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泌素瘤
什么是胃泌素瘤?
胃泌素瘤又称卓-艾综合征(Zollinger-ELlison syndrome)是以严重的多发性溃疡、高胃酸分泌、腹泻、非β胰岛细胞瘤为特征的慢性综合征。大多数该病患者都有几个胃泌素肿瘤分散在胰腺内或胰腺旁。大约一半的肿瘤是恶性的。胃泌素瘤的发病率不明,国外有报道估计,人群中总患病率为1/10万,男性患者稍多于女性,男女比为6:4。发病年龄为7~90岁,但大多数患者症状出现在30-50岁之间。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临床表现】 胃泌素瘤分泌过多的胃泌素,引起的症状称为佐-埃综合征。其症状包括 (一)溃疡病 胃泌素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多发性消化性溃疡,主诉上腹痛、烧灼感等,症状与普通溃疡病者相似,但常更持续和顽固,治疗溃疡病的常用药物疗效差。 消化性溃疡75%位于十二指肠第一段,25%发生于非典型部位,如球后十二指肠及空肠等处。部分患者因反流性食管炎而致下段食管溃疡形成。溃疡多数为单个,也可呈多发溃疡。由于胃泌素是胃的“营养激素”,胃泌素瘤者的溃疡一般直径小于1cm,有时亦可达到或超过2cm,可有巨大溃疡。 常用的溃疡病治疗药物暂时有效,但极易复发。反复发作的溃疡常易致严重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出血及(或)穿孔、瘘管形成等,以至于必须外科手术治疗。但由于手术时未能切除胃泌素瘤,因而术后溃疡迅速复发,常在吻合口或其下的十=指肠或空肠。本病溃疡的特征是:顽固、多发、非典型部位,并发症的发生率高。 消化性溃疡合并以上现象时需怀疑是否伴有胃泌索瘤存在,应做血清胃泌素测定。 (二)腹泻 腹泻见于1/4~1/3的患者。大多为水泻,10~30次/d不等。腹泻常与溃疡的症状同时出现,或出现在溃疡症状之前,5%~10%患者仅有腹泻而无溃疡存在。过高的胃酸分泌刺激胰脂酶和过高的胃腔内酸度而导致肠黏膜表面出现微观或肉眼可见的损伤是腹泻的主要原因。当用胃管抽吸胃液后,腹泻即可明显改善,此是胃泌素瘤腹泻的特征。胃泌素瘤者还可引起脂肪泻,严重者可致脂肪吸收障碍。由于大量酸性胃液进入小肠,上段小肠的pH显著降低,脂肪酶在酸性的环境中失活,使三酰甘油分解减少.导致脂肪吸收障碍。 (三)多发内分泌腺瘤综合征 10%~40%胃泌素瘤病人并发其它内分泌肿瘤,属于多发性内分泌瘤Ⅰ型(MEN-1)。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最常合并,此外也可合并垂体、肾上腺、甲状腺的腺瘤,亦可合并支气管和小肠的类癌,嗜铬细胞瘤罕见。 (四)反流性食管炎 33%~61%的胃泌素瘤患者有食管反流症状,42%内镜下可见食管异常,其中8%病变严重,有溃疡、狭窄和Barrett食管。
疾病检查:
【诊断检查】 (一)定性诊断 诊断胃泌素瘤的三联标准为:高胃酸分泌;严重、不典型的多发性消化性溃疡;胰岛非β细胞瘤。在临床上遇到如下几点应考虑ZES的可能性:①青少年或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并有胃肠分泌疾病家族史;②顽固性糜烂性食管炎、多发性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远端溃疡并腹泻;③内窥镜提示胃及十二指肠黏膜增粗;④胃及上腹部手术后不明原因高酸、肠瘘与吻合口边缘性溃疡等;⑤消化性溃疡合并高钙血症;⑥胃泌素测定。