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什么是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是心包的慢性炎症,心包增厚、粘连、缩窄甚至钙化,使心脏舒缩功能受限,心排血量下降,静脉系统淤血,导致营养不良及器官衰竭。缩窄性心包炎继发于急性心炎。几乎所有的急性心包炎都可引起,结核占首位,其次为化脓性心包炎;其他的有:外伤性,非外伤性、及抗凝治疗等引起的心包积血、心脏外科手术后等,少数病因不明发现时已成为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表现: 1.症状 早期可无症状或仅有疲乏,随着病情加重可出现心悸、气短、腹胀和食欲不振,严重时肝大、腹水、下肢或全身水肿,呼吸困难,尤以活动后症状加剧,甚至可发生晕厥和端坐呼吸。 2.体征 患者多呈慢性病容,浅静脉充盈,以颈静脉为著。血压低水平,脉压窄,中心静脉压增高,可达1.96kPa(20cmH2O)以上。可有奇脉,肝颈征阳性。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心界叩诊正常或移位,心率偏快,心音弱而遥远,可闻及第三心音,房室瓣膜关闭不全时可闻及心脏收缩期杂音。胸腔积液时肋间隙增宽,胸膜厚及粘连时肋间隙变窄。肝脏肿大,腹部膨隆,腹水征阳性,脾脏有时也肿大。下肢可能出现浮肿,甚至身体水肿。
疾病检查: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 一、典型症状 常于急性心包炎后数月至数年出现症状,典型的表现为体循环淤血、静脉压升高。 1.体循环淤血 消化道症状最为常见,胃肠道淤血所致腹胀、食欲不振,肝脏肿大时可有肝区痛、消瘦、乏力等。 2.肺静脉压升高 活动后呼吸困难,甚至端坐呼吸、咳嗽咳痰等。 3.心排血量降低 全身乏力、头晕、胸痛等。 二、典型体征 1.体循环淤血 颈静脉充盈、怒张;肝脏肿大,与颈静脉搏动一致的肝脏搏动;腹水;下肢水肿;库斯莫尔(Kussmaul)征(吸气时颈静脉扩张更加明显)阳性。与右心衰竭不同的是腹水常较下肢水肿出现得早且多,重者可发展为全身水肿。 2.心脏检查 心界不大,甚至缩小;心尖搏动明娃减弱;可有心律失常;心音减弱;胸骨左缘第3、4肋间舒张早期可闻及心包叩击音,为心包缩窄后,舒张期充盈突然受阻,血流快速冲入心室后突然中止,引起心室壁振荡及回弹而产生响亮短促的拍。击音;有房室环缩窄时,心前区可闻及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 3.晚期患者可出现动脉压降低,脉压变小。 三、检查 有上述临床表现,疑为本病的患者,需进行下列检查。 1.心电图 常见QRS波群低电压,T波低平或倒置,P波有切迹,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或右心室肥厚,部分病例合并房性心律失常或房颤。 2.胸部X线平片 心脏大小正常或略大,心影边缘僵直,常见心包钙化,上腔静脉影增宽。 3.超声心动图 可见心包增厚、钙化,心房扩大,心室腔缩小,心功能减退。 4.右心导管 一般不需要。 5.CT和磁共振成像 均可发现心包增厚和各心腔改变,有助于鉴别诊断。 6.实验室检查 低蛋白血症,以白蛋白量减少为明显。 三、诊断标准 1.发病缓慢隐匿可有结核或化脓性心包炎病史,活动后乏力、气短、心悸和腹胀。 2.临床体征 肝大,腹水,静脉压升高,颈静脉怒张,有时可有发绀,奇脉;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心音远而弱,脉压差小,部分患者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 3.X线检查 心影正常偏小或轻度扩大,弧度变直,部分病例可见心包钙化。上腔静脉影增宽,心脏搏动减弱。 4.心电图 QRS综合波呈低电压,T波低平或倒置。 5.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 心包增厚,有时可见心包钙化,心脏搏动幅度明显减弱。 6.心导管检查 早期右心室舒张压明显升高,右房压也显著升高,心排血指数低于正常,有时要注意与心肌病相鉴别。 本病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心肌病 心肌病患者心尖搏动正常,心浊音界扩大,可闻及杂音。但心电图以左心室改变为多见,右束支传导阻滞较少出现,多数可见异常Q波。X线检查心肌病患者心脏向两侧扩大,上腔静脉扩张不明显。超声检查可发现心脏扩大和心肌肥厚。右心导管检查可发现心肌病患者右心室舒张压力曲线无早期低垂、晚期抬高征象。鉴别确有困难者,可行心肌活检。 2.肝硬化 轻度缩窄性心包炎患者仅表现为肝大,重症和久病患者也可伴有脾大和脾功能亢进,出现心源性肝硬化的表现。肝硬化患者主要表现以门静脉高压为主,食管吞钡可见静脉曲张。肝硬化患者不存在中心静脉压升高和心脏的改变。 3.瓣膜病 所致的心力衰竭瓣膜病可闻及相应的心脏杂音,下肢水肿较重,腹胀较轻。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发现瓣膜病。 4.三尖瓣狭窄 表现为静脉压升高,静脉系统淤血,超声心动图及右心导管检查可资鉴别。 5.右心衰竭 有体循环淤血的表现,右心衰竭有以下特点:①基础心脏病如心脏瓣膜病或肺动脉高压的基础疾病;②Kussmaul征阴性,③心脏扩大或伴有心脏瓣膜病变的杂音;④水肿较腹水出现早且明显。超声心动图、x线、CT等有助鉴别。
疾病治疗: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缩窄性心包炎诊断明确。在感染控制后,即应手术治疗。如病人情况较差,进食少,腹水严重,肝肾功能差,血浆蛋白低,心率120次/分以上,血沉快等,应先保守治疗。 (1)卧床休息,低盐饮食。 (2)适量使用利尿剂减轻瘀血症状,常用呋塞米20mg,每日3次,静脉注射。 (3)窦性心动过速无须治疗,合并房颤时首选洋地黄类药物。 (4)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补充营养能量等。 (二)手术治疗 早期施行心包剥离术,是治疗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根本措施。
预防预后: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病理生理: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在二十世纪中期多数由结核性心包炎所致,现多为特发性,其次为急性心包炎迁延不愈所致,其他由心脏直视手术、病毒、寄生虫、放疗、尿毒症、类风湿或创伤所致的占少数,另有部分病例原因不明。 心包的脏层和壁层增厚,从2~3mm到1~2cm不等,以心室表面为著,心房及大动脉近端次之。房室交界处缩窄较重,甚至瓣环变形导致瓣膜关闭不全。在腔静脉开口处可形成狭窄环。重度增厚的心包常发生钙化,呈多发分散状或在心表面形成一层薄厚不等的硬壳。少数患者无心包增厚,多见于心脏直视术或胸部放疗后。心包的脏层和壁层多粘连或融合,少数病例两层心包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常存有液体和纤维素沉着。由于心脏活动受限,心肌可发生失用性萎缩,甚至发生心肌纤维化。 僵硬和粘连的心包限制心脏的舒张收缩,使心排血量减少,动脉压下降,脏器供血不足;静脉压升高,脏器淤血。肾血流量减少,使体内水和钠潴留,导致静脉压进一步升高,引起身体水肿、肝大和腹水等征象。胃肠淤血、消化吸收障碍,导致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