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痹
什么是脉痹?
脉痹是以正气不足,六淫杂至,侵袭血脉,致血液凝涩,脉道闭阻,而引起的以肢体疼痛、皮肤不仁、皮色黯黑或苍白、脉搏微弱或无脉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因于湿热者多发于夏季,由于寒湿或阳虚而致者则好发于冬季。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多,老年次之,幼小一般不发病,特别差异不大。本病主要包括西医的静脉炎、大动脉炎及雷诺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结节性动脉炎、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下肢静脉曲张、肢体动脉栓塞等周围血管疾病未发生溃疡或坏疽。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脉痹的临床表现在古医籍中有散见记载,应注意从临床实践中认识总结。就临床观察而言,最为常见的是相应部位出现疼痛、麻木、虫蚁爬行感或肿胀等症。疼痛是脉痹血瘀的主要症状之一,或轻或重,初发较轻,病久加重,昼轻夜重,有隐痛、胀痛、麻痛、冷痛、灼痛等不同感觉,或呈痉挛性疼痛,甚至发生剧痛。血瘀可导致相应部位出现异样感觉,麻木、虫蚁爬行感乃“荣卫之行涩”所致。血瘀则津停,血不利则为水,瘀甚则肢体肿胀。瘀阻血不得养,阳气不得通达温养,则肢体乏力、发凉畏寒,热毒所致或瘀久化热者则局部有灼热感。脉痹患者出现局部色变,或青紫、紫红,或苍白,或局部脉络迂曲怒张。瘀甚病久,可致局部血脉触之粗硬肿痛,或触及到条索样肿胀的脉络,均血瘀之征。病重失治,也可导致患处发生溃烂、坏疽。脉痹患者脉象多涩,或无脉,亦为瘀征,应注意寸口脉、趺阳脉、太溪脉等处的切诊。脉痹发病或急或缓,病程或短或长,但多数患者病程较长,可达数月或数年之久。在出现脉痹血瘀症状的同时,由于病因的不同,患者的体质状况不同,还伴有与之相关的其他症状,应注意结合辨析。
疾病检查:
1.发病可缓可急,但以缓慢发病居多。发病年龄以青壮年多见,老年次之,男女均可发病.发病季节不一,困于湿热者多夏季发病,由于阳虚、寒湿者冬季好发。 2.自觉肢体疼痛、麻木、倦乏、发冷、发热或蚁行感,甚至头晕、头痛、视物模糊、昏厥等。 3.皮肤苍白,或紫红,或潮红,或青紫,肢体肿胀或萎缩。 4.舌色暗红或紫瘀,或有瘀点、瘀斑。 5.趺阳脉(足背动脉)、太溪脉(胫后动脉)搏动微弱或无脉。寸口脉(桡动脉)涩、微弱或无脉(可辅以示波测量法检测)。 6.皮肤测温多有皮温降低,电阻降低,电阻抗血流测定多有肢体血流量减少、血液流出阻力增加,多普勒超声波检查可见动脉搏动波形幅度降低,动脉造影可见受累段动脉脉管狭窄或闭塞等有关征象。 具备第2、第3两条,再参照其他各条,即可确立脉痹的诊断。
疾病治疗:
风寒阻络证 证候:肢体胀痛,骨节胀痛,骨节酸痛,皮肤或脉络青紫,周身沉重乏力,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以肢体胀痛、皮肤青紫、恶寒、发热为本证诊断要点。 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方药:蠲痹汤加减。 羌活15g 独活15g 桂心10g 秦艽15g 海风藤15g 桑枝15g 当归10g 川芎15g乳香6g 广木香6g 甘草3g 细辛10g 方解:方用羌活、独活、秦艽、海风藤祛风宣痹;桂心、细辛、苍术温经通阳,散寒除湿;乳香、木香、川芎、当归理气活血;桑枝通络,甘草调和诸药。共奏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之功。 加减法:痛甚加威灵仙20g、防己15g;恶寒、无汗加荆芥10g、薄荷10g、麻黄15g;发热、汗出,加柴胡15g、知母10g、石膏20g;湿盛,加苡仁20g、草薢15g。 阳虚寒凝证 证候:患肢或肢端麻木、发凉、胀痛,局部皮肤温度降低且皮色苍白或青紫、潮红,遇冷或冬季加重,得温则减,或行动后肢体胀痛、抽搐,静息后缓解,趺阳脉或太溪脉搏动微弱,或患肢现游走性条索状肿物,舌淡苔白滑,脉沉细。以患肢胀痛、发凉、皮色苍白或青紫为本证诊断要点。 治法:温阳散寒,解凝宣痹。 方药:当归四逆汤合阳和汤加减。 桂枝15g 白芍15g 甘草3g 生姜15g 大枣15g 当归10g 细辛10g 干姜10g 鹿角胶10g(熔) 肉桂6g 白芥子10g 麻黄10g 熟地10g 方解:方用干姜、桂心、白芥子辛热温阳,散在里之寒凝;生姜、细辛、桂枝辛温通阳,发散在表之寒邪;熟地、当归、白芍、鹿角胶温养血脉,甘草、大枣益气健中,利于扶正祛邪,标本兼顾。