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虫病
钩虫病(ancylostomiasis)是由钩虫科线虫(hookworm)寄生于人体小肠所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寄生人体的钩虫常见有十二指肠钩虫(ancylostoma duodenale)和美洲钩虫(necator americanus)。轻者无临床表现,仅在粪便中发现虫卵,称为钩虫感染(hookworm infection)。典型临床表现主要为贫血、营养不良、胃肠功能失调,严重者可出现心功能不全和生长发育障碍。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1.钩蚴引起的症状(1)钩蚴皮炎:钩蚴入侵的皮肤处多见于足趾或手指间皮肤较薄处及其他部位暴露的皮肤,可出现红色点状丘疹或小疱疹,烧灼、针刺感,奇痒,数日内消失。搔抓破溃后常继发感染,形成脓疱,并可引起发热和淋巴结炎。(2)呼吸道症状:感染后3~7天,幼虫移行至肺部可引起喉咙发痒、咳嗽、发热、气急和哮喘,痰中带血丝,甚至大咯血。胸部X线检查见肺有短暂的浸润性病变,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病程数日或数周。2.成虫引起的症状(1)贫血:失血性贫血是主要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贫血、皮肤黏膜苍白、乏力、眩晕,影响小儿体格和智能发育。严重者可发生贫血性心脏病。(2)消化道症状:初期表现为贪食、多食易饥,但体重下降。后期食欲下降、胃肠功能紊乱、腹胀不适、异食癖、营养不良等,严重者可出现便血。3.婴儿钩虫病 临床表现为急性便血性腹泻,大便黑色或柏油样,胃肠功能紊乱、面色苍白、发热、心尖部可闻及明显收缩期杂音、肝脾肿大、生长发育迟缓、严重贫血,血红蛋白低于50g/L,大多数患儿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增高,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有时呈类白血病样反应。发病多在5~12个月,亦有新生儿发病的报道。"
疾病检查:
"1.病原体检查 在流行区,对有贫血、胃肠功能紊乱、异食癖、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的小儿应考虑钩虫病的可能。粪便中检出钩虫卵或孵化出钩蚴是确诊的依据。粪便饱和盐水漂浮法简便易行,钩蚴培养法检出率较高。当咳嗽时痰中找到钩蚴亦可确诊。2.免疫学诊断 适用于大规模普查。用钩虫虫体抗原进行皮内试验,阳性者结合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可作出早期诊断。"
疾病治疗:
"1.驱虫治疗(1)苯咪唑类药物:是一类广谱驱肠线虫药,具有杀死成虫和虫卵的作用。因为能选择性及不可逆地抑制寄生虫对葡萄糖的利用,影响虫体能量代谢而达驱虫目的。但驱虫作用缓慢,治疗3~4日才排钩虫。常用剂型有:①甲苯咪唑(甲苯达唑,mebendazole):不分年龄,每次100mg,每日2次,连服3日。治愈率达90%以上。不良反应轻而短暂,少数患者有头痛、恶心、腹痛等,严重肝、肾疾病者及<2岁儿童慎用。②阿苯达唑(albendazole):单剂有效,儿童每次200mg,10日后可重复1次。严重心功能不全、活动性溃疡病患儿慎用。(2)噻嘧啶(pyrantel pamoate):也是一类广谱驱肠线虫药,为神经肌肉阻滞剂,使虫体麻痹而被排出。驱虫作用快,服药1~2日排虫。常用剂量为11mg/kg(最大量1g),每日1次,睡前顿服,连服2~3日。不良反应轻,可见恶心、腹痛、腹泻等。急性肝炎、肾炎者暂缓给药。(3)左旋咪唑(levamisole):是广谱驱肠虫药,剂量为1.5~2.5mg/kg,睡前1次顿服,连用3日为1疗程。不良反应轻微,可有头痛、呕吐、恶心、腹痛,偶有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皮疹等。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4)联合用药:左旋咪唑和噻嘧啶合用可提高疗效。2.对症治疗 纠正贫血,给予铁剂和充足营养,严重贫血可少量多次输血。"
预防预后:
"成虫呈半透明灰白色或米黄色,长约1cm,雌雄异体,寄生于人体小肠上段,以其口囊咬吸在肠黏膜上,摄取血液及组织液。成熟的十二指肠钩虫雌虫每日产卵1万~3万个;美洲钩虫雌虫每日产卵5千至1万个。虫卵随粪便排出,在温暖、潮湿、疏松的土壤中孵育成杆状蚴,1~2周后,经过二次蜕皮发育为丝状蚴,即感染期蚴。丝状蚴通过毛囊、汗腺口或皮肤破损处钻入人体进入血管和淋巴管,随血流经右心至肺,穿过肺微血管进入肺泡,向上移行至咽部,被吞咽入胃,达小肠发育为成虫。成虫在人体内一般可存活3年左右,最长可达15年。钩虫病患者为主要传染源。皮肤接触污染的土壤是主要感染途径;进食污染感染期蚴的食物也是感染途径之一;婴幼儿可因尿布、衣服晾晒在或落在沾有钩蚴的土地上而感染,或因坐地、爬玩而感染。钩虫感染遍及全球,全世界约有十亿人感染钩虫,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特别流行。在我国除少数气候干燥、寒冷的地区外,其他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尤以四川、浙江、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较严重。在华东和华北地区以十二指肠钩虫为主;在华南和西南地区以美洲钩虫为主,大多属混合感染。其感染率农村高于城市,成人高于儿童。小儿年龄越大,感染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