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脓胸
什么是急性脓胸?
脓胸时指病原菌侵入胸膜腔发生感染和积脓。一般认为6周以内者为急性脓胸,超过6周者属慢性脓胸。胸腔感染主要是继发性感染,致病菌往往来自胸腔内脏器,也可由创伤感染所致。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急性脓胸的临床表现: 1、急性脓胸早期,细菌侵入胸膜腔内,造成胸膜充血、水肿,大量白细胞浸润。最初为稀薄的浆液性渗出,以后由于自细胞和纤维蛋白的增多,转为脓液,如果脓液增长迅速,叫压迫肺脏,甚至将纵隔推向对侧,引起呼吸功能障碍,并可产生全身感染中毒症状。由于致病菌的不同,急性脓胸脓液的特点也不同。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脓胸。脓液稠厚、黄色、不臭。多发生局限性组织坏死.并可出现转移性脓肿;链球菌性脓胸,脓液稀薄、淡红色,量多,以后可转稠,较易引发败血症;肺炎双球菌性脓胸,脓液黄或黄绿色,粘稠。含纤维蛋白小片,绿脓杆菌性脓胸,脓液呈淡绿色、有特殊的甜醒臭味;大肠杆菌脓胸,脓液稠厚,有粪臭。多种致病菌引起急性脓胸时胸液多不典型。 2、急性脓胸时除感染症状外,还可因胸腔脓液的积聚造成呼吸功能障碍。大量的脓胸可导致肺通气不足,肺的压缩,大片的肺不张,加大了解剖死腔,使肺的弥散功能及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病人出现呼吸功能不全或呼吸衰竭。 3、继发于肺部感染的急性脓胸往往是在肺部感染症状好转以后,又再次出现高热、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患者常呈急性病容,不能平卧或改变体位时咳嗽,严重时可出现发绀。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肋间隙饱满、增宽,叩患侧呈实音并有叩击痛,如为左侧积液心浊音界不清、如为右侧积液则肺肝界不清,纵膈心脏向健侧移位,气管偏向健侧,听诊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或呈管性呼吸音,语颤减弱。 4、局限性包裹性脓胸的阳性体症多不典型,仅在病变局部有某些阳性体症,不易发现。
疾病检查:
急性脓胸的诊断: 1.患者体温高,呈弛张热。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 2.胸部X线检查: (1)游离积液 积液量300ml以下的脓胸x线检查不能显示。少量的积液首先闭塞后肋膈窦,液体增加后依次闭塞外侧肋膈角,掩盖膈顶、肺野及心缘。积液量不超过500ml时,膈上可出现均匀的密度增高影,边缘呈外高内低的弧形凹面。积液量达500~1 000ml时,积液上缘达第四前肋以上、第二前肋以下。积液量达1500 ml以上时,积液上缘超过第二前肋上缘,并出现纵隔被推向健侧及胸廓膨隆。卧位时积液可沿胸壁后侧分散,患侧肺野密度均匀增高。 (2)包裹性积液 胸膜发生粘连时,可使脓液积聚于胸膜腔一处。切线位的X线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密度增高阴影。局限性脓胸较多位于肺与胸壁之间,以侧后壁常见。少数位于肺叶之间,肺与膈肌之间或肺与纵隔之间。 (3)中等量以上的脓胸可造成肺压缩,x线表现为肺叶缩小且密度增高,肺叶内肺纹理靠扰,叶间裂移位及肺门移位。 3.CT检查:脓胸表现为与胸壁平行的弓形均匀致密影,变动体位可以确定积液能否移动。大量积液进入肺裂,可将下肺向内向后压迫移位。大量积液紧邻肝右叶后缘,CT扫描显示肝右叶后缘模糊,分不清界线。这是胸腔积液的特征性改变,称为“交界面征”。 4.血液检查:白细胞计数显著增高,多在15×10^9/L以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且有核左移现象。 4.胸腔穿刺抽得脓液可最后确切诊断。可通过观察脓液的外观、性状、颜色及气味,判断致病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选择有效抗生素。 5.怀疑有支气管胸膜瘘的患者可向脓腔内注入少量美蓝,如果痰液被染成蓝色,则可证实瘘的存在。
疾病治疗:
急性脓胸的治疗概要: 急性脓胸可通过闭式引流、开放引流手术。适当引流是基本治疗方法。必要时静脉补液并输血。以纠正贫血并增强抵抗力。选用有效足量的抗菌素如头孢噻啶。 急性脓胸的详细治疗: 急性脓胸的治疗: 脓胸的治疗原则是:①控制原发或继发感染;②排净脓液和消灭脓腔;③促使肺复张。为达到上述目的,适当引流是基本治疗方法。胸膜炎症早期,胸腔脓液稀薄,含有细菌但白细胞和坏死组织较少,经反复胸腔穿刺抽脓,同时应用全身性抗生素治疗及脓腔穿刺抽脓后注入抗生素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若脓液粘稠,化脓病菌对抗生素已出现耐药性,腔内脓液继续积聚,限制脓腔对应胸膜相互粘连,或经穿刺后感染或中毒症状仍难控制,应作插管引流。脓胸引流有2种方法。 1.闭式引流 (1)手术指征①经反复穿刺抽脓,感染仍不能控制者;②大量脓胸,穿刺后又迅速增多,纵隔受压移位。肺脏压缩明显者;③包裹性脓胸或脓液粘稠,不易抽出者,④脓液恶臭。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怀疑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成为腐败性脓胸者;⑤并发支气管胸膜痿者。 (2)手术方法术前x线检查或B超检查确定脓腔位置。