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贫血的孕妈咪轻者并无明显症状,或只有皮肤、口唇黏膜和睑结膜稍苍白;重者可有乏力、头晕、心悸、气短、食欲缺乏、腹胀、腹泻、皮肤黏膜苍白、皮肤毛发干燥以及口腔炎、舌炎等。
疾病检查:
"1)病史 既往有月经过多等慢性失血性疾病史;有长期偏食、妊娠早期呕吐、胃肠功能紊乱致的营养不良病史等。2)临床表现 轻者无明显症状,或只有皮肤、口唇黏膜和睑结膜稍苍白;重者可有乏力、头晕、心悸、气短、食欲缺乏、腹胀、腹泻、皮肤黏膜苍白、皮肤毛发干燥、指甲脆薄以及口腔炎、舌炎等。3)实验室检查①血象:外周血涂片为小红细胞低血红蛋白性贫血。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35﹡1012/L,血细胞比容<0.30的,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2%,而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范围。②血清铁蛋白:是一种稳定的糖蛋白,不受近期铁摄入的影响,能准确反映铁储存量,是评估铁缺乏最有效和最容易获得的指标。患血红蛋白病的孕妇,也应检测血清铁蛋白。分为三个阶段:i铁减少期:仅有铁储备减少,表现为血清铁蛋白降低(<20μg/L);ii红细胞生成缺铁期:因缺乏足够的铁而影响到血红蛋白生成导致机体含铁酶减少及铁依赖性酶活性降低,但尚未出现贫血;iii缺铁性贫血期: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下降。贫血患者血清铁蛋白<20μg/L时应考虑缺铁性贫血。血清铁蛋白<30μg/L即提示铁耗尽的早期,需及时治疗。但在感染时血清铁蛋白也会上升,可检测C-反应蛋白以鉴别诊断;③血清铁、总铁结合力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前两者易受近期铁摄入、昼夜变化及感染等因素影响;转铁蛋白饱和度受昼夜变化和营养等因素影响,均属不可靠的铁储存指标;④网织红细胞Hb含量和网织红细胞计数:铁缺乏导致网织红细胞Hb含量下降、计数减少。⑤骨髓象:红系造血呈轻度或中度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骨髓铁染色是评估铁储存量的金标准,可见细胞内外铁均减少,尤以细胞外铁减少明显。但为有创检查,仅适用于难以诊断贫血原因的患者。"
疾病治疗:
"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是补充铁剂和去除导致缺铁加重的因素。1.一般治疗加强营养,鼓励孕妇进高蛋白及含铁丰富的食物。如:黑木耳、紫菜、猪(牛)肝、豆类、蛋类食品等。此类食品不但含铁丰富,而且容易吸收。如有特殊的疾病应同时针对病因适当治疗。2.药物治疗补充铁剂具有较好的疗效。(1)口服给药 一般均主张以口服给药为主。①硫酸亚铁或琥珀酸亚铁:如果同时服用1%稀盐酸和维生素C,更有助于铁的吸收。制酸剂、鸡蛋、奶制品、面包和其他谷类食物等,如与铁剂同服可影响铁的吸收,因此在饭前1小时和饭后2小时内不宜口服硫酸亚铁。②富马酸亚铁:含铁量较高。对胃肠道刺激性小,但有时也有上腹不适、腹泻或便秘等。③枸橼酸铁胺:适用于吞服药片有困难者,但其为3价铁不易吸收,治疗效果较差一些,不宜用于重症贫血的患者。(2)注射用药 注射用铁剂多用在妊娠后期重度缺铁性贫血或病人因严重胃肠道反应而不能接受口服给药者。常用的制剂有:①右旋糖酐铁:首次肌内注射,如无反应可增加,每天或隔天1次肌注,15~20天为1个疗程。②山梨醇铁:每毫升含铁50mg,深部肌内注射,局部反应较少,但全身反应较重。③输血疗法:大多数缺铁性贫血的孕妇经补充铁剂以后临床症状及血象很快改善,不需要输血,对重度贫血的孕妇,妊娠足月面临分娩处理,须尽快提高Hb。3.产时及产后的处理临产后:鼓励产妇进食,保证足够入量,避免产程过长或急产,加强胎心监护,低流量持续吸氧。中度或重度贫血者,应配新鲜血备用,并开放静脉。宫口开全后,可助产缩短第2产程,但应尽量避免意外的产伤。产后积极预防产后出血,胎儿肩娩出后立即静脉注射缩宫素,如无禁忌证时,胎盘娩出后可肌内或静脉注射麦角新碱,同时用缩宫素加入5%葡萄糖中静滴。胎儿娩出后,仔细检查并认真缝合会阴阴道伤口,严格无菌操作技术。产后使用抗生素预防产道感染。如有适应证需行剖宫产时,术中应尽量减少出血,注意掌握好输液或输血的总量和速度。"
预防预后:
"1.妊娠期铁的需要量增加2.妇女体内储备铁不足3.食物中铁的摄入不够4.妊娠前及妊娠后的疾病,如慢性感染、寄生虫病、肝肾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前产后出血等,均可使铁的贮存、利用和代谢发生障碍,铁的需求或丢失过多,还可影响红细胞的生成过程或贫血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