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湿
什么是脐湿
?
脐带脱落前后,脐部湿润浸淫久而不干,称为脐湿。脐湿在(颅囟经)中称”脐中不干”。新生儿断脐后,应严格无菌操作。断脐后应保持脐部干燥,防止尿液浸渍。脐带脱落前后发现有渗液者,应早做处理。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常见证候 湿热浸淫脐湿:脐带脱落以后,脐部创面湿润,浸渍不干,或微见红种。 热毒壅结脐湿:脐部红肿热痛,甚则靡烂,脓水流溢。
疾病治疗:
【鉴别治疗】 脐湿湿热浸淫与热毒壅结脐湿:温热浸淫脐湿为水湿或尿湿浸溃,见脐部创面湿润。浸渍不干,治宜收敛固涩。热毒童结脐湿为水湿、邪毒相聚,气血凝滞,化瘀生腐,见脐部红、肿、热、痛,甚则糜烂,脓水外溢,治宜清热解毒,内外合治,内服药可选犀角消毒饮。 【外治法】 l,处方:冰片1,5g,朱砂1,8g,玄明粉、硼砂各15g。 用法:研细搽脐。日2~3次,重者日5~6次。用于脐湿、脐疮。 2,处方:天花粉50g,黄柏、大黄、姜黄、白芷各25g,厚朴、陈皮、甘草、苍术、南星各10g(即如意金黄散)。 用法:研极细,适量调敷脐部。日1~3次。适于脐湿、脐疮。 3,处方:云南白药。 用法:适量涂脐,适于渗出为血性者。 【评述】 新生儿断脐后应注意保护脐部残端,防止尿便、洗浴等浸渍,保持皮肤干燥。脐部残端让其自然脱落。要保持内衣、尿布清洁干燥柔软,如有污染应及时更换。 患儿换药时注意局部消毒,著有干席切不可强剥,以免出血和伤及肉芽。
预防预后:
脐湿湿热浸淫与热毒壅结脐湿:二者是一个疾病的两个阶段,前者为后者的初起阶段,后者则是前者的发展和加重。二者均由断脐后护理不当所致。 (太平圣惠方·治小儿脐肿湿久不差诸方)“夫小儿脐湿者。亦由断脐之后,冼浴伤于湿气,水入脐口,致令肿湿,经久不干也。” (证治准绳·幼科)“璺儿脐中肿湿经久不差若至百日即危急,宜速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