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病
什么是喘病?
喘病是因久患肺系疾病或他脏病变影响,致肺气上逆,肃降无权,以气短喘促,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唇甲青紫为特征的病证。西医学中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左心功能不全,其他如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纤维化、肺结核、硅沉着肺、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出现呼吸困难时,均可按本节辨证论治。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按照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 1.以气短喘促,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或口唇青紫为主要临床表现。 2.多有慢性咳嗽、胸痹等心、肺疾病史。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 3.发作多有外感、六淫、情志刺激等诱因。 二、鉴别诊断 1.哮病喘与哮虽相类似,但实有区别。哮指声响言,为喉中有哮鸣音,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可出现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巾。由于哮必兼喘,哮病反复久延,又可发展成为持续性的痰喘,故有将哮病列入喘病范围者。 2.短气喘与短气之症相似而又有区别。喘者,促促气急,喉间痰声辘辘.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倚息不能平卧。短气者,呼吸急促而不能接续,似喘而无抬肩,呼吸急促而无痰声,动后更甚。短气往往为喘之渐,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短气者有较喘病为轻者,有似轻而实际并不轻者,因为短气乃肾精元气亏虚之故。
疾病治疗: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首辨虚实 主要从呼吸、声音、脉象、病势缓急等方面辨别。鱼腥草以清热化痰;痰多色黄胸痛者.加桃仁、薏苡仁、冬瓜仁、芦根以化痰通络。 此外,还应结合病史,注意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健康状况,有无心悸气短(心),遗精、腰酸、尿少身肿(肾),咳嗽咯血和其他出血病史。大致青壮年多为实证,中、老年多为虚证;既往体健,以前甚少类似病症者,多属于实;既往健康状况不佳,常有气喘发作,遇劳遇寒即发,多属于虚。妇女尤当详细询问生育史、月经史,特别是有无慢性失血或大失血情况,如在重病大病之后,或产后失血,突然出现的喘病,多属于虚证,甚至是元气败绝的危候。了解患者在发病前有无感寒受凉、精神紧张、过劳、饮食不当等明显的发病诱因,也很重要,一般受寒或饮食不当而喘者,多属于实;精神紧张,或因劳累而喘者,多属于虚。 2.实喘当辨外感内伤 外感引起者,起病急,病程短,多有表证。内伤引起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外无表证。 3.虚喘应辨病变脏腑 俞岳真提出三审两重辨喘病,可谓深得要旨。