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红肿热痛
什么是肛门红肿热痛
?
肛门红肿热痛,形成脓肿,溃后流脓为主症者,是为肛痈,又称脏毒。发于肛门左侧为上马痈,右侧为下马痈,前方为骑马痈,后方为坐马痈。一般而言,肛痈发病迅速,易肿,易脓,易溃,溃后难以自行收敛,多形成肛瘘。临床可分为三期,初期痈巳成而脓未成,中期脓成未溃,后期溃破流脓。在治疗时,应把握临床分期,分别予以消肿、透脓、托毒,内治外治并举,必要时手术切开引流。但亦有因肺痨结核流注肛门而成痈肿者,则起病缓慢,成...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一)热毒蕴续 1,临床表现:肛门周围交然肿痛,持续、剧烈,行动受限。肛周局部红肿,触痛明显,质硬,表面灼热。伴恶寒发热,排便困难,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数。 2,病因病机:热毒蕴结于肛门,气血不通则局部红热疼痛成痈,营卫失调则全身恶寒发热。 (二)火毒炽盛 1,临床表现:肛周肿痛剧烈,持续数日,痛如鸡啄,坐卧不宁。肛周红肿,肿块表面皮肤灼热,中心部位应指有渡动感,表面色黯,伴恶寒高热,大便秘结,小便困难。舌红苔黄,脉数。 2,病因病机:火毒炽盛,热盛肉腐,蕴结成脓。 (三)阴虚毒恋 1,临床表现:起病缓慢,病程迁延,肛周肿物红肿不甚,疼痛轻微,皮色黯,成脓时间长,溃后脓汁稀薄,疮口难敛。伴午后低热,心烦口干,盗汗。舌红,脉细数。 2,病因病机:阴血虚亏,内热不解,毒邪结聚肛门而成。气虚而无以托毒外泄。疮口难敛。脓出稀薄。
疾病治疗:
【证治方药】 (一)热毒蕴续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 方剂:仙方活命饮(《外科发挥》)加减。 药物:银花30g,连翘15g,赤芍15g,当归10g,白茫10g,天花粉10g,贝母10g,防风10g,皂角剌10g,甘草l0g,陈皮10g。 方义: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赤芍、当归和血调营,防风、白芷疏风消肿,天花粉,贝母散结,皂角刺消肿溃坚,陈皮、甘草和中。 加减:若脓将成者加炮甲片透脓溃坚。高热持续不退,去防风、白芷,加蒲公英、大青叶、地丁草清热解毒。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通下泻火。挥痛明显者加乳香、没药化瘀止痛。 变通法:热毒甚者可用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合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加减。 (二)火毒炽盛 治法:清热解毒透脓。 方剂:程氏透脓散(《医学心悟》)加减。 药物:当归15g,川芎10g,赤芍15g,炮甲片10g,皂角刺10g,银花30g,连翘1sg,白芷10g,牛蒡子10g,生黄苠15g。 方义:生黄芪、当归、赤芍、川芎益气和血。通络托毒。皂角刺、炮甲片溃脓软坚,白芷、牛蒡子散结捎肿,银花、连翘清热解毒。 加减:痛甚加乳香、没药活血,高热加蒲公英、地丁、大青叶清热。 变通法:若气血不足者可用托里消毒散(《外科正宗》)加减,即八珍汤去熟地,加银花、白芷、皂角刺、桔梗、黄苠,益气养血,透脓排毒。 (三)阴虚毒恋 治法:清热解毒,益气养阴。 方剂:清骨散(《证治准绳》)加减。 药物:银檗胡10g,炙鳖甲15g(先煎),青蒿10g,地骨皮15g,黄连10g。知母15g,生地10g,麦冬15g,玄参15g,银花30g,连翘10g,生黄芪15g,当归15g。 方义:银花、连翘、黄连、知母清热解毒,黄芪、当归益气养血,地骨皮、青蒿、银柴胡、鳖甲清虚热,玄参、麦冬、生地养阴清热。 加减:脾虚者加党参、山药、白术健脾益气,去生地、当归、玄参、蹩甲以免呆滞。 变通法:若脓尚未成者,应服托里消毒散(《外科正宗》)加减。 【外治法】 1,初起:实证用金黄膏、黄连膏外敷,位置深者可用金黄散调汁罐肠。虚证用冲和膏或阳和解凝膏外敷。 2,成脓:早期切开引流,并报据部位深浅和病情缓急,选择手术方法(如浅部脓肿用一次切开法,高位脓肿用一次切开挂线,体质虚弱或可分攻手术)。 3,溃后:用九一丹纱条引流,脓引出后改用生肌散纱条,日久成瘘,接肛瘘处理。 【针灸治疗】 火针法 局部常规消毒,进局部红肿高起最明显处,或以出现的蜂窝状脓头来确定肿块大小,以决定刺入深度。取空心火针(直径2mm,中空,针头呈马蹄形斜面,长5cm),在酒精灯上烧红,对准选好的刺入点,快速刺入,快速退针。可见紫红色血液随针流出或喷出,不作止血处理。片刻,肿块即见缩小,病人顿感疼痛减轻,整个治疗过程1~3分钟。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应同时进行,以确保针刺一次成功。此法治疗肛痈初起,证属热毒、湿热者有较好效果。 【评述】 一般而言,肛痈以实热证居多,以清热消肿排脓为主。但亦有虚热证者,则应养阴清热。在治疗时,应把握临珠初、中、后三期,分别予以消肿、透脓、托毒,内治外治并举,必要时手术切开引流。肛痈的治疗应以手术为主,注意预防肛瘘发生。
预防预后:
《奇效良方》云:“若夫肠头(肛门)成块者,湿也;作痛者,风也;脓血溃出者,热盛肉腐也;溃出黄水者,湿热风燥也。”可见肛痈由湿热火毒之邪蕴结肛门周围而发生。