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
什么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
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pyloric obstruction)指的是幽门附近的溃疡瘢痕愈合后,造成胃收缩时胃内容物不能通过并因此引发呕吐、营养障碍、水与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等一系列改变的情况。在手术治疗的溃疡病病人中,瘢痕性幽门梗阻占5%一20%。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临床表现 多数病人有较长时间的溃疡病史,发生幽门梗阻后,原有症状和规律逐渐有所改变。原空腹痛为上腹膨胀或沉重感所代替。后又可出现阵发性胃收缩痛,进食后反加重,食欲减退,恶心、嗳气、反胃等症状更频繁而明显。一切症状在清晨起床时轻,傍晚加重。病人常自己设法诱起呕吐,以缓解症状。经过一段时期后。呕吐成为突出的症状,为自发性,吐出物量很大,多为积存的食物,甚至有前一二日所食的,并含有大量黏液,且有臭味,呕吐后上腹膨胀即显著减轻,此时腹痛可完全消失,但全身情况变差,出现消瘦、便秘、尿少、无力等症状。查体所见为营养不良,皮肤干燥、松弛,皮下脂肪消失,上腹隆起,有时可见自左肋下至右腹的胃蠕动波,以手拍上腹部时有水震荡声。
疾病检查:
诊断 根据病人病史、临床表现,结合上述辅助检查可诊断。 鉴别诊断 (一)暂时性幽门梗阻 鉴别须先与活动性溃疡造成幽门痉挛或水肿导致梗阻相区别。暂时性梗阻者,仍有溃疡疼痛症状,梗阻为间歇性,呕吐剧烈,但胃不扩张,一般情况尚好,经洗胃和解痉药物治疗后,梗阻症状可缓解或减轻。 (二)肿瘤性幽门梗阻 胃癌病程短,无溃疡病史,胃扩张程度小,胃蠕动波少见。胃酸分泌较正常人低。胃脱落细胞学检查可查见癌细胞。x线钡餐检查见胃窦部充盈缺损,十二指肠正常。胃癌病人呕吐物可含坏死脱落癌组织,液体呈咖啡色。胃镜检查可肯定诊断。 (三)成人幽门狭窄 由于幽门肌肥厚造成。常为先天性,男性多见,有家族史倾向。发病后与疤痕性幽门狭窄或胃肿瘤性幽门狭窄区别较困难。术前诊断依据依赖于x线钡餐检查,其特征为幽门管细小而外形光滑,十二指肠球部有蕈样压迹,边缘呈光滑弧形。 (四)其他 应与胃黏膜脱垂、胃结核、胃内异物、十二指肠肿瘤、环状胰腺等疾病鉴别。
疾病治疗:
治疗 瘢痕性幽门梗阻是外科治疗的绝对适应证,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解除梗阻,使食物和胃液进入小肠,从而改善营养和纠正水和电解质的紊乱。 手术方式: 1.对胃酸高、溃疡疼痛较剧的年轻病人,应作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切除术或胃大部切除术。 2.对胃酸低、全身情况差的老年病人,以作胃空肠吻合术为宜。 术前应全身支持治疗,作好充分准备。术前2~3天行胃肠减压,并每日用温生理盐水洗胃,必要时可从术前一周开始,以减轻长期梗阻所致的胃组织水肿,避免愈合不良。输血、输液以改善营养,纠正缺水和低氧、低钾、碱中毒等代谢紊乱。 不能通过并因此引发呕吐、营养障碍、水与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等一系列改变的情况。在手术治疗的溃疡病病人中,瘢痕性幽门梗阻占5%~20%。
预防预后:
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病因概要: 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的病因主要分为3大方面:溃疡病引起幽门梗阻,有痉挛性、水肿性和瘢痕性;在瘢痕性幽门梗阻的溃疡中,十二指肠远较胃溃疡为多;在幽门高度梗阻时,易造成营养不良和缺水。 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详细解析: 溃疡病引起幽门梗阻的原因有:①痉挛性,由幽门括约肌反射性痉挛引起;②水肿性,幽门附近溃疡炎症水肿所致;③瘢痕性,在溃疡愈合过程中形成过多瘢痕,造成幽门狭窄。前两种情况属于间歇性的,不构成外科手术适应证。而瘢痕性幽门梗阻则需手术方能解除梗阻。以上3种情况可以同时存在,但各自程度不同。十二指肠溃疡,尤其是十二指肠球后溃疡较胃溃疡容易引起瘢痕性幽门梗阻。 在瘢痕性幽门梗阻的溃疡中,十二指肠远较胃溃疡为多,十二指肠后壁溃疡尤易引起幽门梗阻。由于幽门狭窄系长期逐渐形成,梗阻由部分变为完全。初期表现为胃蠕动增强,胃壁肌层肥厚。呈轻度扩大。久之,这种代偿功能减退.胃呈高度扩张,蠕动减弱,胃内容物滞留愈趋严重,从而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胃酸分泌减退。 在幽门高度梗阻时,食物和胃液不能进入小肠内,且由呕吐丢失于体外,加之病人为为减轻症状而自动限制饮食,造成营养不良和缺水。又由于胃液中盐酸和氯化物被呕出,体液内氯离子缺乏,造成严重的脱水和碱中毒。由于脱水和碱中毒;尿量减少,肾不能排出足够的氮质,血液内氮质增高。更由于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身体脂肪不能完全氧化,尿中可含酮体。在碱中毒发生时可以出现手足搐搦。因为钾从胃液中呕出,也可以出现低氯、低钾性碱中毒较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