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
什么是疟疾?
疟疾是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经疟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主要由雌性按蚊叮咬传播。少数病例可因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或经母婴传播后发病。全球每年新发的疟疾患者为3亿~5亿例,病死(100~200)百万例,其中主要是5岁以下的幼儿。其临床特点为间歌性发作的寒战、高热,继以大汗而缓解。疟疾应与多种发热性疾病相鉴别,如贼血症、伤寒、钩端螺旋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恙虫病、胆道感染和尿路感染等。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临床表现: 症状通常发生于蚊叮咬人注入疟原虫后10~35日。疟疾潜伏期因感染的疟原虫种类不同而异。间日疟和卵形疟的潜伏期为13~15天,三日疟为24~30天,恶性疟为7~l2天。经输血传播的疟疾,其潜伏期的长短与血中疟原虫的数量有关,3~41天不等,一般为7~14天。疟疾临床症状通常有以下四期: 1.前驱期: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畏寒。 2.发冷期:手脚发冷,继而寒战、发抖、面色苍白、口唇指甲发绀。体温迅速上升、此期可持续10多分钟至2小时。 3.发热期:寒战后全身发热、头痛、口渴,体温可升至39℃或以上,有些病人可出现抽搐、此期可持续2~3小时。 4.出汗期:高热后大汗淋漓,体温迅速下降,当时除疲劳外,顿觉舒服轻快,常安然入睡。此期持续约2~3小时。间日疟、卵形疟—般隔天发作一次,恶性疟在48小/时内可有两次发热,发作数次后常见鼻唇部疤疹及脾肿大,发作多次后则有肝脏肿大及贫血,脾脏逐渐肿大并变硬。 疟疾有时引起凶险发作 大多数由恶性疟原虫引起,少数由间日疟原虫引起。凶险发作以脑型最为常见,先有数天疟疾典型发作,继而出现烦躁、谵妄、昏迷、惊厥等。体征有脑膜刺激征、失语、瘫痪、反射亢进等。其它尚有胃肠型、肾型和黄疸厥冷型等。婴幼儿疟疾则表现为低热弛张或稽留高热,常有烦躁不安、惊厥、吐泻等,贫血出现早而严重,脾肝肿大明显。 黑尿热是疟疾罕见的并发症,为大量红细胞破坏所致。红细胞破坏释放血红蛋白入血流,血红蛋白排入尿,转变成黑尿。黑尿热几乎总是在慢性恶性疟者中发生,尤其是接受奎宁治疗者。
疾病检查:
诊断检查: 1.流行病学资料 发病前是否到过疟疾流行区,近有无输血史。流行区居民或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区住宿,或曾经患疟,或有输血史等,当出现原因不明的发热时,应考虑疟疾的可能。 2.临床表现 典型疟疾的临床表现是间歇发作性寒战、高热、大量出汗,贫血和脾肿大。间歇发作的周期有一定规律性,如间日疟为隔天发作一次,三日疟为隔2天发作一次。每次发作都经过寒战、高热,继之大汗热退的过程。一般较易与其他疾病相区别。但应注意在发病初期及恶性疟,其发作常不规则,使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疟疾反复发作后,多有贫血及脾肿大。脑型疟多在疟疾发作时出现神志不清、抽搐和昏迷。 3.实验室检查 血清学诊断: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检查疟疾抗体,抗体阳性者说明曾患过疟疾。血液的厚、薄涂片经吉姆萨染色(Giemsa stain)后用显微镜油镜检查,寻找疟原虫,对疟疾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厚血涂片待干后先作溶血处理,然后作吉姆萨染色、镜检。其检出率可比薄血涂片提高10倍以上,但较难确定疟原虫的种类,最好能与薄血涂片同时作参照检查。恶性疟患者的疟原虫密度常较高,在一个红细胞内常同时有一个以上的恶性疟原虫寄生。于寒战早期病人的血液涂片中,较常发现环状体。发作数日后可发现配子体。间日疟原虫的环状体、大滋养体和裂殖体都较恶性疟原虫大,而且红细胞胀大、疟色素较明显。