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类圆线虫病
什么是粪类圆线虫病?
粪类圆线虫病(strongyloidiasis)是粪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stereoralis)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疾病。本病原体主要感染人体,多数为慢性无症状感染,弥漫性(侵及肠道外各脏器)重型病例,常危及生命。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临床表现】 本病的显性表现轻重不一。约2/3的感染者无症状,据报道有感染本虫30年而无症状者。 (一)幼虫移行症状 为最常见的早期表现,66%~84%患者在臀部肛门周围或其他感染部位出现斑丘疹或匐行疹,可伴痒痛。约5%患者有肺部浸润引起的咳嗽、哮喘、低热或过敏性肺炎。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如呼吸困难、紫绀、咯血和并发细菌性支气管肺炎等,仅见于极个别病人。 (二)消化道症状 中度和重度患者有腹痛、腹泻、呕吐、厌食。腹痛部位不一,通常为上腹部烧灼感或绞痛,有时与溃疡病或急腹症相混淆。腹泻常为水泻或不成形稀便,可出现血性黏液性腹泻。有的发生麻痹性肠梗阻、腹胀及电解质紊乱、脱水、循环衰竭等。 (三)其他随着侵犯器官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如脑膜炎、尿路感染等。有的病人由于虫体代谢产物或虫体的崩解而引起发热、全身不适、烦躁、抑郁、失眠等,有的并发细菌或霉菌性败血症。 (四)并发症 主要发生于重症患者,并发症常是死亡的原因,如休克、呼吸衰竭、支气管肺炎、败血症等。 【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白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增高。急性感染时,白细胞(8~30)×10^9/L,嗜酸粒细胞常在0.15~0.85之间。急性期过后恢复正常,严重感染者嗜酸粒细胞可正常或减低,此示预后不佳。 (二)大便检查腹泻患者可能查到幼虫已在其中发育的虫卵,但主要能查到幼虫。查粪便中幼虫的方法有: 1.直接涂片找幼虫。 2.醛醚离心法。 3.贝氏(Baermann)漏斗分离法:取圆形铜丝纱一片,四边折成篮子状,底部衬纱布二层,置于口径15cm的漏斗内,漏斗出口接一可控橡皮管。将病人粪便适量置于上述纱布层上,加入适量40~46℃之间温水浸润粪便,幼虫即可移行至水中并集中于漏斗底部。数小时后开管收液镜检(解剖镜或低倍镜)。 4.琼脂板孵育法,粪便中幼虫检出率可达96.8%,并可在琼脂板上发现特有的幼虫行迹现象。 (三)其他病原检查方法 采集十二指肠液镜检找幼虫。 1.采集十二指肠液镜检找幼虫。 2.成虫抗原皮内试验和间接荧光试验。 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免疫印渍试验。在进行ELISA之前,血清标本先用0.gutturasa盘尾丝虫提取物预孵育以减少交叉反应,同时用由IgG识别的4l ku的类圆线虫丝状蚴成分作免疫印渍试验一检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很高,被认为是一种好的实验诊断方法。 (四)脑脊液检查 如虫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可有脑脊液中的蛋白、细胞增加,偶尔能找到本虫的幼虫。
疾病检查:
【诊断】 主要根据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和粪便幼虫的检出。
疾病治疗:
【治疗】 (一)驱虫治疗 1.噻苯咪唑(thibenzole),25 mg/kg,1日2次,连服2~4 d,严重病例延长疗程至5~7 d。以混悬液效果较好,片剂宜嚼碎吞服。副作用较大,肝肾功能不全者忌用,治愈率可达90%左右。 2.丙硫咪唑(albendazole),剂量每日400 mg或6 mg/kg,每天1次,连服3 d,15 d后可重复1疗程,有较好疗效。 3.甲苯咪唑(mebendazole),剂量100 mg,每天2次,连服3~4 d,有效,但治愈率较低。 4.丙噻咪唑5 mg/kg,顿服,有较好疗效。 5.扑蛲灵(helvin)ll mg//kg,顿服,小儿最高剂量每天不超过1 g。 (二)并发症的治疗 对严重病例,应注意给予足够的营养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伴发钩虫、蛔虫感染者,应同时给予治疗。治疗中禁用免疫抑制剂,以免导致严重的自身感染。
预防预后:
粪类圆线虫病病因概要: 粪类圆线虫病的病因概要主要为三个方面:病原学,包括粪类圆线虫形态和生活史的研究;流行病学,传染源为感染本虫的人和猫、狗等,主要感染途径是经皮肤黏膜;粪类圆线虫的致病性是虫体对肠黏膜的损伤刺激和宿主的炎性反应以及消化道细菌聚集于虫体所致溃疡灶。 粪类圆线虫病详细解析: 【病原学】 (一)形态 粪类圆线虫有两个世代,寄生世代和自生(由)世代。寄生世代只有雌虫,行孤雌生殖,自生世代则有雌有雄。寄生世代雌虫长2.2~2.5 mm,宽0.03~0.05 mm,有漏斗状口腔,圆筒形长食管(占有体长的1/3~2/5)。尾端尖锐,肛门位于其前腹面。阴门在中后1/3体长处之腹面。体内有卵巢、输卵管、子宫与阴道及阴门相连。虫卵壳薄而透明,产出后70μm×43μm,可迅速发育为幼虫而孵化(5~6 h),除腹泻严重或服泻药者外,通常不易在粪便中找到虫卵。 自生(由)世代的雌雄成虫均较寄生世代雌虫为短小。食管亦短,呈双球状。雄虫0.7 mm×(0.03~0.05)mm,有棕色交合刺2个,引带相连。雌虫1.00 mm×0.05 mm,尾尖,阴门开口于体中部,虫卵与寄生世代者相似。 (二)生活史 寄生世代雌虫主要寄生在小肠(尤其十二指肠),亦偶可见于结肠、胆管、胰管、肺、泌尿道、食管等处。在黏膜深处产卯,迅速孵化为杆状蚴而至肠腔,该蚴在肠腔内发育,增大变长,随粪便排出,在土壤中发育,蜕皮变成具感染性的丝状蚴。丝状蚴在适当的机会侵入人体皮肤或黏膜,进入血流至肺。经气管、咽部、食管、胃而进入肠道。在黏膜内发育为雌虫(人体内周期约17 d)。有的杆状蚴在排出人体之前即蜕皮成为丝状蚴,直接侵入肠黏膜或肛门皮肤而引起自身感染。若寄生世代的杆状蚴到达体外,不发育为丝状蚴而发育为自生世代的雌虫与雄虫,则参与自生世代的生活环。自生世代的雌雄成虫交配产卵,孵化为杆状蚴,再蜕皮变为成虫,周而复始呈自生生活。在条件不利时,自生世代杆状蚴亦可变成丝状蚴而感染人体,进入寄生世代。 【流行病学】 本病分布与钩虫病相似,但感染率较低。我国东起台湾,西至甘肃,南及海南,北至辽宁,均有本病的报道。感染率0.03%~2.0%,亦有达ll%者。由于本病不易在粪便中找到虫卵,主要是检出幼虫,故感染率受检查方法的影响。本病的传染源为感染本虫的人和猫、狗等。主要感染途径是经皮肤黏膜。以青壮年农民感染者为多。 【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粪类圆线虫的致病性是虫体对肠黏膜的损伤刺激和宿主的炎性反应以及消化道细菌聚集于虫体所致溃疡灶等3种因素构成。 当患儿有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免疫抑制或缺陷,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常可引起重度自身感染,导致内脏严重损害,产生弥漫性类圆线虫病,最终全身衰竭而死亡。 根据感染的情况,肠道病变可分为3型:①轻型以卡他性肠炎(muco—enteritis)为特征,黏膜充血,有小出血点和小溃疡。在黏膜腺隐窝内证实有粪类圆线虫。②中型以水肿性肠炎为特征,肠壁增厚、水肿、黏膜皱襞减少。③重型以溃疡性肠炎为特征,由于水肿和纤维化引起肠黏膜部分强直、黏膜萎缩和溃疡。病变主要发生在空肠上段和十二指肠,严重感染时波及胃、回肠和结肠。很少见到肠穿孔引起腹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