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
别名:原发性青光眼|高眼压症|继发性青光眼|先天性或发育性青光眼
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种表现为眼内压增高、视神经和视功能损害的眼病。是我国当前主要致盲眼病之一,在盲人中因青光眼而致盲者我国各地统计结果不等,少者占5.3%,多者达21%。青光眼可分为原发性闭角青光眼、原发性开角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及继发性青光眼。其中除先天性青光眼多发生于青少年或婴幼儿以外,其余均常见于老年人。我国原发性青光限的患病率约为0.21%~1.75%,而40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则为1.4%。尤以急性闭角青光眼97%为40岁以上的中老人,发病高峰年龄为61一71岁;原发性开角青光眼40岁以者也占75.3%,在52~85岁人群中发病率为1.43%。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开角型青光眼早期,除眼压增高外,可无任何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周边视野缩小,轻度头痛,以及一些不明确的视觉症状,如看电灯周围有晕圈或暗适应能力变差。最后视野极度缩小,形成管状视野,患者注视正前方时,周围物体均看不见。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作可产生明显的症状,表现为视力下降,灯光周围有彩虹圈,眼痛和头痛。这些症状可持续数小时。急性发作除可引起视力迅速下降,严重眼痛外,也常伴有恶心、呕吐,有时还可能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此外,眼睑水肿、眼充血、流泪、瞳孔扩大及对光反射消失也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常见表现。
疾病检查:
眼压可作为诊断指标之一,因此常规眼科检查应包括眼压测量。
疾病治疗:
治疗 β阻滞剂可减少房水产生。匹罗卡品可缩小瞳孔,牵拉虹膜,增加房水外引流,也有助于降低眼压。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剂,如醋氮酰胺,也有助于控制发作,醋氮酰胺片剂或眼药水也可降低眼压。其他抗青光眼药物,如肾上腺素、地匹福林、卡巴胆碱等,也可增加房水外流或抑制房水产生。 针对开角型青光眼,如果药物不能控制眼压,或患者不能耐受药物的副作用,则可考虑激光治疗或手术治疗,以增加房水外引流。 针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激光虹膜造孔,可建立引流通道,有助于预防进一步发作,这种治疗常常是根治性的。如果激光治疗不能解决问题,则可采用手术在虹膜上切孔。虽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为单眼发作,如果另一眼也为窄房角,则双眼均应给予治疗。 继发性青光眼的治疗取决于病因。例如,若继发性青光眼为炎症所致,治疗一般包括皮质类固醇控制炎症,扩瞳药保持散瞳。有些继发性青光眼需要手术治疗。
预防预后:
青光眼的病因尚不清楚,但部分青光眼有家族性。如果外引流通道是开放的,称为开角型青光眼;如果外引流通道被虹膜阻塞,则称为闭角型青光眼。炎性疾病,如葡萄膜炎,是继发性青光眼最常见的原因,其他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的常见原因为视网膜静脉栓塞、眼外伤、眼手术以及眼内出血。此外,某些药物,如激素也可增高眼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