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风疹
什么是皮肤风疹
?
以皮肤风团为特征的病症称为风隐疹。风隐疹的病名,出自《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其来去迅速。时隐时现,不留痕迹,身体风瘙而痒,搔之隐隐而起,故名风隐疹。又名为风疹,瘾疹、风瘙瘾疹,时疫疙瘩、鬼风疙瘩、风疹块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荨麻疹。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常见证候 风热蕴肤皮肤风疹:皮疹呈红色或粉红色,堆连成片,迅速泛发于周身,局部有灼热感,遇热加剧,得冷缓解,或兼有风热表证。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浮。若风热挟湿者,皮疹形似豆瓣。周边红晕,疹豆中司有小水疱,偶见大疱,瘙痒甚,抓破后有脂水渗出。 风寒束表皮肤风疹:皮疹为粉白色或瓷白色,大小不等,或融合成片,常以身体暴露部位症状突出,遇冷加剧,得暖则缓,或兼见风寒表证,苔白,脉浮紧。 血热皮肤风疹:突然起疹,色鲜红,散在发生井迅速融台成片,搔痒甚,或先感皮肤灼热刺痒,抓之随起红色或紫红色条索状疹块,舌红,苔少,脉数。 血瘀皮肤风疹:皮疹色暗红色,呈块状。多见于臀部、腰围等容易受压处,兼见面色晦黯,口唇色略紫红,舌质有瘀斑。脉涩。 胃肠积热皮肤风疹:皮疹色红发痒。如粟粒大小,或成块连片,状如云头。发病急骤。兼见脘腹不适,腹胀便秘,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有力。 气血两虚皮肤风疹:皮疹色淡,时发时退。年长日久,出没不已,或劳累后加重,兼见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鉴别分析 风热皮肤风疹与风寒皮肤风疹:外受风邛为二者致病的共同原因。风热皮肤风疹。为风热之邪,郁于肌腠,壅于皮肤而发;风寒皮肤风疹,为风寒之邪,郁闭腠理,不得透达而发。其鉴别要点为:风热皮肤风疹呈红色或粉红色,可迅速蔓延全身,且遇热剧而得冷解。风寒皮肤风疹呈粉白色或瓷白色,以皮肤暴露部位明显,遇热轻而遇冷剧。前者治宜疏风清热,方用消风清热饮;若风热挟湿,疹豆中有小水疱者,可用祛风胜湿汤治之。后者治宜疏风散寒,方用桂枝麻黄各半汤;若有恶风,自汗,脉浮缓的表虚证者,当益气固表而疏风,方用固卫御风汤。 血热皮肤风疹与血瘀皮肤风疹;病在血分,但病因病机不同。前者多因五志化火,使血热生风,伤及血络所致;或内服某些药物,药毒浸淫,血热壅肤而发。后者多见于风邪未经疏泄,久郁搏于营血,血瘀经滞引起。辨证要点为:前者斑丘疹色鲜红。或抓后随起红色条索状皮疹,周身均可发生;后者疹色黯红,每成块状,多见于身体受压部位。血热皮肤风疹,治宜清热凉血,消风止痒,方选消风散化裁。血瘀皮肤风疹,治宜活血通络,消风止痒,方选活血祛风汤,或通经逐瘀汤。 胃肠积热皮肤风疹:多因饮食失节,或吃鱼虾等食物,使肠胃积热,内不得疏泄,外不得宣通,郁于皮肤腠理之间而发。证见疹块色红,堆累成片,兼有肠胃积热症状。治宜通腑泻热,疏风解表,常用方为防风通圣散。 气血两虚皮肤风疹:常见于脾胃虚弱患者,每因气血不足,复感风邪,郁于腠理,不得透达所致。发病缓慢,疹块色淡,日久不愈,劳累后加重。并伴有气血两虚的症状。治宜养血祛风,益气固表,常用当归饮子加味治之。 中医学认为,皮肤风疹多从“风”起。外风所致者起病急骤,内因生风所致者起病较缓。但临证又有虚实之别。体质壮者多为实证易治,体质弱者多为虚证难愈。故临床当结合脉证与体质情况鉴别之。
疾病治疗:
【证治方药】 (一)风热相搏 l,临床表现:风团呈红色,相互融合成片,状如地图,扪之有灼热感,自觉瘙痒难忍,遇热则剧,得冷则缓。伴有微热恶风,心烦日渴,咽弓充血。舌质红,苔薄黄或少苔,脉浮数。 2,病因病机:风热外袭肌表,营卫不和,正邪相争,故起风团而有瘙痒灼热感。 3,治法:疏风清热。 4,方剂:银翘散(《温病条辨》)加减。 药物:银花12g,连翘12g,生地12g,炒牛蒡子10g,大青叶l0g,丹皮10g,蝉衣6g,荆芥6g,防风6g,甘草6g。 方义:银花、连翘、大青叶清热解毒,生地、丹皮凉血清热,牛蒡子、蝉衣、荆芥、防风祛风止痒,甘草和中。 