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缩
什么是肌肉萎缩? 肌肉萎缩可因神经肌肉病变或长时间失用所引起。当不进行规律锻炼时,肌纤维会失去体积和力量,引起可见的肌肉外形和体积变小、明显的消瘦或受累区域的变形。甚至轻度的肌肉萎缩也可引起肌肉力量和活动能力的丧失。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实验室检查 (1)生化检查 血液中乳酸脱氢酶、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醛缩酶、肌酸磷酸激酶(CPK)以及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电泳等,在肌源性萎缩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而神经元性肌肉萎缩则无明显改变。以CPK最为敏感,目前常以乳酸脱氢酶及CPK二者配合,作为最常用的生化诊断手段。 (2)尿中肌酸的排泄量 在肌源性疾病中,因肌酸代谢的障碍尿中肌酸排泄量显著增加,神经元性肌肉萎缩则无此改变。 (3)脑脊液检查 对肌肉疾病诊断无任何价值,但神经元性肌肉萎缩,特别是由脊膜神经根的肿瘤、炎症及脊髓压迫症等所引起者,常有脑脊液蛋白质或白细胞的增加等改变。 (4)电生理检查 特别是肌电图检查是鉴别神经源性和肌源性萎缩的重要方法。神经源性肌萎缩常有失神经支配的肌颤动电位和多相运动电位等特征性的改变。肌源性萎缩常出现低电压,无肌纤维颤动电位和多相运动电位。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亦能用作鉴别神经源性和肌源性萎缩。 (5)肌肉活组织检查 一般讲神经源性肌萎缩在组织学上示肌纤维结构清楚,细胞核增多,肌质网浓缩,肌纤维破坏不叫显。肌源性萎缩,在组织学上见肌纤维溶解破坏。代以脂肪空泡、肌纤维间结缔组织增生和脂肪变性。多发性肌炎病例中有肌质块溶解、液化,细胞核变大、空泡形成和核仁胡显等特点。
疾病治疗:
注意事项 当萎缩的肌纤维变短时可引起挛缩,所以可鼓励患者诗行适度的、主动性关节活动来帮助患者维持肌纤维长度。如果患者不能主动活动关节,可给予主动帮助或进行被动练习。给予夹板或背带来维持肌纤维长度。如果发现患者在进行完全伸展练习时有阻力,用热痛疗法或放松技巧来放松肌肉,然后缓慢伸展至关节完全伸展(注意:不要拉或过度牵张肌肉.因为可能会损伤肌纤维而引起更严重的挛缩)。如果这些技术都不能纠正肌挛缩,可用湿热、漩涡式淋浴,阻力练习或超声治疗。如果上述技术都无效,则可能需进行外科挛缩松解术。 教会患者使用必要的辅助装置以确保其安全,避免摔倒。要求患者咨询理疗师,制定特定的理疗方案。 准备对患者进行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检查、肌肉活组织检查和X线或CT扫描检查。 特殊人群 儿科指南儿童严重的肌无力和肌萎缩可因肌营养不良所引起。脑性麻痹、脊髓灰质炎、脑膜膨出及脊髓脊膜突出相关的麻痹都可引起肌肉萎缩。
预防预后:
病因 (一)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 这种进行性疾病的首发症状是肌无力和萎缩。肌无力和肌肉萎缩先从一侧手开始.蔓延到上肢,然后发展到另一例手和上肢。最后,肌无力和萎缩蔓延到躯干、颈部、舌头、喉部、咽部和下肢;进行性呼吸肌无力导致呼吸功能不全。其他表现包括肌肉松弛、肌束震颤、腱反射亢进、轻度的下肢肌痉挛、吞咽困难、言语障碍、过度流涎和抑郁。 (二)烧伤 严重烧伤时,形成纤维性瘢痕组织、疼痛和血清蛋白丢失,可限制肌肉活动,导致肌肉萎缩。 (三)间隔综合征和福克曼缺血性挛缩 在这种急性疾病,肌肉萎缩是不可逆局部缺血的晚期指征,伴有肌肉挛缩、麻痹和脉搏消失。较早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剧痛、肌肉进行被动活动时疼痛加重,伴有肌无力和感觉异常。 (四)椎间盘突出 压迫神经根导致肌无力、废用,最后导致萎缩。早期症状是严重的下背部疼痛,可放射到臀部、腿和脚部,常伴有肌挛缩,也可发生反射减弱和感觉改变。 (五)皮质醇增多症 此病可导致四肢无力,最终萎缩。相关的库欣症状包括水牛背、满月脸、躯干性肥胖、皮肤紫统、皮肤变薄、痤疮、皮肤易擦伤、伤口愈合困难、血压升高、乏力、色素沉着和发汗。男性患者可能有阳瘘,女性患者可有多毛症和月经紊乱。 (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可表现为可逆的四肢近端肌无力和萎缩。常见的相关表现有肌肉挛缩和强直,畏寒,虽然食欲减退体重却增加.精神迟钝.皮肤干燥、发冷、粗糙,颜面部、手和脚浮肿和心动过缓。 (七)半月板撕裂 这种创伤性损伤的一个典型表现是;由于膝关节长期不动导致的股四头肌萎缩和无力。 (八)多发性硬化 此为退行性病变,慢性、进行性肌无力可导致上肢和下肢肌萎缩,也可发生肌痉挛和肌肉挛缩。典型的相关症状和体征有复视和视物模糊、眼球震颤、腱反射亢进、感觉缺失或感觉异常、发音困难、吞咽困难、运动失调、共济失调步态、意向性震颤、情绪不稳、阳痿和泌尿系统功能障碍。 (九)骨关节炎 在这种慢性疾病,临近受累关节的肌肉进行性无力和废用可引起肌肉萎缩。其他的晚期症状和体征有骨关节变形,如远端指(趾)关节间的Hebcrdcn结节。近端指(趾)关节间的Bouchard结节。捻发音、积液及肌肉挛缩。 (十)帕金森病 在这种疾病,肌肉强直、无力和废用可导致肌肉萎缩。患者表现为隐袭的静止性震颤,常开始于手指(搓丸样动作),精神紧张时加重,目的性活动和睡眠时减轻。患者也可表现为运动迟缓、典型的前冲步态、音调高且声音单调、面具脸、流涎、吞咽困难、发音困难。偶尔出现眼动危象或眼睑痉挛。 (十一)周围神经损伤 周围神经损伤或长期受压可导致肌无力和萎缩。相关表现包括受累神经所引起的疼痛、感觉异常或感觉丧失、反射消失,也可发生麻痹。 (十二)周围神经病变 在这种疾病,肌无力缓慢进展到弛缓性麻痹,最终肌肉萎缩,病变常首先发生在肢体远端。相关表现包括振动觉缺失、感觉异常、感觉过敏或手和脚发麻、缓和的至急剧的皮肤烧灼样痛、无汗、皮肤发亮发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十三)蛋白质缺乏 慢性蛋白缺乏可引起肌无力和萎缩。其他表现包括慢性乏力,情感淡漠,食欲减退,皮肤干燥,外周性水肿,呆滞,头发干燥、稀疏。 (十四)神经根病 脊髓神经根损伤可引起肌肉萎缩和肌无力、麻痹、剧痛,有时可引起受累神经感觉丧失。 (十五)类风湿关节炎 这种疾病晚期可出现肌肉萎缩,关节痛和关节强直,关节活动度缩小和肌肉作用障碍。 (十六)Shy_Drager综合征 这种罕见的、进行性神经系统综合征典型表现为肌肉萎缩、直立性低血压、不能自制、震颤、强直、运动失调和共济失调。此病最常见于中青年人。 (十七)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可引起严重的肌无力和松弛,随后肌痉挛、麻痹,最终肌肉萎缩。其他症状和体征因损伤水平而异,有呼吸功能不全或麻痹、感觉缺失、肠和膀胱功能障碍、腱反射亢进、BabinSki征阳性、性功能障碍、阴茎异常勃起、低血压和无汗(通常是单侧的)。 (十八)脑卒中 脑卒中可引起对倒或双侧上肢、下肢、面部和舌头肌无力,最终肌萎缩,相关症状和体征因血管损伤部位和范围而异,可有发音困难、失语、共济失调、精神性运动不能、失认和同侧的感觉异常或感觉缺失。患者可有视觉障碍、意识水平的改变、健忘、判断力减退、人格改变和情绪不稳。患者也可有肠和膀胱功能障碍、呕吐、头痛和癫痫发作。 (十九)甲状腺毒症 甲状腺毒症可引起隐袭的全身肌无力和肌肉萎缩。相关表现有极度焦虑、乏力、怕热、多汗、震颤、心动过速、心悸、室性或房性奔马律、呼吸困难、体重减轻和甲状腺肿大,也可出现突眼。 (二十)其他原因 长期甾类激素治疗可干扰肌肉代谢导致肌肉萎缩,最常明显地表现在四肢。 长期卧床休息、使用石膏、夹板固定或牵引而长期不动可引起肌无力和肌肉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