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
什么是伤寒?
伤寒(typhoid fever),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全身性传染性疾病。潜伏期为8~14d,长者3d,短者23。病程一般约4周。长者可迁延至8周。病理改变主要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尤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病变为明显。临床特征是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性症状、消化系统症状,体查见玫瑰疹、肝脾大,最主要的严重并发症是肠出血、肠穿孔。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8-14天,长短与感染菌量有关。 1.临床表现 分4期。 (1)初期:相当于发病的第1周。以神经系统及消化道症状开始。表现极度乏力、头痛、全身不适、肌肉酸痛。消化道症状有食欲不振、厌食、舌有厚苔、腹胀、腹部不适、便秘。病人有发热,体温呈梯形上升,于5~7d内达39~40℃,热前有畏寒。查体右下腹部轻度压痛,脾大。 (2)极期:病程的第2~3周。常有伤寒典型的临床表现,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病。热型多为稽留热,少数呈弛张热或不规则热,可持续2周。临床症状有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腹痛。个别有神经精神症状,与严重毒血症表现有关。此期有相对缓脉,可触及肝脾。病程第7~12天个别病人见有淡红色的皮肤小斑丘疹,即玫瑰疹(rose spot),一般10多个,分批出现在胸腹,2~4天内消退。 (3)缓解期:相当于发病后第3、4周。病情开始好转,体温逐渐下降。毒血症状重者,神经症状突出、继续有高热、谵妄、摸空。并常发生心脏循环衰竭、肠出血或穿孔、腹泻、肺炎等各种并发症。 (4)恢复期:病程第5周。体温正常,临床症状完全缓解。 儿童伤寒病情相对轻,病程短,体温逐渐上升,脉搏加快与体温升高相平行,在极重病例出现运动失调和大脑中毒症状,并发症极少。老年伤寒体温多不高,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症状严重,易并发支气管炎与心功能不全,恢复缓慢,病死率较高。 2.临床类型 可分7个类型: (1)轻型:中度发热,全身中毒症状轻,病程短(1~3周),缺乏本病典型表现。 (2)暴发型(重型):发病急,毒血症重,病情发展快。高热或超高热,畏寒、腹痛、腹泻,可并发休克、中毒性疾病(脑病、心肌炎、肝炎、肠麻痹)或DIC。 (3)迁延型:初始起病临床表现典型,但发热持续不退,热型为弛张或间歇热,发热达数个月,肝脾明显肿大,多见于慢性血吸虫病的伤寒患者。 (4)逍遥型:症状轻,正常工作、生活,不易觉察,可突发肠出血、肠穿孔。 (5)顿挫型:起病急,表现较典型,发热1周后症状迅速缓解。 (6)小儿伤寒:表现不典型,但起病急,病情重。婴幼儿消化道症状常见,不规则高热,惊厥,玫瑰疹少见,且白细胞数增高,常并发支气管炎或肺炎。学龄儿童多属轻型或顿挫型,症状轻,病程较短,相对缓脉少见,白细胞数不减少,并发症少见。 (7)老年伤寒:症状不典型,虚弱,持续胃肠功能紊乱,记忆力下降,易并发支肺炎与心力衰竭。病程长,病死率高。 3.复发和再燃 复发(relapse)多见于抵抗力差,抗生素使用不足病程患者,热退后1~3周再次出现临床症状。再燃(recrudescence)指在退热过程中,体温未退至正常,又回复发热,症状稍明显,血培养可再次阳性,与菌血症未能完全控制有关。 【并发症】 1.肠出血:为常见并发症,多见于病程第二、三周,出血前常出现腹泻及脉搏增快两种警告信号。腹泻于出血前2~3日出现,脉搏增快于一日前或出血时始现。在肠出血量大时有休克表现,如苍白、气急、脉搏增快和血压下降。在某病例体温可突然下降伴发冷汗。少量出血者仅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出血时间1~7日不等,甚至有长至一个月的。 2.肠穿孔:为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病程的第2~3周,穿孔前常有呕吐、腹泻和极度腹胀。穿孔时首先出现的主要症状是突然腹痛,几无例外地开始于右.下腹。