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疾病性饥饿
什么是外科疾病性饥饿
?
外科疾病性饥饿是指病人受疾病的影响,其经口摄入量主动或被动地明显减少。所谓“主动地”经口摄入量减少的原因,最具代表性的是恶性肿瘤病人的“厌食”,病人可能由于同时进行的化疗或放疗,使其食欲明显下降,经口摄入量显著减少,机体内缺乏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一)病史 (1)摄入不足或消耗过多的病程长短:很显然,病程越长,有上述症状的病人就越容易发生外科饥饿。询问病史时,应了解比较确切的发病时间,计算其病程。有时病情呈间歇、反复发作,也应了解其发病次数、间隔时间、每次发病持续的时间等。有时虽每次发病持续时间并不长,但由于发作次数频繁,或迁延日久,也会有外科饥饿的发生。 (2)造成饥饿原发疾病及其性质:几乎所有恶性肿瘤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消化道肿瘤病人尤为明显。食管癌或胃癌伴幽门梗阻的病人显然影响进食。各种原因所致的高热、大面积烧伤或有中等以上程度的全身性感染的病人,机体消耗明显增加,即使摄入量减少不多,也会有外科饥饿的发生。消化道瘘病人发生外科饥饿的机会与其漏出量有关,高漏出量的消化道瘘肯定会形成饥饿状态。 (3)治疗过程中有无干扰进食的措施: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有许多情况可以导致外科饥饿的发生。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初期,禁食是作为综合治疗的措施之一,如果没有及时实施胃肠道外途径的营养支持,或补充的量太少,就会发生饥饿。恶性肿瘤病人的化疗或放疗都会有消化道反应,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也是引起饥饿的常见原因。 (4)体重变化:病人的体重下降通常就是外科饥饿的表现。由于摄人量减少、消耗增加,或摄入虽未减少但消耗明显增加,都会使病人的体重下降。在询问病史时,应了解病人平时的实际体重(有个体差异,各人的平时实际体重往往与标准的理想体重并不一致)、患病后的体重变化(多少时间内减轻体重多少公斤,或斤)。急性(两周内)丢失10%的体重,与逐渐减少10%体重者相比的危害性要大得多。无论什么原因使体重减轻达25%,必然会造成体内各种功能性器官(心、肺、肝)组织丢失相当的成分,严重时可导致器官功能不良。 (二)既往史 病人所合并存在的其他疾病,如肝硬化、肝肾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短肠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或Crohn病等,由于其体内营养底物的储备不足,一旦再患有外科疾病。只要是轻度的饥饿过程,都会使病人很容易发生营养不良。 对于肥胖病人,其体重虽大大超过正常范围,但并非不存在营养不良。肥胖者体重所增加的部分,主要是脂肪组织。其代表营养状态的蛋白质含量并不比普通人多。在他们患病时,体内由于蛋白质消耗所致的体重减轻往往被过多的体脂所掩盖。此时虽然其体重仍明显超过正常值,但实际上已经存在蛋白质缺乏和营养不良。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短期饥饿在血常规中很难反映出来,但对于慢性疾病,或伴有其他内科疾病者,血常规中可发现有贫血,血红蛋白浓度降低。 (2)内脏蛋白:主要是测定血中白蛋白、转铁蛋白和前白蛋白浓度。由于转铁蛋白及前白蛋白的半衰期较短(分别为8天及2天),因此能反映短期内的营养状态的变化。而白蛋白的半衰期较长(为20天),反映营养状态的变化比较迟。 (3)三甲基组氨酸:三甲基组氨酸是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代谢产物,一般不再用做能量或蛋白质合成,均经肾随尿排出体外。通常情况下,尿中三甲基组氨酸的含量可反映机体分解代谢的程度。