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休克
什么是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是机体对某些药物或生物制品等物质(常见者为青霉素、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疫苗、放射线造影剂、普鲁卡因)发生强烈的全身变态反应。昆虫螫伤和某些食物也可引起。常于接触过敏原后迅速发生喉及气管水肿和痉挛、血管性虚脱等严重反应,甚至可导致死亡。常见的过敏原有异种蛋门、多种糖类及常用药物,属1型变态反应。其表现与程度,依机体反应性、抗原进入量及途径等而有很大差别。通常突然发生且很剧烈;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临床表现: 1.休克的一般临床表现 过敏性休克发病迅速,来势凶猛,可在机体接触致敏原后数秒至数分钟内迅速发生,病情往往在30 min内发展到高峰,一般来说,病情发生越迅速,病情越重。少数患者可在数小时后才发生反应,称为“迟发性反应”,病情相对较轻。 2.过敏性休克特殊系统症状 (1)皮肤症状:可出现应肤瘙痒、荨麻疹、皮肤弥漫潮红、手足血管性水肿、面部及四肢麻木等。 (2)呼吸系统症状;出现严重的呼吸道梗阻是过敏性休克的特点之一。上呼吸道梗阻主要是由喉头水肿、气管痉挛以及大量卡他样分泌物堵塞所致,表现为喉头阻塞感、声音嘶哑以及吸气性呼吸困难。下呼吸道梗阻主要是由于支气管痉挛、非心源性肺水肿引起,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哮喘、发绀以及呼气性呼吸困难等。上、下呼吸道同时出现明显的梗阻时,病情常迅速恶化,危及生命。 (3)循环系统症状:主要是由于血管扩张导致的有效循环血量不足以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的血容量减少所致,出现休克的一般症状如冷汗、面色发绀、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常伴有畏寒或寒战。 (4)消化系统:由于胃肠道黏膜的水肿以及肠液分泌的增多,常出现腹痛、腹泻或恶心、呕吐等症状,重症出现血便。 (5)中枢神经症状:头晕、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大小便失禁、抽搐以及嗜睡、昏迷等。主要是由于神经系统低灌注和应激的结果。
疾病检查:
过敏性休克的诊断: 过敏性休克有两大特点:一是有休克表现即血压急剧下降到80/50mmHg以下,患者出现意识障碍,轻则朦胧,重则昏迷;二是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常有一些与过敏相关的症状。 1.临床表现 (1)皮肤黏膜表现:往往是过敏性休克最早且最常出现的征兆。包括皮肤潮红、瘙痒,继以广泛的荨麻疹和(或)血管神经性水肿,还可出现喷嚏,水样鼻涕,声音嘶哑,甚而影响呼吸。 (2)呼吸道阻塞症状:是本症最多见的表现,也是最主要的死因。由于气道水肿,分泌物增加,加上喉和(或)支气管痉挛,患者出现喉头堵塞感、胸闷、气急、憋气、发绀,以致因窒息而死亡。 (3)循环衰竭的表现:患者先有心悸、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然后发展为肢冷、发绀、血压迅速下降,脉搏消失;甚至测不到血压。最终出现心跳停止。少数原有冠状动脉硬化的患者可并发心肌梗死。 (4)意识方面的改变:往往先出现恐惧感、烦躁不安和头晕;随着脑缺氧和脑水肿加剧,可发生意识不清或意识丧失,还可以发生抽搐、肢体强直等。 2.辅助检查 (1)血常规:可有血象轻度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等。 (2)生化常规:患者出现水、电解质紊乱,低血钾、低血钠,脱水。病情发展迅猛者有肝肾功能严重受损。肝酶升高,尿素氮及肌酐增高。
疾病治疗:
过敏性休克的治疗概要: 过敏性休克必须严格做好药物的皮肤敏感试验等预防。过敏性休克常需要紧急开放气道和循环系统支持。一般就地抢救,保持平卧位。维持呼吸道通畅。肾上腺素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主要措施之一。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补充血容量、抗过敏药、抗休克、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等。 过敏性休克的详细治疗: 过敏性休克应加强预防,其措施有: 1.用药前,特别是采用某些能引起过敏性休克(如青霉素、放射线造影剂)的药物,必须详细询问有无过敏情况,必要时应问及有关家族史。如对某物过敏,除应告知病人本人外,还应在病人病历上作显著标记。 2.必须严格做好药物(如青霉素、碘剂造影剂等)的皮肤敏感试验,以减少严重变态反应的发生。 3.过敏性休克常于注射药物后迅速发生,所以病人接受药物注射后,应留在注射室30分钟,以便一旦发生过敏,即可迅速抢救。 4.如有可能,应告知有过敏史的病人自己注射肾上腺素的技术,并携带一抢救药盒,内装已灌有肾上腺素的注射器,以备可随时注射。 预防是很重要的,它常可避免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或者能及时抢救,避免死亡的发生。 过敏性休克的治疗: 过敏性休克常需要紧急开放气道和循环系统支持,及早发现并快速有效地处置、防止呼吸心跳骤停的发生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1.一般处理 就地抢救,保持平卧位。立即停用致敏药物,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等。予以中到高流星氧气吸入,多数患者常需面罩加压给氧。昆虫叮咬和蛇虫咬伤者需在损伤部化近心端扎止血带,防止毒素向全身扩散,每15~20 min放松止血带一次。防止组织缺血坏死。如有哮喘或呼吸困难,可取头高脚低位;如意识丧失,墟将患者头部置于侧位,抬起下颌。