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胀
什么是肺胀?
肺胀是因喘咳日久,肺脾肾心俱虚,气道滞塞,肺气胀满,出现以胸部膨满,咳逆上气,动后尤甚,痰涎壅盛,甚则面色晦黯,唇舌发绀,面目四肢浮肿,病程缠绵,经久不愈为特征的疾病。西医学中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如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合并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老年性肺气肿等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按照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 1.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胸中憋闷如塞,咳逆上气,痰多喘息,动则加剧;日久可见心慌动悸,面唇发绀,肢体浮肿;严重者可出现喘脱、神昏、谵语、出血等。 2.有慢性肺系痰患病史,反复发作,经久难愈;发病年龄多为老年,中青年少见。 3.常因外感而诱发,其他如饮食、劳倦、情绪等亦可诱发加重。 4.胸部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肺功能等检查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鉴别诊断 1.哮病发作时喉中有哮鸣音,咳、痰均少,无肿、瘀,缓解后无胸中胀满,病有夙根。肺胀之咳喘虽经治疗缓解,其胸中胀满、气短,常可持续存在,因此不难区别。 2.喘病喘病发作时有喘,无肿、瘀,缓解后胸中不胀满。但反复发作,可转为肺胀。 3.肺痿反复发作的咳吐浊唾涎沫而气短,无肿、瘀。必要时结合X线摄片以鉴别。 4.痰饮痰饮足肺脾肾功能失调引起的水饮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表现为水走肠间沥沥有声(痰饮);饮留胁下,咳唾引痛(悬饮);溢于四肢(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支饮)。肺胀在急性发病阶段,可出现支饮证候,可以认为支饮是从病理角度命名,肺胀足根据病证特点为名,支饮可看作肺胀病的一个证候,可出现于该病的某一阶段。
疾病治疗: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肺胀是本虚标实之证,但有偏实与偏虚的不同。一般感邪时偏于邪实,平时偏于本虚,偏虚者有气(阳)虚、阴阳两虚等不同。为肺脾肾心亏损所致;偏实者为水停痰凝,气滞血瘀为患,常因感邪而病甚。 2.辨脏腑咳嗽喘息,胸闷胀满,气短怕风,稍劳即著,病位在肺;咳喘胸满,脘痞痰多,倦怠乏力,病位在脾;咳喘气短,动则喘甚,呼多吸少,病位在肾;咳逆上气,心慌气短,唇舌发绀,病位在心。 3.辨痰饮气血咳逆上气,面浮肢肿,心悸尿少,属水饮;咳逆上气,痰涎壅盛,属痰浊;咳逆上气,胸中膨膨胀满,不能平卧,属气滞;咳逆上气,面色晦黯,唇舌发绀,为瘀血。 4.抓主证肿、喘、痰、咳、瘀为本病之主要证候。 二、治疗原则 肺胀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的病证,扶正祛邪为其治疗原则。在急性发作期,一般以标实为多,故以祛邪为主,根据水饮、痰浊、气滞、血瘀的不同,分别选用逐饮利水,宣肺化痰,利气降逆,调气行血等法,佐以扶正,或益气,或温阳。在缓解期,一般以正虚为多,故以扶正为主,根据气(阳)虚、阴阳两虚的不同,肺脾肾心脏腑虚损的差异,或以补养心肺,益肾健脾。或气阴兼调,或阴阳两顾,佐以祛邪、化痰、活血。对于本病的治疗,扶正祛邪尤应突出以下两个方而: 1.