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心与呕吐
什么是恶心与呕吐?
恶心是指患者存在干咽喉或上腹部的一种急迫的欲吐感或难以言状的特殊不适惑,常为呕吐的前驱感觉,也可单独出现,常伴有头晕、流涎、脉缓、血压降低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呕吐是指经口腔强有力的排出胃内容物,当伴有肠道逆蠕动时,呕吐物中可混有胆汁和肠内容物。恶心与呕吐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呕吐中枢的敏感性因人而异,有的人受轻微的刺激即可触发呕吐,特别在青年女性;有的人可耐受较强的刺激而不发生呕吐。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临床表现: 恶心、干呕和大量分泌唾液常常是呕吐的前兆。虽然呕吐时病人感觉难受,但通常在呕吐以后,病人的感觉会有好转。 (一)中枢性呕吐 1.神经性呕吐 其特点为病程较久,多见于青年女性,反复发作,饭后发生多次少量呕吐,呕吐物为食物,常不伴有恶心,呕吐不费力,多有神经官能症状。呕吐的发生或加重与精神及情绪因素有关,虽有比较频繁的呕吐,但体重无明显的改变。 2.颅内压增高 脑水肿、颅内占位病变、颅内出血、脑炎、脑膜炎等,均可引起颅内压升高而发生呕吐。呕吐呈喷射状,而且可相当严重,多不伴有恶心,但有剧烈的头痛。呕吐与饮食无关,亦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3.第Ⅷ颅神经疾病 临床常见者为美尼尔综合征、迷路炎、晕车、晕船等,多伴有眩晕,呕吐较重,亦可为喷射状。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基底动脉供血不全若累及前庭神经核时,均可发生眩晕及呕吐。 4.脑血管运动障碍 偏头痛可发生严重的恶心、呕吐,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多发生在青春期,呈周期性发作。发病原因是由于5-羟色胺、缓激肽等血管活性物质引起头部血管运动障碍所致。 5.化学感受器触发区受刺激 这种呕吐常伴有明显的恶心,见于代谢障碍如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钠、低血氯、尿毒症。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危象、肾上腺危象可出现呕吐。药物及毒物作用此区亦可产生呕吐。 (二)反射性呕吐 1.头部器官疾病 闭角型青光眼,由于眼压突然增高,经二叉神经的反射作用引起恶心、呕吐,同时伴有剧烈头痛及视力障碍。 2.胸部器官疾病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可引起顽固的恶心呕吐,同时伴有胸痛、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冷汗等。肺梗塞也可引起恶心呕吐,但不常见,且多不严重。 3.腹部器官疾病 (1)胃及十二指肠疾病:感染或化学刺激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活动期、急性穿孔、幽门梗阻、大量出血、胃黏膜脱垂、急性胃扩张、胃扭转、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所致十二指肠淤滞、糖尿病神经病变或迷走神经切断术后的胃潴留、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 (2)小肠与结肠疾病:急性肠炎、急性阑尾炎、机械性肠梗阻、绞窄性疝、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急性Crohn病、Meckel憩室炎、腹型过敏性紫癜、缺血性结肠炎、胃大部切除术后倾倒综合征。 (3)肝胆胰疾病: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淤血、肝硬化、肝脓肿穿破、肝癌破裂、急性与慢性胆囊炎、胍石症、胆道蛔虫病、急性胰腺炎。 (4)腹膜与肠系膜疾病:急性腹膜炎、膈下脓肿、大网膜扭转、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系膜动脉栓塞、腹型风湿病。 4.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输尿管结石、急性肾盂肾炎、肾周围脓肿、肾破裂、急性盆腔炎、急性输卵管炎、卵巢囊肿扭转或破裂、异位妊振破裂等均可引起恶心呕吐。