骨髓涂片的阳性率稍高于外周血液涂片。 疟疾的其他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吖啶橙荧光染色法,具有检出速度较快、检出率较高的优点,但亦有需用荧光显微镜检查的缺点。检测特异性DNA的PCR法,灵敏度高,可达每毫升血液中含10个以上疟原虫的水平。 可用免疫学方法检测血液中疟原虫的特异性抗原与特异性抗体,具有方便、快速、敏感的特点。鉴于患者常于感染后3~4周才有特异性抗体出现,因而特异性抗体的检测价值较小,仅用于作本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肝功能试验: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尿中尿胆元增加,血清浊反应与锌浊度反应常呈阳性。 4.诊断性治疗 临床上高度疑似、但多次检查均未发现疟原虫或无条件检查疟原虫者,可试用氯喹3d治疗方案做诊断性治疗。一般在服药后24~48h后发热被控制而未再发作者可能为疟疾,如发热未能控制而病人又非来自疟原虫耐药地区,则基本可以排除疟疾。 鉴别诊断: 疟疾应与多种发热性疾病相鉴别,如败血症、伤寒、钩端螺旋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恙虫病、胆道感染和尿路感染等。发病季节、地区等流行病学资料对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上述疾病的特殊临床表现以及有关的实验室检查亦有较大帮助。然而,最重要的鉴别诊断依据是确定其病原体。大多数临床上误诊的疟疾病例都是由于医生对本病缺乏警惕,忽视其存在的可能性所造成的。若能及时作病原学检测,绝大多数病例可获得明确的诊断。恶性疟临床表现不规则,如忽视流行病学资料,则常致延误诊断。当发展为脑型疟时,应与乙型脑炎、中毒型菌痢、散发病毒性脑炎等相鉴别。只要警惕本病,及时作血液或骨髓涂片的疟原虫检查,就可及早明确本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疟疾的治疗概要: 疟疾包括病原治疗与对症治疗两方面。氯喹敏感疟疾的治疗,对老年人或有心脏病者宜慎用。抗氯喹疟疾的治疗,青蒿素制剂口服后吸收良好,奎宁可控制各种疟疾的临床发作。咯萘啶及哌喹、甲氟喹也可控制。一般主张联合用药。治疗后尚须及时服用伯氨喹以期根治。患者神志恢复后应尽早改用口服给药。还有孕妇疟疾的治疗、输血后疟疾的治疗、黑尿热的治疗等。 疟疾的详细治疗: 治疗 疟疾的治疗最重要的是杀灭红细胞内的疟原虫。包括病原治疗与对症治疗两方面。对疟疾急性发作患者,首先要用药杀灭红细胞内疟原虫裂殖体,以控制症状,其次.要杀灭红细胞内的配子体及某些有长潜伏期株疟原虫在肝内的“体眠子”,以达到根治和防止传播的目的。目前尚无一种抗疟药具有两方面的作用,故宜采用联合用药。此外,以往一直是治疗疟疾首选药物的氯喹,现发现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均对之产生了耐药虫株。临床上应予以注意。 (一)氯喹敏感疟疾的治疗 氯喹(chloroquine)是人工合成的4-氨基喹啉类衍生物。氯喹可与疟原虫的DNA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使DNA的双股不能分离,失去复制DNA和转录核糖核酸的功能,疟原虫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受阻而死亡。在红细胞中药物浓度较血浆浓度高10~20倍,而感染了疟原虫的红细胞中的药物浓度又比正常红细胞高出25倍,因而对各种疟疾红细胞内期裂殖体均有强大的杀灭作用,90%的病人在服药后24~48小时控制症状,48~72小时血中疟原虫消失。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案为10片疗法,首次口服基质0.6g(磷酸氯喹1.0g,即4片),6-8小时后0.3g,第2、3天各1次,0 3g/次。总剂量为1.5g(基质)。氯喹不良反应很少,偶有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个别病例可发生急性心源性脑缺血(Adams-Stokes)综合征。