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中医)
什么是皮肤瘙痒(中医)
?
全身皮肤瘙痒堆忍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瘙痒呈阵发性,以夜间为甚。其瘙痒程度和持续时间可因人而异。若搔抓后可出现大量抓痕和血痂,亦可见湿疹样变,甚则呈苔癣样变及色素沉着等继发皮肤损害。多见于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若瘙痒见于肛门、外阴,可见于肛门瘙痒、女阴瘙痒、明囊瘙痒等条目。本症可根据伴发症状、继发皮损及发作季节等,而分为风寒、风湿、风盛、血热、血虚等证候类型,进行治疗。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常见证候 血热皮肤瘙痒:多发生于青壮年人,皮肤瘙痒,搔破呈条状血痕,夏重冬轻,或遇热尤甚,得寒则解。伴有口干心烦,舌绛或舌尖红,苔薄黄,脉象弦数或滑教。 血虚皮肤瘙痒:多见于老年人,秋冬尤剧,春夏转轻。证见皮肤干燥,遍布抓痕,经常搔抓处可呈苔藓样改变,皮肤脱屑如糠枇状,或遍布血痂。伴有面色无华,心悸失眠,头晕眼花等症,舌淡苔净,脉象弦细。 风湿皮肤瘙痒:皮肤瘙痒。搔抓后起水疱、丘疹、流水,或皮肤湿烂,多见于青壮年,夏秋季节为甚,舌苔白腻或薄黄腻,脉象精数。 风盛皮肤瘙痒:多发于春季,周身皮肤瘙痒,痒无定处,日久不愈,皮肤可变肥厚呈莒藓化,状如牛领之皮。舌红苔薄黄。脉象弦细。 风寒皮肤瘙痒:多发于冬季,皮肤瘙痒常在头面、前胸、颈周、双手等暴露部位,遇寒则甚。逢暖或汗出则减。舌淡苔白,脉象浮缓或浮紧。 鉴别分析 血虚皮肤瘙痒与风寒皮肤瘙痒:二者均属阴证。血虚皮肤瘙痒,多发于老年人,由于气血两虚,血不养肤,血虚风燥,故皮肤干燥脱屑,如糠似秕。搔之不断,则遍布血痂抓痕。经年累月,皮肤呈苔藓样改变。血虚皮肤瘙痒,以血虚为本,内风使然,补其气血自能使内风摒除,癌痒得解,治宜养血润燥,祛风止痒。方选养血润肤饮。风寒皮肤瘙痒多因体内阳气不足,不能抗御外寒,再加之外受风寒之邪,故多见于冬季,发于头面、颈周、双手等暴露部位,逢暖或汗出,则风寒暂去,故瘙痒缓解。风寒皮肤瘙痒,以外因为主,故多见于暴露部分,治宜驱风散寒,方选桂枝麻黄各半汤。 血热皮肤瘙痒与风盛皮肤瘙痒:二者均为阳证。但血热皮肤瘙痒多因心绪烦躁,或过食辛香炙博之物,导致血热风生。故作瘙痒。青壮年血气方盛者多患之,搔破则血痕累累。夏季阳气正旺,外热与内热相合,则瘙痒更甚,得寒则解。故本证关键在于血热,治宜凉血清热,消风止痒,方选止痒熄风汤。风盛皮肤瘙痒,因肌胰腠理不密,外受风邪,郁久化热,浸淫皮肤而作痒。春季风木当令,故多易发。其特点为痒无定处,搔抓不止,皮肤肥厚苔藓化,或状如牛领之皮。治宜搜风清热,败毒止痒,方选乌蛇驱风汤。总之,二者均为阳证,前者多由血热,系内因为主;后者多由风邪,乃外因使然。 风湿皮肤瘙痒:多因恣食肥甘厚味,辛香炙搏,使体内蕴湿,复感风邪,则风湿相搏为患。风盛则痒。故搔抓不止;湿盛则起水疱、丘疹,流水或糜烂。治宜散风除湿止痒,方选全虫方。 此外,湿热黄疸等疾均可周身作痒。
疾病治疗:
