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抽搐
什么是面肌抽搐?
面肌抽搐又称面肌痉挛(facial tic)是一种自发缓解率低的慢性疾病,是以同侧面神经所支配肌肉的不自主、间断的、强直阵挛性收缩为特点的综合征,表现为一侧面神经支配的部分或全部表情肌的阵发性抽搐。多数发病原因披认为是面神经颅内段受到血管压迫引起,少数患者可发现存在局部肿瘤压迫、动脉瘤等因素。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临床表现】 本病常先累及一侧眼轮匝肌,引起眼睑不自主跳动,严重时影响视物,少数可由颊肌或口周肌肉起病,经过数月或数年逐渐缓慢扩展到同侧面神经所支配的其他肌肉。该病累及双侧者少见,一侧常先于另一侧受累,且两侧面肌运动常不同步。该病多在中年以后发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高加索人种该病患病率女性为14.5/10万,男性为7.4/10万。多数学者认为亚洲人种患病率明显高于高加索人种,但目前罕有亚洲人种中该病患病率的报道。本病绝大多数为散发病例,也有少数病例呈现家族聚集性,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1947年Campbell等首先报道了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抽搐取得成功的病例,并明确提出血管压迫学说。Gardner等于1962年对该手术方法做出进一步的描述。20世纪80年代国内开始开展此项技术,经过20余年的发展,该技术不断完善,成为治疗面肌抽搐最有效的方法。 面肌抽搐入睡后仍可持续,多于精神压力、疲劳、焦虑、面肌随意运动时症状加剧,可于放松、饮酒、触摸受累部位而使症状改善。面肌抽动时可伴有患侧低调耳鸣,多认为镫骨肌收缩所致。病程晚期部分患者可见明显的麻痹性面瘫。查体除面肌抽搐外常无其他神经系统异常发现。本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面肌抽搐。
疾病检查:
【诊断检查】 一、检查 肌电图检查显示抽搐的面肌有肌纤维震颤和肌束震颤波。应用MRI常规SE序列可显示和排除占位性病变,使继发性面肌抽搐的病因得以明确,但此序列不能明确神经和血管的解剖关系。 而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agnetic regona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MRTA)可显示血管与面神经黏着或直按压迫面神经、使之变形,大大提高血管压迫的检出率,可在手术前提供血管神经解剖关系的信息,但仍有部分患者行此检查并未发现有血管压迫征象。 二、诊断要点 1.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2.抽搐多先从下睑开始,渐扩展至半侧面部表情肌。额肌一般无抽搐,可有颈阔肌抽搐。 3.情绪紧张可为诱因并可诱发抽搐加重。 4.抽搐为阵发性,抽搐时间由数秒至数分或更长时间。 5.可伴耳鸣、严重病例可同时出现患侧面肌轻瘫、面肌萎缩及舌前2/3味觉减低。 【鉴别诊断】 但应特别注意应行必要检查,如头颅MRI平扫以排除继发性原因如动脉瘤,肿瘤等。并须与习惯性面肌抽搐、癔症性眼睑痉挛、三叉神经痛性抽搐、舞蹈病等相鉴别。
疾病治疗:
面肌抽搐的治疗概要: 面肌抽搐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多认为口服药物的治疗效果常较短暂。对面神经各运动支做普鲁卡因钙离子导入。射频热凝面神经干有止抽搐或缓解的作用。颅内微血管减压术,适用于抽搐严重。 面肌抽搐的详细治疗: 【治疗】 该病属神经科常见病,但由于各种原因,延迟接受有效治疗者仍较多,常因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由于该病的可治性,正确的诊断和冶疗非常重要。医师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药物疗法 有关口服药物的循证医学证据较少,目前多认为口服药物的治疗效果常较短暂,可选用卡马西平、巴氯芬、氯硝西泮、氟哌啶醇等,近来有报道加巴喷丁有显著效果。也可选择A型肉毒杆菌毒素多点局部注射以减轻症状,该方法较常用,与手术相比安全,有效、副作用小,效果持续3~6个月。手术治疗: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具有完全保留血管、神经功能的优点,是目前最常用和惟一能够达到终生治愈的术式,已为国内外神经外科医师广泛接受,可使大部分患者的面肌抽搐显著改善,成功率达90%以上。其可能出现的手术并发症有面神经或蜗神经的短暂或持久的功能障碍、颅内出血、感染等。 2.物理疗法 对面神经各运动支做普鲁卡因钙离子导入,对一些病例可有效。 3.封闭疗法 以上疗法无效者、可用维生素Bl、维生素B12或654-2等注射于茎乳孔处面神经干,可能减轻症状。 4.射频热凝术 射频热凝面神经干有止抽搐或缓解的作用,但复发率较高,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面瘫。 5.手术疗法 颅内微血管减压术,适用于抽搐严重,保守治疗无效者。近期疗效显著且术后无面肌瘫痪,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的实践。
预防预后:
【病因】 病因不明,有认为可能是由于: ①颅内血管压迫面神经干所致; ②面神经传导路上某些部位存在病理性刺激所致; ③属面神经麻痹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