治病必求于本对于本病的治疗,应“追本求源,审因论治”。由于本病患者多是中老年人,病程缠绵,病情迁延,久病体衰,更易反复受邪,而临床表现多不一致,或轻或重,或表或里,或寒或热,但均属本虚标实之证,治当扶正祛邪,攻补兼施。慢性咳喘,冬受风寒湿之邪,痰涎壅盛,而夏令暑燥火使气道干燥,故肺胀多为冬季发作,夏令小康,采用冬病夏治常可达到预防性治疗效果。痰浊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因素,有寒痰、热痰、燥痰、湿痰等,应辨别其性质,采取“制源畅流”的方法,即针对病因治疗以减少痰液的来源.同时恢复肺的清肃功能,祛除既成之痰。 2.顺其生机,因势利导人体在正常情况下“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气血冲和,循行无间”。一旦罹病,生机受到破坏,医者要从整体人手,寻求并掌握脏腑、经络、气血各个系统之间的功能失调因素,或祛邪,或扶正,顺其生机,以复常度。肺以清肃为顺,壅阻为逆,肺经受病而咳喘痰壅.治宜宣肺祛痰,此即顺其肺之生机,反之皆为逆。“咳无止法”,若直接抑制咳嗽,反致咳嗽迁延不愈,成为肺胀之渐。“因势利导”是本病重要的治则之一,透邪则咳自止,豁痰则喘自平。 三、分证论治 1.寒饮束肺证 症舌脉:喘咳气短,咯痰量多稀白,恶寒发热,身痛无汗,苔白,脉浮紧。 病机分析:风寒之邪引动内伏寒饮,或寒饮招引风寒致病急作,风寒饮邪壅肺,肺失宣肃之职,故喘咳气短,咯痰量多稀白,胸膨胀满;风寒束表,卫表不和,故恶寒发热,身痛无汗;苔白,脉浮紧,为风寒束表之象。 治法:宣肺散寒,温肺化饮。 方药运用: (1)常用方:小青龙汤加减。药用麻黄、桂枝、生白芍、干姜、细辛、清半夏、五味子、炙甘草。 方中麻黄、桂枝宣肺平喘散寒;桂枝既助麻黄发汗解表,又有温阳化饮之意;生白芍配桂枝以调和营卫;干姜、细辛内以温化水饮,外可辛散风寒;五昧子敛肺止咳;半夏燥湿化痰,蠲饮降浊;炙甘草捌和诸药。全方辛开苦降、散收相配。以复肺之功能,又寓“病痰饮者,温药和之”以除痰饮。 (2)加减:痰多者,加浙贝母、杏仁以化痰;咯痰不利者,加桔梗宣肺利气;若有郁热,兼见烦躁口渴者,可加生石膏清泄郁热;咽痛甚者,可加杏仁宣肺止咳;便秘者,加瓜蒌仁润肠通便。 (3)临证参考:本证严重者,水气上逆,可见面浮目脱,可选紫苏散;若咳逆上气,身体浮肿,短气胀满,昼夜不得平卧,喉中如水鸡声,用白前汤;若咳逆上气,支满息欲绝,气结于胸中,选一合汤。 2.痰浊阻肺证 症舌脉:咳嗽胸满闷胀,痰多色白黏腻,或呈泡沫,短气喘息.不能甲卧,稍劳即甚,怕风易汗,脘腹痞满,食纳减少,倦怠乏力。舌质偏淡,苔浊腻,脉小滑。 病机分析:脾虚肺虚,痰浊内生,上逆于肺,壅塞气道,气因痰阻,失于敛降,故短气胸满闷胀,喘咳上逆,不能平卧,痰多色白黏腻,或痰从寒化而呈泡沫状,稍劳即甚;肺气虚弱,卫表不固,故怕风易汗;脾虚气弱,故脘痞纳少,倦怠乏力;舌质淡,苔浊腻,脉小滑,为肺脾气虚,痰浊内盛之候。 冶法:健脾益肺,降气化痰。 方药运用: (1)常用方:苏子降气汤加减。药用苏子、陈皮、半夏、白芥子、当归、前胡、厚朴、茯苓、白术、党参、生姜、甘草。 方中苏子为君,降气消痰,止咳平喘;臣以陈皮、半夏、白芥子燥湿化痰,降逆散结;佐以前胡、厚朴降气平喘,又佐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当归以养血行血,生姜以散寒宣肺;使以甘草调药和中。全方标本兼顾,降气消痰以治标,健脾补肺叉固本。 (2)加减:脾肺气虚,易汗乏力者,加黄芪健脾益气,补肺固表;痰多胸满不能平卧,加葶苈子泻肺祛痰。 (3)临证参考:本证常用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苏子降气汤偏温,以上盛兼有下虚,寒痰喘咳为宜;三予养亲汤偏降,以痰浊壅盛,肺实喘满,痰多黏腻为宜;六君子汤健睥燥湿化痰偏补,以脾虚兼有痰湿者为宜,可作病情稳定时之调治方。 3.