所谓“三审”,一审动静之变化,动则喘促,是下元之虚。肾气不纳之虚喘;不因动静增减,便属邪气闭肺之实喘;二审寒热之有无,外感之喘属实,必有寒热之象.无寒热者多属虚喘;三审起病之暴久,初病暴喘,病变在肺,属实,久发不已,由肺及肾,在肾属虚。“二重”即实喘重苔,虚喘重脉:实喘以寒喘、热喘为多,辨证以苔色为重,苔白而润者为寒喘,苔黄燥者多属热喘;若肺痨咳喘.阴虚火动,火动则痰生,阴虚夹痰热者甚多,痰热阻于肺络未必尽现于舌,应以脉为依据,如右寸滑大为痰热,右寸虚弱为肺虚,右寸虚而两尺弱为肺肾俱亏,右寸滑大而两尺弱为上实下虚。 二、治疗原则 喘病的治疗。其大法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虚实央杂则标本兼治。患喘病者,多为脏腑先损,复感外邪,故必据邪止关系加以调治。外邪重者。则宜标本兼治,通常待外邪尽净.方可纯用扶正。若喘病反复发作,其病程久长,邪止交争,邪气虽盛而正气虚衰.当喘病发作之际,邪不易祛,喘必难半,治当以补养扶正之剂为主,或培肺气.或益肾气,扶正以祛邪,则常收事半功倍之效。 本病急性发作.着重治肺,分清寒热,紧扣宣肺祛邪、化痰利气;慢性迁延期,权衡轻重,标本兼治;症状缓解期,病在脾肾。培补为宜。喘病易于冬季复发或加重。采用“冬病夏治”可以起到预防性治疗效果。 三、分证论治 1.实证 (1)风寒束肺证 症舌脉:咳嗽气喘.胸部胀闷,痰多色白而清稀,口不渴,或兼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喉痒鼻塞等症.舌符薄白,脉浮紧。 病机分析:因肺手气,司呼吸,外合皮毛,风寒袭入肌表,外伤皮毛,毛窍闭塞,内壅肺气,以致肺气壅实,不得宣降,故咳嗽气急而喘,喉痒鼻塞,胸部胀闷;肺气失宣,津聚为痰,故痰多色白而稀薄;风寒在表,皮毛闭塞,故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均为风寒之象。 治法:祛风散寒,宣肺平喘。 方药运用: ①常用方:麻黄汤加味。药用生麻黄、桂枝、杏仁、生甘草、苏子、前胡。 方中麻黄味苦辛性温,为肺经专药,兼入足太阳膀胱经,善能发越人体阳气.有开毛窍,宣肺气之功,故为君药;桂枝辛温,温通血脉,透营达卫,协同麻黄发汗解表,散寒平喘,故为臣药;本证之喘是由肺气郁而上逆所致,故佐以杏仁、苏子、前胡利肺下气,同麻、桂宣降同施.以增强散寒甲喘之效;甘草调和诸药。 ②加减:如表证不重者,可去桂枝,取三拗汤长于宦肺平喘之意;如风寒重者,加紫苏、生姜以增强疏风散寒之力;痰多者,加陈皮、半夏化痰;胸闷胀甚者,加枳壳、桔梗宣肺理气。 ③临证参考:麻黄、桂枝为辛温发汗之峻药.年老体虚者,应慎用;得汗后喘尚未平,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者,可川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调营卫而下气平喘。 (2)外寒内饮证 症舌脉:喘息咳嗽,痰多稀薄起沫,形寒肢冷,背冷,口不渴,或渴喜热饮,恶寒发热无汗,舌质淡,苔白滑,脉弦紧。 病机分析:寒饮内伏,故形寒肢冷,背冷,口不渴;内饮被外寒引动,阻塞气道,肺气不宣,故咳嗽喘息,痰多稀薄起沫;风寒外束,故恶寒发热,无汗;舌质淡、苔白滑、脉弦滑均为寒饮之象。 治法:解表蠲饮,止咳平喘。 方药运用: ①常用方:小青龙汤加减。药用麻黄、桂枝、细辛、五味子、清半夏、紫菀、款冬花。 方中麻黄、桂枝解表宣肺平喘,此处用桂枝.既能助麻黄发汗解表。更有温胸阳、化痰饮之意;细辛辛热,归少阴经,善祛深伏于里的水寒之邪,干姜辛热,归阳明经.能振奋中阳,温化寒饮,半夏辛苦温,燥湿化痰,降气和胃,三药相伍,温肺蠲饮;无味子收敛肺气,既可防辛散耗伤肺气,又可防温燥重伤其阴,再配紫菀、款冬花辛散降气,化痰平喘。 ②加减:表邪明显者,加苏子、生姜宣散表邪;痰多者.加白前、杏仁、葶苈子化痰平喘。 ③临证参考:如外邪已解,而咳喘未除者,可去桂枝以减缓发散之力,麻黄用蜜炙以偏重宣肺平喘;如为素体阳虚.外有风寒,内有痰饮而能发越者。可用六君子汤加干姜、细辛、五味子。 (3)表寒里热证 症舌脉:喘逆上气,呼吸急促,鼻翼煽动.胸部胀痛,咯痰色黄而质黏,恶寒发热,无汗身痛,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病机分析:多为肺有郁热,复受风寒或风寒柬表,失丁表散。入里化热而成。寒邪束表,肺有郁热,气道闭塞,肺气上逆.故喘逆上气,呼吸急促,鼻翼煽动,胸部胀痛;热郁于内,灼津为痰,故咯痰色黄而质黏;寒邪束肺,故恶寒发热,无汗身痛;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为外寒里热之象。 治法:外散风寒,兼清里热。 方药运用: ①常用方:麻杏石甘汤加减。药用麻黄、生石膏、杏仁、黄芩、桑白皮、苏子、炙甘草。 方中麻黄辛苦温,为肺经专药,能开皮毛,宣肺平喘;生石膏辛甘大寒,清中兼透。甘寒生津,麻黄、石膏相伍,宣肺解表,且石膏用量倍于麻黄,其目的在于清泄里热,使宣肺不助热,清肺而小留邪,即“火郁发之”之义,足相制为用;杏仁、苏子宣肺化痰平喘;黄芩、桑白皮清泄肺热化痰;炙甘草既能益气和中,又合石膏生津止渴,更能调和于寒温宣降之间。诸药合用共奏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之功。 ②加减:痰多色黄者,加瓜蒌、川贝母化痰清热;痰多喘逆,不得平卧者,加葶苈子、射干化痰肃肺平喘。 ③临证参考:此证若见热重烦躁者,可选用大青龙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4)风热犯肺证 症舌脉:喘逆气粗,甚则鼻煽.痰少而黏,口渴欲饮,发热,恶风.汗出,舌质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病机分析:风热外袭,肺卫受邪,正邪相争,故发热恶风汗出;肺热内郁,肺气上逆,故咳喘气粗,甚则鼻煽;邪热煎熬津液,故痰少而黏,口渴欲饮;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之征。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平喘。 方药运用: ①常用方:桑菊饮加减。药用桑叶、菊花、连翘、薄荷、桔梗、杏仁、生甘草、前胡、枇杷叶、瓜蒌。 方中桑叶清透肺络之热,菊花清散上焦风热,共为君药;臣以薄荷疏风清热,桔梗、杏仁宣肺化痰,前胡、枇杷叶、瓜蒌下气化痰平喘;佐以连翘透膈上之热;使以甘草调和诸药。 ②加减:肺热甚者,可加石膏、知母清热;喘粗痰多者.加地龙、麻黄平喘。 ③临证参考:邪热袭肺,易伤阴液。喘正发之时,滋阴增液易致邪留,应权衡利弊,待邪热缓解,再投滋养之品,调理善后。 (5)燥邪伤肺证 症舌脉:喘作痰少,咽红喉干,心烦口渴,口唇干裂,痰中带血丝,身热恶风,胸胁作痛,舌尖红,苔薄黄而干,脉浮数。 病机分析:燥热之邪从口鼻而入.灼伤肺金.肺叶枯槁,肺火不宁而喘作痰少;燥热伤阴,故咽红喉下,心烦口渴。口唇干裂;热伤肺络,故胸胁作痛,痰中带血;舌尖红、苔薄黄而干、脉浮数均为燥热之象。 治法:清燥润肺,生金平喘。 方药运用: ①常用方:桑杏汤加减。药用桑叶、杏仁、淡豆豉、川贝母、瓜蒌、百部、桔梗、栀子、沙参、梨皮。 方中桑叶轻清凉散,善清肺经及在表之风热,而其性兼甘润,用治温燥之邪最为恰当,配豆豉疏风清热.二药相合,发汗而不伤津,共为主药;栀子清热除烦,川贝母、瓜蒌、百部、桔梗、杏仁宣肺利气化痰平喘,沙参、梨皮润肺生津。