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石症
别名: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
什么是尿石症?
尿石症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本病属于中医“石淋”范畴。临床特点以疼痛、血尿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发病率约为3:1。我国长江以南为多发地区。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上尿路结石,包括肾和输尿管结石。典型症状是突然发作的肾或输尿管绞痛和血尿。其程度与结石的部位、大小及移动情况等有关。绞痛发作时疼痛剧烈,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冷汗、面色苍白等症状。疼痛为阵发性,并沿输尿管向下放射到下腹部、外阴部和大腿内侧。 检查时肾区有叩击痛或压痛。结石较大或固定不动时,可无疼痛,但常伴有肾积水或感染。绞痛发作后出现血尿,多为镜下血尿,肉眼血尿较少,或有排石现象。有时活动后镜下血尿是上尿路结石惟一的临床表现。 结石合并感染时,可有尿频、尿急、尿痛,伴发急性肾盂肾炎或肾积脓时,可有发热、畏寒、寒战等全身症状。 双侧上尿路结石或孤肾伴输尿管结石引起完全梗阻时,可导致无尿。 膀胱结石:典型症状为排尿中断,并引起疼痛,放射至阴茎头和远端尿道。如为患儿,常手握阴茎,蹲坐哭叫,经变换体位又可顺利排尿。多数患者平时有排尿不畅、尿频、尿急、尿痛和终末血尿。前列腺增生继发膀胱结石时,排尿困难加重,结石位于膀胱憩室内时,多有尿路感染的表现。 尿道结石: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排尿费力,呈点滴状,或出现尿流中断及急性尿潴留。排尿时疼痛明显,可放射至阴茎头部,后尿道结石可伴有会阴和阴囊部疼痛。
疾病检查:
1.辨病思维 (1)诊断要点 辅助检查:腹部X线平片多能发现结石的大小、形态和位置。 排泄性尿路造影、B型超声、膀胱镜、CT等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 (2)鉴别诊断:本病需与胆囊炎、急性阑尾炎相鉴别。 2.辨证思维 尿石症的辨证,有虚实之分。临床应根据疼痛的部位、性质,结合局部和全身的症候表现进行辨析。 若湿热蕴结者,多见腰痛或小腹痛,伴有尿痛尿赤,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等症;气血瘀滞者,多见发病急骤,腰腹胀痛或绞痛,并向外阴部放射,舌暗红或有瘀斑,脉弦或弦数等症;肾气不足者,多见腰部胀痛,时发时止,遇劳加重,疲乏无力,尿少或频数不爽,脉细无力等症。
疾病治疗:
①结石横径<1cm且表面光滑、无肾功能损害者,可采用中药排石,②对于较大结石可先行体外震波碎石。再配合中药治疗;③初起——宣通清利,日久——配合补肾活血、行气导滞。 辨证论治 1.湿热蕴结 【证候】腰痛或小腹痛,或尿流突然中断,尿频,尿急,尿痛,小便混赤或为血尿;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辨证】湿热蕴结,气滞不通,故腰痛或小腹痛;结石阻于膀胱尿道之间,尿路受阻,可见尿流突然中断;湿热下注膀胱,放尿频,尿急。尿痛,小便混赤;结石移动,损伤血络,则可有血尿;湿热伤津,则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为湿热内蕴之象。 【治则】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主方】三金排石汤加减。 【处方】金钱草50g,海金沙20g,鸡内金15g,牛膝15g,滑石20g,石韦20g,车前子30g,木通10g,乌药10g,白芍15g,甘草5g。 2.气血瘀滞 【证候】发病急骤,腰腹胀痛或绞痛,疼痛向外阴部放射,尿频,尿急,尿黄或赤;舌暗红或有瘀斑;脉弦或弦数。 【辨证】结石内阻,气滞不能宣通,故腰腹胀痛,甚则出现腰腹部绞痛,并向外阴部放射;湿热下注膀胱,故尿频,尿急,尿黄或赤;舌暗红或有瘀斑,脉弦或弦数为气血瘀滞之象。 【治则】理气活血,通淋排石。 【主方】金铃子散合石韦散加减。 【处方】石韦20g,瞿麦20g,滑石20g,车前子20g,冬葵子20g,川楝子15g,延胡索15g,金钱草30g。海金沙20g,川牛膝15g,琥珀5g,王不留行20g。 3.肾气不足 【证候】结石日久,留滞不去,腰部胀痛,时发时止,遇劳加重,疲乏无力,尿少或频数不爽;或面部轻度浮肿;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辨证】结石日久,肾气亏虚,不能推动结石排出,故腰部胀痛,时发时止;劳则气虚,故遇劳加重;肾气不足,元气衰惫,故疲乏无力;气化不力,水湿上泛,故面部浮肿;结石内阻,故尿少尿频,淋漓不爽;舌淡苔薄,脉细无力为肾气不足之象。 【治则】补肾益气,通淋排石。 【主方】济生肾气丸加减。可酌加黄芪、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丹参、穿山甲(代)等。 【处方】熟地黄25g,山药15g,山茱萸15g,茯苓10g,牡丹皮10g,泽泻10g,附子5g,肉桂5g,车前子15g,川牛膝15g,黄芪30g,金钱草30g,海金沙15g,鸡内金15g,丹参15g,炮穿山甲(代)10g。 病情观察 湿热蕴结型尿石症,血尿者,加车前草30g,白茅根30g,焦栀子10g,小蓟炭15g,气血瘀滞型尿石症,疼痛明显者,加三棱10g,莪术10g;肾气不足型尿石症,腰痛明显者,加杜仲15g。川续断15g。 预后转归 本病经积极治疗,病情能够稳定,预后良好,但容易复发。若失治可引起肾积水、尿路感染,最后造成肾功能损害,预后不佳。
预防预后:
本病多由肾虚和下焦湿热引起,病位在肾、膀胱和溺窍,肾虚为本,湿热为标。 1.肾虚外感湿热 肾虚膀胱气化不利,尿液生成与排泄失常,加之摄生不慎,感受湿热之邪,湿热蕴结膀胱,煎熬尿液,结为砂石。 2.湿热内生 饮食不节,嗜食辛辣肥甘醇酒之品,致湿热内生,蕴结膀胱,煎熬尿液,结为砂石。 3.温热蕴结 气机不利,结石梗阻,不通则痛;热伤血络,可引起血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