其次是恶心、呕吐。一般状况剧变,体温下降,脉搏增快,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腹胀、腹壁紧张及压痛,肝浊音界消失。X线检查可见腹腔内有游离气体,白细胞数高。 3.伤寒性肝炎:伤寒时肝脏受累多系肝脏对伤寒杆菌及其分解产物的.种非特异性反应。多于病程第1~2周出现,表现为肝大、叩痛,肝功试验中仅谷丙转氯酶轻度升高,少数病例可见到黄疸。肝功能短期内逐渐恢复正常,预后大多良好。 4.心肌炎:多在病程第2~3周出现,患者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脉速、心音低钝、心电图异常改变,包括心律失常、传导异常、S-T段偏移及T波改变等。 5.支气管肺炎:为常见并发症,表现咳嗽、咯痰、肺部罗音、X线胸片显示肺炎。 6.溶血尿毒综合症:本症以急性溶血性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血红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血小板计数减少,周围血中出现破碎的红细胞。重症患儿预后不良。 7.其他:有急性肾炎、急性胆囊炎、心内膜炎、脑膜炎、腮腺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瘢、血栓性静泳炎等。
疾病检查:
【诊断检查】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诊断并不困难。诊断主要根据以下几点。 1.流行病学 发现现症伤寒病人或慢性带菌者,通过食物或水传播,卫生条件差,流行多在夏秋季。 2.体征鉴别 (1)发热,稽留高热为主要热型。起病第一周体温呈阶梯形上升,≥40℃.少数病人热型呈弛张热或不规则热型,发热持续在10~14 d以上。 (2)消化道症状,可有食欲不振、腹胀、便秘,少数病人以腹泻为主。 (3)神经系统症状,病人可有精神恍惚、表情淡漠(无欲貌)、呆滞、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听),重者可出现谵妄、昏迷或脑膜刺激征(虚性脑膜炎)。 (4)循环系统症状,常有相对缓脉或重脉。 (5)肝脾肿大,病程第一周末在侧卧位可能触及脾脏,质软且有压痛,此为伤寒早期的重要体征之一,具有诊断价值。肝亦肿大,质软有压痛。ALT可升高。 (6)玫瑰疹,在病程第7~1 3d,在脚腹部可见淡红色小斑丘疹。直径2~4mm,压之褪色,多在l0个以下。 (7)伤寒舌,舌苔黄、厚、腻,舌边无苔,舌质红绛。 (8)肠出血,多发生在病程第2~3周,轻重不一,从大便隐血阳性直至大量便血。 (9)肠穿孔,为本病最为严重井发症,多见于病程第2~3周,好发于回肠末段。发生肠穿孔前常有腹痛或腹泻、肠出血等。穿孔发生时.突然腹痛、冷汗、脉快、体温和血压下降,随后出现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强直等腹膜炎征象。 (10)中毒性心肌炎,见于病程第2~3周,有严重毒血症、第一心音低钝、早搏、血压下降等。心电图可有P—R间期延长、ST段下降或平坦以及T波改变等。 3.实验室检查 1.血像 白细胞减少,一般在(3~5)×10^9/L,中性粒细胞增多。 2.伤寒杆菌培养 ①血培养:以病程第1周阳性率70%~80%; ②粪培养:以第3~5周阳性率最高,可达85%; ③骨髓培养:第1周阳性率90%,第5周阳性率仍可达50%左右; ④尿培养:于病程第3~4周行尿培养,阳性率25%左右。 3.免疫学诊断 ①肥达反应:一般认为“O”凝集价>1:80;“H”凝集价> 1:160;甲、乙、丙副伤寒杆菌“H”凝集价,各>1:80才有诊断价值。一般“O”抗体比“H”抗体出现为早,后者存在时间较长。如果只有“O”抗体增高,而“H”抗体不高,见于伤寒早期;只有“H”抗体增高,而“O”抗体不高,可能不久前患过伤寒或注射过伤寒杆菌预防接种;早期使用有效抗菌药物,因细菌迅速被消灭,故抗体常不增高。某些疾病如慢性肝炎、风湿病、溃疡性结肠炎、急性血吸虫病,旋毛虫病等,因人体免疫功能紊乱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可导致假阳性反应,而全身情况差、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球蛋白缺乏者可出现假阴性。 ②被动血凝试验(PHA):用伤寒杆菌菌体抗原致敏红细胞,使之与被检血清反应,阳性率为98.35%,假阳性率低,诊断伤寒的特异性与敏感性优于肥达反应。 ③酶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ELISA法检测伤寒患者Vi抗原,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伤寒杆菌蛋白抗原,敏感性87.7%,特异性89.04%。国内有人用ELISA法检测伤寒病人尿液中菌体多糖抗原,确诊者阳性率94.4%。 【鉴别诊断】 诊断伤寒时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常有发热、白细胞减少、或有腹痛、腹泻,如见于上感、肠病毒感染,这些病例一般肝脾不大,无玫瑰疹,也无伤寒的中毒症状,病程不超过1~2周。抗病毒治疗有效。 2.病毒性肝炎 重型病毒性肝炎时常有白细胞减少、消化道症状、转氨酶增高等,与伤寒易于混淆,但病毒性肝炎时除转氨酶增高外尚有其他肝功能损害,常伴有黄疸、出血倾向,一般脾不大,肝大,有叩击痛。病程较长,恢复慢,可并发肝性脑病。病毒性肝炎血清标记阳性。 3.钩端螺旋体病 有疫水接触史。起病急骤,发热伴有寒战、腓肠肌痛与压痛、眼结合膜充血,部分病例有尿少、尿蛋白及管型、白细胞数增高,并有核左移。血、尿接种豚鼠可分离出病原体。 4.斑疹伤寒 本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有被虱叮咬史。起病急、高热伴寒战、脉搏较快、皮疹出现较早,第5~6天出现,至第8天达高峰,且广泛而密集、多为出血性、压之不退色。白细胞正常或稍高。外斐反应(变形杆菌OX19凝聚反应)阳性,病程约2周,发热多急退。 5.肺结核 有结核病史或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史。发热较不规则,以下午为著,盗汗或有结核中毒症状。常有呼吸系症状,血沉加快,白细胞正常,淋巴细胞常增高。胸片肺部可见结核灶。 6.败血症 起病急,有寒战及不规则高热或稽留热,常有皮下出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多增高。可有皮肤感染外伤史,或拔牙、手术史,或有胆道、呼吸道、肺病等原发病灶,血培养可发现致病菌而得到确诊。 7.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有不规则发热,颈部及他处表浅淋巴结肿大,活动而有轻压痛,肝大或伴肝功能异常,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占50%,异形淋巴在10%以上,嗜异凝集试验阳性反应在112倍以上,也可出现皮疹,血沉加快。 8.恶性网状细胞病 病人有不规则高热,进行性贫血,继之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脾肿大较明显,淋巴结肿大,病程通常为数月。骨髓检查可见异常网状细胞和(或)多核巨型网状细胞可与伤寒鉴别。
疾病治疗:
伤寒的治疗概要: 伤寒可针对病原体治疗,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应给予易消化、少纤维的营养丰富的食物。高热时可用冰敷和酒精拭浴,不宜用大量退热剂以免发生虚脱。并发症应予积极处理。也可通过慢性带菌者的治疗。 伤寒的详细治疗: 【治疗】 1.针对病原体治疗 (1)氯霉素:疗效确切,改善了预后;但也会导致复发率上升,骨髓抑制,疗程2~3周。 (2)喹诺酮类:耐药患者可使用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环丙氟哌酸、氟哌酸等。 (3)头孢菌素:特别是第三代的头孢三嗪、头孢哌酮、头孢他定在组织、体液及胆汁中的浓度高。仅用于病情严重、有并发症、其他药物无效者,不作为首选药物。 2.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 (1)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后复查2次粪便培养连续阴性为止。 (2)护理: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注意粪便变化及腹部情况,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避免交叉感染。 (3)饮食:应给予易消化、少纤维的营养丰富的食物。发热期给予流质或半流质.多进水分,给予葡萄糖液维持足够热最[每口7000kJ(1600kcal)左右]和水、电解质平衡。