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缩窄
什么是心包缩窄
?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是由于心包慢性炎症所导致心包增厚、粘连甚至钙化,使心脏舒张、收缩受限,心功能减退,引起全身血液循环障碍的疾病。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多数由结核性心包炎所致。急性化脓性心包炎迁延不愈而成者约占10%,其他亦可由风湿、创伤、纵隔放疗等引起,占极少数。我国导致这方面炎症最多见的原因是结核和化脓性感染其次为霉菌或病毒感染等。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X线检查:心脏阴影大小正常或稍大,心增大可能由于心包增厚或伴有心包积液,左右心缘正常弧弓消失,呈平直僵硬,心脏搏动减弱,上腔静脉明显增宽,部分病人心包有钙化呈蛋壳状,此外,可见心房增大。 (2)心电图:多数有低电压,窦性心动过速,少数可有房颤,多个导联T波平坦或倒置。有时P波增宽或增高呈“二尖瓣型P波”或“肺型P波”表现左、右心房扩大,也可有右心室肥厚。 (3)超声心动图:可见右心室前壁或左心室后壁振幅变小,如同时有心包积液,则可发现心包壁层增厚程度。 (4)心导管检查:右心房平均压升高,压力曲线呈“M”形或“W”形,右心室压力升高,压力曲线呈舒张早期低垂及舒张晚期高原的图形,肺毛细楔嵌压也升高。 2、诊断 典型缩窄性心包炎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诊断并不困难。临床上常需要舆论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及结核性腹膜炎相鉴别。限制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和血流动力学改变与本病很相似,两者鉴别可能十分困难,必要时需通过心内膜心肌活检来诊断。 缩窄性心包炎临床上诊断时容易造成误诊。由于心包纤维化、钙化而束缚心脏,影响心脏的舒缩功能。最终以循环障碍或肝肾功能不全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加之本病的亚临床型多于临床型,继发性多于原发性,继发性患者的临床表现易被原发病所掩盖,是造成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病史采集不全面,体格检查不仔细,遗漏了某些重要体征,尤其是对心脏受压的特殊表现重视不够,或未及时行其他各项有关检查,故容易造成误诊。因此在诊断时,应严格地与各种可能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临床上主要是需要与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结核性腹膜炎相鉴别,缩窄性心包炎在临床表现和血流动力学上与限制型心肌病很相似,必要时可通过心内膜活检来诊断。
疾病治疗:
1、指导患儿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如肉、蛋、奶类,新鲜水果和蔬菜。 2、必要时静脉输液,补充能量、维生素,应用抗生素和止血药物。 3、饮食中多补充含钙高的食物,如虾皮,海带、芝麻酱等,补钙的同时注意适量的运动及维生素D的补充。 4、患儿术后当日禁食、水,无腹胀、恶心呕吐症状者术后第二天可进食,一般先进食流质、半流质饮食,并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5、因术后卧床时间较长,应注意进食富含纤维的蔬菜、香蕉等,防止便秘。 6、术后一年内避免剧烈的体育运动。 本病为家族性显性遗传病,无有效预防措施
预防预后:
缩窄性心包炎继发于急性心包炎,其病因作我国仍以结核性为最常见,其次也见于心包外伤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霉菌或病毒感染未及时得到治疗,也可以导致本病的发生。有许多缩窄性心包炎病人虽经心包病理组织检查也不能确定其病因。心包肿瘤和放射治疗也偶可引起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