加减:瘙痒甚者,加地肤子、白鲜皮祛风止痒;灼热感甚者加苦参、赤芍凉血清热。 5、变通法:如见风团色红,搔之皮肤起痕,遇热尤甚,口渴喜饮,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数者,为阳明热盛、风邪内侵引起者,宜凉血清热,祛风止痒。用消风散(《外科正宗》)加减,药如当归、生地、苦参、石膏、荆芥、防风、蝉衣等。如发病突然,大片红色风团,甚则弥漫全身,或融合成片,状如地图,自觉瘙痒剧烈;伴壮热恶寒,口渴喜冷饮,或面红目赤,心烦不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或黄燥,脉洪数。为毒热燔营者。用皮炎汤(经验方)加减,清营凉血,解毒止痒。药用银花、连翘、生地、玄参、丹皮、赤芍、知母、生石膏、生甘草、赤小豆等,实乃上方加泻火清营凉血药,或为白虎汤、银翘散、犀角地黄汤三方合用者。若表里同病,外寒里热,恶寒发热口渴,大便秘结不通者,可用防风通圣散(《宜明论方》)加减,外散风寒,内泻火热。 (二)风寒外束 1,临床表现;风团色泽淡红,或者色如瓷白,风吹或接触冷水后。风团和痒感加重,得暖则减。恶风恶寒,口不渴。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2,病因病机:风吹或接触冷水后,风邪外袭而起风团;腠理闭阻,营卫不和而恶风恶寒。 3,治法:疏风散寒。 4,方剂:麻桂各半汤(《伤寒论》)加减。 药物:炙麻黄6g,桂枝6g,炒白芍10g,杏仁10g,羌活10g,大枣7枚,生姜3片。 方义:麻黄、桂枝、羌恬散寒祛风,桂枝、白芍调和营卫,杏仁宣肺,大枣、生姜和胃。 加减:体虚者加党参、黄芪益气,胃气不和、恶心欲吐加苏叶、半夏降逆和胃。 5,变通法:皮疹多为针帽至蚕豆大,相互融合成片的风团较少,但其风团往往在汗出着风,或者表虚恶风后则诱发戚批应损,自觉瘙痒不止,发作不休,伴有恶风自汗,舌质淡红,苔薄白或步苜,脉沉细。为卫外不固者,宜祛风固表,用玉屏风散(《世医得效方》)合桂枝汤(《伤寒论》)加减,药用生黄芪、防风、白术、桂枝、白芍、连翘、赤小豆等。如外有风寒。内有寒湿,宜祛风散寒、和血化湿,可用五积散(《局方》)加减,药如麻黄、由芷、肉桂、干姜、枫壳、厚朴、苍术、川芎、茯苓、白芍、半夏、陈皮、当归、生姜等。 (三)脾胃不和 1,临床表现:风团色泽淡红,或者近于肤色,形如云片。风团发作时常伴有脘腹不适或者疼痛,或者腹泻,兼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舌质淡红,苔薄白或少苔,脉缓或沉弱。 2,病因病机:风邪直中脾胃,脾气不调则腹泻便溏,胃气不和则呕吐恶心。 3,治法:健胃和脾,祛风止痒。 4,方剂:香砂枳术丸(《景岳全书》)加减。 药物:制香附10g,砂仁(后下)6g,木香10g,炒枳壳6g,妙白术10g,陈皮6g,荆芥5g,防风6g,甘草6g,大枣5个,生姜3片。 方义:香附、乌药、木香理气止痛,枳壳、白术健脾理气,砂仁、陈皮醒脾和胃。荆芥、防风祛风,姜、枣、甘草和中。 加减:腹痛甚者加白芍。台甘草缓急止痛;白芍、白术、防风、陈皮四药合用,即为治疗痛泻之痛泻要方(刘草窗方),有抑肝扶脾作用。呕吐甚者加苏叶,合香附、陈皮、甘草即为香苏散(《局方》),为理气和胃、祛风止痛之剂。 5,变通法:小儿有肠寄生虫病者,皮肤风团、瘙痒发作元时,形体瘦削,厩色萎黄,或者面现虫斑,或时有脐周疼痛,时有偏食和零食等不良习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弱或濡。为虫积伤牌所致,宜健脾消积,杀虫止痒。用香砂六君子汤(《时方戬括》)加杀虫药,药如香附、砂仁、半夏、乌梅、党参、白术、陈皮、茯苓、神曲、山楂、使君子、南瓜子、甘草等。 (四)气血两虚 1,临床表现:风团色泽淡红,或者与肤色相同,反复发作,迁延数月乃至数年来愈,或劳累后加重。伴有头晕,精神疲惫,面色咣白,体倦乏力,失眠。舌质淡红,苔薄白或步苔,脉细缓。 2,病因病机:禀赋不足。气血虚弱,营卫不和,卫气不固,腠理疏松,风邪易侵,故风团色泽淡红而病症反复发作。 3,治法:益气养血。 4、方剂:八珍汤(《正体类要》)加减。 药物:党参10g,白术10g,当归10g,炒白芍10g,茯苓12g,生熟地各12g,柴胡6g,甘草6g,黄芩6g。 方义: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当归、白芍、生熟地养血和肝。