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性厌食
什么是情绪性厌食
?
情绪性厌食是一种自己有意识造成和维持的,因节食造成一食欲减退、代谢和内分泌障碍及躯体功能紊乱。发病初期常常表现为情绪过激或过分抑郁,到了后期,就会出现引吐的症状,引吐的症状如果得不到救助,最终便会发张为死亡。这种症状的产生主要与心理因素有关,并不是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引起的。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辅助检查:
1.心电图 可见心率减慢、低电压、Q-T 延长,ST 段非特异性改变,出现U 波及心律失常。
2.X 线 可发现骨质疏松和肾结石。
3.脑电图 有的AN 伴有癫痫发作,呈现异常脑电图。随着饮食后脑电图异常可。有人认为是饥饿引起血中特异氨基酸减少,而这些氨基酸正是保持脑功能的必要神经递质。另外,饥饿引起微量元素如锌、铜、硒、镁的不足,脑中酶、激素功能。缺锌的与AN 极为相似,也表现为厌食,发音变粗,精神抑郁等表现。
4.影像学 头颅CT、MRI 无下丘脑、垂体占位性病变。可有脑萎缩,脑室扩大。
诊断标准:
1.AN 的标准
(1)维持体重高于同年龄、同身高及青少年的低限值,致体重低于预期体重的85%。
(2)低体重,仍惧怕体重增加变胖。
(3)自我体像障碍,以致判断失误(骨瘦如柴,仍认为太胖)。
(4)继发闭经,即连续3 未自行来。
国内有人认为年龄≤25 岁的女性;厌食、日进食量
疾病治疗:
治疗的原则是纠正营养不良,同时或稍后开展心理以及辅助物。
1、纠正营养不良加强营养,增加体重。体重太轻,营养不良者,应供给高热量饮食;呕吐、拒事者应给予静脉补充营养及纠正电解质紊乱。同时的饮食习惯,自我并遵守计划。
2、心理此类大部分存在着对进食、体重和躯体形象的曲解目前,以及家庭、人际、社会适应方面的。通常采用认知、行为、家庭等方法。认知是改变不良认知,尤其是消除过分怕胖的观念,学会运用现实检测的方法加以改变。行为是矫正不良进食行为,常采用系统脱敏疗法、标记奖励疗法等。家庭是调整家庭成员的相互以解除其不良投射。生物反馈疗法作为一种心理生理的自我调节可放松训练调整生理活动、保持情绪。
3、某些存在抑郁情绪、强迫观念等对症。抗抑郁应用较多,常用的有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及三环类抗抑郁药。如抗精神病药、锂盐、H1受体拮抗剂、抗癫痫药等也可对症使用。
预防预后:
本症存在体象障碍,其心理发育的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
1、婴幼儿期有饮食;
2、过于关注饮食;
3、家庭了期自我认同的发展,有人认为厌食是向期退行的表现,是对青少年期情绪的回避。
4、急性精神创伤或心情持续抑郁,都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导致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