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部包块
什么是小儿腹部包块? 腹部包块是指触摸时所摸到的肿块。腹腔、盐腔和腹膜后的任何组织器官发生炎症,血肿、肿瘤,增生、囊肿、畸形和移位均可在腹部触到肿块,所以腹部肿块的鉴别和诊断比较困难,小儿对病史不能详细描述,经腹部触到肿块均是器质性病变,病情较重,所以应当提高对腹部包块的认识和了解。以下重点介绍小儿腹部包块的病因、诊断和小儿腹部包块的常见疾病及鉴别。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诊断】 (一)病史 1,年龄不同年龄的小儿引起腹部肿块的疾病不完全相同。出生后数天至数周的小儿,多见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胃肠重复畸形、肠扭转。周岁内小儿肠套叠多见。年长儿蛔虫性肠梗阻、先天性巨结肠、肾胚胎瘤多见。 2,肿块形成的过程 如果腹内肿块存在时间长,生长缓慢、不伴疼痛,多为良性肿瘤和囊肿:如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以外伤性血肿的可能性大:如肿块出现伴有发热、白细胞增高,则炎性肿块的可能性大。 3,消化系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多为肠梗阻:伴便血、黑便可能是消化道肿瘤、炎症或肠套叠:如什腹水可能为结核性腹膜炎、腹腔转移癌、卵巢肿瘤、肝癌。 4,其他脏器症状血尿、脓尿、尿潴留时可能是泌尿系统疾病,如膀胱肿瘤、多囊肾、肾积水:伴全身状况羞、消瘦、贫血,发热等,可能是恶性肿瘤。 (二)体格捡查 1,肿块的部位参照腹部九区分法每个区的正常脏器的位胃分析。还要区分是腹壁的、腹腔的还是腹膜的。腹壁肿物表浅,腹肌紧张时更易触及。腹膜后的部位深,多数肿块固定。 2,肿块的性状肿块有明显压痛多为炎性包块。肿块表面不规则、呈结节状、质硬者多为恶性肿瘤。表面光滑、质地欠硬、形状规整者多为良性肿瘤。右上腹梨形胃、肿物多是胆囊。肾脏表面光滑,质地有弹性,下极呈半圆形。腊肠样肿物见于肠套叠。卵巢肿物肿块上缘清楚,下缘模糊。肿块随呼吸上下移动者,多数起源于胃、横结肠、肝、脾、肾等。腹膜后肿物、胰腺、盆腔肿物小随呼吸上下移动。 3,叩诊实质性脏器叩之为浊音或实音。空腔脏器叩之为鼓音。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尿、便常规血、尿、便常规检查非常必要,往往能提供重要线索。血白细胞总数升高表示是炎性包块。贫血可能是血液病或恶性肿瘤。便隐血试验阳性可能是胃肠道肿瘤、炎症、肠套叠。有血尿、脓尿为泌尿系疾病。 2,腹水如有腹水当抽取腹水做常规检查,涂片查细菌及做细菌培养,做脱落细胞学检查,往往能提供疾病定忡的资料。 3,生化检查 甲胎蛋自检查对肝癌、卵巢癌、恶性畸胎瘤的诊断有帮助。 4,骨髓穿刺怀疑血液病可进行骨髓穿刺检查。 (四)辅助检查 1,B超检查方便、快捷,可重复检查,无伤害,能了解肿物的大小、位置、囊性或实性,肿物与其他脏器的关系。 2,X线检查腹部平片如发现钙化,牙齿影像,有助于畸胎瘤的诊断。钡餐、钡灌肠造影能发现胃肠疾患或受压迹象。其他,如腹膜后允气造影、静脉肾盂造影对腹部肿块的诊断均有意义,可根据临床需要进行。 3,纤维内镜检查胃镜、结肠镜、膀胱镜、腹腔镜,能发现胃、肠、膀胱及腹腔内病变。 4,穿刺检查在B超引导下,对肿物进行穿刺,抽取物可以进行细菌学或细胞学检查,对病因鉴别有意义。 5,CT扫描检查 能准确地显示腹腔、盆腔、腹膜后肿物的大小、部位和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 6,磁共振检查也是影像学检查方法,能显示肿物的大小、位置等。对腹部肿物的诊断不及CT扫描,且费用昂贵。 7,剖腹探查对难以诊断、但需要手术治疗的,可剖腹探查并进行手术治疗。术中可做冰冻切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检查并决定治疗方案, (五)诊断思路 1,首先要弄清肿块是在腹壁上还是在腹内浅表的腹壁肿块如脂肪瘤、纤维瘤、血管瘤,常表现在局部皮肤突起,诊断无困难。而腹壁深层的肿块如腹肌硬纤维瘤、腹肇炎症,特别是位于腹直肌后腹膜前的肿块有时较难诊断。当腹肌紧张或坐起时肿块较为明显,也可X线腹部侧位摄片诊断。 