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源性头痛
鼻源性头痛(rhinogenousheadache):是指鼻腔、鼻窦病变引起的头痛。以鼻窦急性炎症最为多见,约占全部头痛发病数的5%,其它如急、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萎缩性鼻炎、鼻中隔偏曲等均可引起。鼻源性头痛一般都有鼻病的症状,如鼻塞、流脓涕等,多为深部头痛,呈钝痛或隐痛,无搏动性,白天较重;卧床休息时减轻,头痛有一定的部位和时间,在低头弯腰、衣领过紧、全身用劲使静脉压增高时鼻粘膜充血,头痛加重。鼻腔粘膜用药收缩或表面麻醉后,头痛可减轻。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1、阻塞感染型:中鼻甲或下鼻甲肥大,多数病人鼻腔内可见鼻息肉或有鼻中隔偏曲,X线及CT示钩突和筛泡过度气化,一个或多个鼻窦炎症表现,头痛发作时抗感染和鼻腔内滴用1%麻黄素治疗后症状可减轻。2、压迫型: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肥大、鼻中隔骨棘和筛泡紧密相抵凑。X线及CT检查偶可见鼻窦炎症表现。头痛发作时患侧鼻腔内用浸有1%地卡因棉片敷于筛前筛后神经分布区治疗后头痛可减轻。3、混合型:具有阻塞感染型和压迫型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及特点。
疾病治疗:
鼻源性头痛,临床上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首选手术治疗。传统的治疗方法侧重局部病变切除,但常因破坏正常解剖结构而出现相应的并发症,且由于相邻病变未能去除,复发率高。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和对鼻腔鼻窦解剖生理的认识,鼻部手术已注重保持原有功能。中鼻甲中鼻道及其附近区域的解剖结构的生理异常和病理改变最为关键,称该区域为窦口鼻道复合体(OMC)。OMC正常是鼻腔鼻窦正常通气引流的前提,所以,治疗鼻源性头痛的关键在于如何矫正异常的解剖结构。目前国内外对鼻及鼻窦的手术治疗以由以前的大体手术逐渐过度到功能性手术,功能性鼻腔鼻窦内窥镜手术(FESS)已成为治疗鼻及鼻部相关疾病的最主要方法之一。鼻内窥镜手术(FESS)治疗鼻源性头痛,是以对OMC的认识和理解为前提的。术中使鼻中隔矫正居中即可,重点去除部位在中鼻甲相对应的区域。再行中鼻甲、中鼻道的矫治,恢复和保留了鼻中隔和中鼻甲的形态结构。保留了嗅区的通畅和粘膜的完整性,改善了OMC通气引流,使得引起鼻源性头痛的主要病因得以解除,从而提高鼻源性头痛的疗效,减少复发,降低并发症。
预防预后: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原因较多、机制十分复杂的一种主观症状。,鼻腔和鼻窦局部病变及结构变异与头痛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以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引起的头痛多见。鼻源性头痛的致病因素大致分为两类。首先,鼻腔分布着丰富的感觉神经纤维。鼻腔的感觉神经来自三叉神经的眼支和上颌支。眼支分出筛前神经至鼻腔前部,上颌支分出鼻后上、后下神经的外侧支分别至中、下鼻甲,上牙槽的前、中、后支到上颌窦,司鼻外的感觉。同时,鼻腔又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分布,司鼻腔粘膜血管的舒缩和腺体分泌功能。因而鼻腔是人体较为敏感的一个部位。其次,鼻腔实际上是由窄狭的管腔、孔洞和间隙构成,解剖结构复杂而精细,一旦遭受炎症的侵袭和鼻腔自身解剖结构发生肿大变异,则容易造成鼻腔、鼻窦引流障碍、肿胀挤压,导致邻近结构受累。早期多表现为阻塞性头痛,由于窦口长期阻塞,窦腔内空气逐渐被吸收,出现所谓“真空性头痛”,真空状态下粘膜血管扩张,血清大量漏出,或因炎症渗出积脓使窦腔压力增高,又出现“张力性头痛”。高位鼻中隔偏曲和钩突、筛泡及鼻甲体积肿大则因为使鼻腔、特别是嗅缝变窄,中、下鼻甲受压,使其舒缩机能受到限制而出现反射性头痛。炎症刺激鼻神经也是导致头痛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