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溢液
什么是乳头溢液
?
泌乳可自行发生或刺激乳头产生。可通过是间歇发生或持续发生、单侧或双侧、颜色、黏稠度等以区分。随着年龄和产次增加,泌乳发生几率也随之增加。男性和未孕、月经规律的妇女罕见(多为病理性)。经产妇多见,往往是正常的。中年经产妇经常可以从静止的乳腺管中引出伴有上皮碎屑的灰色黏稠状良性分泌物。妊娠最后几周通常出现初乳,稀薄的黄色或牛奶样的分泌物。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诊断】
(一)病史
(1)现病史:
1)发现乳头溢液的时间。
2)是一侧还是双侧溢液。
3)溢液是自发性,还是挤压后才出现;是间歇性,还是经常性;是否逐渐加重;溢液的性状和量是否有变化,和月经有无关系。
4)是否伴有乳房疼痛,单侧还是双侧,疼痛位于乳腺什么部位,和月经有无关系。
5)是否伴有可触及的肿块。
6)目前是否正值妊娠期,哺乳期或停止哺乳后。
(2)既往史:既往有无乳腺炎史、乳腺外伤史、特殊用药史(氯丙嗪、利血平、丙米嗪、雌激素、避孕药等)。
(3)个人史:月经史,孕产史。
(二)体征
(1)双侧乳房是否对称、等大,乳晕周边有无瘘管开口,乳头有无下陷。
(2)挤压乳房有无溢液,溢液的量,溢液的性状,一般描述为乳汁样、浆液性、浆液血性、血性、清水样、黏稠性及脓性等。
(3)触摸双侧乳房有无肿物,具体位置,特别注意乳晕下和乳晕周边肿物的大小、质地、表面是否光滑、活动度、有无压痛等。如无具体肿物,则应注意有无腺体增厚及其范围以及有无结块。
(4)同侧腋窝,锁骨上、下窝有无肿大的淋巴结。
(三)辅助检查
1.乳腺x线片和超声波检查触诊有可疑的肿物时,有助于判断肿物的位置及性质。
2.溢液涂片检查根据脱落细胞是炎症细胞,脓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恶性细胞来判断病变的性质。有一定的假阳性及假阴性率。
3.乳腺导管造影可显示造影的导管有无隆起肿物、狭窄、扩张。准确性在80%以上。必须找准溢液导管的开口位置,如可疑有肿物或认为有手术指征,此项检查是必要的。
4.纤维乳管内镜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开展的检查方法,可直视导管内病变,并可做吸出物的病理检查,对溢液的病因诊断准确率达95%以上。但目前限于条件,尚难普遍开展。
5.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有明确肿物时,可行此项检查。
6.怀疑内分泌疾病时,可查血催乳素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等。
(四)确定诊断
(1)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排除生理性、药物性和全身疾病引起的乳头溢液。
(2)乳腺导管造影可发现导管或导管内的异常影像。
(3)溢液涂片检查脱落细胞,或穿刺细胞学检查,判断细胞的种类和性质。
(4)最终靠切取组织的病理检查来肯定诊断。
(五)鉴别诊断
1.生理性乳头溢液发生在双乳及多个乳管,性质常为浆液性或乳汁样。
2.全身疾病引起的乳头溢液某些疾病,如垂体瘤、颅咽管瘤、慢性肝病等均可以引起乳头溢液,但往往同时合并较明显的原发疾病临床表现,通过相应病史和特殊检查,一般不难明确诊断。
3.药物引起的乳头溢液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降血压药、避孕药、雌激素等)亦可致乳头溢液。
4.乳腺本身病变产生的乳头溢液乳头溢液主要是乳腺导管病变所致,但乳腺疾患也可引起。
(1)乳腺导管疾病:
1)乳腺导管乳头状瘤:见于中年以上的妇女。多位于乳腺的一条集合导管内,瘤体向管腔内突出,当有破损时,即可出血,表现为无痛的血性溢液,可自行或稍加挤压即溢出,如是新鲜出血,溢液色深红,如一滴鲜血样。如出血停止或陈旧出血,则溢液呈暗红色或棕黄色,约l/3的病人可于乳晕区摸到小肿块,直径多小于1cm,圆形,可活动,不太硬。乳腺导管造影可明确诊断。
2)乳腺导管乳头状癌:表现与乳腺导管乳头状瘤相似,临床上很难确诊,即或是乳腺导管造影也不易鉴别。如病人年龄在40岁以上,摸到的肿物的质地较硬,特别是与皮肤有粘连,应怀疑本病的可能。溢液脱落细胞学检查,有时可找到癌细胞。
3)乳腺导管扩张症(mammary duct ectasia):又称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是导管的退行性变,导管上皮无增生,但有蜕变和脱落,导致分泌物淤积,而后继发浆细胞浸润。一般为慢性过程,但可以反复急性发作。多见于绝经期后的中年妇女。乳晕区可摸到肿块,直径一般不超过3cm,可与皮肤粘连,并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易与乳腺癌相混淆。病变多发生于一侧,但可累及数个导管。20%一70%的病人可出现溢液,溢液为血性或浆液性。对有以上临床表现的病人,除怀疑恶性肿瘤外,应想到本病的可能,溢液涂片常可发现大量浆细胞及淋巴细胞,乳腺导管造影可显示导管扩张,管壁光滑,如触及肿物,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4)化脓性乳腺导管炎:常为化脓性乳腺炎累及导管,破溃以后的后遗症,多伴有乳晕区的瘘管,时而愈合,时而复发,受累乳管时有脓性液体溢出,比较容易诊断。
(2)乳腺疾病
1)乳腺增生(乳腺结构不良):是女性常见病,乳腺的病理变化虽主要发生在小导管及末端导管,但也可累及大导管,因上皮增生而出现溢液。但发生率不高,乳腺增生病人约20%有乳头溢液的症状,溢液绝大多数为浆液性。多见于中年妇女,乳腺有广泛或散在的结块或腺样增厚,伴有疼痛与经期有关,可考虑乳腺增生的诊断,当出现浆液性乳头溢液时。应想到是乳腺增生所致。
2)乳腺癌:当癌侵犯导管时,可出现乳头溢液,但较少见,发生率在5%以下。溢液多为血性,髓样癌更易发生。由于病人主要临床表现是乳房肿块,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如穿刺细胞学检查获得诊断。
疾病治疗: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生理性乳头溢液无需处理。乳腺增生伴有的乳头溢液主要是通过药物来治疗乳腺增生。如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应停药观察。注意乳头卫生,不要经常用力挤压乳头。如果是内分泌疾病引起,以治疗内分泌疾病为主。
2.手术治疗乳头溢液如果诊断不明,或性质不能肯定,而且是非生理性,也非明确的乳腺增生,包括慢性期乳腺导管扩张在内,均应行手术治疗,特别是单一导管的经常性的血性溢液,更有手术适应证。术前最好行乳腺导管造影,一是明确有病变存在,二是明确病变的部位。
3.手术方式如果是伴有明显肿块的乳腺癌。应行改良乳腺根治术。如果较大的良性肿物,包括浆细胞性乳腺炎,可行肿块局部切除,注意切除受累的导管,有时肿物过大,可行全乳房切除。最常遇到的,也是处理比较困难的是摸不到肿物的乳头溢液,或乳晕区有很小的结节,对这种情况,确定溢液的导管是极为重要的。一般采用局部麻醉,认准溢液的导管开口,用TB针头轻轻插入,可注入少许亚甲蓝做标记,在溢液导管或结节侧,沿乳晕外周做半弧形切口,剥离出着色的病变导管及相应的乳腺区段,一并切除,必要时送冷冻切片检查,如为恶性,则需进一步行根治术。
注意事项
