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内出血(中医)
什么是脐内出血(中医)
?
脐出内血,即指自肚脐中出血的症状。肚脐发生疮疡,脓液中带血,不属本条讨论。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常见证候 血热妄行脐内出血:多在婴儿出生后第一周,脐带脱落前后脐部有血渗出。一般无其他全身症状。 肾火偏亢脐内出血:肚脐时有渗血。全身症状可有眩晕,头胀,视物不明,耳鸣,咽干口燥,五心烦热,性欲亢进,遗精早泄,失眠,腰膝痠痛。舌红少津,脉弦细无力。
疾病治疗:
血热妄行脐内出血,可重新处理脐带以止血;乳母宜注意饮食调养,预慎七情六淫,厚味炙爝,则儿可安。 肾火偏亢脐内出血,眩晕,视物不清,耳鸣,五心烦热,性欲亢进,遗精早泄,失眠,腰膝痠痛,舌红少津,脉弦细无力。治宜滋补肾阴,可用知柏地黄丸、左归饮。
预防预后:
血热妄行脐内出血,乃儿之乳母失于调摄,血被热耗,乳汁败坏,以致乳几血热妄行。 肾火偏亢脐内出血,发生于成人,乃素有肾水亏损者,或肝肾阴虚,致肾火偏亢,阴虚内热。脐名神厥,属任脉,热扰冲任迫血妄行,血从脐出。 (疡医大全·脐中出血门主论):“脐中出血,乃肾火外越也。以六味地黄加骨碎补一钱饮之即愈。六味汤滋其水,则火自熄焰矣。骨碎补功能止窍,补骨中之漏,故加入相宜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