诸药相合,清宣温燥,润肺止咳,总以清宣凉润为功。 ②加减:痰中带血丝者,加门茅根、仙鹤草凉血止血;喘咳痰黄,大便不通者,加大黄、莱菔子通便泻下;口干舌燥明显者,加麦冬、玉竹养阴生津。 ③临证参考:若病情较重者,用清燥救肺汤;燥热化火而迫肺者,常用泻白散、黛蛤散加竹沥、贝母、马兜铃、杏仁、石膏、寒水石等。 (6)暑伤肺络证 症舌脉:喘息气粗,鼻翼煽动,身重汗出,发热不解,头目不清,烦闷口渴,甚则神识昏蒙,心慌烦躁,或见咯血,苔白腻,脉濡缓。 病机分析:暑热之邪上灼肺金,肺失清肃,故喘息气粗;肺气受阻,呼多吸少,故鼻翼煽动;暑必夹湿,故身重;热伤气分则汗出;湿热留连而发热不解;暑湿之邪上蒙清窍,则头目不清;里热炽盛,则烦闷口渴;暑热逼入营分,内陷心包,则神识昏蒙,心慌烦躁;暑伤肺络,络损则溢,故见咯血;苔白腻、脉濡缓皆为暑湿之象。 治法:清化暑湿,调气平喘。 方药运用: ①常用方:桂苓甘露饮加减。药用桂枝、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滑石、生甘草、寒水石、生石膏、葶苈子、苫桔梗。 方中五苓散助气化利湿邪;六一散、寒水石、生石膏清暑利湿;葶苈子、苦桔梗一升一降,调节气机而平喘。暑湿在表.邪留经络当因其轻而扬之,在里则邪留脏腑,非用重剂清热利湿,终归无济。此方用三白以清上焦.五苓以利下焦.甘草以合上下,是为治暑之法。 ②加减:身重,头目不清者,加羌恬、苍术芳香化湿,兼利清窍;汗出、身热不解者,可重用石膏.加知母清解肺胃之气;神昏谵语者,加安宫牛黄丸等镇惊开窍;出血者,加三七粉凉血止血。 ③临证参考:若暑伤气阴者,可用清暑益气汤。 (7)邪热壅肺证 症舌脉:喘促气粗,声高息数,痰黄少黏而不易咯出,口干咽燥,身热汗出,胸痛,大便秘结,尿赤涩,舌红苔黄,脉滑数。 病机分析:邪热迫肺,肺气上逆,故喘促气粗,声高息数;邪热内盛,灼津为痰,故痰黄而黏不易咯出,口干咽燥;里热蒸腾,逼津外泄,则身热汗出;邪热壅肺,经气不利,则胸痛;邪热下迫,灼伤津液,则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均为里热之象。 治法:清热泻肺.降气平喘。 方药运用: ①常用方:桑白皮汤加减。药用桑白皮、黄芩、黄连、栀子、苏子、杏仁、瓜萎、生石膏。 方中桑白皮清热泻肺平喘为主药;配黄芩、黄连直拆火势,山栀、石膏善清郁热,共为辅药;佐以杏仁、瓜蒌、苏子复肺之宣降,化肺之痰浊。诸药相伍,使邪热得清,宣降以复,热喘自平。 ②加减:便秘腹胀者,加大黄、芒硝泄热通便;喘促不能平卧者,加葶苈子、地龙泻肺平喘;痰黄腥臭者.加鱼腥草、桃仁、芦根解毒化瘀消痈。 ③临证参考:因食滞化火而致,证见喘逆自汗,胸中满闷,泛恶欲吐,面赤便秘,脉滑数者,可予保和丸加减。若热毒内陷,突然喘憋,呼吸急促,高热烦躁。面红目赤,口渴便秘,甚则鼻煽抬肩,神昏谵语,舌红绛,苔黄,脉滑数,治当清热解毒,泻肺平喘,可用黄连解毒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 (8)痰热郁肺证 症舌脉:呼吸急促,喘息不停,喉中痰声辘辘,痰黄黏稠不易咯出,胸巾烦热,口渴喜冷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分析:痰热郁肺,壅塞气道,肃降无权,故呼吸急促,喘息不停;痰热内蕴,故痰声辘辘,痰黄黏稠不易咯出;痰热郁蒸于肺,故胸中烦热.口渴喜冷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热内蕴之征。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方药运用: ①常用方:清金化痰汤加减。