痰热壅肺证 症舌脉:喘促气短,胸满咳嗽,痰黄或白,黏稠难咯,发热有汗,口干面赤,苔黄,脉浮滑数。 病机分析:外感风热,或风寒化热,内有痰湿,痰热相搏,壅遏肺气,故喘促气短,胸满咳嗽;痰热内蕴,则痰黄黏稠难咯;肺热耗精则口干;热壅上蒸则而赤;风热犯肺,卫表失疏,故发热有汗;苔黄,脉浮滑数为风热外袭,引动痰热之象。 治法:宣肺疏风,清化热姨。 方药运用: (1)常用方:清气化痰丸加减。药用胆南星、陈皮、黄芩、全瓜蒌、枳实、杏仁、法半夏、茯苓。 方中胆南星为君,取其味苦性凉,清热化痰;臣以黄芩、瓜蒌清热化痰助君药清化之力,治痰当须理气.故又以枳实、陈皮下气消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故佐以茯苓健脾渗湿,杏仁宣肺下气,半夏燥湿化痰,既消已生之痰,又杜生痰之源。全方合用,使热清火降,气顺痰消则诸症自解。 (2)加减:咳嗽者,加枇杷叶肃肺止咳;痰多者,加葶苈子利肺化痰;痰臭者,加鱼腥草、金养麦清热解毒;发热者,加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口渴者,加金银花、芦根清热生津;便秘者.加大黄通腑泻下。 (3)临证参考:本证亦可选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加减。前方宣肺泄热,用于饮热郁肺,外有表邪,喘咳上气,目如脱状,身热,脉浮数;后方清肺化痰,用于痰热壅肺,喘急胸满,咳吐痰黄,或黏白稠厚者。 4.痰蒙神窍证 症舌脉:神志恍惚,烦躁,撮空理线,表情淡漠,嗜睡或昏迷,肢体瞤动,抽搐,咳逆喘促,咯痰不爽,苔白腻或淡黄腻。脉细滑数。 病机分析:痰涎壅盛,浊邪逆窜,闭心蒙脑,则神志恍惚,烦躁,撮空理线,表情淡漠;肝风内动,则肢体瞤动,抽搐;肺虚痰蕴,则咳逆喘促,咯痰不爽;苔白腻或淡黄腻,脉细滑数,均为痰浊内蕴之象。 治法:涤痰开闭,化痰醒脑。 方药运用: (1)常用方:菖蒲郁金汤加减。药用石菖蒲、郁金、竹茹、竹沥、玉枢丹、栀子、牡丹皮、连翘、灯心草、木通。 方巾石菖蒲辛温芳香,祛痰秽以开窍宁神,郁金辛苦寒。凉血清心,行气开郁,共为君药,以开窍除痰醒脑;巨以竹茹、竹沥、玉枢丹助君药辟秽除痰,开窍醒脑;佐以栀子、牡丹皮、连翘泻热除烦,灯心草、木通利屎泄浊。全方辛开苦降,开以治上,降以渗下,除痰秽而醒脑宁神。 (2)加减:痰热较重者,可加瓜蒌、胆南星清热化痰;大便秘结不通者,加大黄通腑泻下。 (3)临证参考:热痰内闭重证可服至宝丹;寒痰内闭,气虚欲脱者改独参汤送服苏合香丸;寒痰内闭者,用三生饮或羚羊钩藤汤加减。 5.肺肾气阴两虚证 症舌脉:呼吸浅短,动则尤甚,声怯乏力,咳嗽痰少,甚则张口抬肩,倚息不能甲卧,面浮肢肿,手足心热,心悸心慌,舌质黯红或舌红,少苔,脉沉细弱或细数。 病机分析:此为缓解期证型。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伤及肾,气阴两伤,肾气衰惫,摄纳无权。则呼吸浅促,动则尤甚;肾主水,肾虚气不化水,水邪泛溢可见面浮肢肿,上凌心肺则心悸心慌,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气伤及阴,耗伤阴液则手足心热;舌脉均为气阴两虚之表现。 治法:益气养阴,补肺纳肾。 方药运用: (1)常用方:人参蛤蚧散合八珍汤加减。药用人参、蛤蚧、炙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熟地、川芎、当归、桃仁、见母。 方中人参、炙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蛤蚧补肺纳肾;熟地、当归、川芎、桃仁养血补心活血;贝母化痰。全方重补后天之本,以益气血生化之源。 (z)加减;肾不纳气者,加五昧子、补骨脂以补肾纳气;阴虚者,加百合、生地、天冬、麦冬、玄参滋阴;心悸者,加龙眼肉、远志,重用炙甘草益气养心;血瘀者,加丹参、五灵脂活血祛瘀。 (3)临证参考:肺肾阴虚甚者,百合固金汤加减;肺肾气虚甚者,补肺汤合生脉散加减;肺肾气阴两虚甚者,生脉散合麦味地黄汤加减;肺脾气虚者,补中益气汤加减。 6.阳虚水泛证 症舌脉:浮肿心悸,气短倚息,尿少肢凉,唇绀舌紫苔腻,脉沉虚数或结代。 病机分析:劳倦七情伤及心脾肾,阳气衰微。水津代谢障碍,水饮上干外溢,致浮肿心悸,气短倚息,尿少肢冷;心阳不振,气血运行不畅,则唇绀舌紫,脉沉虚数或结代。 治法:温阳利水,补肾纳气。 方药运用: (1)常用方:会匮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药用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肉桂、熟附子、茯苓、泽泻、牡丹皮、五加皮。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方中重用熟地黄为君,滋补肾水;臣以山茱萸、山药滋肝补脾,敛阴涩精,再配熟附子、肉桂温阳暖肾,以鼓舞肾气;佐以茯苓健脾渗湿,泽泻宣泻肾浊,牡丹皮清泻,五加皮温朴肾阳而除寒湿。 (2)加减:肿甚者,加生姜皮,茯苓改茯苓皮以利水消肿;血瘀者,加丹参、川芎活血化瘀;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益气。 (3)临证参考:脾阳虚者,用实脾饮;心阳虚者,用苓桂术甘汤合五苓敞、五皮饮。 四、其他疗法 1.中成药 (1)痰浊阻肺 ①止喘灵注射液:每次2ml,每日2~3次。用于咳喘、胸闷、痰多等。 ②消咳喘:每次7~10ml,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2)痰热壅肺:橘红丸:每次12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痰热壅盛之咳嗽痰多,喘促气急,胸闷口干。 (3)痰蒙神窍 ①安宫牛黄丸:每次1丸,温开水送服。适用于痰热上扰,窍闭神昏之证。 ②清开灵注射液:20~3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 ③醒脑静注射液:每次2~-4ml,每日1~2次,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每次10~20ml或遵医嘱。 (4)肺虚 ①蛤蚧定喘丸:每次9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阴虚咳喘。 ②生脉饮:每次10ml,每日3次。适用于气阴不足者。 2.单验方 (1)葶苈子粉3~6g,装胶囊,每日3次,食后分服。用于咳嗽痰涌之症。 (2)万年青根12~15g,红枣5枚,煎服。用于喘悸水肿。 (3)杏仁、胡桃肉各60g,共研为细末,加生蜂蜜少许调服,每日3次,每次用药末3g。适用于肺肾气虚而肺胀者。 (4)生梨1个,柿饼2个,同煎。适用于肺肾阴虚而肺胀者。 (5)百合、枸杞子各250g,研细末蜜丸,每日3次,每次10g。适用于肺肾阴虚而肺胀者。 (6)紫河车1具,焙干研末,每服3g,每日3次。适用于脾肾阳虚之肺胀。 3.针灸疗法 (1)体针:选定喘、大椎、膻中等穴。寒饮束肺者,配风门、列缺;痰浊壅盛者,配丰隆;痰热者,选尺泽、合谷;心悸胸闷者,选内关、间使、郗上;水肿尿少者,选水分、三阴交,复溜;痰浊内闭者,选人中、涌泉、太冲等穴。 (2)耳针:选肺、大肠、枕区等穴。水肿者,加心、脾、肾、内分泌;痰蒙神窍者,选加脑干、皮质下、心等穴。 (3)灸法:肺脾肾心虚证,可灸足三里穴15分钟,每日1次。亦可自我按摩肾俞、涌泉穴各15分钟,每日2次。 【转归与预后】 本病属病情复杂严重的慢性疾病,患者的转归与预后与体质、年龄、病程、环境以及治疗是否及时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本病病程缠绵.经常反复发作,愈发愈剧,多呈进行性加重,难于根治。