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囊性增生症
什么是乳腺囊性增生症?
乳腺囊性增生症(disease 0f the breast cystichypelplasia,DBCH)又名乳腺囊肿病,是以乳腺小叶、小导管及末梢导管高度扩张而形成的以囊肿为主要特征,同时伴有一些其他结构不良病变的疾病。是常见于中年妇女的多发病,最常见于25~40岁之间。它与单纯性增生病的医别在于该病增生、不典型增生共存,存在恶变的危险,应视为癌前病变。囊性增生病完全为病理性,组织学改变不可逆。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临床表现 周期性的乳房胀痛和肿块为其特征性表现,病程较长,发展缓慢。多见于30~40岁育龄期妇女 l.多种多样的乳房肿块 患者常常以乳腺肿块为主诉而就诊。肿块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可见三种情况: (1)单一结节;肿块呈球形,边界可能清楚,也可能不清楚;可自由推动,囊性感。如果囊内容过多,张力大,也可以误诊为实性。 (2)多个结节:多个囊性结节累及双乳,此种多数性囊肿括动往往受限。 (3)区段性结节感;乳腺部分或全乳呈不规则的颗粒状或结节状,边界不清;结节按乳腺腺管系统分布,近似一个乳头为顶角的三角形或不规则团块。 2.周期性的疼痛规律 疼痛与月经有一定关系,经前加重,且囊增大;经后减轻,囊亦缩小。 3.偶见乳头溢液 乳头溢渡为单侧或双侧,多为浆液性或浆液血性,纯血者较少。如果溢液为浆液血性或纯血性时,往往标志着乳管内乳头状瘤。
疾病检查:
诊断检查: 根据以上临床表现,典型的病例诊断不难,但本病可与乳腺癌并存,尤其是局限性乳腺腺体增厚更要注意与乳腺癌鉴别,确诊只能依靠病理诊断。 (一)乳腺X线钼靶摄片 为首选辅助乳腺囊性增生的诊断方法,乳腺增生的部位呈现为棉花团或毛玻璃状、边缘模糊不清的密度增高影,或有条索状结缔组织穿越其间。伴有囊肿时,可见不规则增强阴影中有圆形透亮阴影。X线片上,乳腺增生症的肿块需与乳腺癌的肿块鉴别。前者无血运增加、皮肤增厚和毛刺等恶性征象,若有钙化,也多散在,不像乳腺癌那样密集。文献报道钼靶X线的诊断正确率达80~90%。随着X线技术的改进,如与定位穿刺活检相结合,其诊断正确率可进一步提高。 (二)B型超声波 1951 J年wild首先应用超声波检查乳腺的肿块,近年来B超发展很快,诊断正确率高达90%左右。超声波显示增生部位不均匀的低回声区,以及无回声的囊肿。它的诊断在某些方面优于X线摄片。X线片不易将乳腺周围纤维增生明显的孤立性囊肿与纤维腺瘤和边界清楚的癌相鉴别,而B超则很容易鉴别。B超对乳腺增生症病人随访很方便,也无创伤。但是,各地超声检测技术差异很大,乳腺囊性增生的诊断时需结合临床。 (三)多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多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诊断乳腺上皮增生症有较大价值。结合X线透视下定位穿刺活检诊断正确率很高。需注意的是对怀疑癌变的病例,最后确诊有赖于组织切片检查。 (四)透照摄影 1929年乳腺透照法首先由Cutler提出,1972年Gros等作了改进。其生物学基础是短波电磁辐射(蓝光)比长波(红光)更容易透入活组织,短波光在组织内广泛散布,长波光可被部分吸收,并产生热。乳腺各区域的不同吸收质量用黄光透照能更好地显示成像。Gros等使用非常强的光源,在半暗环境中进行透照,乳腺囊性增生的诊断并用普通彩色胶卷摄影,观察其图谱的变化。 (五)液晶热图形检查(详见第三章部分) (六)囊内注气摄象检查 (七)大而内容清亮的囊肿。透光试验容易辩认;必要时穿刺(B超引导下),吸出内容物。内容物清亮、混浊或粘稠,但镜下并无特殊结构,微小囊肿组成的大囊肿,边界不清也不规则,常与生理性乳腺增生难以区别,但本病的纤维化较明显,如甩手指抓起病变部位时,常感觉边缘较锐利,有如盘缘,有利于诊断。确定诊断仍赖于病理检查。 鉴别诊断: (一)乳痛症 以疼痛为主,乳腺触诊阴性,疼痛区的乳腺腺体增厚,缺少肿块感。乳腺囊性增生的检查很少有乳头溢液。 (二)乳腺纤维腺瘤 典型者不难辨认,某些微小多发腺纤维瘤聚合成一处,临床酷似乳腺囊性增生病,但表面光滑。易活动,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三)乳管内乳头状瘤 多位于乳腺中间带,或邻近的乳晕部,呈单囊性。可伴有血性乳头溢液,最后需病理确诊。 (四)乳腺癌 临床表现不一,少数酷似囊性增生病。尤其后者又可癌变,故最后需病理确诊。
