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阳虚证
什么是脾阳虚证
?
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所发生的临床现象,诊断为脾阳虚证。又称脾虚寒证。脾阳虚证多由脾气虚发展而来,或因贪食生冷,积久损伤脾阳所致。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一)症状诊断学 纳少腹胀,腹痛绵绵,得温则舒,按之则止,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酸水,畏寒肢冷,气怯形寒,口淡而无味,不渴,消瘦肌萎,肠呜。大便稀溏,或先硬后溏,或时干时稀,或大便不畅。或见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见带下量多而清稀色白。出血,如紫癜、崩漏、呕血、便血等。 (二)检体诊断学 面白无华或虚浮,舌质淡红胖或有齿痕,苔薄白润滑,脉虚弱或沉迟无力。
预防预后:
脾阳虚证多由脾气虚发展而来,或因贪食生冷,积久损伤脾阳所致。 “脾主运化”,脾与消化系统关系最为密切。消化系统形态和功能的异常是脾最基本的病理变化。许多实验结果表明,胃肠道运动功能、胃肠内分泌细胞、胃肠道激素、胰腺外分泌功能的改变,均是脾虚证发生的病理机制。脾虚证与能量代谢关系密切,能量代谢是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它与中医“脾主运化”、“脾主肌肉”理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脾主运化,从饮食水谷中摄取精微,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众所周知,脾虚证与免疫功能关系非常密切,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旺则不受邪。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气血不足会导致免疫功能降低。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在脾虚证患者及动物模型的机体变化中,红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局部免疫功能均呈低下状态。这表明中医学概念的脾具有广泛的免疫学内涵。“脾统血”,若脾虚血运无力,心气不旺,血行迟滞,或统摄无权,血溢脉外,均可因虚致瘀,脾虚在瘀血形成中有一定作用。这说明脾虚证与微循环系统、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