基础值大于500pg/ml基本可以确定诊断。 1.胃液分析 ①胃液分泌量明显增高。正常人夜间12h胃液分泌总量一般不超过400ml,但胃泌素瘤者常超过1000ml~2 000ml; ②高酸分泌状态。胃酸测定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对确诊有很大价值。 2.影像学检查 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和内镜检查可见胃内有大量液体滞留,还能显示多发性溃疡、非典型部位溃疡,提示或支持胃泌素瘤的诊断。 3.血清胃泌素测定 正常值低于150ng/L,本病患者须达500ng/L或以上,方能诊断。实际上,至少半数病例未能达到诊断标准,故需激发试验。 4.激发试验 适用于血清胃泌素正常或稍高于正常,但临床上有怀疑胃泌素瘤诊断的患者。 (l)胰泌素试验:静脉注射胰泌素2U/kg,然后每5min静脉取血1次,直至30min。胃泌素瘤患者于5~10min时胃泌素值达高峰,比基础量超过200ng/L可以诊断,其他情况时升高程度远低于此值。本试验为目前公认的最可靠和简单易行的激发试验,但唯胰泌素价昂。 (2)钙激发试验:给钙10mmol/(kg·h),在50ml生理盐水中连续3h静脉滴完,静脉取血测定基础及注射钙1、2h及完毕时的血清胃泌素。胃泌素瘤时比基础增高400ng/L以上。本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如促胰液素激发试验。正常人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泌素的上升幅度低于此数,但胃窦G细胞增生患者输钙后胃泌素升高有可能达到此值。 (3)蛋白餐试验:餐前及餐后连续多次取血测胃泌素至2h。本试验曾被推荐用来鉴别胃窦G细胞增生和胃泌素瘤。前者于试餐后血清胃泌素升高到餐前水平的200%或以上,后者的升高幅度不足50%。但近来报告,50%以上胃泌素瘤患者试餐后的胃泌素升高>50%,故对本试验的评价应慎重。 5.内镜检查 多数溃疡为单发性,中等以下大小(<1cm),亦可有多发或巨大溃疡。溃疡的分布具有特征性,约75%位于十二指肠球部,14%位于十二指肠降部,11%分布于空肠。除溃疡外,还可见到胃肠道黏膜明显充血、水肿、炎症、糜烂,伴有胃黏膜肥厚,形成臣大皱襞。有些患者可见反流性食管炎和Barrett食管。 (二)定位诊断 B超对于胃泌素瘤诊断阳性率很低,敏感度仅为20%一30%,对探测位于胰腺内的原发病更为困难。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敏感度也不能令人满意,很难发现直径小于lcm的肿瘤,但CT及MRI对肝转移灶敏感性很高。超声内镜对胰胃泌素瘤及周围转移淋巴结敏感性明显提高,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辅助方法,但对十二指肠壁内肿瘤效果不佳。采用经B超或CT引导下的介入性诊断方法亦较单纯的B超、CT或介入性方法效果更好。经肝选择性门静脉采血检查、选择性动脉内注射胰泌素检查法、放射性核素标记奥曲肽扫描均可用于肿瘤部位的区域定位。 【鉴别诊断】 胃泌素瘤需要与血浆胃泌素增高的疾病鉴别。无胃酸和低胃酸所致继发性高胃泌素血症可借胃液分析鉴别,其它须与胃泌素瘤相鉴别还有以下疾病。 1.非胃泌素性致溃疡胰岛细胞瘤 临床症状与胃泌素瘤无法区别。肿瘤多为恶性。肿瘤提取液中胃泌素含量不高,促胰液素激发试验阴性。 2.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 主要特征为多个器官被肥大细胞浸润,如肝、脾、淋巴结和骨髓。其中1/4患者有基础胃酸增高,可>15mmol/h,但该类患者胃泌素不升高而血浆组胺升高。