但在饥饿情况下,尿中三甲基组氨酸的含量会受到此时输入的营养制剂的影响,不能确切反映当时的分解程度,使其应用价值降低,加上三甲基组氨酸的测定比较复杂,因此目前在临床上较少应用。 (4)氮平衡:氮平衡测定能了解病人的摄入量是否能满足机体的需要。正常情况下,摄入量足以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入氮量等于出氮量(体内蛋白质分解量),保持氮的平衡状态。如果出现负氮平衡,则提示摄人的蛋白质量不能抵消体内的蛋白质消耗量,即存在饥饿状态。 2.动脉血血气分析当病人处于饥饿状态,机体缺乏外源性营养底物的摄入,为满足代谢的需要,机体不得不以分解体内组织的形式来获得能量。过度的分解过程可能使酸性物质产生过多,以致出现酸碱失调,常见的是代谢性酸中毒。通过动脉血血气分析可以了解代谢性酸中毒的程度,即pH和BE(剩余碱)值降低的程度。 3.静息能量消耗测定采用间接能量测定仪可随时测得病人的静息能量消耗(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REE),此即病人每天所需的能量。计算病人经口摄人的能量以及另从静脉途径补充的能量。如果病人的总能量摄入比REE值小,则提示病人处于相对饥饿状态。差值越大,饥饿程度越重。 (四)鉴别诊断和确定诊断 1.外科饥饿的诊断依据 (1)从病史中可以获得有价值的诊断依据。中等以上的创伤或烧伤、手术、全身性感染、高热,恶性肿瘤等,都存在高代谢状态,机体的消耗增加,在经口摄入量没有相应增加的情况下,就可能存在外科饥饿。 (2)经口摄食量不足,又没有给予其他的辅助营养支持措施,就很可能存在外科饥饿。 (3)患病后的体重减轻,能基本提示存在外科饥饿。 2.外科饥饿的确定诊断 (1)体重变化:体重较平时实际体重减轻10%以上,肯定存在外科饥饿。 (2)血白蛋白、转铁蛋白和前白蛋白浓度降低,提示存在因外科饥饿所致的营养不良。 (3)进一步的检查有代谢仪测定病人的REE值,如果摄入量少于REE值,就表明有外科饥饿。
疾病治疗:
【治疗原则】 解决外科饥饿的关键是积极处理原发病,病情好转之后,机体消耗减少,而且能恢复经口进食,外科饥饿就不治而愈。但原发病未能解决以前,消耗增多,摄食减少,或因病情的关系不允许摄食(或不能进食)的情况下,只能依靠营养支持,有肠内和肠外等营养方法,应了解各自的特点,根据饥饿的具体情况,选择对病人最为合适的方法。 1.首选肠内营养,理由是肠内营养符合生理,并发症较少,可保护肠黏膜屏障,防止肠内细菌和毒素的移位。 2.在肠功能丧失的情况下,可采用肠外营养。可经周围静脉或中心静脉输入营养制剂,包括葡萄糖、脂肪乳剂、复方氨基酸、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肠外营养有较多并发症,如高血糖、肝功能受损、肠屏障功能减退导致肠内细菌移位以及导管性脓毒症等。应重视并发症的预防,一旦发生并发症,应予积极处理。 3.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所给予的量,可根据病情、REE值确定。
预防预后:
关于“被动性”摄入量减少,最有说服力的原因是急性胰腺炎时的“禁食医嘱”,由于此时的摄食会导致病情加重,使禁食成为急性胰腺炎综合治疗的措施之一。当其他营养支持措施没有及时到位时,饥饿现象就必然出现。明显吐泻的病人肯定存在饥饿状态。另外,病人的高热不退,使机体的消耗明显增加,即使病人的食物摄入量变化不大,由于消耗增加,也会出现饥饿状态。消化道出血(呕血、便血)的病人都有明显的血液丢失,进食受限,常因摄入不足而发生饥饿。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摄人量减少,在“饥饿”状态下必然伴随机体自身组织的消耗和负氮平衡,其进一步恶化则会发生营养不良,甚至使器官功能受损。 饥饿状态下机体代谢过程发生的变化,容易引起人体内环境的不平衡,发生水电失衡和(或)酸碱失调。另外,明显的饥饿状态也会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容易发生各种术后并发症,如伤口感染、吻合口愈合不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