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
什么是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
三环类抗抑郁药(tricyclic antidepressant,TCA)品种繁多,有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丙咪嗪(Imipramine)、多虑平(Doxepine,多塞平)、氯丙咪嗪(Chlorimipramine)等。本类药物可延迟药物在胃内的排空,与组织和血浆蛋白广泛结合,体内半衰期长,活性代谢产物也有毒作用;治疗量和中毒量接近,<10倍治疗量/d的剂量即可引起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一般摄入l0~20 mg/kg可能就有生命危险。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临床表现 一次顿服TCA50片(1250 mg)可能引起死亡,超量服药可出现严重的中毒反应,昏迷、惊厥发作和心律失常为其中毒三联征。 1.抗胆碱能作用 本类药物在治疗量中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抗胆碱作用,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的症状如口干、视物模糊、手指震颤、心动过速,继续服用多可消失,过量者可出现阿托品样危象,表现为谵妄、昏迷、瞳孔扩大、视力模糊、眼压升高、皮肤黏膜干燥、出汗减少、体温升高、心动过速、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尿潴留,可出现肌肉阵孪或肌颤。 2.心血管毒性 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可出现突然虚脱、体位性低血压或心脏搏动停止。典型心电图改变为窦性心动过速伴P-R、QRS及Q—T间期延长、各种房室传导阻滞和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可因室颤而发生猝死。缓慢型心律失常常提示严重的心脏毒性反应,并可出现由于严重的心脏抑制而发生低血压。一些患者甚至可发生进行性心肌抑制而导致不可逆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而死亡。 3.癫痫样发作 此症状常见,且顽固而持久,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患者的肌张力升高,出汗减少,可致严重高热,横纹肌溶解、脑损伤、多脏器功能衰竭。 中毒最初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的表现为淡漠或情结不稳、懒言少动或躁动、嗜睡、头晕、疲乏、脉速或有肌紧张、震颤、木僵、发热、流涎、吞咽困难、低血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或者昏迷、抽搐。
疾病治疗:
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的治疗概要: 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要迅速排除毒物。胆碱酯酶抑制剂的使用。应进行心电监护,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时首选利多卡因。低血压和休克者可加速静脉补液。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的治疗可用苯妥因钠,避免用地西泮类及巴比妥类药物。 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的详细治疗: 治疗 1.迅速排出毒物 在6 h内可进行洗胃,然后灌入活性炭混悬液(50~100 g加入到250~500 ml水中),以后用甘露醇或硫酸钠导泻,继之每2~6 h口服活性炭30~50 g,直至排出的粪便含有活性炭为止。本类药物可使胃排空延迟,故摄入后12 h仍有积极洗胃和灌肠的必要。 三环类抗抑郁药和组织细胞结合量远大于和血浆蛋白结合量,故强化利尿疗效有限,也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的治疗不能通过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予以清除。 2.胆碱酯酶抑制剂 毒扁豆碱2 mg缓慢静脉注射,可迅速缓解TCA引起的胆碱能反应,之后可每次以1~2 mg,0.5~1 h重复一次.直至出现毒蕈碱样和烟碱样症状:瞳孔缩小、出汗、流涎、恶心、腹泻等,一旦有上述症状出现,立即停药。 3.纠正心律失常 应进行心电监护,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时首选利多卡因,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的治疗首次剂最50~75 mg静脉注射,然后以1~4 mg/min的速度维持静滴,不宜用普鲁卡因酰胺,因其可加重心脏毒性。有QRS间期延长者可给予4%碳酸氢钠静滴,维持动脉血气pH在7.45~7.55,通过增加细胞外Na+浓度和pH在快钠通道上的直接作用来逆转膜抑制作用。对缓慢心律失常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可进行心脏起搏。 4.对症支持治疗 低血压和休克者可加速静脉补液,扩张血容量,尽量避免拟交感类药物,必要时可用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该药物对心脏影响较小,主要作用于血管的α肾上腺素受体。 5.癫痫发作 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的治疗可用苯妥因钠,避免用地西泮类及巴比妥类药物,后者具有中枢神经和呼吸抑制作用。
预防预后:
中毒机制 三环类抗抑郁药主要作用于间脑(特别是下丘脑)及边缘系统(此部位被称为“情绪中枢”),主要抑制中枢神经和5一HT的再摄取,发挥调节作用,对抗情绪低落、忧郁消极及解除抑制。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的病因是大多数三环类抗抑郁药具有抗胆碱作用,中枢性抗胆碱作用可引起癫痫发作,周围性抗胆碱作用可引起口干、视物模糊、便秘、尿潴留等症状,TCA还抑制神经原摄取儿茶酚胺,引起心动过缓和轻度高血压;此外还具有α肾上腺索受体及H1(组胺)受体的阻断作用而致血管扩张;具有奎尼丁样的膜抑制作用,引起心肌抑制和心脏传导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