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盲
什么是青盲
?
目外观端好,瞳仁无障翳气色可察,唯自视不见者称为青盲。《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青盲者,谓眼本无异,瞳子黑白分明,直不见物耳。”《审视瑶函》:“青盲者,瞳神不大不小,无缺无损,仔细视之,膻神内并无些小别样气色。俨然与好人一般,只是自看不见,方为此症。若少有气色,即是内障。”可见青盲外观目珠及瞳神完好无损,亦无翳膜发生,一如常人,但眼底可见视神经乳头或其他眼底病变。至若瞳神内有气色之内障,则...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一)肝肾明虚 1,临床表现:视力减退,眼底可见视神经乳头褪色,色泽变淡甚则苍白,血管较细,有的视网膜亦可出现萎缩现象。兼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咽干颧红,五心烦热,盗汗遗精,舌红,脉细数。 2,病因病机:肝肾不足,精气耗损,营血亏损,神气虚耗,不能上注于目。 (二)脾气虚弱 1,临床表现:视力减退,眼底见视神经早期萎缩,眼睑抬举无力。常欲垂闭。兼见面白神疲,饮食无味,四肢乏力,大便溏簿。舌质淡嫩,脉虚细弱。 2,病因病机:久病虚赢,脾气不健,精微不化,清气不升而无所养,致成本证。 (三)心血亏虚 1,临床表现:视力减退。积目于涩,眼底可见视神经萎缩,视乳头褪色,血管较细,或视野缩小。面色萎黄无华,眩晕心烦,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舌淡,脉虚弱。 2,病因病机:久病虚赢,脾气不健,精微不化,气血无生化之源,目无所养。 (四)肝气郁结 1,临床表现:视力减退,眼底可见视神经萎缩。兼见情志不舒,头晕目眩,胸胁满闷,口苦咽干。舌苔薄白,脉弦细。 2,病因病机:情志郁结,肝失条达,气血郁闭,玄府不通。 (五)气血瘀滞 1,临床表现:视力减逼,视力可丧失,眼底可见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血管变细,或眼外伤使视神经受损,视乳头苍白。舌色瘀黯,脉涩。 2,病因病机;头部外伤,脉络损伤,血溢脉外,久而瘀血闭阻,玄府痹塞,目失涵养。
疾病治疗:
【证治方药】 (一)肝肾明虚 1,临床表现:视力减退,眼底可见视神经乳头褪色,色泽变淡甚则苍白,血管较细,有的视网膜亦可出现萎缩现象。兼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咽干颧红,五心烦热,盗汗遗精,舌红,脉细数。 2,病因病机:肝肾不足,精气耗损,营血亏损,神气虚耗,不能上注于目。 3,治法:滋养肝肾。 4,方剂:杞菊地黄汤(《医级》)合二至丸(《证治准绳》)加减。 药物:熟地15g,淮山药15g,山茱萸15g,茯苓15g,丹皮10g,枸杞15g,菊花10g,桑椹15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 方义;熟地、山药、山茱萸补肾滋阴,枸杞,桑椹子、女贞子、旱莲草补肝养血,菊花、丹皮凉血疏风,茯苓健脾利湿。 加减:兼肝郁者,加柴胡、白芍疏肝养血;兼血瘀者,加丹参、红花活血化瘀;有虚热者加生地。玄参、麦冬养阴清热;精血亏少者加菟丝子、五味子、当归、白芍养精补血。 5,变通法:职虚内热,双目干涩,口千舌燥,可用知柏地黄九(《医宗金鉴》)补肾阴、降虚火。精血亏少,腰膝无力,小便频数,可用明目地黄丸(《审视瑶函》)加减。上方也可用左归丸(《景岳全书》)代之。 (二)脾气虚弱 1,临床表现:视力减退,眼底见视神经早期萎缩,眼睑抬举无力。常欲垂闭。兼见面白神疲,饮食无味,四肢乏力,大便溏簿。舌质淡嫩,脉虚细弱。 2,病因病机:久病虚赢,脾气不健,精微不化,清气不升而无所养,致成本证。 