若体质强、病情轻、环境好、摄生有方,发作时能及时控制喘咳,康复条件较好者,往往可使病情基本稳定,带病延年;反之,不能控制喘咳,因肺气壅遏,金令不降,不能安卧,鼻翼煽动,治疗就比较棘手,往往可使病情加重,预后较差。 寒饮束肺、痰浊阻肺、痰热壅肺、痰蒙神窍、心脾肾阳虚诸证,治疗得力,脉现冲和滑利,病情缓解,转为肺脾肾虚证。寒饮束肺证、痰浊阻肺证治疗不及时,可郁而化热,转为痰热壅肺证,进一步发展可转为痰蒙神窍或心脾肾阳虚证。反之,痰热壅肺证,寒凉太过,复感风寒,亦可转为寒饮、痰浊之证。本病后期病情严重,可因气病及血,气不摄血,出现血痰或吐血便血,可因痰迷心窍,或肝风内动,出现谵妄、昏迷、震颤、抽搐;也可因阴阳衰败,出现喘脱、神昧、汗出、肢冷、脉微欲绝之危重证候。如能及时治疗,尚能使病情缓解,但反复多次发作,终将不能救治。
预防预后:
【病因病机】 肺胀是由于慢性咳喘气逆,反复发作,以致肺脾肾心等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敷布障碍而形成。凼此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肺,兼及他脏。现将其病因病机分述于下: 一、病因 1.肺系疾病日久,或迁延失治,肺气郁阻,气道滞塞不利,肺脾肾心俱损,而形成肺胀。 2.过度吸烟、酗洒、纵欲、劳极、忧伤,加之反复感冒,损伤肺脾肾心,可诱发肺胀。 3.年迈体弱,又加频繁的外感内伤,肺脾肾心受损,往往造成肺胀喘满。 4.禀赋不足,肺脾肾心素虚而导致本病。 二、病机 1.发病本病多由慢性肺系疾病积久而成,隐袭发病,病程较长,在其发病过程中,痰浊、水饮与血瘀起重要作用。若素有脾肾阳虚,脾阳虚则失于温化,肾阳虚则失于蒸化,水津停滞而生痰,痰从寒化而积成饮,水饮内停,复感风寒外袭,则寒饮相搏,上射迫肺,气滞于胸,肺失敛降而为肺胀;肺脾虚弱者,肺虚不能化津,脾虚不能转输,水津停滞,痰浊内生,壅阻于肺,壅寒气道,亦为肺胀;若痰浊素盛,久则痰从热化,痰热相搏,郁遏肺气,清肃失司,肺气上逆。甚则痰气交阻,阳气闭塞,痰蒙神窍.或痰热内盛,热甚动风,则病情危殆。若痰浊久留,肺气郁滞,心肺失畅,则血郁为瘀,瘀阻血脉,痰浊,水饮、瘀血相互为患,常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2.病位在肺脾肾心,亦可及脑与肝。肺胀的病变首先在肺,肺主气可呼吸,化生宗气以贯心脉;又主宣发和肃降,布敞津气营养全身,通调水道以利三焦。若久病喘咳,肺失宣肃,气滞胸中,甚或痰饮水停,瘀血内阻,发为肺胀,痰饮内停则伤脾,肺失宣降则肾失摄纳,故继则影响脾肾,痰饮瘀血内阻后期叉可及于心,甚姐则及脑.痰蒙神窍,或引动肝风。 3.病性本虚标实,虚吏交错为本病之特点。本虚为肺脾肾心俱虚,标实为痰饮水停,气滞血瘀为患。偏虚者,当区别气虚、阳虚或阴虚,并应分辨肺脾肾心病变的主次;偏实者须分清风寒、风热、水饮、痰浊、痰热、血瘀等的不同。一般感邪则偏于邪实,平时偏于本虚。早期多属气虚、气阴曲虚,由肺而及脾肾;晚期气虚及阳,以肺肾心为主,或阴阳两虚,但纯属阴虚者罕见。 4.病势病势可由上及下,由肺及脾及肾。亦可由下及上,后期病及心脑。 5.病机转化本病正虚与邪实互为因果。如阳气不足,卫外不固,易感外邪,痰饮难蠲,兼有阴虚者,则外邪、痰浊易于热化;故虚实常夹杂出现。若反复外感、内伤,进一步耗伤正气,每致愈发愈频、甚则持续不已。恶化与缓解是病性发展的两端。一足季节性加重,或寒温失控,或情志因素引起急性发作,出现寒饮束肺,或痰热壅肺,或心脾肾阳虚,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误治,甚至再受诱因的刺激,轻则在三证之间转化,重则转为痰浊内闭,严重时发生喘脱等危重证候。二是季节性缓解,或治疗及时得力,诸证由重转轻,由危转安,由发作转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