诸药和用,能起到温阳散寒、解凝宣痹之效用。 加减法:病于上肢,加姜黄15g、羌活15g;下肢,加牛膝15g、独活15g;寒甚,加附片15g(先煎);气虚不固,加黄芪15g、党参15g。雷诺氏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脉硬化等初期,多以阳虚为本,寒凝为标,治疗应以温阳扶正为主,散寒通络为次,用药时鹿胶、肉桂、干姜、细辛必不可少。 寒凝血瘀证 证候:患肢发凉、麻木、疼痛较甚,日较夜重,皮肤苍白或潮红、紫瘀,甚至皮肤干燥脱屑、破裂,汗毛脱落,少汗或无汗,指(趾)甲增厚、脆硬、变形,肌肉萎缩,顽麻不仁,趺阳脉或太溪脉搏动消失,舌质紫瘀苔薄白,脉沉涩。以患肢疼痛、皮肤变色、肌肉萎缩、趺阳脉或太溪脉搏动消失为本证诊断要点。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痹。 方药:乌头汤合身痛逐瘀汤加减。 制乌头15g(先煎) 麻黄15g 桂枝15g 赤芍15g 甘草6g 制附片15g(先煎) 桃仁6g红花6g当归10g没药6g五灵脂10g川芎15g细辛15g 方解:方选乌头、附片、麻黄、细辛、桂枝、干姜,温阳散寒,以解表里之寒凝,用赤芍、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没药、五灵脂活血消瘀,以通血脉之瘀阻,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共用,能起温经散寒、活血通痹之作用。 加减法:经脉拘急者,加全蝎10g、僵蚕10g;血瘀甚,加*虫10g、水蛭l0g;气虚加黄芪15g、党参15g;痛甚,加乳香10g、玄胡索15g。 气郁血瘀证 证候:情绪激动或稍事活动,则现肢体皮色苍白或青紫、潮红,肢体胀满,胸胁痞满而痛,太息,纳呆,大便不调,日久肢体肿痛、皮色紫红加重,或午后潮热,月经不调,经行腹痛而有血块,舌紫瘀,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涩。以患肢胀痛、皮色苍白、青紫、潮红阵作,情绪激动或稍事活动则发作或加重为本证诊断要点。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散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加减。 柴胡15g 香附10g 枳壳10g 川芎15g 乌药10g 赤芍15g 甘草3g 当归10g 桃仁6g 红花6g 丹参15g 五灵脂10g 延胡索15g 牛膝15g 方解:方用柴胡、香附、枳壳、乌药、川芎疏肝解郁;用当归、赤芍、桃仁、红花、丹参、五灵脂、延胡索活血化瘀,牛膝通络,甘草缓急。诸药共奏理气行血、开通血脉的作用。 加减法:可加桂枝1 5g、白芍15g调和营卫;加僵蚕10g、全蝎10g、地龙10g息风解痉。 湿热瘀结证 证候;患肢喜冷怕热、沉重、疲软、肿胀剧痛,患处络脉红热灼痛,或有索条状物,按之则痛,或肢端溃烂、流黄水,身热口渴不欲饮,胸闷,纳呆,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滑数。以患肢喜冷怕热、或络脉红热灼痛、或肢端溃烂流黄水为本证诊断要点。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消瘀。 方药:茵陈赤小豆汤加减。 茵陈15g 赤小豆15g 连翘15g 金银花15g 忍冬藤20g 苡仁20g 苍术20g 苦参15g 汉防己15g 泽泻15g 黄柏10g 牛膝15g 赤芍15g 玄参15g 方解:方中银花、连翘、茵陈、黄柏、苦参、赤小豆、玄参、忍冬藤,清热解毒,苍术、苡仁、防己、泽泻,利湿疏风,赤芍、牛膝活血通络,共起清热利湿、活血通痹之效。 加减法:发于胸腹者,可用柴胡清热饮;湿盛,宜加土茯苓20g、车前子15g、猪苓15g;瘀滞明显者,加丹参15g、泽兰15g、地龙15g、王不留行15g、*虫10g水蛭10g;热盛,加蒲公英20g、紫花地丁20g、野菊花20g;若湿热蕴结酿成热毒,病情加重者,可改方为解毒济生汤或四妙活血汤。 痰浊瘀阻证 证候:患肢肿胀、顽麻、疼痛、发凉,皮色暗滞或见核硬结,头晕头重,胸闷脘痞,纳呆,泛吐痰涎,久病而形体不瘦,舌胖色暗,或见瘀斑,苔白腻,脉沉弦滑。以患肢肿胀、顽麻、疼痛、皮色暗滞,形体不瘦,舌胖色暗苔白腻为本证诊断要点。 治法:豁痰散结,活血祛瘀。 方药:双合汤加减。 干姜10g 陈皮10g 白芥子10g 竹沥10g 桃仁6g 红花6g 川芎15g 当归10g 地龙10g 丹参15g 方解:方中干姜、陈皮、白芥子、竹沥温中蠲饮,理气化痰;桃仁、红花、川芎、当归、丹参活血化瘀;麝香、地龙通经络,活血脉。