局麻下卧位或半卧位,引流部位选在脓腔的最低位。在预定部位作一2~3 cm皮肤切口,用血管钳分离皮下组织和肌层至肋间,以血管钳或穿刺针将引流管经肋骨上缘或稍上方送到脓腔内,引流管应妥善固定,以防脱出。将引流管与水封瓶连接。必要时行持续负压吸引,以利于脓液的排出及肺复张。在行脓胸闭式引流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引流管应够粗,方能保证引流通畅,一般引流管直径在0.8~1.0 cm;②随时观察、定时记录引流量,并防止引流管的松动或滑脱;③待临床症状改善,脓液减少,肺已复张。脓腔缩小后,可改为开放式引流,即将引流管直接通于体外。用盐水测量脓腔容量,若脓腔容量小于10 ml时;可拔出引流管,伤口换药至痊愈。 2、开放引流 对脓汁稠厚,胸膜增厚,胸膜部分脱落、支气管胸膜瘘或经闭式引流后脓腔又无明显缩小的,应行开放引流,完全清除脓腔内的脓液和坏死组织。开放引流胸部切口应选在脓腔最佳引流部位。如闭式引流胸管的位置好,可作为肋骨段切除的标志,此外,经胸管注入造影剂拍摄后前位和侧位胸片以及穿刺排脓都是定位常用的方法。如果存在支气管胸膜瘘,手术应在病人坐位下进行,以防脓液进入对侧肺。胸部切开一般在局麻下进行。平行肋骨作5~6cm切口,分开肌肉,暴露肋骨,剥离4cm长的一段肋骨骨膜,切除这段肋骨,用尖刀切开增厚之肋床进入脓腔。用于指探查脓腔并分开所有分隔。进入脓腔后如发现所切除的肋骨段并不是最低位置,应切除较低位置的一段肋骨以利充分引流。切取一片增厚的壁层胸膜送病理检查。如不存在支气管胸膜瘘,可彻底灌洗脓腔以清除所有脓液和坏死组织。在脓腔内放置内径1.5-2.0cm的引流管,约3cm长在胸部皮肤处。绕管皮肤缝合不要太紧,以防止皮下积聚脓液。引流管不与水封瓶连接,而是开放引流,用大块敷料覆盖引流管。当残余脓腔的容量与引流督容量相近时,可拔除引流管,更换一根口径较细的短管保留几天,然后拔除短管,窦道很快就愈合。 3、全身治疗 必要时静脉补液并输血。以纠正贫血并增强抵抗力。 4、抗感染 尽早胸腔穿刺抽取脓液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有效足量的抗菌素如头孢噻啶,先:锋霉素V,氧氟沙星,甲哨唑,以静肠给药为好,观察疗效并及时调整药物和剂量。
预防预后:
急性脓胸的病因、发病机理概要: 急性脓胸的病因主要有5个方面:急性脓胸继发于肺部炎性病变之后等肺部感染;肝脓肿、纵隔脓肿等邻近组织化脓性病灶;胸部手术;其发病机理:常见的为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大肠杆菌、厌氧菌及结核杆菌,真菌、霉菌等致急性脓胸的致病菌主要来自邻近的组织或器官的感染病灶。 急性脓胸的详细解释: 急性脓胸的病因: 胸腔感染主要是继发性感染,致病菌往往来自胸腔内脏器,也可由创伤感染所致。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双球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小儿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脓胸为多见。其他常见的致病菌还有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及沙门菌属等。结核杆菌和真菌比较少见。主要病因如下: 1.肺部感染:约50%的急性脓胸继发于肺部炎性病变之后。肺脓肿可直接侵及胸膜或破溃产生急性脓胸。若有厌氧菌感染则形成腐败性脓胸。 2.邻近组织化脓性病灶:肝脓肿、纵隔脓肿、膈下脓肿和肾周脓肿等均可直接侵犯胸膜或破溃入胸膜腔,或致病菌经淋巴回流侵入胸膜腔,可形成单侧或双侧脓胸。 3.胸部手术:术后脓胸多与支气管胸膜瘘或食管吻合口瘘合并发生。有较少—部分是由手术中污染或术后切口感染穿入胸腔所致。 4.胸部创伤:胸部穿透伤后,由于弹片、衣服碎屑等异物可将致病菌带入胸膜腔,加之常有血胸,易形成化脓性感染。 5.败血症或脓毒血症:致病菌可经血循环到达胸腔产生脓胸,此类多见于婴幼儿或体弱的病人。 发病机理: 引起急性脓胸的致病菌最常见的为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大肠杆菌、厌氧菌及结核杆菌,真菌、霉菌、放线菌和阿米巴原虫也可引起急性脓胸,但临床上较少见到。导致急性脓胸的致病菌主要来自邻近的组织或器官的感染病灶。它们进入胸膜腔的主要途径有:①肺部病灶或邻近胸膜腔的其它病灶,经直接蔓延或经淋巴管侵入胸膜腔。例如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膈下脓肿、脊柱化脓性病变;②脓毒败血症时,致病菌可经血液循环进入胸膜腔;③胸部外伤时细菌可直接经伤口进入胸膜腔,也可因异物存留或创伤性血胸继发感染引起急性脓胸;④胸心外科手术后如果并发支气管胸膜瘘,食管吻合口瘘或手术后切口感染,心包,胸膜腔、前纵隔引流不畅,继发感染时可直接引起急性脓胸。致病菌进入胸膜腔后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或治疗不及时的情况下,引起胸膜腔感染,继而积脓。 胸膜脏层与壁层在肺门处互相反折延续。两层之间形成一密闭的腔隙即为胸膜腔。胸膜脏层被覆在肺的表面;胸膜壁层衬贴在胸壁内面,纵隔两侧,膈穹窿上面及肺炎部。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含有少量浆液,有助于减少呼吸运动时胸膜脏、壁两层之间的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