噤口痢
什么是噤口痢?
中医把痢不能进食,或呕不能食者,称为噤口痢。噤口痢在中医角度是指多因湿热毒邪蕴结肠中,毒盛而伤害胃气,胃阴受劫;或因久病脾胃两伤,胃失和降,输化无力,气机相阻塞所致。临床角度即痢疾,多由疫痢、湿热痢演变而成,或见於疫痢,湿热痢病程中的某一阶段,是痢疾比较严重的症候。临床特点,除饮食不思、呕恶不纳,饮入即呕外,还出现胸闷,舌苔黄腻等症。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临床特点,除饮食不思、呕恶不纳,饮入即呕外,还出现胸闷,舌苔黄腻等症。
疾病治疗:
中医治疗 实症药方 治宜泻热和胃,苦辛通降,方用开噤散加减: 黄连5g,石菖蒲8g,茯苓8g,陈皮8g,半夏8g,荷叶蒂6g,大黄6g,陈仓米5g。 本方具有升清降浊、清热化湿、降逆和中之功,宜浓煎成少量药汁,分多次徐徐咽下。 若呕吐频繁,胃阴耗伤,舌红绛而干,脉细数,则可酌加西洋参6g(另煎兑入),麦冬10g,石斛15g,芦根15g,扶阴养胃;并可用人参10g与姜汁炒黄连5g同煎,频频呷之,再吐再呷,以开噤为止。 若服药时屡饮屡吐,可先予少量玉枢丹置口中,随口水缓缓咽下,然后再服它药。 此外,本证也可用田螺捣烂,加入麝香少许,纳入脐中以引热下行。 虚症药方 治宜健脾和胃,降逆止呕,方用香砂六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 (见中医久泻治疗)加姜汁。也可用人参、茯苓、莲子肉及石菖蒲各10g,加生姜汁,水煎之服用。 香砂六君子汤:人参10g,白术9g,茯苓9g,木香6g,砂仁6g,炙草6g。 若胃中虚冷,呕逆不止者,加肉桂3g,补骨脂8g,干姜6g以暖肾温胃;如下痢如注,饮食不进,肢冷脉微,为病情危重,急用独参汤或参附汤以益气回阳救逆。 参附汤:人参9g,熟附子6g。 临床用药:抗生素可选用氟哌酸、庆大霉素、黄连素和复方新诺明等联合口服。疗程7-10天。
预防预后:
多因湿热毒邪蕴结肠中,毒盛而伤害胃气,胃阴受劫;或因久病脾胃两伤,胃失和降,输化无力,气机相阻塞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