3,治法:补脾益气。 4,方剂: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 药物:黄芪15g,党参12g,白术10g,柴胡10g,升麻10g,茯苓15g,炙甘草6g,枸杞15g,当归10g。 方义:黄芪、党参、白术、茯苓补脾益气,枸杞、当归养血明目,柴胡、升麻升发清阳,甘草和中。 加减:血虚者加旱莲草、女贞子、首乌养血明目,兼见肝郁者加白芍、枳壳、郁金合柴胡疏肝解郁,兼血瘀者加丹参、红花活血化瘀。 5,变通法:可用益气聪明汤(《医学发明》)加减,药用黄芪、蔓荆子、黄柏、自芍、升麻、葛根、党参等,健脾升阳。如饮食无味。四肢乏力,大便溏薄,可先用香砂六君子汤(《时方歌括》)健脾和胃,再用上方。 (三)心血亏虚 1,临床表现:视力减退。积目于涩,眼底可见视神经萎缩,视乳头褪色,血管较细,或视野缩小。面色萎黄无华,眩晕心烦,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舌淡,脉虚弱。 2,病因病机:久病虚赢,脾气不健,精微不化,气血无生化之源,目无所养。 3,治法:补血养心。 4方剂:归脾汤(《济生方》)加减。 药物:黄芪15g,党参12g,白术10g,当归10g,木香6g,炙甘草6g。远志6g,茯神12g,枣仁12g,熟地10g,龙眼肉15g。 方义: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健脾,熟地、龙眼肉、当归养血补心,远志、茯神、枣仁安神,木香理气,甘草和中。 加减:眼前有黑花者,加桑叶、芝麻养血明日;纳呆食少者,加鸡内金、神曲开胃。失眠健忘肴,加柏子仁、五味子安神;大便溏薄者,去熟地、龙眼肉,当归,加扁豆、山药健脾。 5、变通法:气血两虚者,可用八珍汤(《正体类要》)加减,气血双补。血虚受风或血不养睛而目睛珠痛者,可用当归养荣汤(《原机启微》)加减,药用当归、白芍、熟地、川芎、防风、羌活、白芷等,养血祛风。 (四)肝气郁结 1,临床表现:视力减退,眼底可见视神经萎缩。兼见情志不舒,头晕目眩,胸胁满闷,口苦咽干。舌苔薄白,脉弦细。 2,病因病机:情志郁结,肝失条达,气血郁闭,玄府不通。 3,治法:疏肝解郁。 4,方剂:逍遥散(《局方》)加减。 药物:柴胡10g,当归10g,白芍12g。白术10g,茯苓15g,炙甘草6g,香附10g,川芎6g,石菖蒲6g。 方义:柴胡,香附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川芎和血养血,石菖蒲通窍,白术、茯苓健脾,炙甘草和中。 加减:有热郁者加丹皮、栀子清热解郁,头晕目眩加菊花、枸杞明目疏风。胸胁满闷加郁金,枳壳理气。 5,变通法:肝郁化火,心烦日千,口苦,尿黄者,可用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加减。 (五)气血瘀滞 1,临床表现:视力减逼,视力可丧失,眼底可见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血管变细,或眼外伤使视神经受损,视乳头苍白。舌色瘀黯,脉涩。 2,病因病机;头部外伤,脉络损伤,血溢脉外,久而瘀血闭阻,玄府痹塞,目失涵养。 3,治法:活血祛瘀。 4,方剂:祛瘀汤(《中医眼科学》)加减。 药物:生地15g,当归尾10g,赤芍10g,川芎6g,桃仁10g,泽兰12g,丹参15g,红花6g。苏术10g,刘寄奴15g。 方义:生地、当归尾、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即桃红四物汤,再加泽兰、丹参、苏木,刘寄奴,大队集合,活血祛瘀,通利玄府,疗伤明目。 加减:瘀重者可加茺蔚子,丹皮活血,出血者加三七、仙鹤草止血。 