药用桑白皮、黄芩、栀子、川贝母、瓜蒌、桔梗、杏仁、麻黄、地龙。 方中桑白皮清肺消痰而降气平喘,为主药;辅以黄芩、栀子清肺泄热,以治痰必先降火,川贝母、瓜蒌清热化痰;佐以杏仁、麻黄、地龙、桔梗宣肺平喘。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化痰,宣肺平喘之效。热清火降,气顺痰清,诸症自愈。 ②加减:痰黄如脓或腥臭者,加鱼腥草、苇茎、板蓝根解毒排脓;喘憋不能平卧者,加葶苈子、射干泻肺平喘;便秘不通者,加大黄、芒硝泄热通下。 ③临证参考:痰热郁肺证类经治疗后.若见咳喘,咯痰不爽,涩而难出,咽喉干燥者,可用润燥化痰平喘方,选贝母瓜蒌散加减。 (9)痰湿蕴肺证 症舌脉:喘咳胸闷,痰多易咯,痰黏或咯吐不爽,胸中窒闷,口腻,脘痞腹胀,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 病机分析:痰湿蕴肺,肺失宣降,故喘咳胸闷,痰多;痰湿生于脾胃,中焦气机不展,则脘痞腹胀,口腻;舌淡、苔腻、脉弦滑均为痰湿之象。 治法:化痰除湿,降逆平喘。 方药运用: ①常用方: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味。药用陈皮、半夏、茯苓、牛甘草、苏子、白芥子、莱菔子、枳壳、紫菀。 方中半夏辛温性燥,燥湿化痰,降逆和胃;陈皮理气和中,燥湿化痰,有治痰先治气,气顺痰自消之意;茯苓健脾除湿,俾湿去脾旺,痰无由生;白芥子、莱菔子、苏子降气化痰平喘;枳壳、紫菀、款冬花宣肺降逆化痰;甘草调和诸药。全方脾肺同治,共奏化痰除湿,降逆平喘之效。 ②加减:痰多气逆,喉中痰声辘辘。不能平卧者。加葶苈子、桑白皮泻肺平喘;咯痰略黄,有化热之象者,加黄苓、瓜蒌清热化痰。 ③临证参考:痰湿之患,既可由气滞而致,叉可导致气滞,因此治疗时,应注意顺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若痰饮内停,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咳嗽阵作,咯白色泡沫痰,心悸怔忡,面青唇紫,汗出,尿少肢肿,舌黯淡,苔白,脉沉细数,治当温阳化饮,泻肺行水,方用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治疗。 (10)肝火犯肺证 症舌脉:喘急气促,四肢厥逆,身冷,胸胁闷胀,精神忧郁或易怒,喘多由情志因素而发,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病机分析:郁怒伤肝,肝郁化火,上犯于肺,肺失肃降,故气促喘急;肝气不舒,肺气郁闭,故胸胁闷胀;肝气失疏,阳郁不达,故可见四肢厥逆,身冷;心肝气郁,心神不安,故精神忧郁或暴怒;舌红、苔薄黄、脉弦数均为肝火犯肺之象。 治法:清肺泻肝,解郁平喘。 方药运用: ①常用方:化肝煎合泻白散加减。药用青皮、陈皮、赤芍、丹皮、栀子、浙贝母、桑自皮、黄芩。 方中青皮疏肝理气以泻肺气;陈皮理气化痰;赤芍、丹皮、栀子清肝泻火;桑白皮、黄芩清泻肺热;贝母化痰平喘。全方疏肝泻肝,清热降气,肝肺同治,俾气顺火降痰消,诸症自愈。 ②加减:四肢厥逆,身冷明显者,加香附、柴胡、枳壳疏肝解郁;喘甚者,加旋覆花、代赭石降气平喘。 ③临证参考:服药治疗的同时,须劝慰患者,让其心情开朗,避免精神刺激。此外,处方用药时,可少佐以消食、活血药物,如神曲、麦芽、丹参等,以减少食郁、血瘀的产生。 2.虚证 (1)肺虚证 症舌脉:喘咳短气,咳声低微,自汗畏风,吐痰稀白,或潮热盗汗,颧红咽干,舌质淡或红,脉虚细数。 病机分析:闪外邪停滞,损伤肺气或因过劳耗伤肺气,或久病肺弱,气液亏耗,以致肺气不足。