疾病治疗:
胃泌素瘤的治疗概要: 胃泌素瘤可通过抗酸分泌治疗、肿瘤的化疗、支持疗法和纠正水、电解质和代谢紊乱等内科治疗。20%没有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的病人,能通过外科手术切除治愈。 胃泌素瘤的详细治疗: 【治疗】 治疗的主要原则为:①控制高胃酸分泌的症状;②切除可能切除的肿瘤;③肿瘤不能切除时。则按胰腺内分泌肿瘤的治疗原则控制症状及制止肿瘤的发展。 (一)内科治疗 主要用于肿瘤已广泛转移或老年不能耐受手术者;或者作为外科治疗的术前准备。 1.抗酸分泌治疗 (1)H2一受体拮抗剂:以西咪替丁(cimetidine)为代表,治疗胃泌素瘤者的溃疡获得良好疗效,85%的患者有胃酸分泌的减少,疼痛症状的解除及溃疡的愈合。H2-受体拮抗剂可减少基础胃酸的分泌,并降低多种促胃酸分泌因素的效应,如组胺、胃泌素、进餐及低血糖,通过阻断壁细胞上的H2-受体而抑制胃酸分泌。用法是:西咪替丁0.6g,4次/d,常用量需达2.5-5.0g/d,最大可用10g/d。雷尼替丁0.15~0.4g,4次,d;或法莫替丁20~60mg,4次/d。 (2)奥美拉唑或兰索拉唑:近年来已成为胃泌素瘤患者的首选治疗用药。开始治疗剂量为奥美拉唑60mg/d,以后可根据测定的胃酸调节剂量,个别病例需用量可能达120mg/d。以最小剂量控制胃酸分泌使症状得以明显缓解后需长期治疗。 (3)奥曲肽:可有效地抑制胃泌素的分泌,对高胃酸所致的症状及并发症肯定可得到改善,但每日需2~4次注射,对胃泌素瘤患者来说.价格昂贵,不能作为常规应用。 2.肿瘤的化疗 浸润性恶性胃泌素瘤伴广泛转移者,可采用链佐霉素合并5-Fu。选择性动脉插管给药可明显减少不良反应。半数以上已转移的胃泌素瘤可缩小,症状也可改善,血清胃泌素值明显降低。 3.其他 包括支持疗法和纠正水、电解质和代谢紊乱。 (二)外科治疗大约20%没有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的病人,能通过外科手术切除治愈。 1.全胃切除术 因死亡率高达5%~27%,且术后并发症较多,目前已很少采用。 2.肿瘤切除术 有25%-30%的胃泌素瘤是在胰腺外,约半数是单个性,可被切除的概率大,多主张手术切除。术中仔细探查仍是最主要的诊断方法之一。必须指出,胃泌素瘤常是多灶性的,即使发现了一个肿瘤,亦应继续全面检查。对肝脏的转移灶,只要易行,亦应切除。80%胰腺胃泌素瘤位于胃泌素瘤三角区而不在胰体、尾。胃泌素瘤如被根除,则术后胃酸分泌和血清胃泌素值将迅速恢复正常。
预防预后:
胃泌素瘤病因概要: 胃泌素瘤发病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肿瘤分泌大量的胃泌素,胃黏膜受到血清胃泌素持续而强大的刺激使肠粘膜充血、水肿。 胃泌素瘤详细解析: 【病因病理】 本病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肿瘤分泌大量的胃泌素。由于胃泌素的营养作用,使胃黏膜增生肥厚,壁细胞容量可达正常人的3~6倍,造成胃酸和胃液分泌过多。胃泌素瘤几乎见于腹腔任何部位,而不象以前所认为的仅仅局限于胰腺。除胰腺(21%-65%)外,十二指肠亦为高发区(33%~38%)。此外发生于淋巴结、胃、肝、肾、肠系膜、脾、卵巢等处的胃泌素瘤亦不乏报告。临床发现证实绝大多数胃泌素瘤位于所谓“胃泌素瘤三角”内,即由以下三点所围成的区域内:上方为胆囊管和胆总管交点,下方为十二指肠降部和横部交点,内侧为胰颈、体交点。该区域出现的几率达60%。