【证治方药】 (一)血热 1,临床表现:见于青壮年人,好发于夏季。皮肤瘙痒,触之灼热,遇热尤甚,遇寒则轻,搔破呈条状血痕。口干心烦,情绪急躁则痒甚。舌红苔薄黄,脉数。 2,病因病机:青壮年血热禀赋,过食辛热或情绪烦躁,引动风生而致身痒。 3,治法:凉血清热,消风止痒。 4,方剂:止痒息风汤(朱仁康经验方)加减。 药物:生地10~15g,当归10g,丹皮6~10g,赤芍10~15g,玄参15g,白蒺藜10g,蝉衣6g,防风10g。 方义:生地、当归、丹皮、赤芍、玄参凉血清热,白蒺藜、蝉衣、防风消风止痒。 加减:心埂口渴加知母、黄芩清热。身痒灼热加苦参、地肤子清利。 5,变通法:可用四物汤(《局方》)合消风散(《医宗金鉴》)加减,药如荆芥、蝉衣、防风,知母、石膏,生地、当归、赤芍、苦参、胡麻仁等,以祛风泄热为主。 (二)血虚 1,临床表现:多见于老年人或体虚者,秋冬为多。皮肤干燥,遍布抓痕,夜间痒甚,经常搔抓处出现苔癣样变化,皮肤脱屑如糠秕状。神疲乏力,心悸失眠,面色无华。舌淡,脉虚细。 2,病因病机:气血不足。血不养肤,血虚风燥。 3,治法:养血润燥,消风止痒, 4,方剖:养血润肤饮(《外科证治垒书》)加减。 药物:当归10g,生熟地各10g,天麦冬各10g,天花粉10g,生黄芪10~15g,胡麻仁10g,刺蒺藜10g,蝉衣6g。 方义:当归、熟地补血,黄芪益气,生地、天冬、麦冬养阴,花粉、胡麻仁润燥养肤,刺蒺藜、蝉衣祛风止痒。 加减:若病久人络加桃仁、红花祛瘀,皮肤肥厚加丹参、姜黄活血,血虚加旱莲草、何首乌养血,痒甚加皂角刺、苍耳子祛风止痒。 5,变通法:阴血亏虚者可用当归饮子(《济生方》)加减,药如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芪、荆芥、防风、蒺藜、首乌,养血祛风。 (三)风盛 1、临床表现;多发于春季,周身皮肤瘙痒,痒无定处,搔破出血,日久不愈,皮肤呈苔癣样变,状如牛领之皮。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 2,病因病机:肌腠不密,风邪外侵,郁久生热。 3,治法:祛风清热止痒。 4,方剂:乌蛇驱风汤(朱仁康经验方)加减。 药物:羌活6~10g,蝉衣6~10g,防风10g,荆芥10g,银花10g,连翘10g,黄芩10g,乌梢蛇6~10g。 方义:羌活、蝉衣、防风、荆芥祛风,银花、连翘、黄芩清热,乌梢蛇搜络止痒, 加减:痒甚加钩藤、蒺藜祛风止痒,见血热加丹皮、赤芍凉血清热。 5,变通法:风热者可用银翘散(《温病条辨》)加蝉衣、防风等。清热祛风。 (四)风湿 1,临床表现:多发于长夏之季,青壮年居多,皮肤瘙痒剧烈,搔抓后起水疱、丘疹、流水,皮肤湿烂。导致湿疹样变。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2,病因病机:素体湿邪内蕴,复感风邪外侵,风湿相搏热郁皮肤而致。 3,治法:祛风化湿,清热止痒, 4,方剂:全虫方(赵炳南经验方)合二妙散(《丹溪心法》)加减。 药物:全蝎6g,皂角刺10g,白蒺藜10g,威灵仙10g,苫参10g,白鲜皮l0g,黄柏6g,苡仁15g,赤小豆15g,车前子10g(包)。 方义:白蒺藜、威灵仙祛风,苡仁、赤小豆、车前子、白鲜皮化湿,苦参、黄柏清热,皂角刺、全蝎透络解毒。 加减:发于下半身加牛膝,上半身加荆芥,局部抓破感染者加蒲公英、银花、野菊花。 5,变通法:如湿热内蕴,胸胁苦满。心烦口渴,便干尿黄,用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加减,清热化湿。 (五)风寒 1,临床表现:多发于冬季,皮肤瘙痒多见于头面、前胸、颈周、双手等暴露部位。寒冷诱发或加剧,逢热或汗出减轻。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缓。 2,病因病机:素体阳气不足,风寒外侵肌腠,郁结不去而致痒。 3,治法;祛风散寒止痒。 4,方剂:麻黄桂枝各半汤(《伤寒论》)加减。 