2,明确了肿块在腹内,应判断肿块来自哪个系统和器官肿块在上腹部,伴有黄疸,多为肝胆或邻近器官病变,提示肝、胆胰疾病:在左上腹为脾肿大,边缘清晰,可触及切迹:伴消化道症状或便血,肿块位干中腹部,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梗阻,如肠套叠、肠重复畸形、肠恶性肿瘤、肠系膜囊肿等:伴腹水多见于肝癌、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腹膜转移癌等:下腹部及盆腔肿块以阑尾周围脓肿、卵巢囊肿及盆腔畸胎瘤、骶前畸胎瘤等多见:腹膜后肿块大多与肾脏有关,常伴泌展系统症状,如肾母细胞瘤、肾积水、多囊肾等,另外还有一些肾脏外肿块如神经母细胞留、腹膜后畸胎瘤等。 3,明确是实质性肿块或囊性肿块实质性多为恶性,囊性多为良件。区别肿块为实质性或囊性,除仔细作腹部触诊外,透光试验、超声检查、CT检查等有很大帮助。 4,明确腹部肿块来源自腹腔内或腹膜后腹腔内肿块如无粘连多可活动,而腹膜后肿块一般较固定,多位于腹的一侧腰肋部,常充满腰窝,巨大时才向腹中部发展。 5,最后要明确肿块的病理性质采集病史除了解一般病历所需的项目外,特别要了解肿块起始的位置、生长的建度、活动的方向和范围,肿块出现前后小儿全身情况的变化,有无消化道或泌尿系统等伴随症状。
预防预后:
【机制】 由于各种原因使腹部的脏器和组织发生肿大、增生、膨胀、粘连或移位,都可以导致腹部异常的包块,其病因很多,其形成机制也各异,包括炎症、肿瘤、损伤、梗阻、寄生虫病、先天性疾病、脏器移位或下垂及其他。 1.炎症炎症肿块在腹部较为多见,以结核性为常见(如肠结核、腹内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腹膜炎等)。另外有LAN尾周围脓肿、胆囊积水积脓、肾盂积水积脓、局限性肠炎、胰腺假性囊肿,慢性溃疡穿孔,少见的有放线菌病等。 2,肿瘤包括发生在腹部脏器组织的良、恶性肿瘤及转移至腹部的恶性肿瘤。良性者有腹壁皮下的脂肪瘤、纤维瘤,腹腔内的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及腹膜后脂肪瘤等:恶性者有肝癌、胰腺痛、胃癌、结肠癌、卵巢癌、肾癌、淋岜肉瘤、腹膜后纤维肉瘤等均为临床常见。 3,损伤 由外伤引起,如损伤性血或尿外渗形成包块、外伤性腹主动脉瘤等。 4,梗阻一般因空腔脏器出口受阻,致液体或气体潴留所致,如肠扭转、肠套叠、绞窄性肠梗阻、肠蛔虫症、尿潴留、淤胆性胆囊肿大等。还可包括胆汁排出受阻所致的凇胆性肝肿大及静脉回流受阻所致的瘀血性肝、脾肿大等。 5,寄生虫病如包虫囊肿、肠蛔虫症、阿米巴肠病、阿米巴肝脓肿、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等。 6,先天性疾病如有些腹部肿块疾病是胚胎发育异常所致,大多婴儿期发病。恶性者有肾胚胎瘤、肝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等。良性者白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先天性多囊肾等。 7,脏器移位或下垂如游动肾、游动脾、肾下垂、肝下移等。脏器下垂多发生在身体瘦长型者或原来肥胖而后消瘦的人。 8,其他腹外疝(腹壁疝、腹股沟疝等)、结石(膀胱结石、胆囊巨结石等)、腹部假性肿块(结肠内粪块、自发痉挛的肠袢、尿充盈的膀胱、妊娠子宫等)。 【病因】 腹部包块常见的病四分类为肿瘤、炎症、梗阻、畸形及先天性疾病。腹部各区包块常见病因如下: (一)右上腹部包块 1.肝脏在小儿多见肝母细胞瘤、肝炎、肝脓肿、肝包囊虫病、多囊肝。 2,胆囊急性胆囊炎、胆囊积水、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3,肾脏右肾下移、多囊肾、肾积水。 (二)中上腹部包块 小儿常见的有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肠系膜和大网膜囊肿、脐管囊肿、小肠肿瘤、蛔虫性肠梗阻、消化管重复畸形、恶性淋巴瘤。 (三)左上腹部包块 左肾下移、多囊肾、脾脏大(原因还很多)。 (四)左、右腰部包块 多囊肾、肾下移、肾积水、肾肿瘤(肾胚胎瘤是婴幼儿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五)右下腹部包块 小儿多见肠套叠、阑尾周围脓肿、右侧卵巢肿瘤。 (六)左下腹部包块 左侧卵巢肿瘤、乙状结肠积粪、各种肉芽肿、先天性巨结肠。 (七)中下腹部包块 尿潴留、膀胱或子宫肿瘤。 其他如肠套叠、肠梗阻、腹腔内转移瘤、肠扭转和蛔虫性肠梗阻引起的包块位置多不固定。在小儿还较多见,应当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