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逆冷
什么是手足逆冷?
手足逆冷是一种血管功能障碍性皮肤病。中医文献又称“手足厥冷“。本病的特点是肢端皮肤阵发性苍白、发绀、潮红、疼痛,常因寒冷及情绪紧张诱发。本病多见于年轻女性。《诸病源候论 虚劳四肢逆冷候》记载:“经脉所行,皆起于手足,虚劳则血气衰损,不能温其四肢,故四肢逆冷也。”本病相当于西医的雷诺病,又称肢端动脉痉挛症。继发性者称雷诺现象。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1.发病前常有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受冷史。 2.皮损多见于手足,尤其常见于手指。双侧对称性发作。 3.典型发作可分三期。 第一期:皮肤突然变苍白,始于指趾端,渐向根部发展,皮温降低。 第二期:数分钟后,皮肤发绀,此期可长达数小时或数日。 第三期:局部潮红充血,可伴肿胀。 若小血管痉挛时间过长可能出现指(趾)硬化萎缩,指端可发生溃疡和坏死。 4.自觉发凉、麻木 、刺痛感;第三期可出现烧灼感; 5、一般无全身症状,继发性者可伴原发病的症状。 6.病程慢性,易反复发作。
疾病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 由寒冷、紧张诱发,阵发性、时序性肢端皮肤苍白、发绀、潮红,疼痛。需化验抗核抗体等除外结缔组织病等原发病。 2.鉴别诊断 (1)手足紫绀症:于足皮肤持续性均匀的发绀,没有苍白的阶段,范围广,可涉及整个肢体;在温热环境中不能碱轻,不出现溃疡、坏疽。 (2)网状青斑:女性多见,好发于手足、下肢,皮肤持续性网状或斑状青紫,抬高患肢后症状可以减轻或消失。
疾病治疗:
一、内治疗法 (一)辨征论治 1.血虚寒厥证 证候:四末不温,遇冷则肢端皮色苍白、青紫,凉麻,得温则减;可见面色苍白,口淡不渴;舌淡苷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方药:当归四逆汤加减。紧张激动诱发者,加柴胡、香附、枳壳;血瘀明显者,加地龙、川芎;发于上肢加姜黄,发于下肢加牛膝。 2.阳虚血瘀证 证候:畏寒喜暖,遇冷发病,肢端青紫持续时间长,麻木疼痛,甚则指尖变细僵硬:伴有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困倦嗜睡,小便清长;舌质淡紫有瘀点、瘀斑,脉沉细涩。 治法:温阳通脉,活血化瘀。 方药:阳和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阳虚畏寒明显者,加附子、细辛;痛如针刺、固定不移者,加全蝎、蜈蚣、五灵脂、乳香、没药。 (二)中成药 活血通脉片:活血通脉止痛。适用于手足逆冷血瘀明显者。 小活络丸:散寒除湿.活血止痛。适用于手足逆冷阳虚血瘀证。 二、外治疗法 1.无溃疡或坏疽者,可用中药熏洗。常用透骨草、威灵仙、羌活、白芷、苏木、红花、川椒、葱白等各适量,煎汤先熏,待水温降至40度左右再泡洗。 2.有皮肤豌疡者,外用生肌玉红膏换药,每日1—2次。
预防预后:
1.患者素体血虚,感受寒邪,寒邪阻滞血脉;或因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血行迟滞,致使血不能温养于四末,故四末不温,青紫疼痛。 2、患者素体阳虚.骤受寒冷,寒凝血脉。阳气不达四末.故见肢端厥冷皮肤苍白;脉络闭阻,瘀血胆滞,故继而肢端青紫,不通则痛;良久阳气复通,血脉流行,则现潮红。 西医学认为雷诺病与寒冷敏感及内分泌障碍有关;继发性者多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皮病等结缔组织病,以及慢性闭塞性动脉疾病。因指(趾)小动脉痉挛,导致局部缺血而使皮肤苍白;乳头下静脉丛和毛细血管被动扩张、淤血、失氧、还原血红蛋白含最增高,使皮肤发绀;末期细小动脉痉挛解除,细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循环恢复,出现反应性充血,故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