故对老年人或有心脏病者宜慎用。 (二)抗氯喹疟疾的治疗 1.青蒿素 青蒿素是我国学者从中药青蒿中提取的新药,其衍生物已用于临床的有青蒿琥酯、蒿甲醚及双氢青蒿素。①青蒿琥酯(artesunate):常用的是5天疗法,2次/d,50mg/次,首日剂量加倍,连服5天。复发率为5.1%。不能口服的患者可以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肌注l次/d,60mg/次,首剂加倍,疗程7天,复发率为2 5%。静脉注射总剂量240mg,分4次于0.4、24及48小时注射,可迅速控制症状。其平均退热时间为14.6±2.0小时,平均原虫消除时间为64.l±68.2小时,但复发率高达51.3%,需继续口服片剂。②蒿甲醚:为油剂,有口服胶囊及肌内注射剂。口服2次/d,80mg/次,连服5天。不能口服者可以肌内注射油剂1次/d,80mg/次,首剂加倍,共5天,平均退热时间为20.6±29.7小时,平均原虫消除时间为31.9±76.2小时,复发率为6.7%。③双氢青蒿素:为片剂,1次/d,60~80mg/次,首剂加倍,5天或7天为一疗程,总剂量均为480mg,症状控制迅速。两者的复发率分别为6%及2%。 青蒿素制剂口服后吸收良好,半衰期短,所以除昏迷患者外主要为胃肠道给药。此类制剂的优点是速效与低毒,副作用轻,其主要缺点是治疗后的近期复发率较高。 2.奎宁 该药能杀灭红细胞内期疟原虫裂殖体,可控制各种疟疾的临床发作。也可用于抗氯喹的恶性疟治疗。常用制剂为硫酸奎宁。口服剂量为3次/d,每次0.6g,2天后改为0.3g/次,3次/d,7天为一疗程。不能口服时,可用二盐酸奎宁稀释后静脉滴注。有的地区也已发现有抗药性产生,故常与其他抗疟药如四环素等合用。不良反应有耳鸣、视力与听力减退、眩晕、恶心、呕吐;对心脏有抑制心肌,降低其兴奋性及减弱其收缩性的作用;偶可引起急性溶血反应。有些病人对奎宁过敏,可引起皮疹、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及支气管哮喘。此外,可引起子宫收缩,导致流产,故妊娠患者应避免使用奎宁。 3.咯萘啶及哌喹 系我国研制的抗疟新药,对抗氯喹恶性疟均有效。磷酸咯萘啶的总剂量为1.2—1.6g(基质)。分3天服用,即第l天0.6—0.8g,分2次服,第2、3天顿服0.3~0.4g/次,或3~6mg/kg加于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2次/d,或分次肌注,2~3天为一疗程。不良反应轻,主要有恶心、腹泻、腹痛,偶有头晕、头痛及皮疹。磷酸哌喹的总剂量为1.5g,3天分服。该药用作抑制性治疗,起效较慢,对凶险型病例宜先用青蒿素、奎宁等抗疟药控制症状后再服用哌喹,可提高根治率。 4.甲氟喹 为4-喹啉甲醇类。该药在血浆中的半衰期平均14日,有效水平可维持30日或更长,对血中的疟原虫裂殖体有持久作用。在国外已被广泛用于抗氯喹恶性疟的治疗,剂量为1 g顿服,疗效良好。不良反应轻,可有头昏与恶心等。近来东南亚一带已发现抗此药的恶性疟达80%以上,故常与青蒿素合用。 目前为了防止对抗疟药产生抗药性,一般主张联合用药,以上主要抗疟药再加用四环素1~2昏/d,分2~4次服用,连用7天,或强力霉素2次/d,0.1g/次,连用7天。 (三)根治疗法 间日疟原虫及卵形疟原虫存在遗传多态性。长、短潜伏期株的特性在子孢子阶段已确定,二者混合感染后,长潜伏期株在肝脏“休眠”长达6个月或更久,是引起疟疾远期复发的来源。所以,在上述抗疟治疗后尚须及时服用伯氨喹以期根治。疗法为2次/d,7.5mg(基质)/次,连用14天,或3次/d,每次剂量同上,连服8天。该药不良反应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等。在有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的病人,服药后可出现严重的急性血管内溶血反应,必须加以警惕。有条件的应在用药前作G一6一PD活性检测,确定无缺陷后才给予服药治疗。 (四)凶险型疟疾的治疗 1.病原治疗 病原治疗足治疗凶险型疟疾的最根本措施。在不能口服的病例需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抗疟药,一 患者神志恢复后应尽早改用口服给药。 (1)青蒿琥酯:可以静脉或肌内注射,第1天2mg/kg,继之1.2mg/(kg·d),直至能口服时。在高原虫血症的病例中,可2mg/kg,4~6小时后再注射lmg/kg,继之1mg/(kg·d),直至能口服为止。 蒿甲醚可以肌内注射,第1天3.2mg/kg,继之1.6m/(kg·d),直至患者能口服抗疟药。以上每日剂量可以1次注射,或分2次注射,间隔12小时。 (2)二盐酸奎宁:首剂0.5g加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以后根据病情每隔6—8小时续用二盐酸奎宁0.5g静瘸或肌注,每日总量不超过1.5g。本药肌注可导致组织坏死,宜将药液稀释为0.25g/2 ml,作深部肌内注射,且每次更换注射部位。奎宁注射给药应注意:①静脉滴注速度不宜太快,一般控制在每分钟40~50滴;②滴注过程中偶可引起心脏传导抑制、血压下降等严重反应,应予密切观察;③患者清醒后应改为口服;④有肾功能损害者每日用量不宜超过0.5g。 (3)奎尼丁:对抗氧喹恶性疟也有良好的疗效,且较奎宁为好。在泰国应用奎尼丁治疗凶险型疟疾,首剂葡萄糖酸奎尼丁基质15mg/kg稀释于250ml等渗盐水中,4小时内缓慢静脉滴人,维持量为每8小时7.5mg基质/kg,于4—8小时内滴入,当患者能口服时改用相同剂量的硫酸奎尼丁,共7天,可有效地消除原虫血症。治疗时应注意血压、心率及心电图的变化。 2.辅助疗法 对于凶险型发作或重症疟疾患者应在及时、有效地进行抗疟治疗的同时,加强支持疗法及防治并发症。尽快控制高热、抽搐。补充血容量、纠正循环衰竭。脑型疟疾患者宜用20%甘露酵或25%山梨醇脱水治疗,有呼吸衰竭者使用呼吸兴奋药。糖皮质激素对降温、升压、治疗脑水肿有~定好处,可用地塞米松10~20mg/d,静脉分次给药,亦可用氢化可的松、泼尼松。低分子右旋糖酐对防止毛细血管淤滞和血栓形成有一定价值,每日用500ml静脉滴注。有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者,宜尽快使用肝素治疗。 (五)孕妇疟疾的治疗 宜选用氯喹治疗。为防止妊娠期发生变性血红蛋白血症及急性溶血性贫血,伯氨喹应在产后服用。 (六)输血后疟疾的治疗 输血后疟疾无红细胞外期,单用氯喹或奎宁等杀灭红细胞内期裂殖体药物即可达到治愈的目的。 (七)黑尿热的治疗 黑尿热是疟疾严重并发症之一,表现为急性溶血,患者有寒战、高热、腰痛、呕吐、黄疸、急性进行性贫血及血红蛋白尿,严重可导致急性肾功能不全。黑尿热的发病可能与患者红细胞中G-6-PD缺乏、疟原虫释出毒素、机体过敏反应以及抗疟药的溶血作用等因素有关。治疗措施应包括: 1.立即停用奎宁、伯氨喹等抗疟药及其他可能引起溶血的药物 若血片中仍可查见疟原虫,可考虑用氯喹口服或注射。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足够液体,维持每日尿量在1000~1500ml以上 酌情使用碳酸氢钠静脉给药或口服,以碱化尿液。若出现少尿或无尿则应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合并心功能不全时给予强心药物。 3.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每日100一3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 亦可用地寒米松。4.严重贫血可考虑输入同型新鲜血或输入红细胞生理盐水混悬液。 预防: 1.控制传染源:及早发现疟疾患者,正确而及时登记所有病人,并对每个病人进行彻底治疗,可防止疟疾的传播。对疟疾患者除进行抗疟治疗外,并应于第二年春季给予抗复发治疗。 2.消灭蚊虫:这是防疟综合性措施中的主要环节。灭蚊先除幼蚊,最有效的措施是消灭按蚊孳生场所,如倒缸、盖罐、填平坑塘、消灭积水等。农村中稻田可考虑间歇灌溉等。此外,应用化学药物杀灭幼虫和成蚊也很重要。有效的常用杀虫药有DDT、六六六、敌百虫及新药蚊蝇净、敌杀死等。 3.个人防护:避免蚊虫叮咬,广泛使用蚊帐。夜晚工作时可在衣服上喷20%甲酚皂溶液或应用蚊香,身体暴露部分涂香草油、避蚊油。 4.加强管理。加强基本消灭疟疾地区的后期监测与流动入口管理。 5.药物预防:乙胺嘧啶能杀灭宿主肝细胞内各种疟原虫的裂殖体,为较好的预防药。口服吸收完全,排泄较慢,作用持久。口服25mg可维持有效l周以上。它对红细胞内未成熟的裂殖体有抑制作用,但对已成熟的裂殖体无效,故控制发作的效果较慢,含有乙胺嘧啶的血液被按蚊吸入后,可以抑制各种疟原虫配子体在蚊体内的生长发育而有防止传播的作用。其不良反应有头晕、恶心、呕吐等。此外,氯喹或甲氟喹也可用于预防服药。孕妇、儿童宜服用氯喹作预防。
