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肌性斜颈
什么是先天性肌性斜颈?
先天性肌性斜颈(congenital myogenic torticollis)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化、挛缩引起的一侧颈部短于对侧,头部向患侧偏斜,颏部向正常侧上移畸形。发病率为2‰~5‰,病因至今仍不十分清楚。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表现为常于出生后数日内发现婴儿头部横向一侧肩部倾斜,颏部也随之向健侧及其前方扭转,当搬动头颈部使呈正中位时,感患侧紧张,受到牵扯。检查见患侧胸锁乳突肌短缩,可触及圆或梭形硬物,通常位于肌肉的中1/3部,无压痛。如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可逐渐出现面部及两侧眼裂水平不对称,患侧肩部高于正常侧等继发畸形。
疾病检查:
鉴别诊断: 先天性肌性斜颈应与颈椎发育畸形造成的骨性斜颈,感染、外伤等造成的继发性斜颈,眼部疾病引起的眼性斜颈,以及精神因素导致的精神性斜颈相鉴别,需详细询问病史、查体及摄X线片等检查。
疾病治疗: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治疗概要: 先天性肌性斜颈应尽早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新生儿期即可开始保守治疗。胸锁乳突肌切断术或部分切除术、胸锁乳突肌延长术等手术治疗。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详细治疗: 治疗: 先天性肌性斜颈确诊后应尽早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一)保守治疗 新生儿期即可开始保守治疗,如推拿、理疗和手法校正,70%左右的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治愈。手法治疗要求熟练、正确,方法是将患儿头部向健侧旋转、偏斜及后伸,每天至少3次,每次校正30回以上,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治疗周期约6个月。也有用激素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方法是醋酸泼尼松12.5mg加2%普鲁卡因溶液0.5 ml胸锁乳突肌包块内注射,配合手法治疗,5天1次。 (二)手术治疗 1.适应证 (1)斜颈较重、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多主张在半岁以后尽早行手术治疗,以避免造成头面部继发变形。 (2)已产生继发性畸形的成年病人,手术后亦可望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故亦宜施行手术矫正。 2.操作方法 (1)胸锁乳突肌切断术或部分切除术 1)麻醉:儿童须采用全身麻醉,成人可采用局部麻醉。 2)切口:在患侧胸锁乳突肌锁骨头与胸骨头上方约lcm处,做3~5cm长与锁骨平行的横切口。 3)显露和切断胸锁乳突肌下端肌腱: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显露胸锁乳突肌在胸骨和锁骨部的肌腱并向上分离约2~3cm,用止血钳自该肌腱的下部外侧分开其下面的软组织,将止血钳置于该肌腱后侧,于锁骨上约2cm处切断胸骨部和锁骨部的肌腱,任其自然回缩。注意,不宜在肌腱的止点处切断,以免发生骨化,影响疗效。 4)显露和切断胸锁乳突肌上端肌腱:斜颈严重,经上述处理后,畸形仍不能矫正者,则在乳突部与外耳道下缘水平做一稍向上的弧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胸锁乳突肌上端,用骨膜剥离器自乳突部游离胸锁乳突肌的上止点,将该肌肉上端切断,甚至可切除一小段肌肉,以解除挛缩牵拉,使头部在无张力情况下转向正中。术中须不断活动头颈部,以观察判断需要松解的范围。注意。在处理该点时,先天性肌性斜颈的预防应避免损伤局部重要神经和血管。 少数年龄较大的严重斜颈患者,局部颈深筋膜、颈动脉鞘、肩胛舌骨肌、前斜角肌及斜方肌前缘亦皆受累,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治疗在保护其下面的颈动静脉、锁骨下动静脉、甲状颈干的颈横动脉和肩胛上动脉的前提下,均应一并切断松解,方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5)缝合:仔细止血,酌情放置引流,仅缝合皮肤,加压包扎。 (2)胸锁乳突肌延长术 1)设计:术前测得健侧与患侧胸锁乳突肌长度之差,作为患侧胸锁乳突肌需要延长的长度。 2)麻醉:儿童须采用全身麻醉,成人可采用局部麻醉。 3)切口:同胸锁乳突肌下端切断术,若皮肤紧张、颈阔肌挛缩时,可行“Z”字成形术切口。 4)显露、延长:胸锁乳突肌下端锁骨头与胸骨头并向上游离,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手术从其中部纵行分成两条肌束,上束在胸锁乳突肌中下l/3部切断,下束在胸锁乳突肌下段与肌腱交界部切断,松解所有挛缩组织后,将自然回缩的两束断端在无张力下缝合。 5)缝合:同上。
预防预后:
发病率为2‰~5‰,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病因至今仍不十分清楚,产伤造成的胸锁乳突肌肌肉内血肿、机化被认为是可能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