5,变通法:可用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简易方药】 1,和营通脉复明汤:丹参10g,丹皮10g,赤芍10g,白芍10g,茺蔚子10g。石决明10g,三七粉3~6g,潼白蒺黎各10g。每日1剂,水煎服。余毒未清者加人工牛黄,气虚者加参、术、枸杞等。和营通脉,开郁复明。用于玄府郁闭、且络失和者,视力下降,视乳头明显退色,血管较细,苔薄质绛,脉涩。 2,培益复明汤:生熟地各10g,山药15g,泽泻10g,龟甲胶10g,鹿角腔10g,制首乌10g,枸杞10g,楮实子10g,茯苓10g。每日l剂,水煎服。治宜培益肝肾,用于肝肾亏虚者。 3,补益明日汤:党参10g。黄芪10g,丹参10g,赤芍10g,甘草3g,生地10g,枸杞10g。每日l剂,水煎服。益气养阴,以濡目络。用于气阴两虚者。 4,和营通脉解毒复明汤:丹参10g,丹皮10g,赤芍10g,白芍10g,茺蔚子10g,青葙子10g,三七粉3~6g,人工牛黄l~2g,潼白蒺藜各10g,甘草3g。每日1剂,水煎服。解毒养脉复明。用于目系毒害致成者。多有酷嗜烟酒或药物中毒史,或病邪毒害目系以致视力明显下降。视乳头退色,血管较细,苔薄质淡,脉缓。 5,理伤益损复明汤;当归10g,赤芍10g,生地10g,川断10g,刘寄奴10g,仙鹤草10g,三七粉3~6g。每日1剂,水煎服。用于外伤目系、目系损伤而致者。 6,柏板清相汤:板蓝根、黄柏、忍冬藤、防风、黄芪,葛根、露蜂房、生甘草各10g。每日1剂,承煎服。用于相火食气,灼烁且系,遏闭神光,由高热、各种脑炎、视神经脊髓炎、蜘蛛膜下腔出血等引起者。 【针灸治疗】 (一)毫针法 1、取穴:睛明、球后、风池、太阳,养老、肝俞、脾俞、肾俞、足三里、光明、三阴交等。远近配合。 方法:睛明、球后每次取1穴,他穴每次选用3~4穴,中等刺激,留针30分钟。 疗程:每天1次,15次为1疗程, 2,取穴;球后、承泣、上睛明、下睛明、上明为主,配合谷、翳明,足三里,三阴交。 方法:每次取主穴1~2穴,针刺要求深达球后,并要求有强烈感应,则有可能针后立即提高视力。针刺球后,针时不仅眼部酸胀,而且有灼热感觉。其他配穴3~4个,采取强刺激手法,针刺得气后加强刺激,并留针20分钟。 疗程:2天1次,一个月为1疗程。 3,取穴;新明I穴(位于耳垂后皮肤皱摺之中点,翳风穴上5分处),新明Ⅱ穴(位于眉梢上1寸外开5分处)、风池。 方法:新明I穴、新明Ⅱ穴,毫针强刺激,或加电针;风池穴用热补手法。留针20分钟。 疗程:每天1次,15次为1疗程。 (二)耳针法 取穴;眼、目1、目2、肝、肾、皮质下、屏尖、枕区。 方法:找痛点毫针针刺,埋皮内针或贴压王不留行子。 疗程:针刺每天1次,15次为l疗程;埋皮内针1周l次,4次为l疗程;压贴王不留行子每周2次,5次为l疗程。 (三)头针法 取穴:枕区(位于枕外粗隆下缘水平线上。旁开枕外粗隆1cm,由此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之4cm,长的直线即是)。 方法:平刺至帽状腱膜下层,深1寸,用快速捻转法,留针30分钟,其间行针3~4次。 疗程:每日或间日1次,10~15次为1疗程,休息3~5天,继续第2疗程。 (四)穴位螺线法 取穴:肝俞,肾俞。 方法:消毒无菌操作,穴位埋入羊肠线后,纱布固定。 疗程:2~3周1次,3次为1疗程。 (五)穴位注射法 取穴:球后、肝俞、肾俞、风池、足三里、三阴交、光明。 方法。选用通窍活
预防预后:
本病多因情志郁结,肝失条达,气血部闭;先天禀赋不足,脾肾阳虚;久病虚赢,脾气不健,精微不化;肝肾不足,精血耗损,心营亏损,神气虚耗;头部外伤或肿瘤压迫,均可导致脉络瘀塞或精津亏损,目失涵养,渐而昏渺以至失明。 中医称视神经为目系,目系内通于脑,受脏腑气血之濡养,并与心肝肾三经建立直接或间接之关联。因此,脏腑气血供养不足,心肝肾三经受邪,以及脑部病变等皆可影响视神经之功能而发生本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