疾病检查:
诊断 (一)病史 详细询问病史可初步判断呕吐原因。 1.呕吐与进餐的关系 餐后近期内出现的呕吐,如系骤起集体发病,首先应考虑食物中毒,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病变位于幽门时,因该处有允血、水肿、痉挛,常可导致餐后呕吐;精神性呕吐多在餐后即刻发生。在餐后较久或积数餐之后才出现呕吐,见于消化性溃疡、胃癌、十二指肠病变或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等引起的幽门、十二指肠慢性梗阻;也可见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迷走神经切断术后引起的胃潴留。 2.呕吐发生的时间 晨间呕吐在育龄女性应想到早孕反应,有时也见于尿毒症或慢性乙醇中毒。鼻窦炎有鼻后滴脓者因有稠厚分泌物刺激咽部,常有晨起恶心与干呕。夜间呕吐多见于幽门梗阻,这是由于日间多次进餐,有大量胃潴留,入夜时胃平滑肌己受明显牵伸而构成较强的传入神经冲动,兴奋呕吐中枢,引起呕吐。 3.呕吐的特点 一般先有明显恶心,然后出现前述的呕吐协调动作,但神经性呕吐可无先驱恶心或仅有轻微恶心,呕吐并不费力。在恶性高血压或颅内病变有颅内压增高者,恶心缺如或很轻,呕吐呈喷射状,这是由于呕吐中枢受到强烈刺激,或因其感受阈降低所致,患者常伴有头痛及缓脉。 4.呕吐物的性质 幽门梗阻的呕吐物含有隔餐或隔日食物,呈腐酵气味,一般不含胆汁。呕吐物中有多量胆汁者见于频繁剧烈呕吐、十二指肠乳头以下的十二指肠和宅肠梗阻、胃空肠吻合术后。大景呕吐见于病程较长的幽门梗阻或急性胃扩张,一次呕吐可超过1000ml。呕吐物有粪臭提示小肠低位梗阻、麻痹性肠梗阻、有近段肠腔内细菌大量繁殖、胃结肠瘘等。呕吐大量酸性胃液见于活动期十二指肠溃殇或胃泌素瘤(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呕吐物中带有脓液者少见,须考虑化脓性胃炎或胃周围脓肿破入胃者。还应注意呕吐物中有无蛔虫、胆石或吞入的异物一。 5.腹痛 恶心与呕吐伴有腹痛者,可见于与急腹症相关的疾病,须认真进行鉴别诊断。有时腹痛可在呕吐之后获得暂时缓解,提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或高位肠梗阻:但在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急性胰腺炎等,则呕吐多不能使腹痛得到缓解。 6.头痛与眩晕 恶心与呕吐伴有头痛者,除应考虑到颅内压增高的疾病外,也应想到偏头痛、鼻窦炎、青光眼、屈光不正等。对伴有眩晕须考虑迷路病变,包括美尼尔病、迷路炎等,也须了解是否由硫酸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或偶由庆大霉素等药物引起。 7.手术史 腹部手术后可因腹膜粘连而致机械性肠梗阻,胃大部切除术后可并发倾倒综合征或输入袢综合征,迷走神经切断术后常有胃潴留,均可引起呕吐。 8.其他 呕吐频繁而持续时间较久者,常有脱水、消瘦、营养不良,但精神性呕吐的全身状况可基本稳定。在育龄女性必须了解月经情况,以免忽视早孕所致的恶心和呕吐。对原因不明的恶心与呕吐,应该警惕是否为病毒性肝炎的黄疸前期;也应了解病人有无服药史,不少药物可引起恶心与呕吐,须在停药后观察症状是否有缓解、再次服用该种药物而复出现来加以鉴别。 (二)体格检查 应注意神志、脱水和循环衰竭、营养不良和消瘦、贫血、发热等。有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提示急腹症;有胃型、胃蠕动波、振水声等应考虑幽门梗阻;肠鸣音亢进、肠型等提示肠梗阻;有眼球震颤常见于前庭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有局灶性体征、脑膜刺激征、病理征等;视神经乳头水肿提示颅内压增高。