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感染
什么是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感染是由细菌引起的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病的总称。一般以腰痛、尿频、尿急、尿痛为主要临床特点。中医认为此病多系由于湿热下注,侵犯肾与膀胱,下焦气化不利所致。患者中小儿比成人多,女性比男性多,且易反复发作。引起泌尿系炎症的致病菌80%是肠道的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粪链球菌。急性单纯性泌尿系感染多由一种病原菌引起,慢性、反复发作的感染,可能有先天性泌尿系异常,大约有1/2~1/3的病人有膀胱、输尿管反...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诊断标准 (1)尿路感染 ①正规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4~6小时以上)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105/mL。 ②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10/HP,有尿路感染症状。具备上①、②两项可以确诊。如无②项,则应再作尿菌计数复查,如仍≥105/mL,且两次的细菌相同者,可以确诊。 ③作膀胱穿刺尿培养,细菌阳性(不论菌数多少),亦可确诊。 ④作尿菌培养计数有困难者,可用治疗前清晨清洁中段尿(尿停留于膀胱4~6小时以上)正规方法的离心尿沉渣革兰氏染色找细菌,如细菌>1/油镜视野,结合临床尿感症状,亦可确诊。 ⑤尿细菌数在104-5/mL之间者,应复查,如仍为104-5/mL,需结合临床表现来诊断或作膀胱穿刺尿培养来确诊。(2)上、下尿路感染的鉴别 具备了上述尿路感染标准,兼有下列情况者: ①尿抗体包裹细菌检查阳性者,多为肾盂肾炎,阴性者多为膀胱炎。 ②膀胱灭菌后的尿标本细菌培养结果阳性者为肾盂肾炎,阴性者为膀胱炎。 ③参考临床症状,有发热(>38℃)或腰痛、肾区叩压痛或尿中白细胞、管型者,多为肾盂肾炎。 ④经治疗后,症状已消失,但又复发者多为肾盂肾炎(多在停药后6周内);用单剂量抗菌药治疗无效,或复发者多为肾盂肾炎。⑤经治疗后,仍有肾功能不全表现,能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者;或X光肾盂造影有异常改变者为肾盂肾炎。 (3)急、慢性肾盂肾炎的鉴别 ①尿路感染病史在1年以上,经抗菌治疗效果不佳,多次尿细菌定量培养均阳性或频繁复发者,多为慢性肾盂肾炎。 ②经治疗症状消失后,仍有肾小管功能(尿浓缩功能等)减退,能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者,为慢性肾盂肾炎。 ③X线造影证实有肾盂肾盏变形,肾影不规则甚至缩小者为慢性肾盂肾炎。 (4)尿道综合征(尿频——排尿困难综合征),应具备下列三条: ①女性患者有明显的排尿困难、尿频,但无发热、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 ②多次尿细菌培养,菌落数
疾病治疗:
治愈标准: 1.临床治愈症状消失,停药72h后,每隔2~3d作尿常规及细菌培养,连续3次阴性。 2.痊愈临床治愈后,尿常规及细菌培养每月复查1~2次,连续半年均阴性。 护理: 1.按肾脏病护理常规护理,有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 2.尿常规、尿沉渣找细菌、真菌培养等均应留晨尿。对女性和包皮过长男性者,应先清洁外阴部尿道口。各种尿标本收集后,均应立即送检。 中医中药急性期可清热解毒,慢性期以扶正祛邪为主,养肾阴益肾气。
预防预后:
病因病理 致病菌 任何致病菌均可引起尿路感染,绝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产气杆菌等。急性与无并发症的尿路感染,约85%为大肠杆菌引起。球菌感染较少见,如葡萄球菌及粪链球菌等,主要为凝固酶阴性的白色葡萄球菌或称腐生葡萄球菌,过去认为这类细菌为非致病菌。 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霉菌性尿路感染的发病率日益增加,应引起注意。病毒也可能造成泌尿系感染,如腺病毒在男孩中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淋菌性尿道炎是世界性广为流行的性传染病,目前在我国有蔓延之趋势。由衣原体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炎也是性传染病,60年代中期以来在欧美各国不断扩大流行,最近在我国也有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