清除口、咽、鼻及气管分泌物。 2.维持呼吸道通畅 过敏性休克的患者极易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梗阻,当患者出现声音嘶哑、吸气性喘鸣时,应尽早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当患者出现进行性喘鸣、发音困难甚至不能发音、巨大的舌肿胀、面部以及颈部肿胀、发绀时,往往巳难以进行气管插管,试图强行插管可能导致喉头水肿的加重以及局部的出血加重梗阻,此时可尝试进行环甲膜穿刺,并积极进行紧急气管切开的准备。 3.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主要措施之一。可以起到抗过敏、平喘、提升血压和强心的作用。由于休克可延缓药物的皮下吸收,一般的给药途径应为肌注。常用1:1 000肾上腺素,成人0.5 ml,小儿0.02~0.025ml/kg,肌注,或在原来注射药物处肌注,以减少致敏药物的吸收,同时又有抗过敏作用。如症状不缓解,10~15 min,可重复注射,直至脱离危险期。病情危重或周围循环功能不全时。可1:1 000肾上腺素0.1 mg,5~10 min内缓慢静脉注射,然后以1~4 μg/min的速度静脉维持。使用肾上腺素时,应进行心电监护。 4.肾上腺皮质敏素 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币要措施之一,具有抗过敏、平喘及升高血压的作用,可增强肾上腺素的作用。常用品种有:地塞米松10~20 mg/次,或甲泼尼松80~120 mg次,或琥珀酸氢化可的松200~500 mg/次,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5.血管活性药物 过敏性休克患者低血压主要原因为周围血管扩张导致的相对性有效循坏血量不足,因此使用适量的缩血管药物对升高血压甚为有效。常用者为多巴胺,必要时可使用去甲肾上腺素。 6.补充血容量 由于外周血管扩张,患者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补液可改善全身及局部循环,同时促进过敏物质的排泄。但由于患者无绝对血容量减少,且过敏性休克患者输液量过多时易发生肺水肿,因此输液量不宜过多、输液速度不宜过快。一般在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情况下,输入晶体液即可,必要时监测CVP。 7.抗过敏药 常用的有异丙嗪、息斯敏、赛庚啶和钙盐等。可予以异丙嗪25 mg.肌注;10%葡萄糖酸钙10~20 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 8.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对严重病例宜及早应用氢化可的松50~10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40ml静脉推注;或氢化可的松100~25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或地塞米松5~l0mg肌注;或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100—250mg加入生理盐水缓慢静脉滴注(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以预防肾上腺素及苯海拉明应用以后的持续反应。 9.抗休克 对血压下降明显的病人,可采用收缩血管药,主要应用于休克早期,对提高动脉血压、增加冠脉供血,以及维持全身重要器官的血流量均有一定作用,可适当选用间羟胺、多巴胺等。对于微循环痉挛期,或较长时间使用咀管收缩剂无效时,可考虑同时或交替使用扩张血管药物如阿托品、山莨菪碱及酚妥拉明等药,在使用血管扩张药物时,注意补充血容量。 10.如发现皮试过敏,可立刻于局部应用压脉带(不超过15分钟),并给予0.1%肾上腺素0.1~0.2 ml局部皮内注射,且可局部冰敷及头部冷敷,以减少抗原的吸收。 11.其他 部分患者对肾上腺素的治疗反应差,尤其是正在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此时可加用胰高血糖素,由于其作用时间短暂,可予以胰高血搪素l mg肌注或静脉注射,每5 min一次,注意血糖升高的并发症。 部分患者休克改善后,血压仍有波动,可予以麻黄素25 mg,每天3次口服;有血管神经性水肿者,可每天口服泼尼松(强的松)20~30 mg;同时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如息斯敏l0 mg,每天1~2次;扑尔敏4mg,每天3次口服。由于有发生迟发性休克的可能,应对患者密切观察24 h,以防过敏性休克再次发生。
预防预后:
过敏性休克的病因: 临床上绝大多数过敏性休克由药物所引起,食物、化学物质接触和蛇虫叮咬亦常有发病。发病年龄以20~40岁青壮年居多,但老年及小儿患者亦可发生,有过敏体质者易发生过敏性休克。 1.药物 引起过敏或过敏样反应常见的药物大多数为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尤其是青霉素类药物,更易导致过敏性休克。其他尚包括含碘造影剂、非类固醇性抗炎药(NSAID)、麻醉药物、右旋糖酐、生物制剂以及部分中药制剂和抗肿瘤药物等。 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与药物的剂量大小无关,且不可预测,诊疗过程中稍有延误即可危及患者的生命。 2.食物 海产品、树生坚果类食品等可引起过敏性休克,此类食物常易引起支气管痉挛导致室息。 3.化学物质接触 常见的为橡胶类物质,此类物质在医学以及日常生活中应用日益广泛,导致的过敏共至过敏性休克亦逐渐增多。 4.昆虫叮咬和蛇虫咬伤 导致过敏或过敏样反应常见的有毒昆虫、海蜇刺蜇、毒蛇咬伤、椿象刺咬等。茸巾膜翅目昆虫如黄蜂、蚂蚁等常可导致严重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