柴胡、黄芩和解表里。 加减:皮肤风团瘙痒加地肤子,白鲜皮祛风止痒,血虚甚者加阿胶、制首乌养血,脘痞恶心加生姜、半夏和胃。 5,变通法:可用十全大补汤(《医学发明》)加祛风药。 (五)血虚风燥 1,临床表现:经行身痒,或瘾疹频发,疹块累累,搔之尤甚,夜间尤甚。口干咽燥,心中烦热。月经后错,量少。舌淡红,脉虚细。病程较长者。 2,病因病机:明血不足,血虚生风。 3,治法: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4,方剂:荆防四物汤(《医宗金鉴》)加减。 药物:生地10~15g,白芍10g,川芎5g,当归10g,荆芥10g,防风10g 方义:生地、白芍、当归、川芎养血,荆芥、防风祛风,合而为养血祛风之剂,亦“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者。 加减:瘙痒甚者,加白蒺藜、白鲜皮祛风止痒;心中烦热甚者,加山栀、丹皮凉血清热。 5,变通法:气血不足者,可用当归饮子(《证治准绳》),即上方加黄芪、制首乌、白蒺藜、甘草, (六)血瘀经络 1,临床表现;风团色泽黯红或呈紫红,病变多数在腰围和表带压迫等部位。伴有面色晦黯,或口唇青紫,口干不欲饮。舌质觜醋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2、病因病机:久病入络,血脉瘀阻,营卫不调,故风团色泽黯红。 3、治法:活血通络。 4,方剂:通经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药物:桃仁10g,赤芍10g,川芎6g,地龙6~10g,皂角刺10g,荆芥10g,防风10g,当归12g,白蒺藜12g。 方义:桃仁、赤芍、当归、川芎活血化瘀,荆芥、防风、白蒺藜祛风止痒。地龙、皂角刺通络托毒。 加减:气滞者加乌药、香附、青皮理气,瘀热者加连翘、丹皮清热凉血化瘀。 5,变通法:气虚血瘀者,可用助阳止痒汤(《医林改错》)加减,即黄芪、桃仁、红花、山甲、赤芍等,益气化瘀。 【简易方药】 1,僵蚕120g,蝉退60g,大黄240g,姜黄18g。研细末,每次6g,用黄酒120ml,蜂蜜15ml混合送服,取微汗出。 2,地肤子30g,每日1剂,加水500m1,煎至250m1,过滤,冲红糖乘热服之,早、晚各1次。服药后盖被取汗少许,效果更佳。 3,徐长卿或路路通各500g,加水6倍,煎60分钟,过滤取汁;再加水3倍,煮法同上,共煎3次。将3次所滤药汁混合,再浓缩至500ml。成人每日20~30m1,加开水10~15ml混合,分2次服之。小儿减半。 【针灸治疗】 (一)毫针法 l,取穴:大椎、曲池、血海、足三里。下肢加风市、环跳,上肢加肩髓、合谷,血燥生风加三阴交、行间。 方法:虚证施补法,实证施泻法,针刺得气后留针15~30分钟。 疗程:每日或隔日1次,7次为1疗程。 2,取穴:风团主要发生在头面部取丝竹空,迎香、风池;在腹部取中脘、梁门、大横、天枢;在腰背部取肺俞、肾俞;在下肢取伏兔、阳陵泉、风市、足三里、委中等。以局部邻近取穴为主。 方法:虚证施补法,实证施泻法,针刺得气后留针15~30分钟。 疗程:每日或隔日1次,7次为1疗程。 3,取穴:风热之邪所致者取大椎、风弛、百会、委中;脾胃不和所致者取大肠俞、中脘、合答,足三里。以病因辨证指导取穴。 方法;虚证施补法,实证施泻法,针刺得气后留针15~30分钟。 疗程;每日或塥日1次。7次为1疗程。 4,取穴:大椎。 方法:施泻法,针刺深度l,5寸,大幅度捻转后不留针。 疗程:每日或隔日1次,7次为l疗程。适用于急性荨麻疹。 5,取穴:大肠俞。 方法:针刺得气后施平
预防预后:
其内因是禀赋不足,气血虚弱,卫气失固;其外因主要是风邪侵袭,腠理开合不利,营卫不和。此外如饮食物过敏、环境变化、情志不调等,也是本症的重要诱因。本症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尤以喉部为急症。任何年龄均可患病。皮损以风团为主,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色泽或鲜红或瓷白;分布既可稀疏散在,又可相互融台似地图。发作无定时,倏现倏隐,消退后不留痕迹。伴有剧烈瘙痒。重证兼有恶心呕吐、咽喉不利、胸闷气促、腹痛腹泻等全身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