而原发于十二指肠的胃泌素瘤约80%位于该区域内,即十二指肠降部和水平部,这种分布特点对术中微小胃泌素瘤的探查及评估探查结果具有重要意义。 病理 胰腺及胰外的胃泌素瘤均可单发或多发,肿瘤直径0.5~8.5cm。单发约占60%。胰腺内肿瘤瘤体直径0.2-20cm.甚至更大,一般在诊断时均大于5cm,,孤立的散发胃泌素瘤中60%~80%为恶性腺癌,恶性程度较低,生长一般较缓慢。多发者可局限于胰腺或十二指肠黏膜下,也见于多个器官同时发生,而后者更多见于MEN-I,为多中心灶,占ZES的20%左右。胰外、肠外胃泌素瘤亦可发生于脾门、胃、肝、胆囊、副胰及肠系膜淋巴结。目前对于胰十二指肠外的胃泌素瘤究竟系原发或转移仍难以定论,肿瘤切除后尚需长期随访为无病状态才能证实为原发。胰和十二指肠的胃泌素瘤虽有相似的恶性潜能,但二者之间生物学行为仍存在一定差异。十二指肠胃泌素瘤多见周围淋巴结转移,而胰腺胃泌素瘤多见肝转移。原发肿瘤与肠系膜上动脉的位置关系可用以评价预后,研究表明,肠系膜上动脉右侧者常为胰外病灶,大部分发生淋巴结转移,完全切除后效果佳。而左侧者多位于胰内,常转移至肝脏而少有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的改进并未明显改善预后,原发肿瘤位于肠系膜上动脉右侧者预后较左侧者为佳。胰胃泌素瘤多单发而瘤体较大,易发生肝转移;十二指肠胃泌素瘤往往小而多发。Ellison(1995)报道发生肝转移者平均生存48个月,10年生存率38%;胃、十二指肠肿瘤平均生存120个月,10年生存率80%。但多数文献均认为淋巴结转移与生存率无关,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是原发肿瘤的划、、肝转移及肿瘤完整切除程度。 在胰岛的恶性胃泌素瘤,瘤细胞大小不一,染色较深,部分瘤细胞呈巢状排列,部分则散在分布,肿瘤细胞可浸润包膜及邻近的血管和淋巴管。良性肿瘤的细胞分化较好,大小较一致,常排列成束和有完整的包膜。但光镜下,有时区别肿瘤是良性抑或恶性常有困难.电镜观察。根据分泌颗粒的大小、形态及电子密度,可提示胃泌素瘤的诊断。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才可确定诊断。亦可用沸水提取切下的肿瘤标本,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瘤组织内胃泌素的含量来确定诊断。 胃泌素瘤的肿瘤细胞能合成大量胃泌素,但不能贮存之,胰泌素、胰高血糖素、钙、摄食均可促使已合成的胃泌素进入血循环.表现为高胃泌素血症。泌酸明显增加,胃液pH值明显降低,且可促使胃蛋白酶分泌增加,其胃黏膜营养激素作用,可达正常人的3~6倍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2~3倍。胃泌酸增高,后者导致消化性溃疡及水泻。由于胃黏膜受到血清胃泌素持续而强大的刺激,因此皱襞可肥大,可使十二指肠和近端空肠黏膜皱襞肿胀增粗,在显微镜下可见肠黏膜绒毛扁平、短小、脱落,黏膜充血、水肿、浅表糜烂,伴有固有层多形核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 胃泌素瘤细胞与一般胰腺内分泌腺瘤病相同,还可合成释放其他多肽激素.如胰多肽、促皮质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有异位多种多肽激素分泌时临床仍仅表现胃泌素瘤时的临床综合征,但也有报道同时兼具两种以上的症群,如伴低血糖、糖尿病等各种重叠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