疾病治疗:
乳腺囊性增生症的治疗概要: 乳腺囊性增生症中医分期治疗以疏肝理气、调和冲任、调节卵巢功能的中药对症治疗为主。 乳头皲裂、破损者应暂停授乳,代以吸乳器,尽量使乳汁排空。局部使用止痛药膏。乳腺囊性增生症应以外科治疗为主。 乳腺囊性增生症的详细治疗: 乳腺囊性增生症是一种以上组织增生和囊肿形成为主的一种非炎、非瘤病变。它的恶变率达3%~4%。有人认为该病可以发生癌变,属于癌前期病变,所以临床处置应谨慎。 1.中医分期治疗以疏肝理气、调和冲任、调节卵巢功能的中药对症治疗为主。 (1)早期 初起阶段主要表现为乳汁淤积,热毒内盛,其治疗原则为解毒清热、通乳消肿。内服汤药:可用瓜蒌生蒡汤加减。 (2)化脓期 治疗有两个原则,一是回乳,二是充分排脓。治疗:清热解毒,排毒透脓,方选透脓散加减。 2.西医治疗 (1)非手术治疗 乳头皲裂、破损者应暂停授乳,代以吸乳器,尽量使乳汁排空。局部使用止痛药膏,如酒花素、鱼肝油铋剂,以促进破口愈合。出现积乳囊肿时,可在热敷后应用手法按摩,从乳腺四周向乳头方向作轻柔的按摩,使乳腺管通畅以促进乳汁排出。炎症硬结,可在其周围用0.25%普鲁卡因60 ml加青霉素10万~20万U封闭。早期作冷敷,后期作热敷。及早全身使用抗生素。 (2)手术治疗 乳腺囊性增生症应以外科治疗为主。 1)手术目的:明确诊断,避免癌的漏诊和延误诊断。 2)手术原则:针吸细胞学检查为首选检查方法之一。对检查结果阴性、不能排除恶性者,须做手术检查。有条件者,应在做好根治术准备的情况下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如果为恶性,则行根治术;如果不具备冰冻条件,也可先取病理,如果病变为恶性,应在术后2周内行根治术,这样对预后影响不大。 3)手术方案的选择;肿块类或属于癌高发家族成员,肿块直径在3cm以内,可行包括部分正常组织在内的肿块切除;挂据病理结果,如有上皮细胞高度增生、间变者,年龄在40岁以上,行乳房大区段切除。有高度上皮增生,且家族中有同类病史,尤其是一级亲属有乳腺癌者,年龄在45岁以上应行单纯乳房切除术。35岁以下的不同类型的中等硬度的孤立肿块,长期治疗时好时坏,应行肿块多点穿刺细胞学检查,如果阳性则行根治术;即使阴性也不可长期药物治疗,应行肿块切除送病理,根据病理结果追加手术范围。当然,也不可盲目行乳房单纯切除术。
预防预后:
病因 本病的发生与卵巢内分泌的刺激有关。Goormaghtigi和Amerlinck在1930年已证明切除卵巢的家鼠注射雌激素后能产生乳腺囊性病。由于患者卵巢功能紊乱,体内孕激素分泌减少,雌激素分泌增多,导致乳腺上皮增生与脱落,引起乳腺小叶小管及末梢乳腺导管高度扩张与囊性变而形成本病。本病亦有自限性。经过3年或更长时间后病变可以停止,但有时亦可继续进行,大约有3%~6%的病例最终可以发生癌变。本病患者与正常人群相比,其患癌率大5~10倍。 病理 大体所见整个乳腺或乳腺的一部分有大小不同、软硬不均的囊性结节,有时由多个囊肿聚集成为一个较大的肿块,病变范围可为一侧乳腺或双侧。囊肿为多囊性,大的囊肿直径可达1~5 cm,呈灰白色或蓝色。小的囊肿可仅2 mm,甚至肉眼看不到,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囊肿内所含的内容为清亮无色的浆液性或棕黄色液体,有时为血性液体。囊壁光滑,但有时也可呈颗粒样改变或乳头状瘤样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