短气而喘;肺气不足,故咳喘气短,咳声低微;肺虚卫外不固,战自汗畏风;肺阴虚,故潮热盗汗,颧红咽干;舌淡或红,脉虚细数,皆为虚象。 治法:益气养阴定喘。 方药运用: ①常用方:生脉散加味。药用人参、麦冬、五味子、白果、熟地、黄芪、炙甘草。 方中人参、黄芪、炙甘草补肺益气,气充则能化津,亦可固卫气而止汗以保津;麦冬、熟地养阴润肺。生津止渴;五味子、白果敛肺平喘。全方益气补肺,养阴敛肺,故可治气阴不足之肺虚喘咳。 ②加减:略痰清稀起沫,形寒者,去麦冬、熟地之寒凉,加干姜、细辛温肺化饮;肺气虚明显者,加冬虫夏草朴怖益气;阴虚明显者,可用百合固金汤。 ③临证参考:治疗时应兼顾肺脾肾三脏,如兼有脾气虚者,可加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如兼有肾气虚者,加山萸肉、胡桃肉、蛤蚧以纳气定喘。若正气欲脱,喘逆甚剧.大汗淋漓,四肢厥冷,面唇青紫,舌质淡。脉微者,治当益气养阴,回阳救逆,可用生脉散合四逆汤治疗。 (2)脾虚证 症舌脉:咳喘短气。胸脘满胀,面色咣白,倦怠乏力,四肢不温,纳少便溏。舌质淡嫩胖,苔薄白,脉细弱。 病机分析:因胃为水谷之海,虚则不能转化,脾土为湿所滞,水湿停滞三焦,阻遏清气,胃失和降,肺气壅塞,升降失调,因而成喘。因过劳忍饥,或过饱失宜,或久病延续,思虑过度,均可伤脾,脾气虚,健运失权,故面色咣白,胸脘闷胀,乏力倦怠,纳少便溏.舌质淡嫩胖,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运用: ①常用方:补中益气汤加减。人参、炙黄芪、白术、炙甘草、升麻、北柴胡、茯苓、陈皮、山药、扁豆。 方中炙黄芪甘温质轻,入肺脾二经,补中气,升清阳,益肺气,实皮毛,重用以为君药;辅以人参、白术、炙甘草、茯苓、山药、扁豆健脾益气化痰,脾旺则正气自充,与君药共奏补中益气之功;佐以升麻、柴胡升举中阳,陈皮理气化痰。 ②加减:胃脘冷痛,呕吐清水者,加附子、高良姜温中散寒止痛;食欲不振者,加山楂、神曲、麦芽消食健脾。 ③临证参考:若肺脾气虚者,可用补中益气汤合生脉散;若妇女产后,月经后期,慢性失血.大便之后见喘促气短者,应大补气血,不能见喘平喘,可选用生脉散、归脾汤、当归补血汤、十全大补汤。 (3)肾虚证 症舌脉:喘促日久,呼多吸少,气不接续,动则更甚,身寒肢冷,腰酸腿软,浮肿溏泻,汗出,舌质淡,脉沉细。 病机分析:多因真气耗损,肾不纳气,气不归元。气逆上奔,喘逆乃作,气不接续,呼多吸少;若劳则耗气,故动则更甚;肾阳虚衰,卫外之阳不同,故汗出;阳虚不能温暖脾土,则浮肿溏泻;阳气不得温养于外,故身寒肢冷,腰酸腿软,舌质淡,脉沉细。 治法:补肾纳气。 方药运用: ①常用方: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药用炮附子、肉桂、熟地、山药、山萸肉、五味子、蛤蚧、胡桃肉、补骨脂。 方中炮附子、肉桂、补骨脂温补肾阳,升发少火,鼓舞肾气;熟地、山药、山萸肉滋补肾精,以阴中求阳;五味子、蛤蚧、胡桃肉补肾纳气;人参大补元气。 ②加减:肾阳虚甚者.加仙灵脾、仙茅温补肾阳;喘促甚者,加紫石英、沉香以平喘;肾阴虚者,可去温性之炮附子、肉桂、补骨脂,加龟甲、麦冬、西洋参补肾益阴。 ③临证参考:肾阴不足,可选七味都气丸、河车大造丸;肺胃俱虚,心肾阳衰,元气欲脱,证见气喘痰鸣,气不接续,张口抬肩,鼻煽气促,不能平卧,四肢厥冷,心惊不安,而色咣白,汗出如珠,脉浮大无根,急予扶阳固脱,用参附汤送服黑锡丹3~4.5g,蛤蚧粉1.5g。 (4)水气凌心证 症舌脉:气喘息涌,痰多呈泡沫状,胸满不能平卧,肢体浮肿,心悸怔忡,尿少肢冷,面唇、爪甲、舌质青紫,苫白滑,脉沉细、弦细数或结代。 