尽管泌乳通常不是很严重,但是患者可能非常紧张。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向其解释这种疾病的起因。可以给患者提供裹胸袋帮其减少泌乳。诊断性的检查包括组织活检(如果发现乳房肿块)、分泌物细胞学检查、乳腺x线及超声检查、血清泌乳素测定。
特殊人群
(一)儿科指南
泌乳在儿童及少年中少见,如有发生,多是非病理性。血性泌乳多伴随初潮发生。男性及女性婴儿由于母体激素的影响均可在出生后3天出现泌乳,持续2周。
(二)老年指南
在绝经后妇女中出现泌乳通常提示有恶性肿瘤。
患者咨询
教育患者注意观察这种改变,分泌物的性状(稠或是细)气味,是由单个导管分泌还是多个导管分泌,是否与月经周期有关。如果分泌物为血性,建议患者就医。教患者自行乳房检查,如果需要及时让医生行乳房检查和摄乳房X线片。
预防预后:
泌乳可提示某些严重的疾病,尤其是当伴有其他乳房改变时。最常见的病因包括内分泌疾病、肿瘤、药物因素、乳腺管阻塞。
(一)乳房脓肿
这种疾病通常发生于哺乳期女性中,可从有裂缝的乳头或感染的乳导管分泌黏稠的脓性液体。相关表现包括突发高热、寒战,乳房疼痛,压痛及红肿。可触及柔软的结节或广泛的硬结.有可能会有乳头内陷。
(二)乳腺癌
这种疾病可以引起血性、水样或脓性的分泌物。乳头看似正常。典型表现包括可触及坚硬的、不规则的、固定的肿块,皮肤发红、凹陷、橘皮样改变,轮廓改变、乳头偏移、扁平或凹陷,腋窝淋巴结肿大,可能有乳房痛。
(三)绒毛膜癌
这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可引起怀孕后乳泌(白色或灰色牛奶样分掰物).其他症状包括产后或刮宫术后持续性子宫出血和子官形态大而软,如泥沼样,阴道肿块。
(四)带状疱疹
这种病毒可以刺激胸部神经。引起双侧乳房自发的间断性泌乳。其他症状包括胸部(可能伴手臂或腿部)灼烧样疼痛、红色结节或水疱。症状为受累部位瘙痒及感觉异常或感觉过敏、头痛、发热、全身不适,
(五)甲状腺功能减退
这种疾病有时会引起泌乳。其他相关症状包括心动过缓、体重增加但食欲减退,精神低落、眶周水肿、便秘、脸和手脚虚肿、月经过多、头发干枯,皮肤苍白干燥和发凉。
(六)导管内乳头状瘤
这种疾病可引起非孕期及非哺乳期妇女泌乳,单侧的、浆液的或血性泌乳,通常只从一个导管分泌是该病的主要特征之一。分泌可以是间断发生或大量持续不断,轻微按压乳晕周围即常可刺激其分泌。有时会有乳晕下结节产生,乳房疼痛或压痛。
(七)乳腺管扩张
这种疾病首先会引起多个导管分泌黏稠的灰色分泌物。通常可累及双侧乳房且为自发性的。其他症状包括可在乳晕下方形成红色、边界不清的肿块,上面皮肤出现蓝绿色改变。可有乳头内陷,乳晕和乳头红肿、压痛及灼饶样疼痛。
(八)Paget病
这种疾病乳头上的皮肤可出现发红、严重瘙痒,可能受到侵蚀或表皮剥脱,分泌浆液性或血性液。这种疾病通常只在单侧发生。
(九)垂体泌乳素瘤
这种肿瘤发生时常可引起双侧乳溢。其他症状包括闭经、不孕、性欲减退、阴道排液、头痛、失明。
(十)乳腺增生症
这种良性疾病通常引起双倒乳房分泌清亮、奶水样、稻草黄色的分泌物,很少呈脓性或血性。双侧乳房均可触及圆形、柔软的、有触痛的结节,有时只能触及单个。通常该结节移动性较好.位于乳房外上象限,结节的大小、软硬程度、分泌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加重。月经后症状缓解。
(十一)外伤
双侧乳房外伤可引起乳溢。
(十二)其他病因
精神类药品尤其是酚噻嗪类及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可引起泌乳,一些降压药(利血平,甲基多巴)、激素类避孕药、西咪替丁、甲氧氯普胺及维拉帕米也可引起泌乳。
胸壁手术可能刺激胸壁神经引起双侧乳房间歇性泌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