预防预后:
疟疾病因概要: 疟疾的病因主要分为3大方面:病因,病原体为疟原虫,感染红细胞所致;发病机制:疟原虫寄生在红细胞内,并大量破坏红细胞;流行病学,疟疾是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 疟疾详细解析: 病因与分类 疟疾的病原体为疟原虫。可感染人类的疟原虫共有4种,即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卵形疟原虫(P.ovale)、三日疟原虫(P.malariae)和恶性疟原虫(P. falciparum)。 间日疟和卵圆疟 发作开始为突然寒战发抖,随即反复发热,出汗。为期一周形成间歇性发作的典型模式。头痛或短期不适后,随即寒战发抖,发热持续1~8小时。热退后,病人感到舒适,直到下次寒战前。间日疟新发作趋向于每48小时发一次。 恶性疟 发作开始为寒战,体温逐渐上升,然后突然下降。发作可持续20~36小时。病人感到比间日疟重和严重头痛。发作间期为36~72小时,此期常感难受和低热。 三日疟 常为突然发作。发作类似间日疟,但为每72小时发一次。 疟疾为单细胞病原体,疟原虫感染红细胞所致。 疟疾的传播为受染雌性按蚊叮咬,输入含疟原虫血,或用注射过疟疾病人的针注射所致。疟原虫有4种——间日疟原虫,卵圆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能感染人而致疟疾。 在美国和大多数发达国家,由于使用抗疟药和杀虫剂已使疟疾罕见,而在热带,疟疾仍常见。有时,从热带来的访问者或从那里回来的旅游者带来疟疾,可致小暴发。 疟原虫的生活史。当雌性蚊叮咬疟疾病人,摄取含疟原虫血,原虫移至蚊唾液腺,该蚊叮咬他人,原虫沿唾液注入。在人体内,原虫移至肝脏并繁殖,平均2~4周才成熟,然后离肝侵入红细胞,最后致受染的红细胞破裂。 间日疟原虫和卵圆疟原虫可存于肝细胞内,而周期性释放成熟的原虫入血流,致疟疾症状发作。恶性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不存留于肝内。若其感染不治或治疗不当,成熟的恶性疟原虫可在血中存数月,成熟的三日疟原虫可存留血中数年,而致疟疾症状反复发作。 发病机制: 疟疾的临床症状完全由疟原虫的无性生殖所引起,患者血中疟原虫必须达到相当浓度才能引起临床发作。临床发冷期是因疟原虫成熟裂殖体引起红细胞破裂,大量裂殖子进入血浆,与疟原虫的代谢产物所产生的异性蛋白反应有关。因疟原虫裂殖体成熟时间各不相同,所以各型疟疾的发作时间也随之而异。 疟原虫寄生在红细胞内,并大量破坏红细胞,引起选行性贫血疾可引起全身网状内皮细胞增生,故有肝脾肿大;恶性疟疾的脑型患者还可出现脑组织充血、水肿、白质内有弥漫性小出血点。 疟原虫的生活史包括在人体内和在按蚊体内两个阶段。 1.人体内阶段 疟原虫在人体内的裂体增殖阶段为无性繁殖期(asexual stage)。寄生于雌性按蚊体内的感染性子孢子(sporozoite)于按蚊叮人吸血时随其唾液腺分泌物进入人体,经血液循环而迅速进入肝脏,在肝细胞内从裂殖子(merozoite)发育为成熟的裂殖体(schizont)。被寄生的肝细胞破裂时,释放出大量裂殖子。它们很快进入血液循环,侵犯红细胞,开始红细胞内的无性繁殖周期。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后发育为早期滋养体,即环状体(ring form),经滋养体(trophozoite)发育为成熟的裂殖体。裂殖体内含数个至数10个裂殖子,当被寄生的红细胞破裂时,释放出裂殖子及代谢产物,引起临床上典型的疟疾发作。释放的裂殖子再侵犯未被感染的红细胞,重新开始新一轮的无性繁殖,形成临床的周期性发作。间日疟及卵形疟于红细胞内的发育周期约为48小时。三日疟约为72小时。恶性疟的发育周期为36~48小时,且发育先后不一,故临床发作亦不规则。 间日疟和卵形疟既有速发型子孢子(tachysporozoite),又有迟发型子孢子(bradysporozoite)。