴系统的损害有关,急性淋巴管(结)炎被认为属I型或Ⅲ型变态反应,阻塞性丝虫病则属Ⅳ型变态反应。早期以渗出性炎症为主,淋巴结充血,淋巴管壁水肿,管腔内充满粉红色蛋白质液体和嗜酸性粒细胞。继之,淋巴结和淋巴管内出现肉芽肿性反应,肉芽肿中心为变性的成虫和嗜酸性粒细胞,周围绕以纤维组织和上皮样细胞,尚有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类似结核结节。由于淋巴管内皮细胞增生,内膜增厚和纤维化,管腔中形成息肉或纤维性栓子。最后淋巴管形成纤维索状物,即为闭塞性淋巴管内膜炎。淋巴系统发生阻塞导致远端淋巴管内压力增高,形成淋巴管曲张,甚至破裂。淋巴液流入周围组织及器官,因阻塞部位不同,有不同临床表现。淋巴液长期滞留在组织内,因其蛋白含量较高,不断刺激纤维组织增生,使皮下组织增厚、变硬而形成象皮肿。由于局部血循环障碍,皮肤抵抗力降低,易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使象皮肿加重及恶化,甚至出现局部溃疡。 病原学: 已知在人体寄生的丝虫有10种,其中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引起的淋巴丝虫病与播尾丝虫最重要。班氏和马来丝虫病的病原体分别为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虫体细长,乳白色,头部略膨大,雌虫较长。雄虫较短小,尾部向腹面弯曲2~3圈。班氏和马来丝虫的生活史需经两个发育阶段,即成虫在终宿主人体内的发育、繁殖和幼虫在中间宿主(传播媒介)蚊体内的发育和生殖。 流行病学: 班氏丝虫病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中南美洲、东地中海和大洋洲及太平洋岛屿约70个国家和地区。马来丝虫病流行限于亚洲,主要在东南亚、东亚和南亚的十余个国家。我国长江以北主要是班氏丝虫病,长江以南班氏和马来丝虫病同时存在,而山东,台湾仅有班氏丝虫病。据防治前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估计,全国有丝虫病约3100万。 1.传染源:主要为血中含有微丝蚴的人。微丝蚴阳性者在丝虫病流行病学上的作用取决于血内微丝蚴密度的大小,早期丝虫病患者在末梢血中有大量微丝蚴,成|为该病主要传染源,晚期病人传播丝虫病的意义不大。 2.传播途径:蚊类是传播班氏和马来丝虫的媒介,在我国有按蚊属、库蚊属和伊蚊属、曼蚊属等蚊种。蚊刺吸入血时,将微丝蚴吸入蚊胃。微丝蚴脱去鞘膜,穿过胃壁,经体腔进入胸肌,发育成感染性幼虫。这时蚊再次吸血时幼虫, 由蚊叮伤口侵入人体,进入淋巴管内,发育至成虫。雌雄成虫交配后,雌虫可产出微丝蚴。微丝蚴随淋巴液经胸导管进入血循环。 3.易感人群:人群对丝虫普遍易感,流行区的男女老少均可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