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应有选择性地进一步检查。如胃肠x线钡餐、内窥镜、B超等有助于胃肠及腹腔脏器疾病的诊断;脑脊液、CT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其他如三大常规及血生化检查;肝、肾功能检查,尿妊娠试验均有助于病因的诊断。 鉴别诊断 胃黏膜刺激或炎症者常有不拮饮食及腐败食物摄入史,也可见于服用烈酒、阿司匹林、磺胺类、氯化铵、氨茶碱、四环素族抗生素等。常伴发热或严重的全身中毒表现。 幽门梗阻者其所致呕吐常并发胃扩张与胃潴留,常在食后6~12 h左右发生,呕吐量大,多呈喷射状,甚至含有隔宿的食物。大多由于溃疡及瘢痕狭窄引起,少数由胃癌引起。 持续性剧烈头痛伴喷射性呕吐或伴意识障碍者,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颅内高压。 呕吐发作与精神刺激有关,呕吐可立即发生,全不费力,每口吐出最不多,吐毕又可再食,见于神经精神性呕吐。 伴眩晕者,多见于前庭功能障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小脑下动脉供血不足。 伴腹痛,有压痛反跳痛的见于外科急腹症。 其他多种疾病导致的反射性呕吐本身缺乏特异性,要注意原发疾病的表现。
疾病治疗:
恶心与呕吐的治疗概要: 恶心与呕吐则应对症治疗。呕吐有精神因素,治疗中应向病人承诺呕吐会治好的或用一些精神药物。必要时可用1%碳酸氢钠洗胃等。镇吐剂、解痉止痛、镇静剂等其他对症治疗。 恶心与呕吐的详细治疗: 处理 (一)紧急处理及病因治疗 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首先应注意: ①呼吸和意识状态:意识障碍者应确保气道通畅,避免呕吐物吸入,昏迷病人可插入鼻胃管,以避免误吸入呼吸道。 ②血压:脑血管意外时的高血压,出血等休克时的低血压,均应紧急处理。 ⑧脱水与代谢性碱中毒:系由持续性呕吐丧失胃液等而脱水的低氯性碱中毒,应予纠正。 ④其他:中枢性呕吐:其呕吐剧烈且呈喷射状,这是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应立即给予脱水治疗,用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滴注,速尿20~40mg加入50%葡萄糖液40ml,静脉注射。须进一步查清导致颅内压增高的原因,明确诊断,对因治疗。 如果找到了呕吐原因,则应对症治疗。如果呕吐有精神因素,治疗中应向病人承诺呕吐会治好的或用一些精神药物。对病情复杂者,需要作定期随访。对症治疗可用止吐药物。 (二)一般治疗 严密观察,注意体位,防吸入呼吸道(对昏迷病人),必要时可用1%碳酸氢钠洗胃等。宜流质饮食,剧吐者暂禁食。 (三)对症治疗 1.镇吐剂 持续性恶心呕吐时,病人处于不安状态,更助长恶心呕吐,应予以镇静镇吐药。亦可选择内关、中脘、足三里等处针刺。 (1)维生素 B6:10—20mg,每日3次口服。 (2)灭吐灵:对中枢及末梢性呕吐均有制吐作用。10mg,肌肉注射,或8mg,每日3次,口服。 (3)氯丙嗪:为多巴胺受体阻滞剂,除有安定、催眠、扩血管等作用外,小剂量可抑制延脑催吐化学敏感区,大剂量抑制呕吐中枢,有强大的制吐作用。12.5~25mg,每日3次,口服,或25mg肌肉注射。 (4)丙氯拉嗪:与氯丙嗪相似,作用于脑干有制吐及精冲安定作用,每片5mg,为止吐每次用15~25mg,, (5)潘多立酮:为较强的多巴胺受体拮抗药,使胃排空速率增快。肌注10mg,每日1次;口服10—20mg,每日3次;直肠用药60mg,每日2次。 2.解痉止痛 阿托品0.3~0.6mg,每日3次,口服,或0.5~1.0mg,皮下注射。本品不应与灭吐灵同用,肠麻痹或胃扩张者禁用。 3.镇静剂 可选用鲁米那、安定。 4.其他 对于呕吐剧烈或外科疾患者应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有明显腹胀者应胃肠减压。
预防预后:
恶心与呕吐病因概要: 引起恶心呕吐的病因很多,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胃肠及腹腔脏器疾病、急性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妊娠呕吐、药物引起、中毒性疾病及其他原因。 恶心与呕吐详细解析: 病因 引起恶心呕吐的病因很多,由中枢神经系统化学感受器触发区的刺激引起呕吐中枢兴奋而发生呕吐,称中枢性呕吐。由内脏末梢神经传来的冲动刺激呕吐中枢引起呕吐,称为反射件呕吐。恶心与呕吐的病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胃肠及腹腔脏器疾病:如急慢性胃炎,胃黏膜脱垂症。急性胰腺炎,反流性食管炎。贲门痉挛,幽门痉挛或梗阻,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癌,胃癌,肠梗阻,小肠缺血坏死性肠炎,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等。 ②急性感染:如病毒性或细菌性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急性病毒性肝炎等。 ③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瘤、脑出血等。 ④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亢、尿毒症等。 ⑤妊娠呕吐:青年妇女出现原因不明的呕吐时,首先要想到妊娠呕吐(特别是发生于晨间),询问停经史,并采用尿妊娠试验,即可明确诊断。 ⑥药物引起:如氯化镀、奎宁类、水杨酸类、磺胺类、异烟肼、氨茶碱、吗啡类、呋喃类、驱虫药、洋地黄类、锑剂、抗癌药物或药物过量等,对部分敏感病人均可引起呕吐。如疑及药物有关,可停用可疑药物,予以观察,如系该药引起,大多即能好转。 ⑦中毒性疾病:如DDT中毒,有机磷中毒,杀鼠药中毒,夹竹桃、乌头碱、毒蕈中毒,亚硝酸盐中毒及毒蛇咬伤,蟾蜍中毒,均可引起呕吐及其他系统的症状。 ⑧其他:如晕动病、美尼尔氏病、精神性呕吐等。一些人因乘船、乘车或乘飞机而出现恶心和呕吐。妊娠期,尤其是在孕期最初几周,特别是在早晨可出现呕吐,甚至严重呕吐。精神问题也能引起恶心和呕吐(神经性呕吐)。这可以是主观性的,如厌食症呕吐以求减轻体重。也可以是非主观性的,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条件反射,如学生为了逃学。精神性呕吐还可因为恐吓或引起焦虑的厌恶环境所诱发。有时,引起呕吐的精神因素取决于一个人的文化背景。例如,大多数美国人很厌恶巧克力包裹的蚂蚁食品,而世界上另一些地方的人却认为是美味佳肴。 发生机制: 呕吐是一个复杂的反射动作,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恶心、干呕与呕吐。恶心时胃张力和蠕动减弱,十二指肠张力增强,可伴有或不伴有十二指肠液反流,干呕时胃上部放松而胃窦部短暂收缩;呕吐时胃窦部持续收缩,贲门上升并开放,腹肌收缩,膈肌下降,腹压增加,迫使胃内容物急速而猛烈地从胃反流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与此同时,声门反射性关闭,呼吸停止,软腭、舌骨、喉头抬举,关闭鼻咽与会厌通道,以防胃内容物进入鼻腔及呼吸道。这种复杂而协调的反射动作是通过在延髓的呕吐中枢来完成的。呕吐与反食不同,后者系无恶心与呕吐的协调动作而胃内容物一口一口地反流到口腔。呕吐是由延髓呕吐中枢和化学感受器触发区(chemoreceptor trigger zone,GTZ)所控制。 呕吐的传入神经冲动系来自三方面: 1.末梢神经刺激 由咽、胃肠道、肝脏、胰腺、胆道、腹膜、肠系膜血管、冠状动脉、心脏、泌尿生殖系统等脏器通过迷走神经及交感神经系统的内脏传入神经,直接兴奋呕吐中枢。 2.中枢神经刺激 由视、嗅、味觉等神经反射,精神因素的影响,或脑部炎症、肿瘤、血管性病变,通过大脑皮层、延髓的神经冲动,直接兴奋呕吐中枢。 3.GTZ刺激 由药物或代谢产物影响化学感受器触发区,触发神经冲动,传至呕吐中枢而使其兴奋,呕吐中枢对传入冲动的感受阈因人而异,如有人受轻微刺激因子的影响,即可激发呕吐,而另一些人则可耐受较强的刺激因子而不引起呕吐。一般认为,在功能性呕吐的病人,其呕吐中枢的感受阈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