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炎
什么是急性肾炎?
急性肾炎通常是在溶血性链球菌或其他致病菌导致的扁桃体炎后发生。一般认为细菌的成分作为抗原,引发位于肾小球的抗原抗体反应,从而导致肾炎。临床上急性起病,以水肿、血尿、蛋白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本病好发于5~10岁儿童,每年秋季与初冬为发病高峰期,常于感染、尤其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之后发病,又称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APSGN)。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 1.典型病例 (1)前驱病:起病前1~3周有呼吸道或皮肤链球菌感染史,如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化脓性皮肤病等。 (2)水肿:轻者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重者可延及全身,呈非凹陷性(紧张性)。 (3)少尿:在水肿同时尿量可明显减少。 (4)血尿:几乎每个患儿均有血尿,其中30%~50%为肉眼血尿,呈洗肉水样、茶褐色或烟灰水样。 (5)高血压:学龄前期血压≥120/80mmHg,学龄期血压≥130/90mmHg。 2.严重病例 急性期重症主要表现为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和急性肾功能不全。 (1)循环充血:表现为烦躁、气促、胸闷、腹痛、端坐呼吸、心率增快、奔马律、心脏扩大、肺底闻湿性啰音、肝大等。 (2)高血压脑病:血压急骤升高,烦躁、头痛、呕吐,若同时出现一过性失明、惊厥或昏迷三症状之一,即可诊断。 (3)急性肾功能不全:AGN患儿在尿量减少的同时可出现短暂的氮质血症。严重病例可发生急性肾衰竭,表现为持续少尿(24小时尿量<250ml/m2)或无尿(24小时尿量<30 50ml="" bun="">21. 4mmol/L,Ccr<30ml/1. 73m2/分,电解质紊乱(高钾,低钠、高磷血症等)和代谢性酸中毒。 3.不典型表现 (1)无症状病例:无临床症状。可根据前驱感染史、尿改变、血清链球菌抗体检测及血补体的动态变化而确诊。 (2)肾外症状性肾炎:以水肿和(或)高血压起病,甚至以高血压脑病或循环充血起病,而尿改变轻微或无改变。应反复作尿检查,血清链球菌抗体检测及血补体的动态变化以助诊断。必要时行肾活检确诊。 (3)肾病综合征:有2%~5%AGN患儿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若患儿急性起病,有链球菌感染证据及血补体的动态变化则有助于AGN的诊断。
疾病检查:
急性肾炎的诊断: 一、辅助检查 1.尿液检查 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可有透明、颗粒和红细胞管型。 2.血常规检查 轻度贫血,白细胞稍高或正常。 3.血清补体测定 起病2周血补体C3降低,以后渐回复,多数在起病4周内恢复,最长不超过8周。 4.血沉( ESR)增快。 5.肾功能检查 暂时性BUN、Cr升高,程度不等的Ccr降低。 6.链球菌感染的细菌学和免疫学检查 AGN发病后咽部、皮肤感染灶细菌培养阳性率仅20%~30%。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索0抗体( ASO)、抗链球菌DNA酶B(ADNaseB)抗体、抗透明质酸酶和抗二磷酸吡啶核苷酸酶抗体可升高。 二、诊断: 凡急性起病,尿检查有蛋白、红细胞和管型,有或无高血压均可诊断为急性肾炎。若近期有链球菌感染性疾病和1~3周的前驱期、血清链球菌酶抗体升高、血清补体C3降低,则可诊断为APSGN。急性肾炎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 IgA肾病 常于感染1~2天出现血尿,不伴水肿、高血压,血补体不低,随访中常有复发。肾活检可确诊。 2.特发性急进性肾炎 病初似AGN,但进展快,肾功能进行性恶化,贫血明显,ASO不高,血清补体不低。肾活检示50%以上的肾小球有新月体形成。 3.继发性肾炎 过敏性紫癜肾炎、狼疮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肾炎等也可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似AGN,依其各病的特点可与AGN鉴别,必要时行肾穿刺活检。 4.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患儿多数有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落后、贫血、皮肤粗糙及色素沉着。前驱感染期短,仅1~2天,肾功能持续不好转,尿比重低且固定。 5.特发性肾病综合征 有2%~5%AGN患儿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需与特发性肾病综合征鉴别。若患儿急性起病,有明确的链球菌感染证据,血清C3降低后可恢复正常,则有助于AGN的诊断。
疾病治疗:
急性肾炎的治疗概要: 急性肾炎根本的预防措施是防治链球菌感染。急性期的饮食要加强食盐和蛋白质的限制,PG过敏者可改用红霉索或其他敏感抗生素。通过利尿、降压的对症治疗。伴有高血压时,静脉用硝普钠。 急性肾炎的详细治疗: 1.一般治疗 (1)首先,出现血尿、浮肿和高血压时要绝对保持安静,急性期的饮食要加强食盐和蛋白质的限制,限制的程度根据肾脏功能受损程度而定。发病后一周左右时间里每日食盐的摄入量最少为3g,蛋白质摄入量约每Kg体重0.5g,严重时两者的摄入量均应为零。尿量减少时,也应限制水分的摄入。此后应根据病情的发展来变换安静的程度和饮食疗法的内容。 (2)抗生素:青霉素(PG)5万U/(kg·d),分两次肌注,连用7~10天。PG过敏者可改用红霉索或其他敏感抗生素。 2.对症治疗 (1)利尿:经控制水盐入量仍水肿、少尿者可予呋塞米(速尿),每次1~2mg/kg口服;尿量显著减少伴氮质血症时可予肌注或静脉注射,每6~8小时一次,每次2~5mg/kg。 (2)降压:凡经休息、控制水盐、利尿而血压持续升高,舒张压> 90mmHg时均应予降压药。首选硝苯地平(心痛定)。每次0.2~0. 3mg/kg,口服或舌下含服,每日3~4次。也可选肼苯达嗪,1~2mg/(kg·d).分3-4次口服。严重高血压患儿可用利血平,首剂按0. 07mg/kg肌注,后按0.02~0. 03mg/(kg·d),分3次口服维持。 3.严重病例的治疗 (1)高血压脑病:①迅速降压:首选硝普钠。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 25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以每分钟0.02ml/kg (1mg/kg)速度静脉滴注,无效时可逐渐加大剂量,但最大不超过每分钟0. 16ml/kg。此药应新鲜配制,放置4小时或以上的药液应弃去。整个输液系统须用黑纸或铝箔包裹避光。也可选用二氮嗪(diazoxide).每次3~5rng/kg,于1/2~1分钟内快速静脉推注,必要时30分钟后同量重复一次。②止惊:可用10%水合氯醛每次0.4~0. 5ml/kg保留灌肠;安定每次0. 1~0. 2m/kg缓慢静注。③脱水:呋塞米或高张葡萄糖静脉推注。④吸氧:予鼻导管或面罩低流量吸氧。 (2)严重循环充血:严格控制水、钠入量,呋塞米静注,伴有高血压时,静脉用硝普钠(用法、用量同前)。当考虑有心力衰竭时,可选用毒毛旋花子素K或毛花甙丙,但剂量宜偏小,症状好转即停药,.不予维持用药。经上述保守治疗仍难控制症状时,须采用腹膜透析、血液滤过或血液透析治疗。
预防预后:
急性肾炎的病因概要: 急性肾炎由感染所致,细菌感染最常见的是A组β溶血性链球菌的某些致肾炎菌株感染。细菌型别随感染部位而不同:呼吸道感染多以12型为主,皮肤感染以49型为主,其他细菌如肺炎链球菌、克雷白杆菌、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等也可致病,临床较少见。病毒感染常见水痘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巨细胞病毒、柯萨奇病毒B4、埃柯病毒等感染。其他如立克次体、螺旋体、支原体、真菌、原虫等感染也可并发急性肾炎。 急性肾炎的详细解释: 1.致病原 (1)细菌:最常见的是A组β溶血性链球菌的某些致肾炎菌株感染。细菌型别随感染部位而不同:呼吸道感染多以12型为主,少数为1、3、4、6、25等型,感染这些型别的细菌引起AGN的发生率为5%;皮肤感染以49型为主,少数为2、55、57、60型,感染这些型别的细菌引起AGN的发生率为25%。其他细菌如肺炎链球菌、克雷白杆菌、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等也可致病,临床较少见。 (2)病毒:水痘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巨细胞病毒、柯萨奇病毒B4、埃柯病毒等感染也可并发AGN。 (3)其他:立克次体、螺旋体、支原体、真菌、原虫等感染也可并发AGN。 2.机体因素 致肾炎链球菌菌株的致病性可能与宿主的易感性有关。一些患儿易患AGN,另一些患儿即使感染了链球菌也不易患AGN,提示AGN的发病与机体内在易感因素有关。 3.发病机制: 细菌感染通过抗原一抗体免疫反应引起AGN。抗原可能为:①存在于细菌细胞壁上的M蛋白;②细菌胞质内的水溶性蛋白质即内链球菌素;③肾炎菌株协同蛋白和前吸收抗原;④变性的自身IgG抗原:致肾炎链球菌菌株分泌的神经氨酸酶能水解患儿自身IgG表面的唾液酸残基,使其隐蔽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形成自身抗原。这些链球菌抗原或变性的lgG抗原和抗体结合后,即以循环免疫复合物形式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侧;这些抗原也可以先“植入”毛细血管壁,再与抗体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这些循环或原位免疫复合物在局部激活补体系统(以替代途径为主)和其他炎症机制从而产生强烈的免疫和炎症反应,形成典型的弥漫性、渗出性和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变肾小球基底膜破坏,尿中可出现蛋白、红细胞和少许白细胞。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体内水钠潴留,临床上出现尿少、水肿、高血压,严重者出现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和急性肾功能不全。病毒和其他病原体多以直接侵袭肾组织而致A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