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风
什么是肠风?
肠风为便血的一种,指因外感得之,血清而色鲜,多在粪前,自大肠气分而来的便血。临床所见多为实证,常用凉血泻热,息风宁血法治疗,药酒亦不离此原则。因酒性偏热,故较少用于本病,这里选录的三种配方,可根据情选用。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大便前出血如注,血色鲜红,肛门无肿痛,舌红、脉数等。还会出现腹痛、肠鸣、湿热、便血等并发症状。
疾病检查:
肠风的诊断鉴别: (1)指大肠久积风冷所致的便血。《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大肠中久积风冷,中焦有虚热,……风冷热毒,搏于大肠,大肠既虚,时时下血,故名肠风也。 (2)指因风邪而便纯血鲜红的病症。《证治汇补》:“或外风从肠胃经络而入害,或内风因肝木过旺而下乘,故曰肠风。”其证便前出血如注,颜色鲜红,肛门不肿痛,或见腹痛、肠鸣。 (3)指以湿热为主因的下血。《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肠风者,肠胃间湿热郁积,甚至胀满而下血也。
疾病治疗:
治宜槐花散,或四物汤加阿胶、山栀、地榆。风入大肠,留滞不散,挟湿而成者,宜加减四物汤;阴虚血不循经而成者,宜四物汤、地榆散合用。
预防预后:
因风热客于肠胃或湿热蕴积肠胃,久而损伤阴络,致大便时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