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脏疾病。病情常进展缓慢,以进行性黄疽和肝脾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相关疾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病。该病多见于中年女性,女:男约为9:1,诊断时平均年龄为50—55岁。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中年以上女性多见,40-60岁占比85%-90%,起病隐匿,主要通过生化筛查,临床上PBC也可分四期: ①早期常有轻度乏力和间歇性瘙痒,半数有轻度肝肿大,少于1/4有脾肿大,这时血清碱性磷酸酶及谷氮酰转肽酶增高常为唯一的阳性发现。瘙痒有日轻夜重的特点,黄疸可发生于瘙痒之后或同时; ②无黄疸期,此期已有胆管破坏及减少,胆固醇增高,掌、跖、胸背皮肤、服内眦有黄疣; ③黄疸期,黄疸持续加深,相当于病理分期的肝纤维化期,胆管已消失,有骨质疏松、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维生素D代谢障碍; ④晚期,肝脾均明显增大,乏力加重,可出现腹水及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已达肝硬化期。其他症状包括指端增大(杵状指),骨、周围神经、肾的异常,大便灰白、油腻伴恶臭,后期,肝硬化所有的症状和并发症都会发生。
疾病检查:
中年以上女性,慢性病程,早期无症状或以皮肤瘙痒起病,肝内慢性淤胆(黄疸)多呈进行性发展,因伴高胆固醇血症而发生皮肤黄色瘤,常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考虑本病,美国肝病研究协会建议诊断PBC标准如下:1.生化指标如碱性磷酸酶等增高大于6个月;2.B超或胆管造影检查胆管正常;3.AMA或M2亚型阳性;4.如血清AMA/AMA-M2阴性,行肝穿刺组织学检查符合PBC。
疾病治疗:
(一)一般治疗 由于PBC的病因不明确,所以临床上多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给予低脂、高糖、高蛋白饮食,辅以常规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K和钙剂等。高胆固醇血症可选用辛伐他丁,对于绝经期妇女,可采用激素替代治疗。(二)熊去氧胆酸(UDCA) UDCA是目前公认有确切疗效的药物。 (三)免疫治疗 对熊去氧胆酸无效可视病情试用糖皮质激素 、硫唑嘌呤、秋水仙碱等 (四)肝移植 肝移植是目前治疗进展期PBC唯一的根治手段,在西方国家PBC是成人肝移植率最高的原发疾病之一。
预防预后:
原因不明,但通常发生于有免疫疾病的患者,如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免疫性甲状腺炎,免疫疾病;激活的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造成肝细胞损害,而抑制性T细胞数目和功能均有降低;胆管上皮细胞在不明因素的刺激下过度表达自身抗原,产生迟发性超敏反应而破坏胆管细胞自身免疫反应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