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骨髓炎
什么是创伤后骨髓炎?
创伤后骨髓炎是指开放性骨折或骨折手术切开复位后并发感染所致的骨髓炎。可分急、慢性。病变范围可局限创口附近骨折端,也可波及较广的范围。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临床表现: 急性期有炎症感染症状、高热和局部红肿、疼痛。碎骨片形成死骨、暴露骨折端表面形成薄层坏死。软组织红肿,可发展成蜂窝组织炎,周围组织红肿。
疾病治疗:
治疗: 药物治疗:急性期大剂量广谱抗生素二种以上,疗程2周左右,同时辅以支持疗法。有脓液药物敏感试验者,可按药敏选二种以上抗生素。手术敞开伤口彻底清创。局部滴注抗生素和全身应用抗生素及支持疗法。 手术治疗:急性期立即切开伤口引流。清除异物、游离骨片、坏死组织。保持骨折稳定的局部固定制动。手术治疗骨缺损、皮肤缺损。
预防预后:
病因: 最常见原因是开放性骨折手术后感染,其次为骨折切开复位或其他骨关节手术后出现感染。病变都在骨折端附近。急性期感染以髓腔内感染最为严重,有高热、寒战等毒血症症状,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相似。另—种为骨折附近的皮肤肌肉坏死感染,使失去血供的骨折段暴露于空气中干燥坏死,病程转入慢性,往往还伴有感染性骨不连或骨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