诸药同用,能起搜痰散结、活血祛瘀作用。 加减法:痰瘀不散,疼痛不已,加炮山甲10g、白花蛇10g、蜈蚣2条、廑虫10g、水蛭10g;肢凉畏寒者加桂枝15g、制附子15g(先煎)、细辛10g、鹿角霜20g。 阴虚内热证 证候:肢体酸痛,关节灼痛,皮肤潮红,低热或午后潮热,盗汗,头晕,耳鸣,失眠,视力障碍,口干舌燥,舌红少苔,脉数细。以肢体酸痛、关节灼痛、皮色潮红、低热、舌红少苔为辨证依据。 治法:养阴清热,活血通痹。 方药:滋阴清热通络汤或养阴活血汤加减。 玄参20g 青蒿20g 白薇15g 知母15g 黄芩15g 丹皮15g 生地20g 赤芍l5g 川芎10g 连翘15g 鸡血藤20g 丝瓜络15g 银柴胡20g 方解:方中玄参、生地、丹皮、白薇、知母、连翘、黄芩、银柴胡、青蒿养阴清热,赤芍、川芎、鸡血藤活血养血,丝瓜络疏通经络,共奏养阴清热、活血通痹的作用。 加减法:关节痛、血沉快者,加威灵仙20g、络石藤25g、海风藤20g、海桐皮20g;头痛头晕者,加钩藤20g、白菊花10g、蔓荆子15g、白芷15g;血压高者,加生磁石20g、紫石英20g、石决明20g、草决明15g、夏枯草15g。 气血两虚证 证候:患肢酸软、顽麻、掣痛、皮色苍白无泽,肌肉萎缩,肌肤干燥脱屑,或创面色淡红,久不愈合,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自汗,四肢乏力,头昏,眼花,心悸,气短,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以肢体酸软而疼痛、肌肉萎缩、肌肤干燥脱屑、面色萎黄、肢端肿胀为本证诊断要点。 治法:益气养血,活血通痹。 方药:三痹汤加减。 党参15g 黄芪15g 当归l0g 川芎15g 白芍15g 熟地15g 续断15g 防风10g 桂心10g 细辛10g 怀牛膝15g 独活15g 甘草6g 丹参15g 方解:方用党参、黄芪、当归、白芍、熟地、甘草、续断、淮牛膝益气养血,滋养肝肾;丹参、川芎、独活、细辛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诸药同用,能起益气养血、活血通痹作用。 加减法:肢体偏瘫者,用补阳还五汤加味;胃纳差者,可加神曲15g、麦芽15g、鸡内金15g、焦山楂15g;肢体发凉甚者,加制附片15g(先煎)、桂枝15g、胡芦巴15g、巴戟天15g;瘀血重者,加三棱10g、莪术10g、水蛭10g、地龙10g、磨虫10g。 脾肾阳虚证 证候:肢体冷痛,腰膝酸软,手足逆冷,皮色晦暗或青紫、瘀斑,肌肤萎缩或皮肤增厚,畏寒,神疲乏力,面色苍白,食少,大便稀溏,小便多,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或脉微欲绝。以肢体冷痛,皮色晦暗、畏寒为本证诊断要点。 治法:温补脾肾,散寒活血。 方药:消阴来复汤加减。 鹿茸10g(冲) 制附片15g 枸杞子10g 菟丝子15g 破故纸10g 狗脊10g 小茴香10g 独活15g 怀牛膝15g 肉桂6g 干姜10g 当归10g 川芎15g 熟地10g 方解:方中鹿茸、枸杞、菟丝子、破故纸、狗脊、淮牛膝补肾精,附片、肉桂、干姜、小茴香、独活温脾肾之阳兼散寒宣痹,当归、熟地、川芎养血活血,补阴和阳。诸药共用,具温补脾肾、散寒活血作用。 加减法:阳虚肢冷甚,加巴戟天、胡芦巴、仙灵脾各15g。
预防预后:
脉痹的致病原因比较复杂。有的医家根据《素问?痹论篇》所说“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从而认为脉痹为热痹,如《医宗必读?痹》就明确指出:“脉痹,即热痹也。”从热论其病因病机。就临床实际来看,脉痹有因为感受热毒而致者,但不皆因热而致,还有其他诸多内外因素,如寒湿侵袭、跌仆损伤、久行站立、久病继发等。其临床表现也与热痹不同,不应将二者混在一起,而须加以区分。《素问?痹论篇》在论述痹证时有五体痹与五脏痹之分,脉痹属于五体痹之一,也就是说其病变主要在于肢体。脉痹与五脏痹中的“心痹”具有病变上的密切关系,“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由于心主血脉,故脉痹病久可能会影响及心,导致心痹。这也说明脉痹与心痹是有区别的,其病位、临床表现、病情轻重不同。归纳以上论述,可以认为脉痹发病有内外之因。外因有寒湿、热毒之异;内因有实邪之阻痹,如寒痰热毒,有正虚瘀痹,可因气血阴阳之虚而致。病位以肢体血脉为主,其病机主要在于血凝不流,血脉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