药物;麻黄3~6g,桂枝6g,白芍6~10g,荆芥]Og,防风10g,生姜3片,大枣5枚,甘草6g。 方义:麻黄、桂枝祛风散寒,桂枝、白芍调和营卫,甘草调中,姜,枣和胃。加荆芥、防风以增强祛风止痒作用。 加减:气嘘者加黄芪、党参益气,阳虚加附子、干姜温阳。 5,变通法:若气虚不足,风寒外侵者,可用玉屏风散(《世医得效方》)合桂枝汤(《伤寒论》)加减。药如黄芪、防风、白术、桂枝、白芍、甘草等。益气固表,调和营卫。 【简易方药】 1,浮萍、苍耳子、徐长卿等分研末水丸,日3次,每次5~l0g。 2,二地汤:熟地10g,生地10g,赤芍10g,当归10~12g,川芎6~9g,女贞子10g,杞子10g,玉竹10g,麦冬10g,生黄芪15~30g,首乌15~30g,菟丝子10g,浮萍10g,刺蒺藜15~30g,防风10g,白鲜皮15~30g,防己10g,枳壳10g,每日1剂,球煎服。用治血虚风燥者。 3,当归9g,熟地9g,鸡血藤9g,酸枣仁9g,柏子仁9g,五味子9g,荆芥9g,防风9g,川芎6g,首乌6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温服。7天为l疗程,一般治用2~4个疗程。用治老年性皮肤瘙痒。 【针灸治疗】 (一)毫针法 取穴:曲池、血海、合谷、三阴交,发于头面部加风池,发于项背加大椎、风门,发于下肢者加风市,上肢加肩髓。血热者加膈俞,血虚加足三里。 方法;毫针常规刺法,留针30分钟。 疗程;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为l疗程。 (二)耳针法 1,取穴:神门、肺、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每次单侧,4~5穴。 方法:毫针刺人,留针30分钟。王不留行子敷贴固定,日按压3~4次。 疗程:耳针法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为l疗程;埋丸法隔2~3日1次,5~7次1疗程。 2,取穴:耳背静脉。 方法:局部严密消毒后,在显露静脉处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或用消毒刀片切开,然后压迫止血。 疗程:单侧用,左右交替,5~7天1次,一般用2~3次即可。 【外治法】 1,处方:川椒、艾叶各20g,白蒺藜、皂角刺各30g。 用法:煎汤外洗。 2,处方:桃仁、红花、杏仁、生山栀各等量研末加入适量冰片。 用法:用凡士林或蜂蜜调成糊状,堆成3×3×1(cm)大小直接填脐上,再用敷料覆盖固定,每日换药1次。用治全身性皮肤瘙痒。 【评述】 本症初起属风,久则人血。风证按燥、湿分证,皮肤干燥呈苔癣样变属风燥,宜加润燥祛风药如蒺藜、蝉衣、胡麻、花粉;皮肤湿烂呈湿疹样变属风湿,宜加化湿清热如苦参、黄柏、地肤子、白鲜皮等。血分证以血热、血虚分别,青壮年以血热为主,宜凉血清热;老年人以血虚为主,宜养血润肤。若久而不愈,瘀血阻络则用活血化瘀,可坩桃红四物汤加减。患者应避免过度搔抓以免感染,避免用碱性强肥皂洗潜,忌热水。宜穿柔软棉织内衣,不宜毛织品。忌烟酒辛辣,多吃水果蔬菜,要保持大便通畅。
预防预后:
青壮年血热禀赋,过食辛热或情绪烦躁,引动风生而致身痒。 气血不足。血不养肤,血虚风燥。 肌腠不密,风邪外侵,郁久生热。 素体湿邪内蕴,复感风邪外侵,风湿相搏热郁皮肤而致。 本证可因精神因素,内分泌障碍、气候变化及局部摩擦引起,若因糖尿病、黄疸所致者需治原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