病机分析:喘促日久,肺脾肾俱虚,真阳耗损,气不化水,水气内停,溢泛肌肤,则尿少肢肿;水饮凌心射肺,则气喘息涌,痰多呈泡沫状,胸满不能甲卧,心悸怔忡;心气、心阳受损,不能鼓动血脉运行,血行瘀滞,则见面唇、爪甲、舌质青紫,脉弦细数或结代;阳虚不温四肢,则形寒肢冷;苔白滑、脉沉细均为阳虚水停之象。 治法:温阳行水,活血化瘀。 方药运用: ①常用方: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药用炮附子、茯苓、白术、桂枝、生姜、丹参、桃仁、红花川芎、泽兰、甘草。 方中炮附子大辛大热,温补肾阳,本证阳虚为本,故重用炮附子为君;桂枝温通心阳,茯苓、白术健脾利水,导水下行,生姜能入肺,温散水气,共为臣药;丹参、桃仁、红花、川芎、泽兰活血化瘀为佐药;甘草为和中调药,且配桂枝辛甘化阳为使药。诸药相配,使真阳得复,水湿得运,瘀血得化,诸症自除。 ②加减:若喘咳多汗者,可加杏仁、苏子、干姜温中补气降逆。 ③临证参考:若肾虚于下,痰浊壅盛于上,亦称“下虚上实”,证见咳喘痰多,气急胸闷,苔腻,脉细滑。治当化痰降逆,兼温肾纳气,方用苏于降气汤。若恶血攻肺,突然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咯吐大量粉红泡沫浆液样痰,口唇发绀,面色青紫,舌质紫黯,脉涩,治当活m化瘀,泻肺平喘,可用血府逐瘀汤合椒目瓜萎汤治疗。 四、其他疗法 1.中成药 (1)消咳喘:每次7~10ml,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小儿用量酌减。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及感冒咳喘等,具有镇咳、祛痰、平喘作用。 (2)止嗽定喘膏:每次10~15g,每日 2次,温开水冲服。用于外感风寒,痰热内蕴,咽喉干燥,咳嗽哮喘,痰多气急,咳甚呕恶。 (3)蛤蚧定喘丸:每次9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阴虚咳喘。 (4)橘红丸:每次12g,每日2次,适用于脾胃湿热之咳喘。 2.单验方 (1)北京中医学院董建华治喘方:麻黄5g,杏仁10g,全虫3g(研未冲服),地龙10g,川芎10g,煮沸10~15分钟,每日1剂,分温再服。 (2)金梦贤(天津)四予克喘汤:麻黄、杏仁各10g,石膏30g,甘草8g,苏子10g,白芥子6g,莱菔子10g,干姜10g,细辛10g,五味子6g,川贝母10g,半夏6g。 (3)朱良舂咳喘合剂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蔓荆子15g,金荞麦15g,佛耳草10g,天竺子10g,水煎服。 3.食疔方 (1)痰阻气逆之咳喘:选杏仁15g,麻黄30g,豆腐120g,上三味共煮1小时,去药渣,吃豆腐喝汤,早晚各服1次,连服4~5天。 (2)肺肾不足之咳喘 ①蛤蚧1个,胎盘1个,鱼腥草75g,北杏仁10粒,瘦肉少许。先将上述各品洗净,慢火煲汤3小时以上,加盐调味,分2次服,每周3次。 ②猪肺300g,大白萝卜250g,洗净后加盐、姜炖熟,分两次服,隔天食用,连服14天为1疗程。 4.针灸和拔罐 (1)体针:选手太阴肺经和胸背的腧穴.并配合手阳明和足阳明的经穴,如肺俞、膏肓、天突、中府、膻中、经渠、列缺、太渊、鱼际、丰隆、合谷、足三里,选3~5个穴位,或酌情在胸背部施烧灼灸,每次2~3处,1~2周1次,3次为1个疗程。 (2)耳针:发作时可选用对耳屏、下屏穴、肺、下脚端、耳神门,用中强刺激,每次30分钟。
预防预后:
【病因病机】 六淫外感、七情所伤、饮食劳倦、痰热内蕴以及水饮潴留等都可引起喘病,而喘病发生的关键叉在于人体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以致肺气上逆所致。 一、病因 1.外感六淫六淫之邪.或从口鼻,或从皮毛而入。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外邪袭入,表卫闭塞,肺气失于宣发,气壅于肺,肃降不行,气逆奔迫而为喘。 (1)风寒袭肺:外感风寒,侵袭于肺,外则郁闭皮毛,阻遏阳气,内则摩遏肺气,肺气上逆;风寒表邪不解,郁而化热,邪热壅滞气道,肺失宣降,亦上逆而喘。 (2)风热犯肺:风热之邪,侵犯肺卫,火热内迫,气机失常,气逆涌上;或邪热内盛,蒸液成痰.痰热蕴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而作喘。 (3)燥邪伤肺:燥邪由口鼻而入,肺金受伤.清肃失司,肺气上逆而作喘。 (4)感受暑湿:夏月天暑地热,若操劳过度,起居失调,元气亏虚,不能防御暑热病邪的侵袭,暑热灼伤肺气,肺失清肃,上逆奔迫而为喘。 2.饮食所伤过食膏粱厚味,或恣食生冷,或嗜酒伤中,脾失健运,变生痰浊,上干于肺,怖气不宣,气逆而为喘。 3.七情内伤情志不遂,悲忧伤肺,肺气痹阻;或郁怒伤肝,肝气上逆犯肺;或惊恐伤及心肾,气机逆乱,致使肺气升降失调,气逆而喘。 4.劳倦久病劳倦过度则伤脾,纵欲过度则伤肾。脾肾俱虚,根本不固,摄纳无权,气逆为喘。久病伤肺.致使肺气不足,气失所主而为短气喘促。久病不已,亦可南肺及肾,肾元亏虚,摄纳失常,气逆于肺而为喘促。 此外,痰饮瘀血是人体的病理产物,上述诸多病因均可导致痰饮、瘀血的产生,而使肺气壅塞,肺气上逆而为喘;而痰饮、瘀血一经产生,又可作为一种致病因素作用丁机体导致喘病。 二、病机 1.发病 各种致病因素,如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情志过激、劳倦久病等,内外相因,脏腑功能失调,均可致肺气上逆而发为喘病。一般来说,实喘者发病暴急,虚喘者发病缓慢。 2.病位 主病在肺、肾两脏,与肝、脾二脏有关,病甚可累及于心。 肺为气之主肺司呼吸,赖其宣肃功能使气道通畅,呼吸调匀。肺又外合皮毛,内为血脏之华盖,朝百脉而通他脏。肺为娇脏,不耐邪侵,若外邪侵袭,或他脏病气上犯,皆可使肺失宣肃,肺气胀满,壅阻气道,呼吸不利,发为喘促。如肺虚而气失所主,亦可少气不足以息而为喘。其他如脾经痰浊上犯,中气虚弱,或肝气乘逆,亦均可影响肺而为病。 肾为气之根肾助肺司气,主摄纳,故肾气亏虚,摄纳失常,气不归元,阴阳不相接续,气逆于肺,出多入少而为喘促。 重证每多影响到心心与肺肾关系密切,心脉上通于肺,肺气治理调节心血的运行.宗气贯心脉而行呼吸;。肾脉上络于心,心肾水火既济,心阳根于命门之火,故心的阳气盛衰,与先天肾气及后天呼吸之气皆有密切联系。故本病的严重阶段,不但肺肾俱虚,心气、心阳亦同时衰竭,气阳亏虚不能鼓动血脉运行,血行瘀滞可见面色、唇舌、指甲青紫.甚则出现喘汗致脱,亡阴亡阳的危险证候。 3.病性 由于致喘的病因不一,其病性有虚实不同。实喘在肺,为邪实,因外邪痰浊,肝郁气逆,邪摩肺气,宣降失常所致;虚喘在肺肾,为本虚,因精气不足,气阴亏耗,而致肺肾出纳失常,且尤以肾虚为主;亦可出现虚中夹实者,多为慢性喘咳,肺肾虚弱,复感外邪,引起急性发作,因外邪、痰浊等壅阻于肺,而出现“上盛”之证,凼肾不纳气,同时并见“下虚”之候;或因肺肾俱虚,真阳衰微,累及心阳,水停血瘀;病情重笃者,则元气败绝而见喘脱危候。 4.病势 总的趋势是由表及里,由上及下,由肺及肾、脾、肝、心。 5.病机转化 实喘因外邪所致者,失十表散,可由表入里;因痰浊、肝郁所致者,日久不愈,可化热化火。虚喘因肺虚所致者,反复发作,可累及脾肾二脏;因肾虚所致者,复感外邪,可转化为上盛下虚之证。如喘病长期拖延造成肺脾肾虚损严重,最后可累及心阳而转成心阳虚脱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