体温下降后可改为无渣半流质;恢复期可进食无渣软饭,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恢复期病人食欲亢进,但此时肠道未痊愈,如饮食不当,有诱发肠出血、肠穿孔的危险。 (4)肾上腺皮质激素:用于严重毒血症,可短程使用地塞米松。 (5)对症治疗包括:高热时可用冰敷和酒精拭浴,不宜用大量退热剂以免发生虚脱。便秘时用开塞露入肛或生理盐水低压灌肠,禁用泻药。毒血症严重病人,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可加用氯化可的松50mg静滴,每日 1次,联用2~3 d。 3.并发症应予积极处理 ①肠出血:禁食、镇静、补液、止血、输血,—般保守疗法效果较好。 ②肠穿孔: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并立即手术治疗。 ③心肌炎;绝对卧床休息,静脉滴注高渗葡萄糖加维生素C,或静脉滴注能量合剂,也可静脉或肌肉注射复方丹参液,亦可肌注辅酶/Q10° 4.慢性带菌者的治疗 较困难,可予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恶唑或喹诺酮类抗生素。 疗程如下:氨苄西林4~6周,复方磺胺甲恶唑1~3个月,喹诺酮类抗生素儿童病人慎用。
预防预后:
伤寒的病因概要: 伤寒是由于感染了存在于感染者的粪便和尿液中的伤寒杆菌所致,并可通过手、餐具、日常生活接触等进行传播。 伤寒详细解析: 【病因病理】 病原:伤寒杆菌存在于感染者的粪便和尿液中,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有鞭毛、能运动的杆菌,列入沙门菌属。在含有胆汁的弱碱性培养基中生长旺盛。其抵抗力:在水中活2~3周,粪便中生存1~2月,在水中冻土地可生存半年,加热60℃15分钟即死亡,5%石灰酸5分钟可杀死,—般消毒药可将其杀灭。在菌体裂解时能释放出毒力很强的内毒素。本菌含有菌体“O”、鞭毛“H”和毒力“Vi”三种抗原,测定血清中这三种相应的抗体,对诊断及流行病调查追踪传染源都有实用价值。 流行病学:世界各地都有本病病例,多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发展中国家较多见。 1.传染源:患者及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病菌随粪便排出体外,患者自潜伏期末起即可排菌,在病程2~4周传染性最强,进入恢复期限后两周内仍有半数排菌,以后逐渐减少。约2%~5%病人可持续排菌3个月以上,称为慢性带菌者。少数可在胆囊带菌数年,甚至终生。所有带菌者,特别是慢性带菌者,是引起伤寒流行,尤其是散发流行的重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病菌随大小便排出体外,通过污染的手、餐具、食物、饮料、苍蝇或蟑螂而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是散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食物、冷饮和水源污染往往造成暴发流行。 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发病以少年儿童、青年多。病后能获得持久的免疫力,个别可第2次患病。 4.流行特征:夏秋季多见。近年来学龄期、学龄前儿童相对增多。农村地区发病率高于城市。可散发或流行(水型、食物型流行)发病。 发病机理与病理: 伤寒发病与感染的细菌量,菌株的毒力、机体的免疫力有关。 其病变主要位于小肠,回肠壁的改变最重。发病第1周肠壁集合淋巴结及孤立淋巴结呈髓样肿胀,第2周由于肿胀达高峰,局部发生营养障碍以至坏死,并有痂形成。第3周结痂脱落形成溃疡,此时可发生出血、穿孔。第4周后溃疡逐渐愈合,不留瘢痕。肠壁可见坏死和增生,坏死及增生亦可见于肠系膜淋巴结,肝、脾、骨髓等处。—部分病例只有小肠内集合淋巴结、淋巴滤泡和肠系膜淋巴结的中度红肿,而无溃疡形成;如有也较少而浅。儿童与成人的病理改变相似,但较轻微。肝、肾和心脏的改变也远比成人少而轻。 伤寒的基本特征是持续的菌血症与毒血症,病理表现为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回肠下段为主的淋巴组织增生、肿胀、坏死和溃疡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