速发型子孢子在肝细胞内的发育较快,只需经12~20天就能发育为成熟的裂殖体。迟发型子孢子则发育较缓慢,需经6~11个月才能发育为成熟的裂殖体。迟发型子孢子亦叫休眠子(hypnozoite).是间日疟与卵形疟复发的根源。三日疟和恶性疟无迟发型子孢子,故无复发。 部分疟原虫裂殖子在红细胞内经3~6代增殖后发育为雌性配子体(female gametocyte)与雄性配子体(male gametocyte)。配子体在人体内的存活时间为30~60天。 2.按蚊体内阶段 疟原虫在按蚊体内的交合繁殖阶段为有性繁殖期(sexual stage)。当雌性按蚊吸血时,配子体被吸入其体内,开始其有性繁殖期。雌、雄配子体在蚊体内分别发育为雌、雄配子(gamete),两者结合后形成合子(zygote),发育后成为动合子(ookinete),侵入按蚊的肠壁发育为囊合子(oocyst)。每个囊合子中含有数千个子孢子母细胞(sporoblast),发育后形成具感染能力的子孢子。这些子孢子可主动地移行于按蚊的唾液腺中,当按蚊再次叮人吸血时,子孢子就进入人体,并继续其无性繁殖周期。 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发育时一般无症状。当成批被寄生的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裂殖子及代谢产物时,则引起临床上的寒战、高热、继之大汗的典型症状。释放出来的裂殖子部分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噬而消灭,部分则侵入新的红细胞,并继续发育、繁殖,不断循环,因而导致周期性临床发作。 疟疾病人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与感染疟原虫的种类密切相关。恶性疟原虫能侵犯任何年龄的红细胞,贫血和其他临床表现都较严重。间日疟和卵形疟原虫常仅侵犯较年幼的红细胞。三日疟仅感染衰老的红细胞,故贫血和其他临床表现都较轻。 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繁殖时,可使受感染的红细胞体积增大成为球形,胞膜出现微孔,彼此较易粘附成团,并较易粘附于微血管内皮细胞上,引起徽血管局部菅腔变窄或堵塞,使相应部位的组织细胞发生缺血性缺氧而引起变性、坏死的病理改变。若此种病理改变发生于脑、肺、肾等重要器官,则可引起相应的严重临床表现,如脑型疟疾。 大量被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在血管内裂解,可引起高血红蛋白血症,出现腰痛、酱油色尿,严重者可出现中度以上贫血、黄疸,甚至发生急性肾功衰竭,称为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inemicsynd rome).亦称黑尿热(black water fevcr)。此种情况亦可由抗疟药物,如伯氨喹.所诱发。 流行病学: 疟疾是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全球每年新发的疟疾患者为3亿~5亿例,病死(100~200)百万例,其中主要是5岁以下的幼儿。在某些疟疾流行区中,约10%死亡的儿童是死于疟疾。疟疾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其次为温带。流行区以间日疟最广,恶性疟主要流行于热带。三日疟和卵形疟相对较少见。我国除云南和海南两省为间日疟及恶性疟混合流行外,主要以间日疟流行为主。发病以夏秋季较多,在热带地区则较少受季节的影响。由于疟疾流行受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及生物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所以,目前我国疟疾疫情仍有波动,每年仍有约10万患者,其中恶性疟占10%左右。肺疟疾是非常罕见的。但是,在严重的和有并发症的恶性疟原虫病患者中,发生非心源性肺水肿的病例可达到10%~30%的范围。 易感性:人群对疟疾普遍易感,感染后可产生一定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