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
什么是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exantherna subitum)又称婴儿玫瑰疹(roseola infantum),是人类疱疹病毒6型导致的婴幼儿期发疹性热病,特征为高热3—5天后,体温突然下降,而皮肤出现玫瑰色斑丘疹。本病多见于6~18月小儿,3岁以后少见,春、秋雨季发病较多,无男女性别差异。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幼儿急疹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7至14天,平均10天。临床特点是突然起病,病初即有高热,体温达39%~40℃,持续3~5天而骤降,热退后疹出。发热期间食欲精神尚好,咽峡部充血,枕、颈、耳后淋巴结肿大,偶有前囟膨隆,可出现高热惊厥。热退后9~12小时内出疹,皮损呈红色斑疹或斑丘疹,主要散布在躯干、颈部及上肢,皮疹间有3—5mm空隙,偶尔在皮疹周围可见晕圈。几小时内皮疹开始消退,一般在2—3天内消失,无色素沉着及脱屑。在流行时,少数病例亦可无皮疹出现。起病第1天白细胞计数增加,中性粒细胞占优势,第2天以后白细胞数明显下降,淋巴细胞相对增高,可达90%。
疾病检查:
幼儿急疹的诊断: 本病发热期无特殊体征,但依据典型的热退疹出表现,结合年龄易作出诊断。不典型病例需依赖病毒分离。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特异性抗体在急性期为阴性,恢复期转阳性,且效价升高4倍以上。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各种出疹性传染病如麻疹、风疹、猩红热及药物疹等鉴别。
疾病治疗:
幼儿急疹的预防: 无预防方法。预后良好。 幼儿急疹的治疗: 无特殊治疗,主要为加强护理和对症治疗。高热时除降低周围环境温度外,应给予足够水分,酌情给予解热镇静剂,可服用清热解毒中成药。
预防预后:
幼儿急疹的病因: 病原体为人类疱疹病毒6型,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为200nm。其核衣壳为162个壳微粒组成的立体对称20面体,其内是由双股DNA组成的核心,核衣壳外有一层脂蛋白包膜。无症状的成人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经呼吸道飞沫传播。胎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得到抗体,出生后4个月时抗体阳性率为25%,11月为76%,5岁时90%,17岁时达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