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
什么是结肠炎?
结肠炎是由特定病因或不明病因引起结肠段炎症,在临床一般可分为急性结肠炎和慢性结肠炎两种。急性患者常以腹泻、粘液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感为主要症状。慢性患者反复常以反复发作腹泻与腹胀或便秘交替为主要症状。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结肠炎患者常以腹泻、粘液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感为主要症状。 (1)轻度型:最多见、起病慢、病状轻、轻度腹泻,每天少于 4 次,并于便秘交替,便中不含或仅有少量血液粘液无全身症状,病变多局限在直肠或乙状结肠,血况正常。 (2)中度型:介于轻度与重度之间,腹泻每天少于4次,并有轻度全身症状。 (3)重度型:有发热、倦怠、消瘦、贫血等全身表现,腹泻每天多于6次,血便或粘液脓血便。 (4)暴发型:很少见。临床表现为病情迅速恶化,伴有腹泻、腹部压痛和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白细胞数增多,易并发肠穿孔。
疾病检查:
主要根据反复发作腹泻与腹胀,凡有腹泻或便秘与腹泻交替、里急后重伴有黏液血便要怀疑本病。肠镜、病理、钡灌肠有助于诊断。
疾病治疗:
(1) 抗感染药:水杨酰偶氮磺胺吡啶对治疗各部结肠炎,防止并发症有较好疗效。有的引起恶心、呕吐、头痛、皮疹、粒细胞减少、贫血和肝功能不良。如不见效和有不良反应,可改用甲硝哒唑。新霉素和酞磺噻唑也有效用。 (2) 激素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氢可的松和强的松可改进全身状况,使病程缓解,排粪次数减少,复发症状减轻和食欲增加。但也有的病人效果不好,并可使溃疡穿孔,出血和愈合缓慢。 (3) 止泻药:可减少排粪次数,减轻腹痛,常用复方苯乙哌啶、可待因和复方樟脑酊。止泻药物对急性发作的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引起中毒性巨结肠,应慎重使用。也可给镇静药物和解痉药物。 (4) 免疫抑制药:硫唑嘌呤,每日1次,可改变病的进程,抑制临床表现,但不能改变基础病,常用于静止期减少复发,也可能中毒,应加注意。6硫基嘌呤(6-MP)与激素合用可减轻症状。 (6) 保留灌肠:常用于直肠和乙状结肠炎,可减轻症状,促使溃疡愈合。
预防预后:
溃疡性结肠炎:至今病因未明,两者有共同的流行病学、免疫学及发病机制和背景,多数认为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发病机制假设:感染、饮食、环境等因素作用于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人群,使之肠道免疫反应过度亢进,导致粘膜损伤。 出血性结肠炎:最常见的细菌是埃希大肠杆菌O157∶H7。进食未煮熟的牛肉,尤其是碾碎的牛肉,或饮用未消毒的牛奶即可感染该病菌。此病也可在人类个体之间传播,尤其是在使用尿布的婴儿之间。 缺血性肠炎: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肠壁血流减少所致的肠壁缺血性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凡全身循环动力异常,肠系膜血管病变及其他某些全身性或局部疾病引起肠壁缺血时,均可引起本病的发生,本病常在一些疾病基础上发生,最多见于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还可见于结缔组织病,糖尿病及腹部手术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